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吧 关注:741,326贴子:4,442,623
  • 12回复贴,共1

想找一 个男生一 个女生 完成学校作业 在我的世界里拍个视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5-04 10:24回复
    你这作业能请校外人士?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04 10:36
    收起回复
      2025-08-20 18:49: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剧本标题:《未庄茶馆的月亮》
      时空设定:1920年代北京,未庄茶馆因"边城旅游公司"收购面临拆迁,翠翠作为导游带团进京。
      第一幕:茶馆里的新伙计
      (王利发擦着茶碗,阿Q端着破托盘踉跄上菜)
      王利发:(京腔)"阿Q,您这'精神抖擞'的走道儿,可别把张老爷的龙井喂了地板!"
      阿Q:(梗脖子)"哼!赵太爷当年还夸我步法有派头……"(突然踩到菜汤滑倒)"这地!分明是嫉妒我阿Q的威风!"
      (翠翠背着苗绣布包慌张进门)
      翠翠:(轻声)"请问…这里可有个摆渡去未庄码头的老船夫?"
      王利发:(打算盘)"姑娘,渡船早改游艇啦!您要订'边城怀旧套餐'得加二块现大洋——"
      阿Q:(跳起来)"未庄?那是我阿Q的地盘!(低声)虽然被赶出来…但老子祖上阔过!"
      第二幕:三碗茶里的碰撞
      (翠翠掏出手编草鞋抵茶钱)
      王利发:(苦笑)"这年头,黄鸟不如银元叫得响哟!"
      翠翠:(望窗外)"城里人用钱量路,我们用脚量河…爷爷说,渡船不收钱,收缘法。"
      阿Q:(拍桌)"蠢!我当年赊账吃酒,就说'儿子欠老子的'——这才是真本事!"
      (拆迁队砸门声响起)
      王利发:(塞包袱)"阿Q,快带姑娘从狗洞…咳,从'改良通道'走!"
      阿Q:(钻到桌下)"我先战略转移!等革命成功,这茶馆…不,这'阿Q广场'都归我管!"
      翠翠:(拉阿Q袖子)"躲不过的,我们撑船人对着急流,也是要直着腰杆过的。"
      第三幕:屋顶上的月亮
      (三人蹲在茶馆屋顶看月亮,远处推土机轰鸣)
      翠翠:(哼苗歌)"白塔的影子碎了,月亮能补好它。"
      王利发:(掏花生米)"当年谭嗣同的血都没吓跑茶客,如今…得嘞,明天改卖咖啡去!"
      阿Q:(突然站起)"我要去边城!(摸光头)听说那儿打架输了不算输,算…算民俗表演!"
      (拆迁队探照灯扫过,阿Q的影子巨大地投在墙上)
      全体:(定格)
      画外音:未庄茶馆最后一块匾额落下,砸出"哐当"一声——像阿Q的铜钱,像王利发的算盘珠,像翠翠的船桨入水。
      创新点:
      1. 道具隐喻:翠翠的草鞋与王利发的算盘、阿Q的破碗构成"物质-金钱-精神"三角。
      2. 台词混搭:阿Q用"民俗表演"解构边城文化,王利发用"咖啡"呼应当代文旅困局。
      3. 超现实结尾:三人影子在拆迁灯光下融合成鲁迅《野草》中的"影的告别"意象。
      分工建议:
      - 脚本:需熟悉三位作家语言风格,可分配成员专攻各角色台词校准
      - 拍摄:用黄绿色调(茶馆昏黄/边城翠绿)区分时空,拆迁戏用手持镜头
      - PPT:对比原著片段与改编台词,展示"精神胜利法"如何被翠翠的纯真解构,参考一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04 12:33
      收起回复
        **《茶馆·新世相》——跨时空文学对话剧本**
        **时间**:民国初年某日傍晚
        **地点**:北京裕泰茶馆(融入现代旅游元素,门口挂"边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单位"牌子)
        **背景**:茶馆因社会变革转型为"老北京文化体验馆",阿Q在此打工,翠翠随旅游团初次进城,王利发为维持茶馆绞尽脑汁。
        ---
        ### **第一幕:乱世茶香**
        (舞台布景:改良后的茶馆,既有老式八仙桌,又贴满"扫码点单""非遗体验"海报。阿Q穿服务生马甲擦桌子,动作笨拙)
        **王利发**:(拨算盘,京片子拖长音)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前儿个说引进西洋咖啡机,今儿个又要接旅游团!翠儿姑娘,您那船票钱可是现大洋结账?(瞥向门外旅游大巴)
        **翠翠**:(挎竹篮上,湘西口音温软)老伯,这城里楼比吊脚楼高,人比酉水急。您说的"船票",是渡我去看白塔的船么?(低头翻篮)我这有爷爷晒的莓茶......
        **阿Q**:(猛蹿出,抢话)妈妈的!白塔算个卵!当年我连赵太爷家的祠堂都翻过!(忽然挺胸)如今我阿Q是"文化传承员",正红差事!(掏出二维码木牌)扫这个,听我讲革命故事!
        ---
        ### **第二幕:三杯浊酒**
        (游客涌入,举手机拍照。王利发推阿Q去倒茶,翠翠被挤到角落)
        **王利发**:(低声对阿Q)机灵着点儿!那穿洋装的是旅游公司张经理,他吐个烟圈儿,咱茶馆就能多喘口气!(转头堆笑)张爷,您尝尝正山小种,这茶当年老佛爷......
        **翠翠**:(望着窗外霓虹,喃喃)城里月亮蒙着纱,灯倒是亮得晃眼。(捡起地上一张"边城开发规划图",指尖抚过"拆除白塔建酒店"字样颤抖)爷爷......他们说的开发,是要吞了整条河?
        **阿Q**:(凑近偷看图纸,嗤笑)拆就拆!我祖宅被夺那会儿......(突然拔高嗓门)我阿Q亲自带人去拆!拆完还要写"天下第一拆"!(摸头傻笑)反正最后都是姓赵的背黑锅!
        ---
        ### **第三幕:月下真言**
        (夜深人静,阿Q偷喝剩酒,翠翠独坐院中,王利发捏着账本皱眉)
        **翠翠**:(对月轻语)黄狗该想我了。城里人教我用"五星好评"换船票,可若把歌声都标价,还唱得出渡船调子么?(眼角含泪)
        **王利发**:(长叹)姑娘,这世道像碗杂碎面!我爷爷那辈儿讲仁义,我爹那辈儿讲变通,到我这儿......(拍账本)得讲流量!(突然激昂)可就算改卖奶茶,裕泰茶馆的魂儿不能散!
        **阿Q**:(醉醺醺举酒瓶)散就散!当年我被赶出未庄,转头就说他们不配住我的土谷祠!(踉跄指天)等我有钱买下这茶馆,全改成......改成阿Q大酒店!(瘫倒打鼾)
        ---
        ### **尾声:晨光微曦**
        (翠翠将莓茶包悄悄放在柜台,背起竹篮;王利发把"拆除白塔"合同撕碎扔进灶膛;阿Q梦呓:"妈妈的,等我当股东......")
        **翠翠**:(回望茶馆门匾微笑)老伯,渡船总在等归人。(拈朵牵牛花插在阿Q衣兜)阿Q哥,土谷祠的瓦片上,也落过月亮呢。
        (幕落,三束追光分别定格:王利发拨弄祖传铜壶、阿Q酣睡攥着牵牛花、翠翠的背影融进晨雾)
        ---
        **注**:
        1. 台词设计:
        - 阿Q台词混用自嘲与虚张声势("正红差事""天下第一拆")
        - 王利发台词穿插老北京俗语与商业术语("流量""五星好评")
        - 翠翠台词多比喻自然意象("月亮蒙着纱""歌声标价")
        2. 冲突层次:
        - 表层:传统空间改造(茶馆VS酒店)
        - 中层:生存方式碰撞(精神胜利法/世故智慧/纯真理想)
        - 深层:现代化对文化本真的冲击
        (剧本时长约9-10分钟,可配合投影切换民国与现代元素背景)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5-04 12:37
        回复
          导演模组+ai配音就行了吧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5-04 18:58
          回复
            lz还拍吗,我进去凑热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30 0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