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3,780贴子:6,163,546

看看我能坚持多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纪录,摘抄一些喜欢的片段吧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11 22:57回复
    感情中最珍贵的其实是两个人一起经历的喜怒哀乐和温暖的感觉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11 22:58
    回复
      2025-08-27 03:12: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幸福是一种能力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11 22:58
      回复
        构图法
        • 居中构图法(当我们拍摄的主体是对称的或者在画面中占比很大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将主体处于居中的位置。)
        • 三分构图法
        画面中的主线条放在三分线上,拍摄主体放在三分线的4个交点上——视觉中心,那么这会让看照片的人第一时间注意到主体和主线条,同时也会让人觉得画面看起来非常舒服。
        给您拍摄的主体留下足够多的空间。
        使您拍摄的主体朝向比较空旷的一面。
        照片也可以表达情绪,把主体放在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可以表达压抑等负面情绪。
        • 重复法(单一元素,不断重复,使之尽量充满画面)
        • 引导线法(画面中的主要线条汇聚到一点时,会容易被人眼捕捉到。有了这个结论,在适当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依靠线条对视线的汇聚作用来突出拍摄主体)
        • 三角构图法(所谓三角构图指的就是画面中的元素或者线条形成了三角形。三角形本身是一个很稳定的结构。当三角形在画面中摆放的位置或者方式也很稳定的时候,整个画面就会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 框架构图法(在我们取景的时候,有时候画面中会有元素构成天然的框架。当我们看照片的时候,习惯于往框架中间去看,如果主体在那里,自然就会更加突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12 00:36
        回复
          • 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至于不远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无从管了。
          • 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 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况且幼者受了权利,也并非永久占有,将来还要对于他们的幼者,仍尽义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 总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 爱与恩
          • 。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 。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 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着影响。
          • 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
          •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 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14 00:13
          回复
            • 这一年,光压着暗,青春压着苟且,信心是最响亮的调子,明天是最让人期待的物事。
            • 你骄傲地走着
            一切已经决定
            走着
            好像身后
            跟着一个沮丧得不敢哭泣的
            孩子
            他叫命运
            • 他人生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自信。就像孟子的那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既然还没强大到让世界都相信我,那我便做第一个相信我的人。
            • 坚持,便是他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15 00:16
            回复
              • 时代把他像投石一样抛掷到不属于自己的远方,他耗费了半生,终于归来了。
              • 初唐时,王勃已经写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炯写出了“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和王之涣同时代的李颀也写出了:“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送别诗还能写出新意吗?
              •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送别》
              •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诗和诗是不同的。有的诗是助燃式的,有的诗是催眠式的,有的诗是唤醒式的。
              • 狂狷之人,想要被主流接受,是极度依赖环境的,必须要遇到极赏识、包容他的人和不拘一格的氛围才行。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6-18 20:34
              回复
                • 李白完全不具备在那个官僚体制内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妥善、周到、圆融、分寸感,同时又有不顾一切的赌性。那种环境下,一个人要骤然上位,既要有稳定的情绪,又得在必要时为上位者豁出去,无视底线地做事。
                • 这是高明的,即夸中别人最得意的事
                • 而沟通的关键,是先洞悉别人的立场,再触动别人的心意
                • 并且能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的,所以沟通都非常成功
                • 平视,是人类之间最动人的视角。为什么我们读这首诗,总会感觉和别的离别诗、留别诗都不大一样?区别就在于这种动人的平等。
                • 诗人要对抗孤独、对抗绝望。诗人的最大敌人往往就是他自己,他要战胜自己。
                •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写可能发生的事。
                • 看一个文学家的伟大程度,可以看他有多大程度融入了本民族的血脉。
                • 好的时光每到了最后阶段,人们便会出现一种情绪,便是急切。
                • 那些想见的人、想经历的事,都要抓紧时间见上一见、体验一回,不可留下遗憾。
                • 受了委屈的人是最见不得老朋友的
                • 时光和经历确实是会改变一个人的
                • 一切的世俗名利,都在伟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渺小和虚幻。
                • 那冥冥中的天意,仍在匆匆完成着任务,促成佳会,了断因果,让每个人都去到该去的地方。
                • 有时候,当你走得越远,见识的人物越多,对一些人和事的认知就会越清晰。
                • 当人生步入某一个阶段,便会忽然发现朋友不再增多了,而是开始减少、凋零。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6-21 13:00
                回复
                  2025-08-27 03:06: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通过降价促销把一些老旧产品线加速淘汰,将更多的资源腾挪到新产线,是一种正常的市场操作。
                  • 打得起价格战本身也是实力的表现。要么现金流和资金储备都充足,耗得起一段时间的利润空间收窄,要么找到了降低成本之道。
                  • 银行股
                  • 爱的本质是被看见,但别在被看见的过程中迷失自己。
                  • 这个即时、看似完备的答案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正在悄然关闭的、充满意外与可能性的世界之门?
                  • 我们得到的,是知识的捷径,还是一个更扁平、更受控的数字未来?答案,或许需要我们主动去探寻。
                  • 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在解决两件事情,一个是满足感,一个是存在感。
                  • 所以,在展示自己优势特质的时候,要考虑这个特质是否真实,在生活中是否可持续
                  • 在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叫作“峰终定律”的理论,指我们对事件的回忆往往由两个关键时刻决定——事件的高潮和结局,而事件的中间过程常常会被我们忽略。
                  • 在约会结束后,及时给对方正反馈,告诉他你今天过得很开心,强化对方对这次约会的积极体验和回忆
                  • 如果这次约会你对对方的感觉不错,那就不妨趁热打铁,主动和对方提到下一次约会
                  • 让约会有一个愉快的结尾,肯定这一次的相处,为下一次约会埋下期待的种子。
                  • 语言型:接纳对方的情绪与价值观
                  • 恰到好处的倾听与反馈。
                  • 踩雷:①用“是的,但是……”句式。②反向抱怨去 对方在和你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时,你避开对方关注的问题,反过来向对方吐槽自己想吐槽的问题。③使用仿佛会“读心术”的句式。④用消极方式打断对方
                  • 要想让对方愿意和你对话,你就必须控制住本能的表达欲,首先学会去倾听;
                  • 而倾听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共情能力。
                  • 共情能力可以拉近交流双方之间的距离。
                  • 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给对方支持型反馈。
                  • 支持型反馈的关键,是觉察和支持对方当下的心理需要,而不是给建议。
                  •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进行反向抱怨或者轻描淡写,比如“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上级,我当时怎样,后来如何,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对方也只会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和共情。
                  • (1)聚焦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在对方开启话题时,主要询问他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让自己成为对话的主角。在对话中,多用“你”,少用“我”。
                  • (2)抓住关键词并简单重复。可以抓住对方描述中的关键词,简单重复对方的话,让他觉得你在认真倾听,且确实理解了他想表达的内容。这会鼓励对方继续坦露更多。
                  • (3)表达认同,但避免长篇大论。我们可以对对方的话表示认同,也可以简短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不要长篇大论地谈论自己。在对方表达完毕后,或者当对方主动询问你的想法时,再多聊聊自己的看法。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7-01 16:45
                  回复
                    支持型反馈的定义
                    支持型反馈是一种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来支持和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它强调在对话中让对方成为故事的主角,而支持者则扮演陪伴者的角色,通过倾听和共情来回应对方的情感和需求。
                    支持型反馈的特点
                    倾听与共情: 支持型反馈要求倾听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共情,理解对方的情绪和立场。
                    鼓励与认同: 在对话中,使用简单的语言来鼓励对方继续表达,认可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情绪同频: 通过保持情绪的同频,支持型反馈能够帮助双方在情感上建立更深的连接。
                    支持型反馈的应用
                    情感交流: 在亲密关系中,支持型反馈能够通过情感上的认同和支持,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问题解决: 在工作或生活中,支持型反馈可以帮助对方表达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兴趣分享: 在讨论兴趣爱好时,支持型反馈能够通过积极的回应和参与,增强对方的分享欲和体验感。
                    支持型反馈的技巧
                    聚焦对方感受: 主要询问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使用“你”来引导对话。
                    抓住关键词: 简单重复对方描述中的关键词,以示认真倾听。
                    表达认同: 对对方的话表示认同,适当分享自己的看法,但避免长篇大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7-06 10:10
                    回复
                      •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和道德标准有积极期待时,这些人往往会顺着我们的期望,在行为和道德上表现得更好。
                      • 在模糊的概念下,每个人具体的诉求都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和对方说清楚自己要的具体是什么。
                      • 是少评价对方的现状,多谈及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 用具体事实和负面情绪反馈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负面情绪也是有用的)
                      • 避免人身攻击。在表达不满时,对事不对人。不要把问题上升到对方的态度或人品上
                      • 特点是一个行为模式,是一种会重复出现的特征
                      • 一个中性信息到底是对方的优点还是缺点,取决于我们能否从中受益
                      • 在观察和做决策时,我们一定要慢下来,不要急于贴标签。
                      • 如果要改变一个结论,就意味着我们要推翻整个决策的逻辑,说服自己之前是错的。大部分人会下意识地抗拒这个过程
                      • 和对方相处时,激发了我的哪一面
                      • 我对对方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吗?
                      • 和对方相处时,我觉得自己是有吸引力的吗 ?
                      • 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你在和对方相处时,是否感到自信和安全,或是对方的反应能否让你感到安心。如果一段关系的吸引力是失衡的,即一方很着迷,另一方却没有什么感觉,那这个失衡很快就会让着迷的那一方焦虑不安,希望能做点什么来让另一方也喜欢自己。但这样做,往往只是把关系推往更内耗的方向。一段好的关系中,双方的吸引力水平应该是大致平衡的,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彼此平等地被对方吸引
                      • 约会结束后,我在精神上感觉是被滋养了,还是被消耗了?
                      • 学会正确地回复信息(支持型反馈)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7-06 10:11
                      回复
                        • 对方在关系中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到底如何读懂别人的需求?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7-08 11:20
                        回复
                          • 生理需求:对方是否已经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他们是否有足够的休息和健康保障?
                          • 安全需求:对方是否感到生活稳定和安全?他们是否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生活环境?
                          • 归属与爱的需求:对方是否渴望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归属感?他们是否有亲密的朋友圈子和家庭支持?
                          • 尊重需求:对方是否在寻求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他们是否希望在伴侣面前得到认可和尊重?
                          • 自我实现:对方是否在追求个人成长和潜能的发挥?他们是否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理想?
                          • 其实,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当下的日常和对未来的期待里,都潜藏了自己的重要需求。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7-08 11:20
                          回复
                            ▪ 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
                            ▪ 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 虔诚地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 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
                            ▪ 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 ▪
                            ▪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 商品的质量和用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似乎是无足轻重的。
                            ▪ 。如果一个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
                            ▪ 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 格物致知”就是,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7-25 13:23
                            回复
                              2025-08-27 03:00: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7-25 1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