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吧 关注:48,861贴子:1,304,246

越南省份对半砍,撤销县,省直辖乡!(转自B站watch_the_sky_)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5年3月,越南内务部向司法部提交《国会常委会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决议草案》,拟对越南全国52个省级行政区划和9996个乡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2025年4月,越南通讯社表示,越南地方政府将从2025年7月1日起,完全停止县级行政单位的运作,也就是说,越南行政区划自2025年7月1日,越南从三级行政区划转变为二级行政区划,也就是省、市——乡、坊、特区,如果和我国打比方,那就是省直接管辖乡镇……不光是党政部门要转变成两级,其他的机构都要转变为两级。
4月10日~12日,越共中央十一届十三中全会一致同意,将现有的63个省级行政区合并为34个省级行政区。并发布第60号决议(60-NQ/TW),决定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如下调整:
(一个省市合并一个省市)
宣光省合并原河江省,行政中心设在宣光市。
老街省合并原安沛省,行政中心设在安沛市。
太原省合并原北件省,行政中心设在太原市。
北宁省合并原北江省,行政中心设在北江市。
兴安省合并原太平省,行政中心设在兴安市。
海防市合并原海阳省,行政中心设在海防市①
广治省合并原广平省,行政中心设在洞海市②
岘港市合并原广南省,行政中心设在岘港市。
广义省合并原昆嵩省,行政中心设在广义市。
嘉莱省合并原平定省,行政中心设在归仁市。
庆和省合并原宁顺省,行政中心设在芽庄市。
得乐省合并原富安省,行政中心设在邦美蜀市。
同奈省合并原平福省,行政中心设在边和市。
西宁省合并原隆安省,行政中心设在新安市。
同塔省合并原前江省,行政中心设在美湫市。
金瓯省合并原薄辽省,行政中心设在金瓯市。
安江省合并原坚江省,行政中心设在迪石市。
(一个省市合并两个省市)
芹苴市合并原朔庄省、原后江省,行政中心设在芹苴市。
永隆省合并原槟椥省、原茶荣省,行政中心设在永隆市。
林同省合并原得农省、原平顺省,行政中心设在大叻市。
宁平省合并原河南省、原南定省,行政中心设在华闾市
富寿省合并原永福省、原和平省,行政中心设在越池市。
胡志明市合并原巴地头顿省、原平阳省,行政中心设在胡志明市。
注释:
①:新海防市的行政中心不设在海防市区内,而是在边上的水原市,但为什么我的地图里面仍然标注“海防市”呢,这考虑到海防市他是中央直辖市,如果写海防市的行政中心是水原市,那么势必会造成理解误区——既然行政中心在水原市,那为什么这个行政区叫做海防市?所以行政中心还是标注为“海防市”更好。而且这也不算错,海防市行政中心设在水原市,那个行政大楼外面还是挂着“越南共产党海防市委员会”、“海防市人民议会”、“海防市人民委员会”的牌子嘛!
②:广治省省会洞海市也可以被称作同海市


IP属地:浙江1楼2025-06-08 15:16回复

    注:图来自tuoitre网。红色区域表示维持原状的省、直辖市,如图1。
    根据内务部正在完善的行政改革方案,越南地方政府将自7月1日起转为“省级和基层”两级管理模式,即取消“县级”,8月30日前完成省级行政单位合并。重组后全国保留约5000个乡、坊级单位(减少约50%,低于内务部草案原定的70-75%减幅目标)。目前,越南现有乡级行政区10035个。
    由上可见,预计完成合并后,越南全国共有34个省、市,其中内陆省、直辖市11个,沿海省市23个——自宁平(Ninh Bình)省往南,几乎均为沿海省、市。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林同省24233.1km²,最小的是兴安省2514.8km²;
    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岘港市11859.6km²,最小的是海防市3194.7km²;
    人口最多的省、直辖市是胡志明市13608800人(与我国的天津或武汉人口相当),将超越泰国首都曼谷市(1300万人),成为仅次于印尼首都雅加达市(约3000万人)的东南亚第二大城市;人口最少的是莱州省494626人(对比:中国澳门特区人口68万人);
    GDP总量占比最高的省、直辖市是胡志明市,其GDP将约占全国的1/4(具体约为24%。历史峰值1/3以上),占比最高。对比:中国GDP占比最高的省、直辖市是广东省,约占全国的1/10(具体10.5%);美国GDP占比最高的州是加利福尼亚州,约占全美1/7(具体14.12%)。


    IP属地:浙江2楼2025-06-08 15:23
    回复
      2025-08-14 13:35: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睡不着的 转载你的图文了,越南行政区划改革显然是追随了法国合并大区(并省)、虚省(撤县)、市镇联合(合并乡级政区)以减协调更大区域范围内城市建设、减少行政成本、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的逻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08 15:35
      收起回复
        转自“广角社会热”的观点:
        前言:一场触及灵魂的“行政革命”
        2025年的春天,越南掀起了一场震动全球的行政体系“大地震”——裁撤半数省级单位、取消县级行政层级、合并超万个乡镇,近10万公务员面临失业。这场被越南官方称为“一场革命”的改革,不仅是机构精简,更是一场权力重组与国运豪赌。从“小省制”的历史包袱到2045年高收入国家的野心,越南为何选择此刻“刀刃向内”?这场改革又将如何重塑东南亚乃至全球产业链?
        一、越南为何“撤县并省”?历史包袱与经济野心的碰撞
        越南国土面积仅33万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相当),却划分了63个省级行政区和700多个县级单位,堪称全球最密集的行政区划之一。这种“小省制”源于19世纪法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策略,却成为现代越南发展的沉重枷锁:
        财政黑洞:70%的国家预算用于公务员薪资,挤压基建与经济投资;
        效率困局:省级单位平均人口不足200万,行政流程冗长,外资企业常抱怨“盖章跑断腿”;
        资源分散:胡志明市与河内外“两极独大”,其他省份发展滞后,区域失衡严重。
        改革核心:
        63省→34省: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将与邻近省份合并,形成1300万人口的超级都市圈;
        取消县级单位从“省-县-乡”三级简化为“省-乡”两级,减少行政层级;
        裁撤10万公务员:预计节省113万亿越南盾(约320亿元人民币),用于基建与产业升级。
        二、越南的“野心密码”:复制中国奇迹,争夺全球产业链
        越南的行政改革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其“2045高收入国家战略”的关键落子。2024年越南GDP增速达7.09%,外贸依存度超200%,但短板同样明显:
        产业依赖外资:三星、苹果代工厂贡献超30%出口额,本土产业链薄弱;
        电力靠中国输血:2024年从中国进口电力超80亿千瓦时,工业命脉受制于人;
        人均GDP仅4700美元:不到中国的1/3,需保持年均6%增速才能实现2045目标。
        改革逻辑: 效仿中国“92下海潮”:借经济高速增长期,引导体制内人员流向市场,激活民营经济;
        对标新加坡模式:精简政府→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吸引外资(如特斯拉已宣布在越建厂);
        土地制度突破:农村土地永久使用权、城市住房永久产权,变相实现“市场化确权”。
        三、改革阵痛:10万公务员何去何从?
        任何激进改革都伴随风险。越南政府需直面三大挑战:
        1. 失业潮与社会稳定:被裁公务员多集中于经济落后省份,130万亿越南盾(约370亿元)遣散费能否平息不满?
        2. 行政断层风险:法律修订、数据系统更新、职能交接需在3个月内完成,基层服务或陷入混乱;
        3. 中央与地方博弈:合并后的胡志明市将拥有更大自主权,可能挑战中央权威。
        民众态度:
        体制内愤怒:一名被裁县级官员直言:“我们成了改革的牺牲品!”
        民间支持:河内小企业主表示:“以前办执照要跑5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搞定!”
        四、国际视角:越南的“竹子外交”与中美博弈
        越南的改革亦暗合全球地缘变局。其“竹子外交”(柔韧务实)策略使其在中美间左右逢源:
        经济靠中国:中越铁路加速对接,南北高铁寻求中国技术;
        安全靠美国:2024年美越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军演频次创新高;
        制度突围:加入CPTPP、RCEP,关税降至1%以下,全面接轨国际规则。
        全球产业链重构:
        替代中国?:越南制造业成本仅为珠三角的60%,但电力、供应链短板明显;
        “中国+1”策略受益者:英特尔、戴尔已将30%产能转移至越南。
        五、启示与反思:小国的“改革辩证法”
        越南的冒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独特样本:
        精简≠弱化:公安部权力反而扩大,接管网络安全、国企监管,强化中央控制;
        开放≠失控:外资可独立办学,但意识形态领域仍严控“和平演变”;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合并省份时强调“尊重历史文化”,避免族群冲突。
        对中国的影响:
        竞争压力:越南若成功,或分流中国低端制造业;
        合作机遇:中越铁路、电力联网将深化区域一体化,云南、广西边境贸易或爆发。
        结语:越南的“命运赌局”,谁会是赢家?
        这场改革如同一次“外科手术”——成功则脱胎换骨,失败则元气大伤。若越南能熬过阵痛期,其“小国大野心”或重塑东南亚格局;若陷入动荡,则可能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留给越南的时间不多了:全球产业链转移窗口期仅剩5-10年,而2045年的高收入目标需GDP年均增长6%。这场改革不仅是行政瘦身,更是一个国家的生死时速。


        IP属地:浙江4楼2025-06-08 15:50
        收起回复
          值得学习,比如地级市鹤岗六区两县93万人,应该整个鹤岗市合并为一个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08 16:04
          收起回复
            叫省名不副实, 最合适的是叫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08 17:29
            收起回复
              体量上,相当于我们地级市辖乡镇,以后肯定会出现乡级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6-08 19:27
              收起回复
                越南的省的大小也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6-08 20:06
                收起回复
                  2025-08-14 13:29: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越南的这个体量,两级行政区划正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6-08 20:14
                  收起回复
                    一场政治闹剧而已,34个省直管5000多个乡,一个省怎么管的过来150个乡?看看法国为什么要在94省上面设置13个大区就明白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6-08 20:19
                    收起回复
                      这样科学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6-08 20:25
                      收起回复
                        苏林还是挺有魄力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6-08 20:26
                        收起回复
                          越南人区划改革顾头不顾腚,一个行政单位如何管理100多个甚至200个下级单位,完蛋玩意。如果要二级体制,典型的可以学学日本,日本37万面积,1.2亿人口,47都道府县(北海道还得辖14支厅再辖200市町村),下辖1700多个市町村(加上20个政令指定市下辖区200个后等于 2000个基层单位),那么越南合理的二级区划应该是50个省,每省辖30-45个乡镇。平均每省6000面积,200万人口。每乡镇150面积,5万人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6-08 20:47
                          收起回复
                            本来就是一个省,却要假装出许多省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6-08 21:52
                            收起回复
                              2025-08-14 13:23: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西原地区没了这是…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6-08 2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