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吧 关注:8,558贴子:46,238

再开一个关于商朝书写工具的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好久不见!想我了没有?我回来了。
有人觉得我放弃了吧?怎么可能!不存在的。孟子曰,虽千万人,吾往矣。
言归正传。这楼其实没什么用,推理从下一楼开始,这一楼里发布一些直接从甲骨上拓下来的比较权威的字,为以后分析而准备。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5 00:33回复
    这次来分析这个。各位请先看本楼下面的彩图一,应该都认识,是一支毛笔,没错,这次说的就是它。这回分析,我不仅仅只发布从甲骨文字表里截的字图,还会多一幅按字形演化的字图,这幅图我给它起个名叫总图,为了区分,我会把甲骨文字表里所截之图称为表图,希望各位留意。各位先看下面“帛”字表图和巾字形“敝”字表图,它们二者所对应的字,就是“笔”。先说巾字形“敝”字表图,各位请看它的形状,是不是特别像我之前推理中遇到的那个“竹”字部件?没错,这说明这支笔就是用竹子做的,因为贴图有数量限制,所以“竹”字部件的图我就不再发布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到我之前的贴子找。那么,巾字形“敝”字表图里的这支“笔”,该如何拆分解析它?这个字形它不太明显,我们呢先去拆分“帛”字表图,那个字形更直观。先看“帛”字表图里字的上半部,像个鸡蛋中间加了一横。这个形状它有什么含义?我的回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代表这支笔笔杆的材质。另外一种是,笔杆上端装饰物的材质。现在我还不太确定这个符号的含义。接着看这颗鸡蛋的下面,是一把倒置的三叉戟头。说到这里,我要补充一个知识点,各位知道商周时期毛笔的形态吗?就是彩图二里扫帚的那个样子的。扫帚是怎么制作的?一根长木棍,下端用植物干枯的枝条围住木棍,再用绳子扎紧,就做成了一把扫帚。商周的毛笔也是这样的做法。这种做法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其笔头中间是空的。这点与现在的毛笔大相径庭。因为其中间缺了一块笔毛,所以啊,缺毛笔头的使用效果就会与现代的满毛笔头截然不同。所以“帛”字表图中,字的下半部中间的那一竖,表示其笔头中空,其一左一右两竖表示笔毛。连接三条竖线的那一长横,是“一”字部件,有兴趣的可以去甲骨文字表里去找,而“一”字部件的含义,是“集,聚”,白话说就是“聚集,聚拢”之意。拿着这个分析再回到巾字形“敝”字表图,也是一一对应的,所以这个字分析完成。
    再来看下面的“敝”字表图和“敝”字总图。因为总图中一共出现了三种手形,而表图中的手形在总图中都有,所以分析以总图的字形为标准。
    先看总图中“合29405”那个字,字分成左右两部分,左部是笔,右部是手。我们先分析右部的手。因为之前没有分析过“手”字部件,所以现在一边拆字,一也细说这个部件的特点。言归正传,先看这只“手”,是不是一条竖线紧贴在手指上?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姿势。各位可以去找一根笔,什么笔都行,筷子也可以,按我说的照做就能亲眼目睹了。开始了,先伸出右手,五指伸直,拇指向上,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左,手掌与手臂呈一条水平线。接着,并拢的四指向掌心弯曲,弯90度就可以,接着拇指向下弯,与中指碰到一起。接着,用你的左手拿起笔或筷子,将其塞到拇指和中指的中间,捏住它,塞的时候要让这支笔上部露的多,下部露的少。在拇指和中指捏住这支笔的同时,其余的手指保持并拢,自然的贴在笔杆上,接着让笔杆向右稍稍倾斜,这个时候,你的手形,就是总图“合29405”里的那个手形,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写字了,是不是很直观了。到此,这个字里,手图形上的那条直线的含义应该很明显了,就是并拢手指时指尖所形成的那条线。这有点像排队时,人头所形成的那条线的视觉效果。接着来分析左半部。左半部是中间一个巾字形状,被四个竖点所包围。巾字形状是描述“笔”这一物品的。而那四个点,不知道各位还记得以前我分析的那个“穴”字部件吗?“穴”部件有一种呈菱形分布的四个点的形状,那是它的完整形状。而此处用的,就是它的完整状,只是改变了一下排列方式。我觉得可能是“巾”字的形状让其不得不做出改变。而“穴”字部件所围住的,正是毛笔头上中空的那部分,那么“穴”字部件在此处的作用就是标示毛笔这一特点。所以左半部总结起来就是,用“巾”字来描述毛笔的形,用“穴”部件来强调毛笔的特征。最后,左右两部合起来,总图“合29405”描述的就是一只手在握着一只笔,那么我觉得这图的含义应该是书写的“写”字。
    困了,先到这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5 04:43
    收起回复
      2025-07-29 23:5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觉得你应该先一步一个脚印先从基础的古文字知识开始学起,推荐古文字初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5-15 13:43
      收起回复
        继续上一楼的分析。上一楼中对“敝”字总图中的“合29405”那个字的解析,有一些小小的出入,对此,本楼中会进行纠正。在分析之前,先和各位简单聊聊“手”这个部件吧。各位可以先看一看本楼下面的“又”字表图。那是一只“手”,在甲骨文这个圈子里,对这只“手”的传统解释是这个样子的——“处于中部偏左上方的那三个分叉,代表手指。三根分叉合在一起,代表手掌。剩下的偏右下方的那条长弧线,代表手臂。两部分合在一起,代表“手”。”以上所说这些,是不是跟各位学习到的知识相一致?下面说说,我,对“手”这个部件的分析。为了各位不被甲骨文字表里的那只手的形状所干扰到,我想请各位去看本楼下面的“友”字总图,边看那只“手”,边听我分析。好的,那就来看“友”字总图。这张图第一眼看上去感受如何?是不是像在看一堆密密麻麻的干枯的树枝?有点密集恐惧症的感觉?这就对了,大概古人就是想要看字的人产生这种感觉。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树干的话,那么我们的双手对于这个“树干”来说,就是“树枝”。“友”字总图里总共是17对儿“手”。这么多对儿“手”,竟然没出现一对儿“形状另类”的手,按照商朝写字人的脑回路不应该啊。这说明,写字的人拥有着同样的认知,即,对“手”字形这个部件的理解。换个角度说,就是在写字人的眼里,“手”这个工具的特点很是单一,单一到什么程度?单一到了17个写字的人一点分歧都没有。对此我也是很意外,我原本以为这个部件应该会很复杂。言归正传,看下面的“友”字总图。先看图中左上角的那对儿“手”,我们只看一只就好。这只“手”一共有两笔。先看贯穿着上下方向,长长的那一笔。它是什么意思?我的回答,它展示了一条松弛状态下的,包含了手掌的手臂形态。即,这是一段完整的人的小臂。再来看第二笔,从右上向左下“撇”的那条弧线。它又是什么含义?我的回答,它代表着我们在松弛状态下那手指的弧度。这两笔合起来的含义就是,手臂的姿态加手指的姿态。如此表达的初衷是什么?那是因为,我们的上肢关节多啊。各位可以去看自己的手臂,自肘关节往上一直到你的手指尖,一共要经历多少次弯折?我们所谓的手的动作,其实就是关节转动或不转所形成。所以说,要想清楚展示不同的动作,你得把这些关节和关节两端连接的骨头,一起都画上去啊。所以啊,就出现了“手”字这个部件,似“手”而非“手”的情况,不知道各位是否听懂了。
        接下来我们分析“敝”字总图。看里面的“合29405”那个字,也就是上一楼所分析之字。先看字的右半部,那条竖线是不是画在“手指”上?没错,那就意味着此处,手指的姿态要“直”,而腕关节的姿态,要保持自然状态。我查找了一下,其握笔姿势,大概就是下面彩图一里的姿势。再说左半部的“巾”字。上楼中说过“巾”字里面的那一横是“集聚”之意。后来我又思考了一下,总结对比了用到此部件的其它字,得到的结果是,这个“一”字部件,它的含义就是“止”,停止的“止”,静止的“止”。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下面“敝”字总图中的“合36936”字。还是先来看这个字的右半部。这只“手”的形状变化了,变得有点奇怪。我查了一下,这个形状有点像“丑”字,但是呢又不完全一样。各位可以去看下面的“丑”字总图,里面有两个甲骨文的“丑”字。我把它们对比了一下,觉得形状出入有些大。所以不把它按“丑”字解析。我呢换了个方向分析,改道去分析“手”上面的那个符号。这个符号各位应该都认识,大名鼎鼎,占卜的“卜”字,对这个字,我心里其实是存疑的。据我所查找到的资料解释,所谓占卜,就是用一根加热过的小细棍,去烫龟壳。话虽如此,咱也没亲眼见过占卜,鬼知道他们是用哪个姿势拿棍儿的。咱是不知道,但古人知道,所以他们画下来了。各位请看,和“卜”字连接在一起的那个手指的形状,是不是折了两道弯?那么,它所对应的手指的姿态,就是下面彩图二里的那种姿态。各位请看彩图二里,这只手的手腕是不是发生了弯折?没错,我们再回到“合3693”字,右半部的那条手臂的手腕处,是不是也发生了弯折?这说明,这个字里的握笔姿势,就是彩图二里的那种。
        再来看“合36936”字的左半部。这个左半部的上边,是“穴”字部件,因为贴吧审核的原因,以后我称此部件为“空”字部件,大家知道就好。“空”字部件的完整形状就是本楼下面的“少”字表图,这个部件的形状在使用时很是灵活,所以分析它需格外小心。在此字里它的形状是三个点,两点在上,一点在下,这表明什么呢?说到这里,那就把“空”字部件的用法顺便讲了。各位先看下面的“少”字表图。它的形状,是不是呈菱形排列?不要低估,它还会变形,变成正方形,长方形排列。不管四个点怎么排列,它围住某个符号,那个符号就有“空”的含义了。当它变成向上的三角形时,这个三角的上方会凭空多出一个“空”。三角形向下时,同理。此点,挺像大学里的占座现象,别管我的人在不在,只要我的书在就代表我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18 04:55
        回复
          这一楼继续说“手”的故事。各位请看下面的“争”字表图,然后再看看“争”字总图。说说我的感想吧,当我看到“争”字总图的时候,我心中有一万匹“美洲羊驼”狂奔而过。因为只看“争”字表图的话,我可能一辈子都解不出这个字。表图里的“争”字,完全没有把这个字的精髓描述出来,还把这个字最关键的点给掐掉了。
          这个字的分析以总图为准,我们一起来看“争”字总图。在分析之前,说些题外话。不知道那些从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还在看我推理的朋友,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把甲骨文里的基本构件都解析完成,那么,我们拿着这些部件再回到字里,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去解读这个字呢?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我们在形声字的世界里沉浸太久了,是不是早已经忘记来时的路了?
          言归正传,回到“争”字总图。总图中我用红笔圈了两个字,因为它俩是这个字最准确的描述形态。这个字的构成比较简单,因为它没有其它重要部件参与进来,只是“手”字部件简单的变形和组合。这个字属于上下结构。目前我分析过的上下结构的字,它们的解读顺序都是从下往上去读。对应此字来说,就是先解读偏右下方的那部分,然后再读左上方那部分。来看总图中左边红圈里的字。它的右下方部分,是一只左手,“一个”人的左手,在其手指部位的上方画了一条向“前”的弧线,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人的左手,在向“前”弯曲着,这个弯不是松弛状态的弯,而是刻意去弯。接着,我们一起看左上方那部分。是一只右手,“另一个”人的右手。在其手指处,画了一条向“后”的弧线。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人的右手,向“后”弯曲着。有人会问,如何知道是两个人?我的回答,因为两只“手”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接着推理,两条画在手指上的弧线在字的中间,交织在一起,那么,这个图它描述了什么?我的回答,它描述的就是本楼下面彩图里的那个场景。各位请看彩图,是不是一目了然。彩图中两只手的方向完全对应“争”字总图里红圈字的描述方向。所以,“争”字总图里那个字,就是牵手的“牵”字。
          我们回到“争”字总图中。有人会问,图里的“手”画的乱七八糟,如何确定左手右手?又如何确实手臂和手指?我的回答,画了一只手的情况下,手臂弧线向左的话就是右手,反之就是左手。还有画了两只手的情况,遇到了再细说。至于区别手臂和手指,目前我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长弧线是手臂,短弧线是手指。另一种方法是,代表手臂的那条弧线居下,代表手指的弧线居上。总之,灵活运用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20 02:43
          回复
            这次来分析这个字,“爵”。这个东西在商朝是一种礼器,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一,那是个爵的实物。杯口上边立着个像箭头一样的东西,那个东西专家们称其为“流”。这个东西怎么用?我的回答,有“流”的那一头,向外,用于向地上泼洒。尖嘴的一头向着自己,用于饮用。彩图一里的把手向左,所以使用者是用左手来把持的。我的根据是什么?各位请看最后一幅彩图,那个东西也是一种礼器,叫做“斝”,读音是“假”。这个“斝”有两个“流”,各位来看它的杯口形状,很明显不太适宜饮用,只能用来泼洒。
            接着,我们来看下面的“爵”字总图。“爵”字的形状五花八门是不是?各位请看红笔圈住的那个“爵”字。这个字把“爵”完全给解构了,这让我们的分析简化了。那就从它开始,先看字的左下方,那是个“丙”字部件,其含义,至今不明。那该怎么办?我们先来看彩图一里的那只“爵”吧!各位还记得我之前分析的“鬲”字吗?造字人用了“山”字部件来当“鬲”字的底。那么照此逻辑,“丙”字部件所对应的,也是“爵”的底。让我们来看它的底,很普通,就是个圆弧形,没什么特别之处,没线索了。我就找啊,然后发现了另一个部件,各位请看下面的“丘”字总图,“丘”字是不是和“丙”字的形状一样?只不过方向颠倒了。能不能看到这个部件使用后的样子呢?接着我就发现了“鸡”字。各位请看下面的“鸡”字总图,图中我用红笔圈住的那个字,就是“鸡”字的一种写法,字中位于鸡头下方的,是一个长长的三角形对不对?那就是“丘”字部件。那么它所对应的是“鸡”的哪个部位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彩图二,那是一只公鸡,因为字里呈现的是一只公鸡,所以配图也要一致。彩图里面位于鸡头下方的,是鸡胸脯。巧了,它的形状也是圆弧形的。不同的部件,它们呈现的形状居然是一样的,所以这就证明,它们本来是同一个部件。虽然分析到此,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继续查找,我无意中看到了下面图中的东西。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三,那是一个玉制的商朝小人像。去看那个人的领口处的衣襟。那个形状是不是就是“丘”字的形状?这就对了。我恍然大悟,“丘”字图形所呈现的,就是女人乳房变大后,领口衣襟的形状。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四,这是有心人复原的商朝女人的服饰。虽然可能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也能窥斑见豹。我在她的领口处画了个红圈,可以想见,这个女人的乳房膨大之后,其领口衣襟必定会向内挤压,形成“丘”字的那种形状。女人的乳房为何会变大?因为她怀孕了,要生孩子了。古人很隐晦,用衣襟形状的变化来暗示女人怀孕乳房隆起这个事。既然“丘”和“丙”是同一个部件,那么,“丙”字部件的本义就是,一对隆起的乳房,它的引申含义就是生育这件事所对应的目的——繁殖,我的古文词汇量有限,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应该是“育”吧。其实细想的话,大量的古代文献都在诉说着一件事——繁殖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回到下面“爵”字图中画红圈的字。顺着字中的那条横线,我们来到了字的右边。先看上面的那个三角形吧。我看了一下,总图里面的字,只有这个字用的是三角形,其它字用的都是“箭头”。我们回到彩图一,来看看这个“流”。“流”的形状,其实也像这个符号。既像三角,又像箭头。既然用在了同一处表达同一个部位,那么它们的含义必定是一样。是什么含义呢?我们回到“爵”字,三角形下面的那个符号,不知道各位看出来没有,那是个“卜”字,有点点变形的“卜”字。占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天的神示。而三角形立于“卜”字之上,必定是在指天,所以啊,这个符号,是个方向部件。而其它“爵”字中,那个箭头形状的符号,因为其形,所以我觉得它的本体就弓箭的箭头,也就是“镝”。因为箭头符号和三角形符号同义,所以,这两个符号的含义就是“向”,方向的“向”。
            今天的分析到此,困了,休息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22 03:57
            回复
              继续上一楼的分析。在推理之前,先更正之前分析的一个错误,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一,处于杯子口处的那个柱子,它的准确名称叫”柱”,我之前把它叫做“流”,在此向各位说声“报歉”。然后顺便还请忽略掉这些无聊的信息。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二,这个器物比“爵”少了“柱”,它的名称是“角”,读音是“绝”。是不是很神奇?和“爵”的读音一样?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斝”字总图。各位可以先看图中左上的两个字,第一个字里用了“丘”字部件,而第二个字里,则用了“丙”字部件,结果不言自明了吧。接着,我们一起看图中画了红圈的那个字。这个字呢是左半部是只手,右半部是个单柱的“斝”。其实,它是不是“斝”我并不确定,因为我查了一下图片,没见到有单柱的“斝”。但它也不是“爵”,因为“爵”字没有这个形状的。好吧,不管它是“爵”是“斝”,它们都有个把手,而这才是我需要的。接下来,各位请看左半部的手形。是一个怪异的手形,有点像“镰刀”是不是?在手的右边,还有一条笔直的竖线是不是?这半部分它画了个什么鬼?不用迷茫随我来。各位请下面的“九”字总图,它的形状是不是和手指的形状一样?造字者的意图呢,就是用“九”字,来表示此刻这只“手”持握杯子把手的姿势。但是,“九”字目前只是被当作数量字使用,一个抽象的概念,又不是实物,怎么会具有形状呢?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五,这个东西,就是“九”字的实体。不知道各位之中有没有钓鱼佬?如果有的话,会很熟悉吧。没错啊,“九”字的本字就是鱼钩,简化一下称为“勾”。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三和四,“爵”和“斝”它们各自的把手形状,似乎只有用手指勾住,在使用时才方便舒服吧,是不是?再接着说“九”字吧,它的本字是鱼钩的话,那么它的引申义就一定会和钓鱼这件事有关了。钓鱼这件事说通俗了就是用诱饵去欺骗鱼来咬钩,那么它的引申义,很可能就是欺骗,简化为一个字的话就是“诈”。但是“九”呢,现在被当成数量字——其实我也不确定这个字是不是数量字,那么,它的这些个含义必定会转移给了另一个字。而“九”字呢,专心当它的数量字。转移给了哪个字?将来应该会遇到的。
              由分析出“九”字是鱼钩这点,我想到一件事情。在我小时候,长辈们教我用手势来表达数字,数字“九”的手势就是用食指弯成一个钩子,其它手指团起来,这样的一个手形,表示数字“九”。按照此逻辑,会不会这些数字的手形就代表着这些数字的本体呢?
              接着,各位请看下面的“五”字总图。“五”字共有三种写法,按照我上面得出的结论来推演一下。一根手指代表数字“一”,两根手指代表数字“二”,那么,当数字数到“五”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只手掌是不是?那么下面“五”字图中我画红圈的那两个字,它们的本字,就应该是手掌的“掌”字。各位可以伸出自己的右手,找一找手掌上的哪处地方像那两个字的形状。没错,就是我们手掌心的那三条掌纹。造字人用三条掌纹来代表手掌,而这个“掌”,又被拿来当成数字用。不知道各位的本地习惯,是如何用手势表达数字的?
              今天就说到这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23 03:18
              回复
                继续上楼的推理,接着说“九”字。各位请看下面的“虫”字总图,这个字就是“九”字的本字,也就是“勾”字。在图中我画了三个红圈,红圈中的“勾”字下半部相同,区别只在上部,分成了三种形状。先看第一行的红圈中的字,这个字的上半部我们应该都认识了吧,我给起了个名,叫“镝”字部件,是提示方向的,表示着这个字所代表的物品,要向上运动。接着我们再来看第二和第三行红圈中的字,是两个陌生的符号,它们是什么?我的回答,请看下面的“齐”字总图。图中所有的字,只有这两种符号,和“虫”字中的形状完全一样。我画了两个圈,特别标示了这两种形状。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呢?我的回答,它们才是“箭头”,才是“镝”。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一,它们就是那个年代“镝”真实的样子。上边红圈中的“镝”是柳叶型的,而下面的“镝”是倒钩型。报歉各位,因为我不太懂射箭,所以这两种箭头的特点就略过了。接着,我们一起看那支“柳叶镝”,在箭头的后边拖着一条小尾巴,这是什么鬼?我的回答,这说明,这支“箭头”的安装方式,是插进箭杆里的,而不是套在箭杆之上。它展现了那个时代“箭”的组装方式。再来看下面红圈里的“倒钩镝”,同样拖着小尾巴,这说明,它和“柳叶型”的组装方式相同。接着再分析一下“齐”字。每个字里都有三支箭头,有“一”字形排列,有“三角”形排列。它们究竟想表达什么?我们先回到“虫”字图。三个红圈中,第一行红圈中表示方向的“镝”字部件,没有出现在“齐”字总图里,那就说明,它不是真正的“镝”,它只负责表示方向。“柳叶”和“倒钩”这两个真正的“箭头”,在“虫”字里没有方向含义。那么,它俩表示的,就是“箭”这种工具的另一个特点——快。那么,在“虫”字图里,“柳叶”和“倒钩”的含义就是“快”,用“快”这种特点,来标示“鱼钩”这一工具的特点。其实我是不懂钓鱼的,我想问问那些会钓鱼的朋友,拉鱼钩的动作,是不是要快呢?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两种符号的含义是“快”,那我们就回到“齐”字总图。这么一来,这个字的分析就变简单了。一支“镝”表示“快”,三支“镝”呢?肯定是特别的“快”喽。那么,它所对应的字,我觉得就是“疾”。因为这两种符号没有方向的含义,所以,箭头既可向上,也可向下。
                接下来,各位请看下面的“辰”字总图一和二。有人会问,“辰”字图描绘的是个什么鬼?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二,彩图里的场景,就是“辰”字描述的场景。回到“辰”字总图一中,我用红笔圈住的三个字,算是画的比较贴近真实的,其它的某些图,我的评价,着实欠打。尤其是“辰”字总图二中,下半部分的某些图。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24 05:31
                回复
                  2025-07-29 23:4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厉害啊,向你学习


                  IP属地:陕西11楼2025-05-24 23:14
                  回复
                    继续上一楼的分析。上楼中对于“乙”字的解析,有些错误在本楼做出纠正。各位请看本楼下面的“辰”字图二。在图中我用红笔圈住的那个字,它的右下方,也就是吃奶孩子的嘴的位置,写字者画了一个“勾”是不是?但是请各位细看,此“勾”却从中间断开了,变成了两笔。一笔是“乙”字,另一笔变成了向上的直线。我暂时不能参透写字者是出于何种目的,但是这却提醒了我,“乙”字的来源不是“口”字,而是“勾”字。那么这让我意识到,之前对“勾”字的含义分析也许想的过于复杂了,下面这三幅“辰”字图中所画的孩子,并没有情绪特征的表达,那么“勾”字的意义,就是很直白的在说,我要用这东西把鱼从水里弄出来。以“辰”字图中所展现出的孩子的姿态来判断的话,对应的字应该是个“吊”字吧,我想用一个更雅的字来概括它,就是“衔”字。那么相应的,“乙”字的含义也就是“吊”或者“衔”。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的“辰”字图一,看图中画红圈的那个字。这个字的左半部是不是像个“卜”字?恭喜你,看错了。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十”字总图,左半部的那个符号就是“十”字图中画红圈的那个字,没想到吧。数字“十”居然会被用到此处。那么它想表达什么?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卜”字图,可以在里面找一找,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左半部的那个符号呢?没有,是不是?为什么没有?我的回答,因为被借走了。被借走去当作数字“十”使用了。所以,“十”字的本字就是“卜”字。所以啊,“辰”字图一里红圈那个字的左半部符号,其实就是其它“辰”字的那条“竖线”,二者都代表数字“十”。如果还有疑惑的,可以看下面“辰”字图三中画蓝圈的那个字,写这个字的大哥很是直白,直接把“卜”字当作部件,用在了字里,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看得出来?提示一下,折线代表衣襟,折线内角上的直线代表乳房,乳房上的直线代表乳头,剩下的就是“卜”字部件。至于折线上的那条横线,因为证据不足,还不便于分析。
                    接着来说,写字者为什么要用数字“十”在“辰”字里。各位还记得上面我说过的占卜时所用的手形吗?没错,就是要握拳。“辰”字里那些个用到“十”字部件的字,就是要借用占卜时的手形来模仿孩子吃奶时的嘴形。如此一来,甲骨文里所有用到“十”字部件的字,其含义里必定要包含这只拳头的形状概念了。如果你是甲骨文的从业者,我顺嘴问一句,“你怕不怕?”。当你看到的是一条直线时,做梦也想不到它的含义是拳头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26 04:18
                    回复
                      继续上楼的推理。在分析之前,还是要向各位说声“报歉”。因为我犯了一个根源性的错误,在我的所有分析最初之时,我有一个观念,就是原本以为甲骨文里的这些符号和部件,会如同后来的形声字的部首一样,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使用原则和方法。直到此刻,推理得到的结果颠覆了这些认知,也让我感觉到恐惧。就目前这些推理结果来说,甲骨文里的部件,其使用方式,是动态的,立体的。通俗点说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些,并不是“字”,而是“动态图”。
                      下面来详细说说,各位请看下面的“辰”字图。图一二三中,位于孩子嘴处的符号共有三种,“十”字,“乙”字和“勾”字。因为经过了分析得知,“乙”字出自“勾”字,所以,最终还是归结为“十”字和“勾”字两种。说来真巧,这两个部件又都出现在“斝”字里。各位可以看下面的“斝”字图,我在图中用红笔分别圈住了它们。在“斝”字里,只有它俩出现,再无别的手形。如果按照我推理“齐”字的逻辑来说,虽然符号外形不同,但它们根本的含义一定是相同的,因为它们被放置在同样的字符位置上。但是,不该有的结果出现了,“辰”字推理的结果是,“十”字的含义是“拳”形,而“勾”字的含义是“吊”。出现了歧义的现象,那么,这表明推理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那么,哪里出了问题?问题是出在“斝”,还是出在“辰”?分析了很长很长时间,我来到“十”字的本字“卜”,想在它身上找找线索。一开始是从传统的思考方式入手,发现路还是走不通。最后,从一条不同寻常的方向上找到了线索,就是“占卜”所用的动作上。就目前所知的是,占卜的动作,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步,持着加热过的小棍——并不一定要用拳头握着,就是这只“拳头”导致误入歧途的。向下去烫龟壳。第二步,灼烧龟壳,时间的长短不固定,以烧出龟裂为止。第三步,现出龟裂后,向上提起小棍。接下来,再回到“勾”字中,“勾”的本体是“鱼钩”,那么它的使用过程又如何呢?我们用鱼咬钩的那段过程来分析。第一步,一条鱼在吃饵的同时吞下鱼钩,随之而来的是鱼钩的下沉,因此水面上的鱼线也一并下沉。第二步,鱼在水里为了逃生而奋力的挣脱,与此同时,钓鱼者一定也在用力的把鱼杆向岸上的方向扯,二者相持,相持的时间长短我猜测依据这条鱼的个头大小来决定。我其实不怎么懂钓鱼,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所得。第三步,相持结果以钓鱼者的胜利而告终,鱼被拉出水面,钓鱼者收线。
                      到此,我最终发现了“卜”和“勾”这二者的相似性,就是这两个字本身所代表的事件过程,是完全一样的。总结起来就是它们都含有一个连续的动作过程——向下,停顿,向上复归。这套连续的动作,我暂时还想不出一个概括它的字,希望哪位大神可以出手相助小弟。接着,我们已知了“乙”字与“勾”字同义,而“十”字与“卜”字同义,那么,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四个部件同义,它们只在本部件的外观上有区别,这其实有点可怕了。这之后,我产生了一种猜测,既然“卜”的本体是一根小棍,而“勾”的本体是鱼钩,那么,“乙”和“十”是否也具有本体呢?如果没有,它们又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接下来,我们回到下面的“斝”字图。至此,我们知道了,红圈里面与“手”组合的“勾”和“十”的含义了,那么,它们与手合并在一起,所表达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我们先看“斝”字图中,右上方红圈里的那只“手”吧,那是个什么鬼?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父”字图,就是这个字。用我们刚刚分析的结果来解析一下这个字。一条竖线也就是“十”字部件,贴在了“手”字部件的胳膊上。这个“字”它其实是个动态图,它表示了,一个人的手臂下去了,停顿了一下,又上来了。它在现实中呈现出的场景就是下面的彩图一和二。是不是一目了然。顺嘴说一句,彩图一中的男演员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因为他的作品陪伴了我的学生时代,看到他,我就能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言归正传,那么“父”字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个人在行礼,那么,它所对应的字应该是“揖”字。各位可以看下面“父”字图一和二中,我用红笔圈的字,写字者正在认真负责的向我们展示着那条手臂,它该有的形状。
                      今天就到这里,休息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28 06:18
                      回复
                        继续上一楼的分析。上楼中我们把“揖”字分析了,本楼我们分析一个和它完全一样的字。各位请看下面的“尹”字总图一和二。这两副图里的字形和“揖”字是一样的,仅有的区别就是,把“十”字部件的位置向下移动了一点,而且这个字的写法不一,有人把“十”字部件写在了手臂的位置,有人把手指和手臂都写在“十”字部件上。那么,它是什么字?我的回答,请看下面的彩图一,彩图一里的姿势就是这个字。“十”字部件的含义还是那个动作,从上到下,中间有停顿,然后再向上归位。但是因为它的位置画到了手的下方,那么就意味着手臂下落的终点要“深”,究竟会“深”到何处?虽然字里没有画出表示地面的符号,但是这个字所表现出的含义,即使不下跪,这个行礼之人的腰,也肯定是弯的不能再弯了。如此一来就是说,这个人不光是在“行礼”,而且是在“行大礼”。那么“尹”字图一和二,它字面上的含义就是“拜”字。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的“直”字图。真是让人唏嘘,我对甲骨文的解析就是从这个字开始,反反复复,兜兜转转了这么久,此刻,终于可以对它进行正确释读了,我的心中还是有点小小触动的。一起来看这个字,它分成两部分,上半部是“十”字部件,下半部是“目”字部件,“十”字直接插在“目”字”上,意味着这个字要用眼去看。“目”字部件的含义是观,而“十”字部件的含义还是那套“连续动作”。这个字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动态画面,一只“目”在看向对面,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这只“目”怎么样去看呢?它在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去看,也就是说,这只“目”在审视着,它在走心的看。那么这个图它字面表达出来的含义就是“察”字。
                        接着,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六”字总图。为什么要看它?因为我有个小小的想法,下面详说。先看“六”字图,这个字的形状有点怪异,虽然字的写法各异——我总结了一下,共有三种。但是整体的去看,字形的变化又不是很大。那么它是个什么鬼?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二和三,这个字就是那个部位——臀。彩图中一个是马臀,一个是女臀。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六”字图形描述的,应该是女“臀”,为什么?我的回答,上几楼中,我们已经分析出了数字“九”和“十”。而它俩共同拥有的含义,就是那套连续的动作,向下,中间有个停顿,然后向上回归。顺着这个思路,那么,各位可以思考一下,一个是马臀,一个是女臀,哪个“臀”和这套“连续动作”会产生关联呢?没错,就是女臀。因为女人只要去方便,就要用到这套动作。马呢,在排泄时没有特别明显的下蹲之姿,而女人的动作幅度较马来说,更为明显,其更具有特征性。所以,“六”字图中,描绘的就是女人臀部的形状。为什么不是男臀?因为男人小便是站立之姿,特征性相比女人,不明显。有人会问,造字者为何要用如此失礼不雅之处来造字呢?我的回答,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具体如何以后再说。言归正传,分析到此,我们知道了“六”字的实体样子,那么,“六”的本字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各位请看下面的“内”字总图。我个人觉得应该就是它了,因为从外观上看,二者很是相似。更关键的是,“内”字确实也像一对儿“人”的屁股。在“内”字总图中,我用红笔圈出了两个字,这两个字比较其它“内”字来说,部件化的特征更明显了。这两个红字上部的那个尖框形的结构,已经在其它字里被用到了,这也说明那个“尖框”结构,拥有“内”字的含义了。而没有画红圈的“内”字,其外围那三条相互连接的直线边框——此结构在一些书里被称为“囧”,在某些字中也有出现,其是不是代表“内”字部件,还不确定。有人可能会说,“内”字与“丙”字也有点相似,是不是?没错,但是我手里缺少点更直接的线索,如果找到的话再说。
                        今天就到这里,休息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30 04:26
                        回复
                          继续推理。在此之前,先祝福各位——端午安康。过完端午节,蚊虫就会大举侵扰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了。
                          首先还是来纠正先前的错误。各位请看下面的“以”字图,这个字才是“乙”字的本字。一者读音相近,二者字形也相近。那么,“以”字会是个什么物件呢?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一,就是此物,现在通常把它叫做绞索。在各种影视剧里,我们应该都见识过它的使用方法了吧。先把绳子套放下来,然后套住一个人的脖子,再勒紧绳套,动作的最后一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被绞之人的旁边有一个或几个人,利用滑轮,合力把绞索向上提起,使受刑之人窒息而死。另外一种是,撤下被绞之人脚下的蹬踏之物,从而使受刑人身体悬空,最终还是窒息而死。说到这里各位是不是又发现了,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那套连续的动作——向下,停顿,向上。哈哈。
                          本楼其实要分析的是这个字——壶。上面的那些内容属于“添头”。各位请看下面的“壶”字总图。字形比较少,是不是,总共才八个字,但是,每个字的形状和其它字都不一样。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个字的实体,到底是啥样子的。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二和三。这二者都是商朝的壶的样子。看完后,我们再回到“壶”字图。图中我用红笔圈出来了两个字,这两个字与其它的“壶”字最大的不同,就是壶身的两侧,多了一对“小耳朵”,这一对“耳朵”并非无用,它是一个新的部件,是什么部件?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卯”字总图一和二。此部件就是“卯”字。是不是和“壶”字红圈里的形状完全一样?“卯”字图中,在平行线的两侧出现的形状,共有三种。三角形,方形和圆形。为什么要分成三种形状,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我有一种猜测,可能和此部件所在的器形有关。关于“卯”字,网上的主流解析是,它代表了一种残忍的刑罚。我对此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个小幽默看看就好,别走心。各位请看“壶”字图中,“卯”字部件所处的位置,是不是在器物中部偏上一点?没错,那个位置,应该是“壶”的哪里?各位去看彩图二和三中的“壶”,与“卯字部件相同位置上,是“壶”的什么位置?没错,就是“壶”的“瓶颈”。那么,“卯”字的实体,就是一个器物的“瓶颈”。让我们回到“壶”字图中,看我用蓝笔圈住的那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底部,请仔细看,是不是一个“卯”字部件呢?没错,就是它。到此,有人会问,那么“卯”字它代表了什么含义?我的回答是,劳烦诸位一下,拿起这个“壶”,为我斟一杯里面的美酒。那么,你会怎么做?你一定是一只手托着“壶颈”,另一只手托着“壶身”,让壶口慢慢的向下倾斜,然后让里面的美酒缓缓流出,斟完酒,再把壶口向上恢复到原本的位置。这一操作完成,各位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在不知不觉中,你手中的“壶”,它又做了一遍那套熟悉的动作——向下,停顿,向上。哈哈哈,如此一来,那“卯”字的含义,就是那套标志性的连续动作了。“卯”字是十二地支,那么它有本字吗?我的回答,请看下面的“凡”字总图。它应该就是“卯”字的本字了。代表了一个器物上的最细窄之处,其含义应该是“颈”。
                          困了,咱们后会有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6-01 02:53
                          回复
                            这次接着说“爵”。各位请看下面的“爵”字图一和二,图二中我用红笔圈出来的那个字,这个字上部的形状各位看着是不是眼熟?没错,这个符号在“虎”字中出现过。各位请看下面的“虎”字图,图中我用红笔把使用这个形状的虎字都圈住了,各位可以看到所有这些圈住的“虎”字的虎嘴上,用的都是此符号,那么,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示”字图,这个符号就是“示”字。网上主流的对“示”字的解析是“神主”,通俗点说就是供奉所用的牌位。它真的是牌位吗?我的回答,推理一下便知。我们一起看“虎”字图,“示”字无一例外的都被用到了“虎口”那里,那么我问各位,“虎口”的特点是什么?没错,被用来攻击猎物,尤其是猎物的喉咙。那么就很明显了,“示”字是被用来暗示老虎锋利的牙齿。那么老虎是如何使用牙齿的?没错,是撕咬。也就是猎物的某一部位被老虎咬住之后,老虎会左右摆头来撕扯猎物身上被咬住的部位。到此,我们再来看下面的“示”字图,字形很简单,就是一横加上一竖。那一竖各位看着眼熟不?没错,就是“十”字部件,它表示一个动作。从老虎使用牙齿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果。“十”字部件代表的是虎口咬住那个动作,那么撕扯这个动作对应的就应该是“示”字上边的那一横了。那么,“示”字的含义,就代表了一个动作,从老虎咬住猎物的某一部位为开始,以这个部位脱离猎物的本体作为结束。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的话,眼下比较符合的就是“咬”字。我们拿着这个“动作”,回到“爵”字图二红圈中的那个字。那么,我们就用这个动作来使用这个“爵”。怎么用?首先,执行“十”字部件的动作,把“爵”向下,插进某种物品里面,然后,再执行那一横的动作,以撕扯的方式来运动,最后,把“爵”从这种物品中抽出。那么,我想问各位,“爵”在此过程中,做出来了一个什么动作?没错,就是“舀”这个动作。如此一来,“示”字的含义就很明显了,就是“舀”这个动作。各位,这是不是巧合,“咬”和“舀”居然是同音。然后,我们来猜一猜被爵“舀”出来的那个物品会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的一点,“爵”是一种祭祀用品。里面盛的,必定是有意义之物,不会是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首先,是液体吗?我的回答,不是。如果是液体的话,“爵”那两端开口的形状设计完全多余,液体容易洒出来。而且“爵口”上的柱也显得多余。就算是需要饮用,只留一个口也够用了。其次,是土吗?我的回答,也不是。“爵”的尾是似乎是可以用来铲土的,但是“爵”的柱是平顶的,想插进土里的话,就需要设计的很尖锐锋利才对。最后就剩下了一种可能,就是那些颗粒状的物品。说到这里,各位大概能猜出是什么了吧?没错,是粮食。那么,会是哪种粮食?大米?我不太确定商朝是否有大规模的种植稻米。小麦?有可能,因为河南一带现在还是以吃面为主。小米?也有可能。如此,我们下面就用小麦和小米举例。我们一起看下面的彩图二和三,它们分别是一个“爵”和一个“斝”。我们来看它们的外形。区别很明显是不是?各位应该见识过麦子粒和小米粒的实物吧?麦子颗粒比较大,小米颗粒较细。那么,比较容易“舀”小米的,是哪个?没错,二者都可以。比较容易“舀”麦子的,是哪个?没错,只有“爵”。因为它有一个刀刃形状的“尾”,做出“刺”这个动作更容易。所以我觉得,“爵”是用来“舀”那些颗粒较大的粮食的,而“斝”是用来“舀”那些颗粒较细的粮食的。说了这么多,各位应该明白“爵”如何用了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柱”插进粮食里去“舀”,另一种是用“尾”插进粮食里去“舀”。各位请看下面的“爵”字图一和二中,我用蓝笔圈住的字,那些字里扭曲的边线,其实就是在模仿“示”字部件的行动路径。
                            接下来,我们看“爵”字图一中,我用紫笔圈住的字。在这个字的中间部位,写字者用了个新符号。它代表什么意思?我的回答,各位请看下面的彩图四,就是此物——斗。各位去看这只“斗”的斗口处,那个拐角的形状,是不是和彩图二中那只爵的“尾”一模一样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6-05 03:40
                            回复
                              2025-07-29 23:38: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好学习


                              IP属地:甘肃18楼2025-06-05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