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吧 关注:7,608贴子:561,310
  • 1回复贴,共1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请欣赏抗战期间生产的中正式指南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家前辈是老八路,这是老人家留下来的遗产,一具抗战军用中正式指南针。
通过网络我学习了知识。这是中国光学将军周自新领衔做出来的。
周自新于1911年2月20日江苏江阴出生,少年成绩优异,青年留学德国学习光学仪器技术,抗战爆发回国任兵工署处长,组织抗日军品生产,是中国首台军用望远镜的研制人,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1947年脱离国军军职,全国解放前曾组织上海的科学家起义,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一式、六二式军用指北针和其他军用光学仪器他都做了很大贡献。
他1942年1月22日任抗战时期建设在昆明建设的53兵工厂厂长(领少将军衔),为防止日军轰炸,工厂建在山洞中,组织了大量抗日武器生产和研发。
周自新《抗战八年回忆录》载: “综计31年度(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出品捷克式轻机枪250挺、望远镜1550架、中正式测远镜15架、法式迫击炮瞄准镜2600架,得为达到理想之境界。光学厂设计中正式指南针试造成功,准备次年大量生产。32年度全年出品为:捷克式轻机枪3240挺、6X30望远镜3720具、80公分测远镜35架、中正式指南针4410具,较前略为进步。”
从以上内容得知,中正式指南针是仿制德国军品于1942年定型命名并试造成功,1943年顺利量产。在当时日军全面封锁的情况下,位于西南边陲的山洞中的工厂能制造出与当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式指南针可谓是一件壮举。而且这个产品对于后来我军的指北针的发展进步影响深远,我国至今的这类产品还可以看出继承的身影。如今这个工厂成为了中国光学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家革命前辈珍藏的这具中正式指南针编号是4297—33,就是1944年第二年量产的第4297具产品,按照目前我查到的历史数据来看,应该属于国产军用行军指北针的第八千多个吧,能够连原装皮盒都保存的这么完好,镭粉夜光在紫外光下很亮,这样的品相可能在博物馆也很难见到吧?这具指南针既是抗战的武器装备,也是解放战争的战利品,文物价值十分突出。
我这个东西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是,我在网上能看到的同类产品前期生产的盘面上有“兵工署造”字样,后期的有“军政部制发”字样,而我的这个铜材表盘上仅有53兵工厂的标识符号,没有制发单位名称。藏品讲究物以稀为贵,很难得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25 10:13回复
    把都是云南生产的1944年中正式指南针和新中国的六二式指北针放在一起,看看继承关系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4-25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