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算范围(10种病种)1. 原有5种病种:• 高血压• 糖尿病• 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 尿毒症透析• 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2. 新增5种病种(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 • 冠心病 • 病毒性肝炎 • 强直性脊柱炎注意事项: • 上海未设置单独的门诊慢性病医保报销政策,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性病种已纳入普通门诊治疗范围。• 若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未开通相关病种结算服务,需全额自费后回参保地手工报销。二、报销比例1. 职工医保在职职工:• 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75%提高至80%。• 二级医院:保持70%。• 三级医院:由60%调整至65%。退休人员:• 三级医院:报销比例由75%提高至85%。• 其他等级医院:保持不变。• 门诊慢性病/特殊病:报销比例同步提高。2. 城乡居民医保 • 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0%(原55%)。• 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报销比例达70%。3. 特殊群体• 罕见病患者:门诊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额外增加10%。• 失能老人:居家医疗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按服务项目报销50%-70%。4. 其他政策• 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1.8万元,报销比例分段提升,最高达80%。 • 年度限额:职工医保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从59万元提升至65万元。三、结算流程1. 备案要求• 异地就医备案: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长三角地区实现“免备案”直接结算。 • 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需在参保地申请并完成资格认定。2. 定点医疗机构• 需在已开通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异地备案”服务专区,点击“查询服务”下的“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查询”。• 上海市医保官网或“一网通办”平台。3. 就医与结算就医前:• 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或携带社会保障卡。 • 挂号/就诊:主动告知医护人员已办理门诊慢特病资格及具体病种。 结算:• 符合条件的病种费用按参保地政策单独结算。• 其他费用(如普通门诊)按普通门诊政策处理。• 若定点机构未开通相关病种结算服务,需全额自费后回参保地手工报销。四、操作建议1. 就医前: •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定点机构及病种开通情况。 • 确认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和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2. 就医时:• 主动提供门诊慢特病资格证明,确保费用分类结算。 • 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完成结算。3. 就医后: • 定期核对医保账户明细,确认报销金额。 • 如遇问题,通过参保地医保部门或上海医保热线(12333)咨询。五、政策动态调整 • 建议通过上海医保官网、“一网通办”平台或医保热线(12333)查询最新政策。 • 关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获取实时政策更新及定点机构信息。通过以上流程,参保人可高效完成跨省市门诊特慢病结算,享受医保政策红利。#上海慢特病报销比例# #上海慢特病报销流程# #门诊慢特病结算# #老年人慢病报销# #慢特病异地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