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多人回到过去,就开银行
或者大额银票使用,都可以说是无知无识的人才这样干,为什么,我们去历史看看就会发觉,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早期钱庄,都是不但不给利息,还索取保护费
具体案例,中世纪至17世纪初(13-16世纪)都是索取保管费的时代,储户将金银存入金匠(Goldsmiths)或钱庄,金匠和钱庄开具收据(类似早期银行券和银票),但资金不产生利息,反需要支付保管费(Storage Fee)
2、17世纪利息支付的萌芽
为了资助英法战争,政府通过成立股份制英格兰银行(1694年)筹集资金
英格兰银行发行债券并接受存款,开始向储户支付固定利息(约6-8%),以吸引长期资金,首次通过国家信用背书支付利息,打破传统保管模式
1817年《储蓄银行法》允许银行向小额储户支付利息(约4-5%)
以后所有钱庄,逐渐转型为现代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后向储户支付利息
并且当时地方银行(Country Banks)为了吸引储户,利率普遍高于伦敦银行(约3-5% vs 2-3%)
3、无知无识的人会觉得这是观念问题
我愿意给储户利息,吸引长期资金,再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立刻就成为大银行商大富豪了
可真的可以不?
为什么古代,无论中西,都没有这种模型呢?真的是古人愚蠢么?
不,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问题——你发放贷款,得征收本金和利息,才能盈利,如果不能征收,就会亏本
你一家私人的钱庄,你靠什么来征收本金和利息?
对方不还,你准备怎么办?
4、说白了
就是无论中西方,在法律和秩序普遍建立前,钱庄根本无法征收本金和利息,个别贷款也许可以保证,大规模贷款,你准备养多少打手,几千,几万?
领主或县令,不杀你头才怪?
甚至最关键一点,如果借你钱的是领主,官府,国王,皇帝呢?
看看英国的国王贷款,百年战争(1337-1453)期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为筹措军费,向佛罗伦萨三大银行举债约160万弗罗林,只还了5%,导致其倒闭
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从安特卫普金融市场借款约200万英镑,违约率接近50%
查理一世向伦敦富商借款,总额约26万英镑,最终事实赖账40%,加剧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成为英国内战导火索之一
17世纪初,英国王室转向阿姆斯特丹和犹太人借款,但违约率同样超过50%
5、明白了么?
银行的存在,高度依靠“君(政府)在法下”的近代法律秩序
①君在法下,这样君主,政府,都很难赖帐
②近代国家,法律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使钱庄或银行,能相对方便和低成本的征收本金和利息
如果没有这二点,靠几个打手,就不得不成为高利贷者(维持打手成本高,并且处理的人少,就得高利息),钱庄是不可能变成现代银行,不可能运转金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王室或政府来保证能征收本金和利息,但是仍旧有王室或政府本身赖帐的风险
所以,什么银票,钱票这类,在古代全部是空中楼阁,就算有,都必须每年缴纳给钱庄2-3%的保管费——什么脑壳有病会存钱庄?
有钱就是自己窖银而已
或者大额银票使用,都可以说是无知无识的人才这样干,为什么,我们去历史看看就会发觉,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早期钱庄,都是不但不给利息,还索取保护费
具体案例,中世纪至17世纪初(13-16世纪)都是索取保管费的时代,储户将金银存入金匠(Goldsmiths)或钱庄,金匠和钱庄开具收据(类似早期银行券和银票),但资金不产生利息,反需要支付保管费(Storage Fee)
2、17世纪利息支付的萌芽
为了资助英法战争,政府通过成立股份制英格兰银行(1694年)筹集资金
英格兰银行发行债券并接受存款,开始向储户支付固定利息(约6-8%),以吸引长期资金,首次通过国家信用背书支付利息,打破传统保管模式
1817年《储蓄银行法》允许银行向小额储户支付利息(约4-5%)
以后所有钱庄,逐渐转型为现代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后向储户支付利息
并且当时地方银行(Country Banks)为了吸引储户,利率普遍高于伦敦银行(约3-5% vs 2-3%)
3、无知无识的人会觉得这是观念问题
我愿意给储户利息,吸引长期资金,再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立刻就成为大银行商大富豪了
可真的可以不?
为什么古代,无论中西,都没有这种模型呢?真的是古人愚蠢么?
不,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问题——你发放贷款,得征收本金和利息,才能盈利,如果不能征收,就会亏本
你一家私人的钱庄,你靠什么来征收本金和利息?
对方不还,你准备怎么办?
4、说白了
就是无论中西方,在法律和秩序普遍建立前,钱庄根本无法征收本金和利息,个别贷款也许可以保证,大规模贷款,你准备养多少打手,几千,几万?
领主或县令,不杀你头才怪?
甚至最关键一点,如果借你钱的是领主,官府,国王,皇帝呢?
看看英国的国王贷款,百年战争(1337-1453)期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为筹措军费,向佛罗伦萨三大银行举债约160万弗罗林,只还了5%,导致其倒闭
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从安特卫普金融市场借款约200万英镑,违约率接近50%
查理一世向伦敦富商借款,总额约26万英镑,最终事实赖账40%,加剧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成为英国内战导火索之一
17世纪初,英国王室转向阿姆斯特丹和犹太人借款,但违约率同样超过50%
5、明白了么?
银行的存在,高度依靠“君(政府)在法下”的近代法律秩序
①君在法下,这样君主,政府,都很难赖帐
②近代国家,法律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使钱庄或银行,能相对方便和低成本的征收本金和利息
如果没有这二点,靠几个打手,就不得不成为高利贷者(维持打手成本高,并且处理的人少,就得高利息),钱庄是不可能变成现代银行,不可能运转金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王室或政府来保证能征收本金和利息,但是仍旧有王室或政府本身赖帐的风险
所以,什么银票,钱票这类,在古代全部是空中楼阁,就算有,都必须每年缴纳给钱庄2-3%的保管费——什么脑壳有病会存钱庄?
有钱就是自己窖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