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多雨,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病患者而言,护理不当易加重病情。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肾病科徐文艳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与康复案例,为肾病患者定制夏日护肾指南,助力平稳度夏。

一、补水有道,远离肾脏 “旱涝急转”
(一)科普知识夏季出汗多,肾病患者易陷入 “补水误区”:缺水会致血液浓缩,加重肾脏滤过负担;过度饮水又可能引发水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患者,需精准把控饮水量。徐文艳医生强调,每日饮水量应参照 “前一日尿量 + 500 - 800ml”,同时观察水肿情况调整。
(二)康复案例28 岁的急慢性肾炎患者小周,夏季常因怕水肿不敢喝水,导致尿液浓缩、肌酐小幅升高。经徐医生指导,他按 “尿量 + 基础补水” 原则饮水,配合低盐饮食,1 个月后复查,肌酐回落至正常范围,尿液浑浊问题也改善。
二、饮食控油盐,守护肾脏 “轻负担”
(一)科普知识夏季烧烤、小龙虾等重口味美食诱人,但肾病患者需严格控盐控油。徐文艳医生指出,高盐饮食会加重水肿、升高血压,加速肾功能恶化;高脂食物易引发血脂异常,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代谢。建议每日盐摄入<3g,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调味;优选清蒸、凉拌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
(二)康复案例35 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王女士,夏季贪食麻辣小龙虾,出现下肢水肿加重、尿蛋白升高。徐医生为其调整饮食,改用冬瓜、玉米须煲汤消肿,搭配优质低蛋白饮食(如蛋清、鱼肉 ),2 周后水肿消退,尿蛋白定量从 3.2g 降至 1.5g。
三、避暑防感染,筑牢肾脏 “防护墙”
(一)科普知识夏季空调房与室外温差大,肾病患者免疫力弱,易感冒、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肾炎复发(如紫癜性肾炎、IgA 肾病 )。徐文艳医生提醒,空调温度建议设为 26℃左右,避免直吹;外出随身携带薄外套,出汗后及时擦干;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二)康复案例12 岁的紫癜性肾炎患者小宇,去年夏季因频繁进出空调房感冒,导致紫癜复发、尿潜血加重。今年遵循徐医生的避暑建议,配合中药调理免疫,夏季未出现感染,尿潜血从 3 + 降至 1+,紫癜也未再发作。
四、适度运动,激活肾脏 “活力值”
(一)科普知识夏季久坐不动易致气血瘀滞,不利肾脏康复,但剧烈运动又会加重肾脏负担。徐文艳医生推荐肾病患者选择 “轻运动”:清晨或傍晚气温凉爽时,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太极拳、慢走、瑜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避免阳光暴晒引发脱水。
(二)康复案例40 岁的 IgA 肾病患者老陈,夏季常因怕热久坐,出现腰膝酸软、乏力加重。在徐医生鼓励下,他坚持傍晚慢走,配合中药补肾活血方,1 个月后腰膝症状减轻,复查肾小球滤过率略有提升,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五、情绪调节,给肾脏 “松绑”
(一)科普知识夏季天气燥热,易让人烦躁焦虑,而长期负面情绪会影响神经 - 内分泌系统,加重肾病病情(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毒控制 )。徐文艳医生建议,患者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与病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二)康复案例25 岁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小吴,夏季因病情反复产生抑郁情绪,导致肝功能波动、尿蛋白增加。
徐医生联合心理疏导,引导她参与医院肾病康复沙龙,学习情绪调节方法,配合抗病毒、护肾治疗,2 个月后肝功能稳定,尿蛋白定量从 2.8g 降至 1.2g。夏季护肾,细节决定成败。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徐文艳医生强调,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患者,需从饮水、饮食、避暑、运动、情绪多维度护理,配合规范治疗,才能稳住病情,迎接康复曙光。患者可定期到院复诊,让医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诊疗方案,为肾脏健康 “精准护航”。

一、补水有道,远离肾脏 “旱涝急转”
(一)科普知识夏季出汗多,肾病患者易陷入 “补水误区”:缺水会致血液浓缩,加重肾脏滤过负担;过度饮水又可能引发水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患者,需精准把控饮水量。徐文艳医生强调,每日饮水量应参照 “前一日尿量 + 500 - 800ml”,同时观察水肿情况调整。
(二)康复案例28 岁的急慢性肾炎患者小周,夏季常因怕水肿不敢喝水,导致尿液浓缩、肌酐小幅升高。经徐医生指导,他按 “尿量 + 基础补水” 原则饮水,配合低盐饮食,1 个月后复查,肌酐回落至正常范围,尿液浑浊问题也改善。
二、饮食控油盐,守护肾脏 “轻负担”
(一)科普知识夏季烧烤、小龙虾等重口味美食诱人,但肾病患者需严格控盐控油。徐文艳医生指出,高盐饮食会加重水肿、升高血压,加速肾功能恶化;高脂食物易引发血脂异常,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代谢。建议每日盐摄入<3g,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调味;优选清蒸、凉拌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
(二)康复案例35 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王女士,夏季贪食麻辣小龙虾,出现下肢水肿加重、尿蛋白升高。徐医生为其调整饮食,改用冬瓜、玉米须煲汤消肿,搭配优质低蛋白饮食(如蛋清、鱼肉 ),2 周后水肿消退,尿蛋白定量从 3.2g 降至 1.5g。
三、避暑防感染,筑牢肾脏 “防护墙”
(一)科普知识夏季空调房与室外温差大,肾病患者免疫力弱,易感冒、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肾炎复发(如紫癜性肾炎、IgA 肾病 )。徐文艳医生提醒,空调温度建议设为 26℃左右,避免直吹;外出随身携带薄外套,出汗后及时擦干;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二)康复案例12 岁的紫癜性肾炎患者小宇,去年夏季因频繁进出空调房感冒,导致紫癜复发、尿潜血加重。今年遵循徐医生的避暑建议,配合中药调理免疫,夏季未出现感染,尿潜血从 3 + 降至 1+,紫癜也未再发作。
四、适度运动,激活肾脏 “活力值”
(一)科普知识夏季久坐不动易致气血瘀滞,不利肾脏康复,但剧烈运动又会加重肾脏负担。徐文艳医生推荐肾病患者选择 “轻运动”:清晨或傍晚气温凉爽时,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太极拳、慢走、瑜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避免阳光暴晒引发脱水。
(二)康复案例40 岁的 IgA 肾病患者老陈,夏季常因怕热久坐,出现腰膝酸软、乏力加重。在徐医生鼓励下,他坚持傍晚慢走,配合中药补肾活血方,1 个月后腰膝症状减轻,复查肾小球滤过率略有提升,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五、情绪调节,给肾脏 “松绑”
(一)科普知识夏季天气燥热,易让人烦躁焦虑,而长期负面情绪会影响神经 - 内分泌系统,加重肾病病情(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毒控制 )。徐文艳医生建议,患者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与病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二)康复案例25 岁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小吴,夏季因病情反复产生抑郁情绪,导致肝功能波动、尿蛋白增加。
徐医生联合心理疏导,引导她参与医院肾病康复沙龙,学习情绪调节方法,配合抗病毒、护肾治疗,2 个月后肝功能稳定,尿蛋白定量从 2.8g 降至 1.2g。夏季护肾,细节决定成败。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徐文艳医生强调,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患者,需从饮水、饮食、避暑、运动、情绪多维度护理,配合规范治疗,才能稳住病情,迎接康复曙光。患者可定期到院复诊,让医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诊疗方案,为肾脏健康 “精准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