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苏浙皖交界的地方,小时候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湖州宜兴无锡等苏南浙北城市。当时的认知就是自己是贫穷地方出生的人。因为相比苏南浙北确实穷。
1995年暑假,我跟我表哥去苏北淮安农村运货改变了我的看法。我记得应该是淮安涟水农村吧。
第一,进村都是那种黄土路,那天正好下点雨,全是稀泥,真的是走路都无法下脚。
第二,发现他们外墙内墙都不抹石灰。中午去一户农户家里吃饭,发现他们房子地面就是夯实的黄土,房顶也没有天花。我从记事起,我们那边家家户户地面都是水泥地坪,房顶都用竹条编的然后抹石灰做的天花。
第三,他们家里居然没啥家具。连竹椅木椅都没有,都是做那种木头马扎。我们老家山上木头多,家家户户都打很多家具,木材自己提供,请两个木匠一个月,能打很多家具。很多家具我都觉得不怎么实用。像我们那边以前传统都是架子床。
之后我就觉得,皖南相比苏南浙北确实穷,但是相比其他地区还好。
皖北农村我没去过,涟水应该算和皖北差不多的平原地区吧。粮食产量肯定比皖南高,但是贫穷不光看粮食产量。毕竟吃穿住行都要考虑。涟水95年的居住情况谈不上富裕。实际上自从明朝红薯传入中国,山区已经很难饿死人。毕竟红薯是找块山上坡地就能耕种,产量又大。我记得很小时候稻米产量不高的时候只要红薯一上市,每吨饭里都掺杂着红薯吃。
1995年暑假,我跟我表哥去苏北淮安农村运货改变了我的看法。我记得应该是淮安涟水农村吧。
第一,进村都是那种黄土路,那天正好下点雨,全是稀泥,真的是走路都无法下脚。
第二,发现他们外墙内墙都不抹石灰。中午去一户农户家里吃饭,发现他们房子地面就是夯实的黄土,房顶也没有天花。我从记事起,我们那边家家户户地面都是水泥地坪,房顶都用竹条编的然后抹石灰做的天花。
第三,他们家里居然没啥家具。连竹椅木椅都没有,都是做那种木头马扎。我们老家山上木头多,家家户户都打很多家具,木材自己提供,请两个木匠一个月,能打很多家具。很多家具我都觉得不怎么实用。像我们那边以前传统都是架子床。
之后我就觉得,皖南相比苏南浙北确实穷,但是相比其他地区还好。
皖北农村我没去过,涟水应该算和皖北差不多的平原地区吧。粮食产量肯定比皖南高,但是贫穷不光看粮食产量。毕竟吃穿住行都要考虑。涟水95年的居住情况谈不上富裕。实际上自从明朝红薯传入中国,山区已经很难饿死人。毕竟红薯是找块山上坡地就能耕种,产量又大。我记得很小时候稻米产量不高的时候只要红薯一上市,每吨饭里都掺杂着红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