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用政策,成果形式不单一
这几年职称评审政策松了,不再 “唯论文” 论英雄。2023 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里明确,教案、课程设计、技术解决方案、专利、校企合作案例这些,都能当作评审材料。要是觉得写论文费劲,咱就把平时的教学成果、和企业合作的成果整理整理,一样能拿得出手。
还有个好路子,要是没有独立科研能力,那就加入职业教育相关的专著编写团队,跟着大家一起写。为啥说专著合著是个好路子?
先看看政策红利。就拿 2025 年山东省《中职院校职称评审细则》来说,要是在合著专著里排第一作者,写够 5 万字,就能顶 1 篇中文核心论文;山西那边则是参与省级出版社出版的校企合作专著,挂个副主编,就相当于完成 1 项省级课题。跟自己吭哧吭哧发论文比,合著专著简直不要太友好。门槛低啊,不用从选题、找数据到写论文全包,按分工写好自己那部分就行;出书速度也快,出版社统一安排进度,一般 6 到 10 个月就能搞定,之前有本《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探究》,从征稿到出版才用了 8 个月;而且出版社还会给框架、案例库,甚至有专家指导,对咱们老师来说太实用了。
再说,咱们职业院校老师最不缺的就是实战经验,校企合作、实训管理、课程创新这些,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 “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