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具
曲觞之爱,灿荧之死
Crochi Amour Crocea Mors
等级:A+++
种别:对军·对兽宝具
范围:100
最大捕捉:???
于《不列颠诸王史》(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不列吞人事迹》(Geste des Bretons,或流传更广的,以祖王特洛伊的布鲁图斯命名的Roman the Brut)、《长阶编年史》(Scalacronica)、《诸王编年史》(Brut y Brenhinedd)、《不列吞传奇》(Breta sögur)、《仙后》(the Faerie Queene),以及都铎至斯图亚特朝的诸如《真正的特洛伊人》(Fuimus Troes)与《邦杜卡》(Bonduca,布狄卡同人)等创作中大量出现的恺撒之剑,黄金之剑·必胜之剑「黄之死」(Crocea Mors)所展现的真实之峥嵘。
虽然必定命中和超速连续攻击即使是普通的解放也能做到,但在Grand Saber时,恺撒才会真正动用在诸多传承,尤其在15世纪后被锚定的,「黄之死」的由来:据说不列吞王子·尼尼乌斯(Nennius)被此剑砍伤,却在追加攻击时意外地以盾牌卡住了剑刃并将其夺取——与几乎没有解放过此剑的恺撒不同,情急之下解放了该剑的尼尼乌斯眼睁睁地望着那把剑成片地屠戮罗马军团,斩下几百的头颅,只是被剑风席卷到稍微受伤的也转瞬死去,从而一时间逼退了恺撒的军队,然而即使在被砍伤时恺撒并未“真正使用”这把黄金之剑,尼尼乌斯也在战斗结束后很快死去。
因此,Crocea并非描摹闪烁的黄金之柄,而是指向其原本的意义,“藏红花之淬”——虽然少量使用是相当安全与高效的良药,但如果是完全以藏红花的汁液浸注(现代医学认为20g可致命,在毒药里效率颇低,但过量后则效果立竿见影),则会成为使被命中者迅速不规则出血、昏厥、最终死亡的猛毒。其生效之奋迅被视为毫无康复希望的“黄死病”(Yellow Death),因此在双重含义下才得名于此。也正因为藏红花作为良药却可以具备如此反转的使用,此剑被记录的原本之名,是为「扭曲流泻之爱」(Crochi Amour)。
此即为曲觞之爱,灿荧之死,是来自古老英雄之国特洛伊(Troy),由大英雄掌握,却只在诸多传奇与历史中留下凶名的权柄(Crocea的衍生意义)之剑、炫光猛毒之魔剑的实在解放。这把剑的解放在英格兰的故事中意味着悲运的落幕、侵略的终结——正如凶剑沉默闭锁于伦敦塔的命运。比起释放荣光、称颂征服之辉耀的霸业之剑,恺撒即使成为了冠位,亦将选择以灾厄之形道成守护的兵装,指向灿烂终焉的淬鸩之刃,也许在其心中,煌赫之洪业亦无法守护所爱——这一次,倒不如更进一步地为了守护人理彻底发挥这一利器吧。
真名解放时,宝具会自律行动,在对大范围内的目标进行高速的必中剑光斩击,并在此之后进行「直到目标倒下为止」的Grand级爱之毒判定并连续追加攻击,为所有命中目标叠加能够无视概念防御与各种魔术耐性的百分比毒性。对于感情愈丰富浓厚的目标,愈容易叠加毒性。
虽然单次威力似乎不如诸多惊人的圣剑、神剑、魔剑,似乎与对城/对国/对界的家伙们在火力方面有失水准,但在打倒具有强力防御或者倚仗火力的实在敌人时更加有效——不如说,以恺撒为名的爱之毒,只要分量足够大,就算是兽也绝对可以放倒。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称为见敌必胜的威力也确实不为过。
以及,即使获得了冠位,就其功业本身而言,恺撒依然不认为Saber是他的优势职阶。但考虑到他能够实现愿望这一点,那么比起伟业选择了与家人相见的恺撒,作为Grand Saber反而适才得所。
毕竟,回应了恺撒的他们的报偿,的确可以令救世之凶剑与恺撒之位格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