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吧 关注:7,069贴子:92,863
  • 21回复贴,共1

克氏大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克友对这个问题津津乐道
我也来简要分几个方面谈一下,用最通俗的语言
1、克的内容的简要分层
克的内容简而言之分为4个阶段(或层次)
一是,日常困惑所生问题之形式,对应浅层意识结构。
二是,在反应和事实之间辨认的形式,对应深层意识结构。
三是,转化阶段,脑细胞的意识死亡,死尽时无限的能量得以进入。
四是,再来者阶段,透过无限利用大脑行为做事。
简单来讲,第一阶段是必须创造对立面才能展开认知的层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认知能力和问题的形成是同步进行的,可以看成一体两面。也就是对问题的针对性越强,心理上的阻力越大,体现为一种无法化解的复杂性。这时候,即便对自己提问题的前提提问也得不到答案。
质疑所提问题的【真实性】,是摆脱第一阶段限制的关键。抛开提问隐含的主客对立是关键。但是此时距离第二阶段还有距离,一开始人们只是谈论事实,谈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一开始只有反应,没有事实。把假的都去掉,真的自然露出来。假的就是指,让一个个问题能够成立的框框,这些结构让问题能够独立出来。真正的第二阶段只是深渊,你就是那个感觉,你可以感觉到,日常的理性结构只是给了感觉一个具体的形式,而进入这个具体形式后,注意力就受到限制,为了解决限制,人就开始粘合意识,问题也由此而生。
第三阶段是停顿意识后的系统性成果。第二阶段的达成,只是解扣了思想活动的具体对象,但是意识的冲突随时会演变成具体的思想形式。人就站在悬崖边上,保持着脆弱的平衡。一个人如果能直面意识冲突的事实,就能停止意识冲突,因为那时候你就是意识,你就能发觉意识的冲突的本质,所以就会有力量让意识停顿,除此之外你只是被思想之流放逐到具体的形式里的可怜囚徒。
第四阶段就是克,他为了形成沟通,必须重新使用他的大脑,无限可以使用有限,当他开始说话的时候,他就不在永恒里了,但是他知道如何回去。虽然他说话传达的时候,就在我们中间,但是他知道,这种沟通的水平上是没有永恒的,想感受永恒就必须和他一样,经历第三阶段才行,意识停顿就是意识死亡。旁人只是觉得克既然能跟他们谈论永恒和无限,就应该能通过他的话来体悟如何做到,这是错误的认知,他们觉得既然听了也没用,是克的无能或欺骗,这也是错误的认知。这些人总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意识来理解永恒和无限,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能理解意识,成为意识、观察意识、停顿意识、杀死意识,人们能谈论的东西仅限于他们能接触的东西,那就只有意识,没有无限和永恒。
*********
2、取得进步的评估方式
确切来讲,不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或是解决你心目中的主要问题
那些问题是虚妄的,构成它们的碎片是真实的,但是当你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整体感,就是虚妄的
世界并不是你脑子里那一个小框框里的东西
真正的进步方式是提升心智,什么是心智,心智同样不是你生活中的某个物件
能被你对象化、物化、边界化、结构化的,都不是心智,
很多人总想把握,没有形状、边界、重量感的东西他们无法接受
这是因为人们依靠自己可以把握的东西来产生对生活的控制感
实际上他们犯了一个错误,这种虚伪的控制感要求你先把东西当真,但是当真后你也就被囚禁了
当事情一成不变之后,当你觉得形成具体可把握的感觉后,你也就被这种东西定型了
生活的具体感只是你把握的一种形式,这个具体感本身不会带来可以累积的把握能力
所以不要本末倒置
3、如何正确的谈论克和联系现实
谈的时候,记住一点,但凡你谈什么,能够支持你所谈的东西在你的注意力里成立的,都是不存在于你的注意力的
但是它们存在。它们存在,你谈的东西才能存在(在你的注意力里成立)
所以当你谈了一些东西,某些你无法谈的东西也就一同存在了,那种东西才是现实
你谈的并不是现实


IP属地:河北1楼2025-05-27 18:07回复
    人们感到迷惑,他们不能忍受这种感觉,于是要么随着这种冲动把那些累积的素材拼成一个答案,要么就告诉自己这种感觉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总之在那些关心的事情上,人们总是急着去给它一种解释,这里面有一种不安感,害怕不知道怎么应对,不断的自言自语。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种障碍。要想达到心智的不动就得从这种习性里跳出来,这需要去认识意识的本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27 22:56
    收起回复
      2025-08-30 20:15: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具体化似乎并不依赖于语言能力
      哪怕是一段声音,一种触感,都是被抓取出来可供注意力倾注的虚拟对像
      而激发它的(?)则隐去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8 1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