丰川祥子吧 关注:19,241贴子:343,585

从“逃避论”来拷打制作组对祥的拷打逻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祥“一个月”不去看睦的理由,制作组在剧中通过粉毛和soyo之口认证为“逃避”。
现在来看,这是个很方便的解释,一个词简单概括了祥的所有行为逻辑。把祥打上了一个极其扁平的标签:遇事就逃避的大小姐。也就是“逃避论”。
那么“逃避论”妙在哪呢?妙在它几乎支持了社区所有对祥的滑坡性质解读。
为什么祥放弃迈巴赫选择陪父亲?这是种逃避,
也就是“没苦硬吃”行为
为什么祥黑刀之夜不说自己家庭情况?因为这是逃避行为,
即:“过高的自尊”“情绪化发泄”
为什么祥要组mujica,因为这是种逃避,
是“因为春日影自顾自破防”
为什么祥比起演技更想要音乐性?因为这是种对流量逃避,
是“大小姐过家家”“没有遵守对若麦的承诺”
为什么祥乐队解散后回到了丰川家,因为她为了钱逃避了赡养父母的责任,
定义为“不孝”“迈巴赫疗法”
为什么祥“一个月”不去看睦?因为她在逃避照顾睦的责任,
所以可以说祥“压力青梅逼出双重人格,破坏了其他人的人生”“自私”
逃避论否认了祥主观意志的正当性,这样祥的欲望个性可以被随意解读,而且是可以往恶的方面解释,达到虚空车祥的效果,典中典之迈巴赫疗法。
而制作组甚至认证了“大小姐过家家”这一滑坡认证,进一步鼓励了观众把祥放在万恶之源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15 16:09回复
    大佬这是重制版吗?记得之前你在ji吧发过类似的分析,但好像被删了。


    IP属地:北京2楼2025-06-15 16:13
    收起回复
      2025-08-27 22:4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一集把柿本肘翻了
      真是好笑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15 16:13
      回复
        那么这种滑坡本质是什么呢?要明白所有滑坡都是带特定倾向的,反驳滑坡就要往另一个倾向滑来反证滑坡逻辑的不合理。
        关于滑坡倾向的问题,之后再说,先分析逃避论的滑坡逻辑为何不合理。
        柿本式多重人格必须要他奶奶的的小猫的吉他来唤醒,祥对多重人格屁用没有,而且她也不知道自己有啥用。
        也就是说柿本定义的逃避就是对“力所不能及且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没有做更好”
        那么用该逻辑继续滑
        祥因为丧母组建crychic也是逃避,她应该去当补胎烧酒或者打牌来许愿复活,说实话复活死人可比治疗柿本式多重人格容易多了。
        soyo的父母离婚也怪小祥逃避,她应该从小去帮soyo父母修复父母关系
        taki的劣等感也怪小祥逃避,她应该从小帮taki超过真希,这样就没劣等感了。
        柿本写出mujica这一坨都怪小祥逃避,她应该早点把柿本打死就换个正常导演了。
        显然“逃避论”是一种信息量为0的“绝对正确”的废话。
        关于“大小姐过家家”更好滑了,我就懒得滑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15 16:14
        收起回复
          那么制作组选择这种滑坡理论,他们真的在人物塑造上摆烂了吗?显然不是,哪怕根据剧中设定和访谈和漫画,关于“祥一个月不去看睦的原因”都有其他多种理论。
          其中一个是“莫中心论”即“莫让祥滚开,祥就滚开了”,即祥和其他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被mo控制。
          考虑到以祥的视角,mo是睦苏醒的最后救命稻草,或者说绑架睦的绑匪,或者说肚子里面装了小红帽的大灰狼。那么祥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交给mo既符合祥的行为动机,也符合剧情内容。这是种很微妙的理论,把“主角”的位置让渡给了mortis。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15 16:18
          回复
            从mortis的角色定位入手。
            二偶企划的角色厨其实有2*2四个象限,(这里只说成为角色厨的观众,不包括所有观众)
            肯定角色行为←→不肯定角色行为
            认为角色应该做正确的事←→认为角色应该做错误的事
            角色本位观众倾向于肯定,包括认可角色的行为观点的一致性,认可角色的主观能动的正当性。典型的就是祥结晶属于横轴拉到最右边的。
            “严父厨”则是一种很典型的角色黑,注意这个“做角色有利的事情”是观众主观的,不代表客观事实。他们的核心特点是否定角色行为正方性,认为自己才知道怎样操作更好。本质上是否定了角色行为认知的一致,从而攻击角色人格本身。
            “施虐狂”则喜欢通过极端环境让角色行为失控,并发生各类冲突和斗争,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往往出现在各种折磨向二创作者和观众中,独角兽其实也有点这类倾向。
            观众本位观众往往不是角色黑,他们核心是“漠视角色人格”,把自己的主观意愿摆到角色人格之上。而由于三观等差异,他们的代入行为对角色本身是很不利的,是一种人格异化ooc。越是忽视角色本身,这种ooc就会走的越远。
            这也就是所谓“皮套厨”,他们会幻想自推对别的cp进行ntr,自推是圣人或者是大女主,别人都在暗恋自推,自推来了全扣了。这些本质都是代入性yy。
            而当角色人格肘赢了他们的观众人格,让他们的皮套幻想破灭,不得不正视现实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变成“严父厨”
            从“漠视角色人格”→“否定角色人格”
            幻想破灭后要么陷入到对自推或者其他角色攻击中,要么开始新一轮更离谱的ooc幻想来报复性补偿。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15 16:22
            回复
              那么mortis的定位就很清晰了,既然她设定上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小睦,我们可以把她视作小睦的角色厨。
              3-4集来看,mortis是典型的观众本位角色厨,她完全不在乎小睦在乎什么,甚至完全不在乎什么对小睦好。准确来说她完全忽视小睦需求和想法。无论是攻击和孤立祥子,还是不弹奏吉他,亦或者阻止排练。有利对象都和小睦无关。
              5-9集,因为睦人格不符合她的期待,mortis进入了“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的”严父厨状态。
              假设mortis不是第二人格,而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她顶多写“睦抽祥子陀螺”这样的ooc二创。
              但问题就在于mortis成了睦的一部分,她能把自己的ooc二创变成现实。
              mortis许愿术大成功完成了对自推的夺舍,她的人格凌驾于自推。
              同时mortis在5-9集作为“严父厨”,她也达到了否定自推人格的巅峰:直接肘死。
              柿本创造了一个睦的观众本位角色厨。
              双冠王mortis体现出制作组一个很奇异的倾向。如果说二偶轻百是玻璃缸中的世界,看似脆弱但不会被玻璃缸外的观众干涉。
              mortis则作为观众干涉了进来。“我夺舍自推”“我就是自推”“我杀死自推”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6-15 16:25
              收起回复
                mo中心论的底层逻辑正是如此:mo既是选手也是观众。而所有剧中角色都要围着观众旋转,正如大喵所说无论如何都要给观众想看的,一但背叛观众就有取死之道。这是一个横跨二次元和三次元的理论。也正是柿本苦心经营的“mortis是Ave mujica的象征”,在柿本看来,mortis的出现打破了虚实的界限,把观众引导入了Ave mujica的世界观。——当然,只是mortis代表的那两类观众。
                从社区来看,制作组的诱导倾向极其成功,mortis成了最受欢迎的角色(虽然周边卖的还不如go睦时期,众所周知严父厨不吝啬棍棒,但舍不得钱包)
                最明显的体现,随着mortis把小睦杀死,场内无数人格鼓起了掌声,场外强行把“吉他睦”和“黄瓜睦”分开的严父厨发出了大量好似的声音。二次元和三次元达成了空前的统一。这也是为啥有些人评价4-9为“大莫传”。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6-15 16:29
                回复
                  2025-08-27 22:3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为什么制作组不直接认证这种逻辑呢?把祥和jigo其他所有人行为解释成为mo行为服务的衍生物,让mo当上完全的主角。虽然无聊但符合人设,虽然抽象但是合情合理。
                  因为mo是空洞的,正如我们观众在剧中是空洞的一样。cgoji团,和祥或素的关系都来自睦。当mortis彻底杀死睦,当玻璃缸外面的小动物饲养员杀死了小动物。饲养员还能照顾什么呢?
                  这时候饲养员就没价值了。
                  睦死去标志着mortis所能倚仗的关于小睦的关系都会完全崩塌,留下的只是个和谁都不熟的小屁孩。当mo中心论胜利的那一刻,就是mo中心论垮塌的那一刻,只会留下一地废墟。
                  一旦把mortis设定为jigo主观能动的绝对核心,整部故事就会变得极其极其空洞与不知所谓。或者说,必须变得空洞,因为在这条道路在往前多滑一步,如果mortis继承了睦的关系性,就是皮套厨的天堂“夺舍自推开后宫”。柿本显然没有继续往后写的勇气。
                  当然,柿本知道要像我说的这样刹车。以下是他的操作:
                  1、第九集,当mortis想伪装成小睦的时候,也就是走上“我夺舍自推开后宫”的结局时。安排大喵代表许多被创到的观众的心声来了一句“恶心”,及时刹车。
                  2、第十集,安排soyo来了一句“没关系的”。相当于说“其实不那么严重”
                  3、第十集,通过安排mortis的死亡,宣告mo中心论的体面结束,然后对睦情况避而不谈。
                  连在一起就是说:到此为止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聊点别的吧。
                  柿本桑开始逃避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6-15 16:33
                  收起回复
                    哇 是解析贴诶()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6-15 16:35
                    回复
                      同样的问题,悲剧论写的如何?
                      “只要行动就就会导致悲剧”毫无疑问,从访谈很容易看出,柿本是有把avemujica当做以祥为主角的悲剧来写的想法的,我第五集就分析过写悲剧该怎样收尾。但很显然柿本是个懦夫,他不敢写彻底。
                      从悲剧角度来说,祥在故事初期的行动是很浪漫很电波的,正因为她是会在丧母之后选择用乐队优雅呐喊的人,这样的孩子才会在被春日影伤到以后选择组建自己的乐队来改变一切遗忘一切。人是有一致性的。
                      而这种一致性是悲剧人物的核心局限性和人格张力所在,哈姆雷特之所是哈姆雷特,李尔王之所以成了李尔王。他们的局限性和命运共同交织出了注定的结局。最后哈姆雷特与仇敌同归于尽,李尔王失去一切悲痛中死去,俄狄浦斯王则选择刺瞎双眼自我流放。
                      但这种悲剧塑造mujica有巨大的缺陷:悲剧的来源。
                      哈姆雷特是因为自身的冲动和阴险的外敌,李尔王是因为自身的价值偏移和亲人的背叛
                      俄狄浦斯王则陷入了神谕和命运的玩弄之中。
                      mujica是因为什么呢?事实上制作组根本没有往剧中深入任何宏大主题。什么半身,神明,命运,人生,悲剧,全都是浅尝辄止。
                      这导致父颓母亡,双重人格,老登迫害,队友造反等等都可以简单归结于“制作组的大手”这样让观众出脑的设定。
                      那么怎么办呢?苦一苦祥子,大家都在思考制作组空降这么多恶心设定意欲何为的时候,制作组开始利用mortis和soyo引导观众拷打祥逃避。又变成了“祥的逃避是一切悲剧的源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6-15 16:41
                      收起回复
                        你的解析总能让我看得很舒服。量大管饱也不拖沓,观点也很清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6-15 16:45
                        回复
                          少见的解析贴,解析角度也很独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6-15 16:50
                          回复
                            有东西的,角度清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6-15 17:03
                            回复
                              2025-08-27 22:31: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也是同样的问题,为啥制作组正经不引入命运等要素呢?把祥的悲剧定义为在对命运反抗中的沉沦与失去?
                              事实上我相信很多祥厨对mujica的解读也是如此。祥是悲剧中的主人公。
                              那么这样的“命运”公平吗?这是邦多利世界观,如果其他人注定krkrdkdk,给祥这样的“命运”真的合理吗?
                              再往前多走一步,也成了滑坡:krkrdkdk是虚伪的。企划本身价值观是虚伪的。
                              因为一但祥在为所谓高尚事业牺牲,一但祥成为了悲剧的英雄,其他人都会自动堕落成大小姐过家家。祥站在了无与伦比的道德高地上。
                              这时候其他人就被贬低到脱离高级趣味的存在,因为剧中角色能拷打祥的只有“不够krkr”,用“不够krkr”来拷打一个自我牺牲者,只会变成祥子用自己的经历拷打krkr的虚伪。
                              我见过不少祥厨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滑坡到对邦多利企划的信心丧失。而柿本显然知道这一点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6-15 17: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