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369贴子:10,068,491

一句话概念薛宝钗的行为逻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内心善良的人向往美德,自律是享受做善事是滋养自己,别人不理解不自证问心无愧即可,时时刻刻在修行,所以薛宝钗在面对别人的攻击和为难表现出大度包容的姿态时背后却没有心态不平衡的表现,她的人前表现都是真实内心世界的反映,薛宝钗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是修炼品行尽可能的趋向君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7 18:17回复
    一个新来的十一级会员也配开主题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7 18:24
    收起回复
      2025-08-28 15:31: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一级会员和我十五级会员说话,要前缀,启禀十五级会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17 18:24
      收起回复
        作者写薛宝钗用春秋笔法,明褒暗贬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17 18:43
        收起回复
          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做好事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如果别人没有对等表示心里会失落会报怨,这是内心虚弱的表现,最大的可能是本分方面的无能用帮助别人来获得价值存在 ,而薛宝钗是行善无所求,释放善意照顾别人的体面,尽量不让第三人知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17 20:48
          回复
            薛宝钗是个倒霉的人物,红楼梦后几十回遗失她的高光没有展现出来,然后是高鹗续写又把她写成了小三,建国后又被当成封建卫道士,87版红楼梦就把她拍成了破坏宝黛爱情的反派,已经完全和脂批的薛宝钗不是一个人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17 21:25
            回复
              请问楼主,滴翠亭事件如何解释?你要怎样洗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17 21:31
              收起回复
                还有,被宝玉说像杨贵妃后拿丫头锭儿出气是心态平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17 21:35
                收起回复
                  2025-08-28 15:25: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个孤注一掷想往上爬的人罢了,就像她自己写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17 23:18
                  收起回复
                    小红给宝玉倒了一杯茶,就被怡红院的大丫头们骂的是狗血淋头,怡红院的大丫头们当着小红骂,怎么不见怡红院的大丫头们有祸?一个三等小丫头能构成林黛玉有祸吗?
                    林黛玉骂宝玉的奶母李麽麽为老货,凤姐对李麽麽都礼让三分,李麽麽比小红有势吧,怎么不见林黛玉有祸?
                    林黛玉尖酸刻薄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比小红有势吧,怎么不见林黛玉有祸?
                    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人急悬梁,狗急跳墙。
                    以上两个成语就是同一个意思,当人被逼到绝境时会采取极端的行动,就像狗被逼急了会跳墙一样。人在极度紧迫或绝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自我了断的方式。
                    滴翠亭事件凸显出的就是宝钗的智慧和善良。
                    如果当时宝钗捅破这层窗户纸,小红必定是感到羞耻,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小红就会跪着求宝钗不要将此事说出去,如果当时小红求宝钗发个誓不将此事说出去,以***,岂不是将宝钗置于非常难堪、尴尬的处境。
                    宝钗用金蝉脱壳的方式,避免的就是将小红逼入绝境。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读者看清楚小红说的话,小红自始至终担心的都是自己的丑事如果传出去,就会召来自己有祸。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18 05:02
                    回复
                      对滴,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5-18 07:46
                      回复
                        请问楼主,你前面说的(所以薛宝钗在面对别人的攻击和为难表现出大度包容的姿态时背后却没有心态不平衡的表现),在锭儿这里表现在哪里?拿锭儿出气不是心态不平衡是什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5-18 08:28
                        收起回复
                          怎么洗也是个脏东西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5-18 09:21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18 14:24
                            回复
                              2025-08-28 15:1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宝姐姐是有抱负有野心的,一直谋划着通过婚姻进入贵族阶层,同时拉扯、托举已经衰落的娘家。她的婚姻规划特别清晰,首选是进宫,最好像元春一样能一跃为妃;其次是能够嫁入像贾府这样的贵族豪门,成为掌管家政的主母。这种规划应该是在父亲去世,母亲软弱,哥哥混蛋败家的背景下作出的。金陵是祖籍,是一家子的根,原本也会在此留有退路,奈何哥哥这个呆霸王,闹出了人命官司,没办法,只好连根拔起,借着待选的名义,一家子永远搬去了千里之外的京城。受哥哥人命官司的牵连,进宫失败,只好退而求次,想方设法嫁入豪门。但是,作为败落且有人命官司背景的皇商之家的女儿,一般的贵族豪门是不可能娶她为妻的,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有亲戚关系的贾府了。分析来分析去,表弟贾宝玉恐怕就是她此生婚嫁的天花板了。一家子从金陵到京城,路上走了一、两年。这期间,一是要彻底解决哥哥的人命官司;二是为自己的婚姻规划作出最详尽的战术安排。金玉良缘的想法恐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炉的。至于怎么实现金玉良缘,应该也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包括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这种人设必须符合贵族的要求),怎么制造舆论,怎么博取贾府主子的赏识,怎么建立情报网,怎么用小恩小拉拢贾府下人……通盘规划下,不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期间,通过与姨妈王夫人的书信往来,也对贾府上下人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甫一进贾府,立刻树立了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形像——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且容貌丰美。争夺宝二奶奶之位的潜在对手林黛玉,马上被压了一头。容貌上,一个浓颜 ,一个淡颜,可是时人更吃浓颜之美。性格上,林黛玉一向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风评,这也不及薛宝钗。然而,有个点儿比较奇怪,既然罕言寡语,又怎么能和贾府那些叽叽喳喳、活泼顽皮的小丫头们玩到一起呢?只能说,宝钗还是太心急了,太急着全方位地碾压劲敌林黛玉了,不免露出了刻意经营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聪明、敏感的林黛玉立刻觉察她“藏奸”。只是,比起林黛玉,她还是处于劣势。一,人家从小和贾宝玉一块儿长大,典型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好的根本无隙可乘;二,贾府最高话事人是人家的亲外祖母,自己只是贾府儿媳妇的妹妹的孩子,亲疏远近一目了然。如此,还是得慢慢找机会,一步一步来。要找机会,就得多走动,多观察啊。所以,天天一大早,别的主子或者还没起床,或者正在梳洗,宝钗已经穿越大半个贾府,从梨香院来到了贾府主子们的聚集区。给贾母、王夫人等长辈请过安,就去找宝黛二人了。其实主要是去找宝玉,只是宝玉十有八、九在黛玉哪儿,所以,经常是三人在一块儿玩了。好好的宝黛二人行变成了宝黛钗三人行。就这表现,跟她最初鼓吹的人设满拧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被她找到了离间宝黛二人的同盟军——袭人和湘云。袭人不过是个丫鬟,还比较装 ,一时半会儿派不上用场;湘云就不一样了,是个憨憨的大炮仗,一撺掇就炸,很快就成了宝钗的嘴替,专门儿为她怼黛玉。宝钗还制造时机,放出自家炮制的金玉良缘的说法。这么一搅和,效果不错,宝黛二人开始隔三差五大吵大闹,贾母也跟着闹心。不过,贾府的大人们也不是傻子,等到少爷小姐们迁进大观园的时候,特地把宝钗安排去了最远、最偏的蘅芜苑。可是,架不住宝姑娘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精神旺盛……距离远根本不是个事儿,照旧天天到处串门拉关系。当然,宝姑娘去的最多的仍旧是贾母、王夫人处及宝黛二人的新居所——怡红院和潇湘馆。晴雯就曾抱怨过,天天跑了来坐着,让我们半夜三更不得睡觉——这画面,简直称得上难看。只是,凡事过犹不及,宝钗用力太猛了,适得其反,不仅金玉良缘无望,最后还被赶出了大观园。其实,如果她坚持最初的人设,争取表里如一的话,没准儿早达到目的了。


                              IP属地:广东16楼2025-06-17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