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胜利之刻吧 关注:20,467贴子:558,957

【历史讲堂】最后的图腾:前卫号战列舰的诞生与谢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这里是第五期拂晓历史讲堂,本次科普的主角为大英帝国建造的末代高速战列舰“前卫”号。
紧赶慢赶终于在6月5号维护之前发出来了,这里提前预祝各位指挥官们新船建造&打捞顺利

-
PS:文章涉及内容均来自公开的历史资料文献,未经作者授权请勿随意转载,感谢合作!


IP属地:山东1楼2025-06-03 22:24回复
    【引言:起源与终结的序章】
    -
    1944年10月25日凌晨,苏里高海峡的炮火照亮了人类战列舰时代的最后一场对决,由杰西·B·奥登多夫少将指挥的美国海军TG77.2编队下属六艘主力舰("西弗吉尼亚"号、"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密西西比"号、"宾夕法尼亚"号)齐聚在这个狭窄的水道,以T字横头之势完成了对旧日本海军「西村舰队」的复仇审判。当珍珠港事件中遭到重创的"西弗吉尼亚"号从淤泥中重生,用16英寸主炮的轰鸣宣告这场古典海战的胜利时,12000海里之外的苏格兰克莱德班克造船厂内,另一艘承载着无畏舰执念的钢铁身躯正悄然成型。
    -
    作为皇家海军拥有的最后一款战列舰,"前卫"号(HMS Vanguard)的下水仪式与那场著名战役仅仅相隔一周。她的诞生始于1939年的大西洋舰艇危机,亦源于英国政要们对传统炮舰外交的执着。绘图板上的"前卫"号整合了优秀的舰体设计与强化的装甲布局,搭载的主炮虽源自1916年服役的旧主力舰,全新的雷达火控系统却指向了精确打击的未来。克莱德河畔忙碌的船渠里,工匠焊接的火花与来自北海的咸风共同雕琢着她铅灰色的舰体,似乎在憧憬着另一个日德兰式的荣耀未来。
    -
    然而当这艘排水量42,500吨的巨舰真正完工之际,世界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合众国的航母编队在太洋之上牢牢确立霸权,耗资1153万英镑的"皇家游艇"终成帝国斜阳的具象化符号。1947年携王室成员出访南非的远航成为了"前卫"号生涯中唯一的高光时刻——在开普敦的阵阵礼炮声中,她优雅的船身与宏伟的舰桥仍在试图向普罗大众展示不列颠的海上威仪。彼时的"前卫"号如同一名迟到的宴会主角,身着盛装懵懂着闯入了那个传统海权已然谢幕的时代,炮身残留的斑驳荣光与主桅飘荡的雷达波束,共同构成了对昔日利维坦的最后注脚。
    -

    【苏格兰南部克莱德河畔的开阔水域有着良好的通航条件,于18世纪初成为了英国本土船舶工业的聚集地,一大批造船企业相继在此诞生,其中就包括由商人约翰·布朗创建的克莱德班克造船厂,图为正在其所属2号船渠内舾装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IP属地:山东2楼2025-06-03 22:44
    收起回复
      2025-08-29 15:00: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hms那么多船后来都拆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6-03 23:08
      收起回复
        【诞生背景:战火催生的应急方案】
        -
        1939年,伴随着欧洲地区的战云密布,英国皇家海军迎来了其严峻的主力舰危机:服役近二十年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R级("复仇"级)战列舰老化严重,即将面临退役封存或大规模翻修;后续建造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由于严格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其单舰战力(尤其是主炮口径)在面对德国的"俾斯麦"级或意大利的"维内托"级时存在明显差距;而被寄予厚望、设计用于抗衡假想敌的"狮"级战列舰虽然已在1939年动工,但其关键的16英寸(406mm)主炮开发严重滞后,预计项目交付时间至少要到1944年——种种迹象表明,当下英国人所急需的,是一款能够快速完工的新型主力舰。

        【"狮"级战列舰外观线图,该舰虽然未能真正完工,但其装甲布局等细节极大的影响了"前卫"号的设计思路】
        -
        有鉴于此,时任英国海军建设局长的斯坦利爵士(Sir Stanley V. Goodall)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想法,旨在最大程度的利用已有资源以缩短建造周期:启用因改装为航母而闲置的"勇敢"级大型巡洋舰("勇敢"号、"光荣"号)上的四座双联装炮塔,搭配旧主力舰库存的15英寸(381mm)主炮,并结合已为"狮"级战列舰建造的动力系统(主机和锅炉),共同拼凑成一款成熟的战列舰。斯坦利爵士指出,制约主力舰建造速度的两大瓶颈——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在此构想中通过挪用的手法得到解决,若新舰能够于1940年开工建造,则最晚1943年初即可服役,恰好能填补"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君权"号按计划于1942年退役后所造成的战力空白。
        -
        该方案因其低投入、短工时、高收益的特点,引起了时任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极大兴趣,议会上下两院也对此种"性价比优秀"的新主力舰表示认可,而唐宁街的政府部门在进行审议时,亦考虑到其潜在的战略背景——随着「英日同盟」关系的结束,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如建设中的新加坡基地及澳大利亚自治领安全)日益依赖与美国的良好关系,预计在40年代可能会面临美日冲突的波及,因此在远东水域保持一支强大的威慑力量变得至关重要,皇家海军必须要有足够的高速战列舰储备,以实现跨区域快速部署能力。

        【"勇敢"级大型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6,500吨,航速32节,装备4门15英寸主炮,但装甲厚度仅相当于同期轻巡洋舰的水平,其原设计目标为凭借高速抵近德国海岸进行炮击袭扰,但后续的作战经历证明此种战术几乎难以使用】
        -
        基于紧迫的战力需求和对未来局势的担忧,海军部方面最终采纳了斯坦利爵士的建议,并于1939年7月敲定了新舰的基本方案。这个代号为「15号」的设计衍生出A、B、C三个子项(主要区别为航速与吨位),最终选定的方案C建立在设计完成的动力系统上,并创新性引入方形舰尾结构,二者搭配可使最高航速达到30节。此外全舰的装甲布局也得到了强化,确保对潜在假想敌(如"俾斯麦"级)的有效防御能力。不久之后,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建造中的"狮"级战列舰项目暂时停工,而「15号」方案因迫切的需求得以继续推进。1940年2月,改进后的「15号」方案D出炉,在设计上再次强化了主炮的装甲防御,并引入了全新的舰桥与指挥塔结构,由此增加的吨位则通过削减主装甲带厚度(减少1/2英寸)予以平衡。
        -
        1940年3月,海军部「战争紧急生产计划」(Emergency War Programme)得到通过,承包商"约翰·布朗"公司(John Brown & Company)随即与其签署了「15号」方案首舰的建造合同。同年5月,该舰被正式定名为"前卫"号,施工地点选在苏格兰境内的克莱德班克(Clydebank)造船厂。随着蓝图细化工作的全面铺开,新增的舱室结构令全舰吃水很快超过了苏伊士运河的通航限制,设计团队只好再次削减主装甲带厚度(减少1英寸),并通过增加舰体的宽度(0.76米)以分散重量,哪怕这会略微超过朴次茅斯与罗赛斯港码头的调度限制。同时,为了应对此前"胡德"号低干舷设计导致炮塔座圈海水倒灌严重的问题,"前卫"号放弃了1号炮塔(A炮塔)正向0°开火的能力,通过抬高舰艏与干舷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大西洋海况下的甲板上浪。

        【"前卫"号战列舰外观线图,该舰体型修长优美,并首次在主力舰上采用了不常见的方形舰尾,有利于高速航行】


        IP属地:山东4楼2025-06-03 23:09
        回复
          【技术解析:旧炮新舰的巅峰之作】
          -
          根据蓝图方案,"前卫"号战列舰采用了传统的四炮塔布局(2+2+2+2),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战备资源进行建造——其主炮塔拆卸自两艘"勇敢"级大型巡洋舰,8门15英寸主炮则分别来自于战列舰"厌战"号(1门,原属于"光荣"号,修整后启用)、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2门,库存备份)、战列舰"拉米利斯"号(2门)、战列舰"君权"号(1门)、战列舰"决心"号(1门)和浅水重炮舰"黑暗界"号(1门)。与此同时,设计团队在炮身以外的层面进行了多项优化,通过更换新型炮架、调整上弹结构、重新设计弹药库等操作,实现了主炮最大30°仰角射击,以及-4.5°至+20°间的自由装填。改进后的全套火炮系统被称为Mark 1/N RP12,其炮口初速749米/秒,最大射程33,800米,射速2发/分钟。
          -
          整个改进过程中,旧炮塔上阻碍炮身高仰角运动的部分被切除,导致主炮水平状态时会有部分炮闩结构外露,不得不用防水帆布进行遮盖。同时,皇家海军汲取了"纳尔逊"级战列舰主炮弹药质量过轻,虽满足了射程却牺牲掉穿深的教训,为"前卫"号的主炮重新设计了超重穿甲弹,其弹丸质量达到了879公斤,远超"英王乔治五世"级的721公斤(14英寸)和"纳尔逊"级的871公斤(16英寸),搭配新型发射药后具备良好的中远距离侵彻水平,命中精度也大大提高。根据试射结果,新弹丸配合Mark 1/N RP12型主炮在距离19,840米时能够贯穿450mm的均质装甲(强装药),在29,000米处时仍有击穿200mm防护体系的威力。

          【"前卫"号舰体下水后进行舾装的Mark 1/N RP12型15英寸(381mm)主炮塔】


          IP属地:山东7楼2025-06-03 23:36
          收起回复
            作为皇家海军新锐的科研成果,"前卫"号上搭载的电子系统异常丰富,在建成时就安装有277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293型目标指示雷达和960型对空警戒雷达。该舰装备了两个指挥控制塔(DCT),其上配置的274型火控雷达可以独立完成目标测向与测距,并根据弹着点水柱进行炮击修正,另有4座275型火控雷达用于引导副炮射击。得益于先进的测算能力与宽大船体提供的射击稳定性,"前卫"号成为第一艘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动对动」作战的主力舰,除舰艏的A炮塔外,该舰的其余炮塔均安装有传统光学测距仪,使得B炮塔或X炮塔也能在紧急情况下指挥各炮组随动射击。
            -
            "前卫"号的副炮为安装于8座双联装炮塔中的16门133mm/L50型高平两用炮,整体布局大致与"英王乔治五世"级相同。此款副炮的俯仰角为-5°至+70°,主要发射36千克高爆弹(VT引信), 炮口初速814米/秒, 最大射程22,000米,射速18发/分钟,对中低空的飞行目标相当致命。全舰的小口径武器由62门40mm博福斯机炮和14挺7.7mm防空机枪组成,其中60门博福斯机炮安装在10座六联装炮塔内,另有1座双联装型号(STAAG)被安装在B炮塔顶部。这些博福斯机炮的射速高达120发/分钟,由先进的262型火控雷达与近距离盲射系统指挥,防空能力极其强悍。

            【竣工时的"前卫"号战列舰,其上搭载了数量众多的雷达电子系统,包括对海搜索、对空警戒、火控引导及IFF(敌我识别)等各种类型】
            -
            "前卫"号的装甲设计参考了"狮"级战列舰的优秀思路,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强化了全舰的综合防御力。其主装甲带采用渗碳硬化钢,长140.2米,高7.3米,厚度达到330mm(核心区域356mm),左右垂直相连的横向水平装甲为114mm,底部装甲亦为114mm,三者共同组成坚固的装甲盒来保护弹药库、轮机舱等核心区域,舰艏和舰尾则为51mm厚的结构钢。与此同时,"前卫"号的主炮塔装甲在安装时进行了全面升级,炮塔正面与座圈厚度均达到330mm,顶部厚度也有152mm。水下防御层面,"前卫"号吸取了"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被潜艇击沉的教训,采用三层纵向水密隔舱,并在最外侧设置防雷突出部,经验证可承受450千克TNT当量的爆炸冲击,有效增强了该舰对鱼雷的防御能力。
            -
            动力系统层面,"前卫"号直接挪用了已建造完成的"狮"级战列舰引擎,8座「海军上将」式三鼓锅炉和四座配套的蒸汽轮机驱动四轴螺旋桨实现推进,总输出功率为130,000轴马力。该舰最多可携带重油4,850吨,续航力为8,250海里(15节),得益于优秀的舰体长宽比(长248.2米,宽32.9米)和首次应用的方形舰尾,"前卫"号在试航时获得了29.75节的最大航速,并具备极佳的横向稳定性。1953年,NATO舰队在丹麦海峡举行联合演习,面对大西洋海域的恶劣天气,美国海军"衣阿华"号战列舰在巨大的涌浪中横摇严重,基本丧失了主炮开火能力。而一同参演的"前卫"号则凭借其良好的复原性,在颠簸中扔能保持正常射击。

            【"前卫"号战列舰的内部舱室与装甲结构线图,可见其主装甲带对核心区域实现了很好的覆盖】


            IP属地:山东9楼2025-06-03 23:38
            回复
              拼好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6-03 23:46
              收起回复
                【建造波折:战争年代的重重磨难】
                -
                "前卫"号的建造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尽管承包商"约翰`布朗"公司在合同签订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但随着1940年6月西欧战场局势恶化,法国的光速沦陷让英国不得不直面战争一线——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阴霾尚未散去,不列颠空战即将拉开序幕,大西洋上的潜艇绞杀战正日趋白热化,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宝贵的船坞资源、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钢铁、电力等关键战略物资都不得不优先保障商船的生产,以维持英伦三岛至关重要的海上生命线。直到1941年,"前卫"号的龙骨才真正在造船厂内开始铺设,此时距离合同签署已过去一年之久。
                -
                建造工作的启动远非一帆风顺的起点,随着战争形势的瞬息万变和资源短缺带来的被动调整,"前卫"号的施工图纸被反复更迭。更棘手的是,船厂内的大量技术工人陆续应征入伍,或被抽调至更紧急的军械生产岗位,给本已复杂的建造工程增添了额外的不确定性。1941年12月10日,远东地区传来噩耗:英国远东「Z舰队」的核心主力——新锐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与战列巡洋舰"反击"号(HMS Repulse)在关丹海域被日本海军陆基航空兵轻松击沉。这一震惊世界的战果以血淋淋的事实彻底颠覆了传统海战观念,也凸显了飞行器对大型水面舰艇的致命威胁。惨痛的教训立刻反馈至尚在船台上的"前卫"号,其设计图纸迎来了大规模修改(E方案):全面撤换原计划安装的部分"砰砰"炮(Pom-Pom),额外增加11门40mm博福斯机炮搭载,使全舰的博福斯数量提升到73门,同时取消了舰尾的水上飞机设施(包括弹射器和机库),避免其成为空袭中的脆弱目标。

                【菲利普斯海军少将的误判令「Z舰队」仓促上阵,"威尔士亲王"号与"反击"号在无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冒险出击,最终葬身大海,这场战役彻底暴露了传统大舰巨炮主义的致命缺陷】
                -
                进入1942年,"前卫"号的施工进度依然如蜗牛般爬行,下水时间变得遥遥无期,这引发了海军高层决策圈的严重忧虑。此时的太平洋战场上,航母编队成为决定性海战力量的趋势已日益明朗,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在此背景下被摆上台面——将建造中的"前卫"号改装为航空母舰。支持者指出:航母的建造周期理论上比复杂庞大的战列舰要短,有望更快形成战斗力,同时也更能适应以航空力量为主导的新型海战环境。根据测算,最快只需要6到8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前卫"号的设计重构,让其以航空母舰的身份继续完成建造。
                -
                然而这个看似合理的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反对者的声音同样基于现实的考量:为"前卫"号生产的特种装甲板材已大规模交付,此时取消施工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将已有船体改装为航母需要耗费额外的精力进行舱室重建,而"约翰·布朗"公司此刻正承担着另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新型装甲航母“"不倦"号(HMS Indefatigable)的舾装工作,造船厂的人力物力已捉襟见肘,无力再抽调大批骨干去进行这种高风险、高难度的舰种转换工程。最终,在权衡了所有利弊,特别是考虑到巨大沉没成本和现实工程瓶颈后,时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亲自拍板否决了将"前卫"号改装为航空母舰的提议。

                【正在施工中的"前卫"号战列舰,可以看到庞大的上层建筑,旁边的圆圈是副炮基座】
                -
                1944年11月30日,"前卫"号在历经三年多的施工后终于迎来了下水时刻。出席典礼的贵宾中,18岁的伊丽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即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整个仪式增添了浓厚的皇家色彩。顺利入水的"前卫"号舰体被拖入舾装船坞,其武器安装、设备调试、主机试车等配套工作依然繁重。时间进入1945年,盟军已胜利在望,作为一艘迟到的主力舰,"前卫"号在皇家海军战斗序列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可避免的大幅下降,整个项目再度面临被取消的风险。然而以首相丘吉尔为首的、信奉传统海权力量的高层人士坚持认为,作为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舰,"前卫"号不仅代表着皇家海军辉煌传统的延续,其现代化的设计在战后国际局势不明朗的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威慑力。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本身对大型火炮战舰(Big Gun Ship)始终抱有某种程度的情结,上述决策也很好的体现了他的个人偏好。
                -
                在多方因素的推动下,"前卫"号的收尾工程得以顺利进行。1946年4月25日,她完成了至关重要的海上试航(Sea Trials),全面验收了动力系统、航海性能、武器操作等各项指标,证明了建造方案的成功。最终,在合同签署六年后的1946年5月12日,"前卫"号正式交付英国皇家海军,这艘「难产的巨舰」前前后后总共耗资高达1153万英镑(包括漫长的建造周期内因通货膨胀、设计变更、人工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额外支出),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皇家海军历史上建造费用最为昂贵的军舰。

                【1944年11月30日,年轻的伊丽莎白公主与众多英国政要一起参加了“前卫”号的下水典礼】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25-06-04 00:04
                回复
                  2025-08-29 14:54: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6-04 00:06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6-04 00:12
                    回复
                      【服役生涯:和平时期的皇家游轮】
                      -
                      1946年8月8日,"前卫"号正式加入皇家海军舰队序列,舷号定为23,首任舰长威廉·格莱斯顿·阿格纽海军少校随即接管指挥权。此时正值二战结束后的关键时期,大英帝国殖民体系面临离心压力,南非等自治领与本土关系亟待巩固。为维系帝国纽带并安抚在战争中身心疲惫的王室成员,同时作为对南非首相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Jan Christiaan Smuts)邀请的回应,崭新的"前卫"号被赋予一项史无前例的使命——搭载英王乔治六世全家展开为期4个月的「皇家巡游」,这也是英国君主首次正式访问南非。
                      -
                      为适应皇室的出访需求,"前卫"号进行了大规模改装:舰队司令室、舰长室及参谋区域被重新装修为豪华卧室,配备柚木家具、丝绸帷幔和定制卫浴设施,随行的68名侍从与管家则安置于加装隔舱的次级舱室;同时,主桅杆上的对空雷达被拆除,替换为30米高的旗杆以悬挂皇家旗帜,B炮塔顶部的的双联装40mm博福斯防空炮组同样被移除,原址改建为带防弹玻璃的观景台;此外,全舰还增设了12套新型无线电通讯系统,皇家卧室内安装有专用加密电话,舰艇的冷库扩容三倍以储存特供食品,并增设海水淡化装置保障饮水供应。
                      -
                      1947年1月31日下午,乔治六世国王携皇后安吉拉、长女伊丽莎白公主及次女玛格丽特公主登舰,格洛斯特公爵和肯特公爵夫人于朴次茅斯海军基地完成送行。离港后的2月1日,"前卫"号在朴次茅斯外海检阅了本土舰队的21艘舰艇,并向途经的法国海军"黎塞留"号战列舰鸣礼炮致意。航行期间,舰上每日举行茶会、电影放映及甲板板球赛,舰员需轮班维护舰体镀铬部件以保持皇家仪容。1947年2月17日,舰队到达开普敦,皇室成员于当天下船并开启南非之旅,而"前卫"号则奉命继续执行外交任务,前往德班、西蒙斯敦等港口向公众开放参观。4月24日,皇室成员返回"前卫"号并于当天离开南非,舰队在回程中访问了英属圣赫勒拿岛与阿森松岛,5月20号抵达朴次茅斯。此次「皇家巡游」的航行总里程达18,700海里,消耗燃油8,300吨,成为战列舰史上最奢华的"非战斗出勤"。

                      【停靠在南非德班港的"前卫"号战列舰,此时舰上有许多正在参观的民众】


                      IP属地:山东16楼2025-06-04 00:26
                      回复
                        结束任务的"前卫"号进入德文波特港进行了短期维修,随后调往地中海舰队担任司令官亚瑟·鲍尔上将的旗舰。1948年3月起,前卫号开始了她的首次多国航行,先后访问了阿尔及利亚,法国,意大利,塞浦路斯,利比亚,黎巴嫩,埃及和希腊,于7月21日返回德文波特港。1950年2月13日,"前卫"号在比斯开湾的9级风暴中救援了遭遇引擎故障而濒临沉没的法国商船"博法"号(SS-Boffa),此举使该舰获得了时任法国总统亲授的荣誉军团勋章。不久之后,"前卫"号调回本土舰队并进入训练中队担任旗舰,9月份起,她率领本土舰队与地中海舰队一起参加了"主帆行动"演习,与加拿大海军共同演练跨大西洋补给线的防御战术。
                        -
                        1950年12月,本土舰队司令飞利浦·维安决定将训练中队旗舰由"前卫"号改为航母"不屈"号,此举似乎惹怒了这位高傲的大小姐——1951年2月10日,在直布罗陀的狭窄水道中,"前卫"号与夺取她旗舰桂冠的"不屈"号发生碰撞。事故调查显示"不屈"号的甲板出现变形,而"前卫"号的尾部轻微受损。耐人寻味的是,事故发生后不久飞利浦·维安便撤销了旗舰变更命令,似乎这次"抗议"的确起到了效果。3月14日,"前卫"号回到德文波特港进行损伤维修,并在随后脱离战斗序列,开始为下一次的「皇家巡游」计划进行必要的舱室改装。不幸的是,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国王突然病逝,已筹备半年之久的皇室出访印度洋计划宣告破产。得到消息的"前卫"号草草结束了改装工作,并于2月22日参加了国王遗体的送别仪式。

                        【舰队演习中正在进行全火炮齐射的"前卫"号战列舰】


                        IP属地:山东19楼2025-06-04 00:32
                        回复
                          1952年3月,"前卫"号重新回到本土舰队的战斗序列,并于年底和"怨仇"号航母共同编队参加了英国,美国与荷兰组织的海上演习。1953年1月19日至3月2日,"前卫"号在直布罗陀进行了短暂的维修,并于25日返回朴次茅斯基地待命。1953年9月,"前卫"号参加了在丹麦海峡举行的联合军演,并展现出她优秀的射击稳定性,随后又率领英国本土舰队与法国海军"让·巴尔"号战列舰编队进行了友好互动。1954年9月,"前卫"号出访北欧,依次停靠了挪威的奥斯陆、克里斯安迪桑与瑞典的赫尔辛堡,访问过程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登舰并检阅了全体官兵。1954年9月15日,"前卫"号进入德文波特港进行她服役生涯中的最后一次维修。1955年该舰正式退役并成为储备舰队的旗舰,同年11月28日,"前卫"号于朴次茅斯港参加了喜剧片《带上海军上将》的拍摄。
                          -
                          1959年10月9日,鉴于高昂的维护成本(每年34万英镑),英国海军部最终决定将"前卫"号以56万英镑的价格抛售给英国钢铁公司。1960年初,封存中的"前卫"号又参与了电影《俾斯麦号歼灭战》的拍摄,因主炮结构基本相同,她的A、B炮塔被用作扮演"胡德"号的内部场景。1960年8月4日,"前卫"号正式解缆并被拖往苏格兰的法斯兰港进行拆解,当日有数千名民众自发来到朴次茅斯港南码头为其送行,民间团体「战列舰保护协会」甚至派出小船队试图阻拦拖曳行动。不知是否是群众的挽留起了效果,出港后的"前卫"号在怀特岛附近竟然戏剧性的搁浅了,港口方面不得不额外出动5艘拖船才将她拽离浅滩,8月9日,"前卫"号缓缓进入法斯兰港的拆船厂,并在随后的22个月内彻底拆解完毕。

                          【电影《俾斯麦号歼灭战》"胡德"号("前卫"号饰)向德军发射炮弹的剧照】


                          IP属地:山东35楼2025-06-04 00:57
                          收起回复
                            【尾声:落寞的钢铁挽歌】
                            -
                            "前卫"号的故事至此便结束了,作为大英帝国设计制造的最后一艘战列舰,其漫长的工期、高昂的造价与东拼西凑的主炮系统一度被后人诟病为"用祖母的假牙撕咬世界",但精密的火控系统与良好的射击稳定性又让她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精准致命的武器之一。遗憾的是,"前卫"号在整个服役生涯中从未向真正的敌人开火,而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演习与巡游中消磨时光,再也无力挽回那个「大舰巨炮」叱咤全球的时空。此时的她已不再是能够决定国运的雷霆之锤,更像是一座移动的纪念碑,代表着自1906年开始,统治海洋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无畏舰最终走向末路。作为皇家海军主力舰编队最后的旗舰,"前卫"号用实力证明了她自己对得起这样一个历史地位。
                            -
                            1962年,法兰斯拆船厂内氧乙炔割炬喷发的蓝白色火焰刺破铅灰色晨霭,再度照亮了那些源自日德兰时代的陈旧炮塔,伴随着15英寸主炮身管被缓缓切断并掉落,昔日大不列颠苦心经营的全球秩序也在此刻分崩离析,一个属于日不落的辉煌时代结束了。往后的日子里,"前卫"号逐渐被世人所遗忘,唯有陈列在博物馆展柜中的斑驳舰钟,于昏黄射灯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恰如一枚硕大的青铜书签,夹在《海权论》最后一节的末尾——诉说着某个安静的午后,克莱德河畔的潮水冲刷着早已空荡荡的船渠,将大西洋最后的钢铁图腾,与持续百年的海上霸权,一同沉入历史的波涛。

                            【聚集在朴次茅斯港内送别"前卫"号战列舰的英国民众】


                            IP属地:山东36楼2025-06-04 00:58
                            回复
                              2025-08-29 14:48: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全文完,感谢各位的耐心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贤妻🌟玉藻罐头 厚颜无耻求精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6-04 0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