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经济稳中有进态势进一步巩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表现亮眼,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7.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80亿元,同比增长7.8%;第三产业122.5亿元,同比增长4.3%。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水果增长态势良好。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4.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8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907.1万吨,增长23%,草莓、蓝莓产量大幅增长。畜牧业产值增长1%,生猪出栏37.3万头,增长2.2%;渔业产值增长14.3%,水产品产量3.43万吨,增长4.5%。
工业起步有力,发挥压舱石作用。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市规上工业涉及的29个行业中1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5.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3%)增长明显。从重点产品产量看,重点监测的1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水泥(增长17.4%)、精炼铜(增长10.5%)、硫酸(增长10.3%)增长明显。
服务业总体发展平稳,部分行业发展较快。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7%、13.2%、10.7%。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3%,服务业市场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市场消费不断提振,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增长9.8%,全省排名第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较去年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限上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8.9%。“以旧换新”和“3C补贴”促消费政策显效,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6%、通讯器材类增长19.2%、汽车类增长27.3%。
投产延续高增长态势,工业投资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3.4亿元,增长24.2%,全省排名第1,高于全省16.4个百分点。从项目类型看,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2.2亿元,下降44.4%,降幅较1—2月收窄2.6个百分点;建设项目投资61.2亿元,增长30.1%。其中,工业投资44.4亿元,增长30.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9.9%。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下降,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1.1%。“八大类”商品3升5降,其中,衣着类上涨0.2%,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1%,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6.9%,烟酒食品类下降3.3%,居住下降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5%,交通通信下降1.4%,医疗保健下降3%。一季度,工业生产者价格(PPI)下降3.6%。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6元,同比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61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79元,同比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