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由于西域反叛,邓绥为了去西域平叛才让羌人屯兵西域,结果强制羌人远离家乡,又引起了羌人联合反叛,最终西域不得不放弃,羌人联合反叛了,然后羌人还建立了政权,打不过羌人,那只好内迁边防线,结果强制迁徙百姓,又引起了汉人反叛。
后汉书:西域传
孝和晏驾,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频攻围都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自此遂弃西域。】
后汉书:西羌传
安帝永初元年夏,遣骑都尉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征西域】,弘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多有散叛。【诸郡各发兵徼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麻奴兄弟因此遂与种人俱西出塞。
后汉书:西羌传
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刘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戚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复以任尚为侍御史,击众羌于上党羊头山,破之,诱杀降者二百余人,乃罢孟津屯。【其秋,汉阳人杜琦及弟季贡、同郡王信等与羌通谋,聚众入上邽城,琦自称安汉将军】
第二、东汉人王符评价邓绥时期的羌乱状况,朝廷制羌无能,百姓或灭族,或被贩卖,创造促成了妇女被贩卖的机会和事实,抢走百姓的财务,强迫他们迁徙,饿死了多少生命,百姓恨朝廷的程度不亚于戎狄。
王符 潜夫论
前羌始叛,草创新起,器械未备,虏或持铜镜以象兵,或负板案以类楯,惶惧扰攘,未能相持。一城易制,郡县皆大炽。【及百姓暴被殃祸,亡失财货,人哀奋怒,各欲报仇,而将帅皆怯劣软弱,不敢讨击,但坐调文书,以欺朝廷。实杀民百则言一,杀虏一则言百,或虏实多而谓之少,或实少而谓之多。倾侧巧文,要取便身利己,而非独忧国之大计,哀民之死亡也】
【又放散钱谷,殚尽府库,乃复从民假贷,强夺财货。千万之家,削身无余,万民匮竭,因随以死亡者,皆吏所饿杀也。其为酷痛,甚于逢虏。寇钞贼虏,忽然而过,未必死伤,至吏所搜索剽夺,游踵涂地,或覆宗灭族,绝无种类,或孤妇女,为人奴婢,远见贩卖,至令不能自活者,不可胜数也】
第三、可以对比一下桓顺二帝平羌乱花的钱,加起来都没有邓绥花的多。
顺:自永和羌叛,至乎是岁,十余年间,费用【八十余亿】。诸将多断盗牢禀,私自润入,皆以珍宝货赂左右,上下放纵,不恤军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
邓: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费耗若此,犹不诛尽,余孽复起,于兹作害。今不暂疲人,则永宁无期。臣庶竭驽劣,伏待节度。”帝许之,悉听如所上。
桓:颎自率步骑进击水上,羌却走。因与恺等挟东西山,纵兵击破之,羌复败散。颎追至谷上下门穷山深谷之中,处处破之,斩其渠帅以下万九千级,获牛马驴骡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冯禅等所招降四千人,分置安定、汉阳、陇西三郡,于是东羌悉平
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骡驴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费用四十四亿,军士死者四百余人。
昔先零作寇,赵充国徙令居内,煎当乱边,马援迁之三辅,始服终叛,至今为鲠。故远识之士,以为深忧。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羌所创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虺蛇于室内也。故臣奉大汉之威。建长久之策,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本规三岁之费,用五十四亿,今适期年,所耗未半,而余寇残烬】,将向殄灭。
第四、邓绥时期的流民记载,重徭重税记载
《后汉书.郭陈列传》自(安)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
《后汉书.虞珝传》诩曰:“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吊勉。以诩讠寿之,知其无能为也。朝歌者,韩、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
(永初四年)明年,安定、北地、上郡皆被羌寇,谷贵人流,不能自立。
——《后汉书.虞珝传》ps:有论文提出邓绥时期的赈给是否落实都是个问题
庞)参于徒中使其子俊上书曰:【(永初元年) 方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发不绝,水潦不休,地力不复。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转运,资财竭于征发。田畴不得垦辞,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永初四年参奏记于邓骘曰:今宜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诸陵,田戍故县。孤城绝郡,以权徙之;转运远费,聚而近之;【徭役烦数,休而息之。此善之善者也】。
第五、人民受了虐政的压迫,而官官相护,实难申冤,不断上书给朝廷却根本不理会百姓死活的邓绥
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桡,事曲则谄意以行赇。不桡故无恩于吏,行赇故见私于法。若事有反复,吏应坐之,吏以应坐之故,不得不枉之于廷,以赢民之少党,而与豪吏对讼,其势得无屈乎?县承吏言,故与之同,若事有反复,县亦应坐之。县以应坐之故,而排之于郡,以一民之轻,而与一县为讼,其理岂得申乎?事有反复等







后汉书:西域传
孝和晏驾,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频攻围都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自此遂弃西域。】
后汉书:西羌传
安帝永初元年夏,遣骑都尉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征西域】,弘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多有散叛。【诸郡各发兵徼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麻奴兄弟因此遂与种人俱西出塞。
后汉书:西羌传
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刘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戚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复以任尚为侍御史,击众羌于上党羊头山,破之,诱杀降者二百余人,乃罢孟津屯。【其秋,汉阳人杜琦及弟季贡、同郡王信等与羌通谋,聚众入上邽城,琦自称安汉将军】
第二、东汉人王符评价邓绥时期的羌乱状况,朝廷制羌无能,百姓或灭族,或被贩卖,创造促成了妇女被贩卖的机会和事实,抢走百姓的财务,强迫他们迁徙,饿死了多少生命,百姓恨朝廷的程度不亚于戎狄。
王符 潜夫论
前羌始叛,草创新起,器械未备,虏或持铜镜以象兵,或负板案以类楯,惶惧扰攘,未能相持。一城易制,郡县皆大炽。【及百姓暴被殃祸,亡失财货,人哀奋怒,各欲报仇,而将帅皆怯劣软弱,不敢讨击,但坐调文书,以欺朝廷。实杀民百则言一,杀虏一则言百,或虏实多而谓之少,或实少而谓之多。倾侧巧文,要取便身利己,而非独忧国之大计,哀民之死亡也】
【又放散钱谷,殚尽府库,乃复从民假贷,强夺财货。千万之家,削身无余,万民匮竭,因随以死亡者,皆吏所饿杀也。其为酷痛,甚于逢虏。寇钞贼虏,忽然而过,未必死伤,至吏所搜索剽夺,游踵涂地,或覆宗灭族,绝无种类,或孤妇女,为人奴婢,远见贩卖,至令不能自活者,不可胜数也】
第三、可以对比一下桓顺二帝平羌乱花的钱,加起来都没有邓绥花的多。
顺:自永和羌叛,至乎是岁,十余年间,费用【八十余亿】。诸将多断盗牢禀,私自润入,皆以珍宝货赂左右,上下放纵,不恤军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
邓: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费耗若此,犹不诛尽,余孽复起,于兹作害。今不暂疲人,则永宁无期。臣庶竭驽劣,伏待节度。”帝许之,悉听如所上。
桓:颎自率步骑进击水上,羌却走。因与恺等挟东西山,纵兵击破之,羌复败散。颎追至谷上下门穷山深谷之中,处处破之,斩其渠帅以下万九千级,获牛马驴骡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冯禅等所招降四千人,分置安定、汉阳、陇西三郡,于是东羌悉平
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骡驴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费用四十四亿,军士死者四百余人。
昔先零作寇,赵充国徙令居内,煎当乱边,马援迁之三辅,始服终叛,至今为鲠。故远识之士,以为深忧。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羌所创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虺蛇于室内也。故臣奉大汉之威。建长久之策,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本规三岁之费,用五十四亿,今适期年,所耗未半,而余寇残烬】,将向殄灭。
第四、邓绥时期的流民记载,重徭重税记载
《后汉书.郭陈列传》自(安)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
《后汉书.虞珝传》诩曰:“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吊勉。以诩讠寿之,知其无能为也。朝歌者,韩、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
(永初四年)明年,安定、北地、上郡皆被羌寇,谷贵人流,不能自立。
——《后汉书.虞珝传》ps:有论文提出邓绥时期的赈给是否落实都是个问题
庞)参于徒中使其子俊上书曰:【(永初元年) 方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发不绝,水潦不休,地力不复。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转运,资财竭于征发。田畴不得垦辞,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永初四年参奏记于邓骘曰:今宜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诸陵,田戍故县。孤城绝郡,以权徙之;转运远费,聚而近之;【徭役烦数,休而息之。此善之善者也】。
第五、人民受了虐政的压迫,而官官相护,实难申冤,不断上书给朝廷却根本不理会百姓死活的邓绥
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桡,事曲则谄意以行赇。不桡故无恩于吏,行赇故见私于法。若事有反复,吏应坐之,吏以应坐之故,不得不枉之于廷,以赢民之少党,而与豪吏对讼,其势得无屈乎?县承吏言,故与之同,若事有反复,县亦应坐之。县以应坐之故,而排之于郡,以一民之轻,而与一县为讼,其理岂得申乎?事有反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