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国砖吧 关注:146,532贴子:1,227,94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国砖吧
>0< 加载中...

激扬与浪漫的法国HI-END——谈谈YBA Signature 签名版CD机与前级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梼昧狂客
  • 金耳初成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讨论HIFI器材时,我一向强调——它们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不过呢,我的评测文章有时候也没说清楚,或者只说清楚了一部分,偏重讨论技术话题。这倒也很合理,理性思维嘛,电声技术又是HIFI的基石,搞清楚一个产品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用,可以解决大多数HIFI问题。但是,在技术之上,HIFI或者说HI-END的最高追求是——艺术性的东西,是调音,是特殊音染,是“一种让人愉悦的、艺术化的音频重放”。
有朋友会说:“好像不对啊,HIFI的本意不是高保真吗?”,其实,当你选择听唱片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调音艺术”的世界。首先是录音的艺术,我可以列举出一长串人名,比如RCA旗下的Lewis Layton(RCA LIVING STEREO系列唱片的工程师),再比如国内玩家比较熟悉的供职于DCEEA的Kenneth Wilkinson,他们对于录音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以卓越的技艺成就了诸多名盘。


可以说录音制品本身就有它的主观审美和艺术调音,它追求的未必是100%还原现场,我们玩家在音乐重放过程中也是一样,根据个人喜好、身体状况、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搭配音响系统,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艺术化的调音”。




这也是HIFI与HI-END的重要区别,纯粹的、技术上的追求可以达到HIFI,原汁原味的重放就可以了,难度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大,低失真、低噪音这些参数都是可以量化的。HI-END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用电声技术实现厂商的艺术审美需求,将电声性能与微妙调音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既“均衡”又“个性化”的声音,做出自己的风格,YBA Signature系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范例。


YBA品牌源自创始人法国音响设计大师Yves-Bernard André姓名首字母的缩写,产品很多,从音源到各种放大器都有。有意思的是——在他家官网上,入门级产品的详情写的很清楚,旗舰级的Signature系列反而说得不多,也没有必要,调音这种东西怎么说?电声是一个系统,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器件就能决定的。
当我把Signature系列的这两台机器拿到手上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真沉,确实是HI-END,坚如磐石啊。整铝CNC加工拼接的机箱,工艺非常精湛,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简约之美。具体来说,就是——表面无螺丝设计,上下两个铝块拼接。其中,下面的铝块是主体,兼具支撑固定、线路板/功能分区、屏蔽隔离等功能。
操作体验控制逻辑和桌面用的小型机器不太一样,尤其是CD机,通常来说,CD机怎么着也得四五个按钮吧?YBA不这么想,只有两个小小的拨杆,其他操作都依靠遥控器完成,电源开关则做成了触摸式,与YBA商标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台纯CD,特别纯的那种,没有数字输入接口,所以不用折腾,买碟就完事了。顶部滑盖设计,采用了已经停产的飞利浦旗舰机芯CD-Pro2M,其中的M是后缀,06年以后改成无铅版本,后缀也就变成了LF,二者的功能和性能是一样的。解码部分官网压根没说,我查了一下,据说是CS4398x2,左右声道独立。后面板的输出接口也很传统,单端/平衡两组模拟输出+一个同轴数字输出。



前级是现代晶体管设计,增益并不高,默认+6dB(也就是2倍),显然是为了适配高电平输出的数码音源,但同时也给了一组唱放输入,支持MM/动磁唱头。线路输入有6组,线路输出有3组,同样是单端平衡都支持的。

它是Signature系列唯一迭代到MK2的机型,模拟电路据说没什么变化,接口规格有一个小的微调,线路输出改成了两组XLR+一组RCA。变化较大的是数字输入模块,解码芯片更换为AD1955,配合XMOS USB界面,可以支持高码率数字音频。那个很有意思的“数字供电开关”是一直都有的,它体现了HI-END的另一个理念——尽可能减少一切不必要的东西,支持数字输入是时代需求,如果用不上,YBA的设计可以让你彻底避开数字模块的影响。

如果按照以前的画风,接下来我大概会讨论这么几个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CD作为音源”“CD机芯的区别”,但这俩话题我之前说过了,核心是——稳定+高品质,单件设备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优秀音源。然后,因为刻板印象,必然有朋友会问“这台CD机以今天的眼光看还够不够用”,实际上,纠结这个还不如讨论一下“内部190VA超大功率C型电源变压器”的意义。
数字音源单纯讨论解码芯片是没用的,充沛的供电影响比解码芯片大,何况新款芯片提升了什么?支持高码率,能达到130dB的动态范围,就这?我承认技术进步,但YBA是一台纯CD机,多年以前芯片就已经不是CD机短板了,如何表达音乐之美才是关键。这也是为何Signature系列官网介绍那么简略,能称之为“旗舰”“HI-END”,意味着它们已经超越了基础电声技术要求。

为了展现YBA Signature CD机与前级的水平,我给他们搭配了一套静电耳机系统——STAX 700S+X9000。这和很多人的选择不一样,在我看来,如果说音箱系统听得是整体的感觉、磅礴的气势、宏大的声场,那么静电耳机系统则具有无可比拟的微观揭示力,避免了外部环境影响的同时,对细节、层次、音色的反馈更敏锐,所以也有个说法嘛——以耳机为师,其实就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体验前端器材。
如同我在题目中提到的——激扬与浪漫,这是YBA Signature系列产品给我最突出的感受,十分丰富的情感表达,声音既富有激情和张力,又不乏鲜活灵动,两点能同时做到是很厉害的,力道太猛会流于粗疏霸道,力道不够又显得绵软无力。我们可以找张唱片试试,比如Quadro Nuevo乐团专辑《Mocca Flor》中第三首曲子El choclo。

这是一首经典探戈作品,曲名直译是“玉米穗”,但如果你觉得它写的是植物,那和曲子内容(其实还有歌词)就完全对不上号了。实际上,这是一个人的“绰号”,表现的是人的性格和情感。
Quadro Nuevo乐团的改编和演奏很有特色,主旋律由萨克斯演奏,手风琴、古典吉他、低音提琴都是配角,演奏风格也不同于手风琴为主的版本,主打一个——悠扬婉转、轻松俏皮。但听着就有点不太像原曲了,因为手风琴可以发出那种急促的“气声”,配合断奏、切分音,共同构成了一种“紧张、拧巴”的感觉。萨克斯就不行了,所以他们把这些要素都交给配角乐器,与听起来很“连绵”的萨克斯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既有强弱对比,也有快慢对比,还有音色对比,变化多端,这就又很“探戈”了。

这套前端非常好的展现了这一点,那种“充满矛盾”的感觉,音色是自然连贯流畅的,瞬态动态又很鲜明,快的部分与慢的部分既能融合交织在音乐旋律中,又各有各的特色。这些主观感受,可能有点抽象,但能把矛盾的东西同时清晰的展现出来,就是HI-END,也就是“有乐感”的表达。
如果听什么都是一个风格,就不值钱了,比如萨克斯吹的着急忙慌的(声音不够沉稳饱满),或者吉他拨弦听起来很“钝”很“肉”(瞬态和控制力不够),那就是“失真”了。我们通常说的失真,往往是各种数零,比数字大小,这是不全面的,“音色失真”才是个大问题,既要“准确”,又要“鲜活”。
古典大场面的把握,体现了声音整体风格差异,咱们常说的“美国声”“英国声”指的都是这个。在这套系统上,哪怕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第四乐章、第十交第二乐章这样片段,也没有声嘶力竭、歇斯底里的感觉,我之前玩的dCS和黑胶也是类似情况,不会特别强调声音的“棱角”。再具体一点的话,大动态的时候,爆发力是一种拳头打出去的感觉,饱满有力的同时兼具柔韧细腻,有“暗劲”,底气很足。
咋一听,YBA不像美国声那么犀利刚猛(其实美国声的认知也有点刻板印象),但你还说不出它缺少什么,实际上这就是不同的演绎风格。算不算法国声,我不好说,国内引进的法国器材也不太多,我看有别的朋友评价YBA与FOCAL的异同点,这个确实很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乐韵情感丰富,而且不是直来直去的,有深度有层次,甚至可以说它们的乐感是带有一点夸张成分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找一张摇滚碟听听,我比较喜欢的是AC/DC,2011年阿根廷河床演唱会的现场录音。

摇滚这玩意,它的情感是很张扬的,表达方式也直接,如果器材也是直来直去的,那么听着就很燥(当然,也有人就喜欢这种糙劲)。YBA保留了热情的感觉,但把声音整体拉开了,在重放过程中,渲染出了更多的层次,依旧很过瘾,但不是那种“主唱对着你一顿贴脸输出”,而是我们能感受到一种交互感。主唱和乐队之间,乐队和现场观众之间,互相呼应,这里面既有唱片本身的信息,也有YBA带来的微妙音染,它让音乐色彩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又不拥挤、不急促,最后是什么感觉呢,四个字——优雅、浪漫。

优秀音频设备“抓人”的地方在哪?听清楚只是基本要求,能挑动聆听者的情绪才叫高端,情感丰富的同时又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就是HI-END,三者是递进关系。
过去的文章我对音色表现谈的不多,大家能理解的更多的也是——动态好不好、细节是否清晰,高低频表现什么的,很直观嘛。但这些实际上是一种“照本宣科”,缺少自己的想法,即上文反复强调的“艺术性重放”,我们可以说它很“玄”,但这种独特的“美”才是YBA Signature CD机和前级的魅力所在,也是HI-END的精髓。
END


  • 梼昧狂客
  • 金耳初成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一点要补充一下,这种前级+耳放直通的玩法,需要搭配增益较低的前级,电子管类的通常不行


2025-07-31 17:34: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贴吧用户_aW3AA5S
  • 木耳无奈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YBA签名版原来上海“春哥”推荐过,把“卡马”都比下去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国砖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