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guanglin吧 关注:2,862贴子:25,158
  • 4回复贴,共1

佛学基础丨有情的身心:八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教经论中以“心”“意”“识”的概念对有情的精神进行阐述,在部派佛教中的有部和唯识学之中,将有情的精神认知功能称为心法,细分为心*王与心所两个种类:
心*王,即精神作用的主体,指八识的识体本身;
心所是依心王而起,与心相应而同时存在,呈现出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由于从属于心*王,因此被称为心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02 08:20回复
    01.心所法
    心所法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恒依心起、
    与心相应、
    系属于心。
    所谓的“恒依心起”是指心*王为主,心所为辅,无主不能独立,故必依之而起;
    “与心相应”是指心*王既起,心所亦必同时起而相应,绝无先后各出的道理;
    “系属于心”是指心所虽有众多种类,善恶又不一致,而各率其眷属归系于心*王之下。同时具备这个三个条件,才能称为心所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02 08:22
    回复
      2025-05-11 00:02:08
      广告
      02.六位心所
      关于心所法的数量与分类,《成唯识论》中将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类。
      遍行心所,包括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
      别境心所包含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
      善心所包含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个心所;
      烦恼心所(根本烦恼)包含贪、瞋、痴、慢、疑、恶见六个心所;
      随烦恼心所包含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十二个心所;
      不定心所包含悔、眠、寻、伺四个心所。
      将五十一个心所归纳为六种的分类方式,被称为“六位心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02 08:24
      回复
        03.心所的性质
        依上述“六位心所”的分类,阐述心所在性质、空间、时间、俱生四个方面的不同,而立四种一切义:即一切性(共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而起)、一切地(共通于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地而起)、一切时(无始以来,恒常相续)、一切俱(一切心所同时而生)等四种。大体而言,遍行心所具足四种一切义;别境心所具足性、地二种一切义;善仅通于一切地之义;不定仅有通于一切性之义;烦恼、随烦恼则不具足四一切中的任何一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02 08:26
        回复
          佛教的心识理论,并非是世俗层面心理学知识的建构,而是以解脱为目的,通过对心识、心所等法的分析体证,彻悟人无我和法无我两种无我之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02 0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