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湖北全省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849.46亿元,同比增长4.7%。湖北前两个月的财政收入表现较为出色,总量有明显的提升。
湖北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
武汉市1-2月财政收入为370.93亿,增长-2.37%。武汉的财政收入未能实现增长,表现不理想,作为全省财政的龙头,武汉要尽快恢复增长。
宜昌市(83.84亿)和襄阳市(64.24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全省前列。宜昌财政收入稳居全省第二,增长为7.34%。宜昌的财政表现一直较为稳定,其总量已经和襄阳拉开了一定的差距。襄阳1-2月财政收入为9.9%,增速表现较为理想。襄阳要加快产业发展,夯实税收增长的基础,为财政总量重回第二提供力量。
黄冈市(46.06亿)和孝感市(42.53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40亿级别。两地的财政收入增长十分出色。黄冈财政收入增长为20.24%,表现较为出色,总量站稳在40亿级别。孝感财政收入增长19.13%,财政收入总量突破了四十亿大关。
黄石市(39.23亿)和荆州市(38.37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30亿级别,并且都已经接近40亿大关。黄石财政收入增长14.4%,增长表现理想,总量已经即将突破40亿,荆州的财政收入总量紧随其后。
十堰市(29.60亿)、荆门市(26.80亿)、恩施州(24.34亿)、咸宁市(23.69亿)四地财政收入均在20亿级别。十堰1-2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9.8亿元,同比下降1.4%,税收收入占比为67.1%。十堰要加快税收收入恢复,稳定财政增长。恩施增长财政收入为9.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4.92亿元,同比增长3.3%,非税收入完成9.42亿元,同比增长20.5%。
恩施的税收收入表现稳定,非税则提升较大,对财政收入贡献较大。
咸宁财政收入增长17.1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5.54亿元,非税收入完成8.15亿元。咸宁的财政增长较为出色。
鄂州市(13.60亿)和随州市(12.45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3亿左右。鄂州财政收入增长23.6%,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财政收入总量站稳在十亿级别。
潜江市(9.79亿)、仙桃市(8.33亿)、天门市(5.23亿)、神农架(1.71亿)四地财政收入均在十亿以下

湖北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
武汉市1-2月财政收入为370.93亿,增长-2.37%。武汉的财政收入未能实现增长,表现不理想,作为全省财政的龙头,武汉要尽快恢复增长。
宜昌市(83.84亿)和襄阳市(64.24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全省前列。宜昌财政收入稳居全省第二,增长为7.34%。宜昌的财政表现一直较为稳定,其总量已经和襄阳拉开了一定的差距。襄阳1-2月财政收入为9.9%,增速表现较为理想。襄阳要加快产业发展,夯实税收增长的基础,为财政总量重回第二提供力量。
黄冈市(46.06亿)和孝感市(42.53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40亿级别。两地的财政收入增长十分出色。黄冈财政收入增长为20.24%,表现较为出色,总量站稳在40亿级别。孝感财政收入增长19.13%,财政收入总量突破了四十亿大关。
黄石市(39.23亿)和荆州市(38.37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30亿级别,并且都已经接近40亿大关。黄石财政收入增长14.4%,增长表现理想,总量已经即将突破40亿,荆州的财政收入总量紧随其后。
十堰市(29.60亿)、荆门市(26.80亿)、恩施州(24.34亿)、咸宁市(23.69亿)四地财政收入均在20亿级别。十堰1-2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9.8亿元,同比下降1.4%,税收收入占比为67.1%。十堰要加快税收收入恢复,稳定财政增长。恩施增长财政收入为9.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4.92亿元,同比增长3.3%,非税收入完成9.42亿元,同比增长20.5%。
恩施的税收收入表现稳定,非税则提升较大,对财政收入贡献较大。
咸宁财政收入增长17.1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5.54亿元,非税收入完成8.15亿元。咸宁的财政增长较为出色。
鄂州市(13.60亿)和随州市(12.45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3亿左右。鄂州财政收入增长23.6%,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财政收入总量站稳在十亿级别。
潜江市(9.79亿)、仙桃市(8.33亿)、天门市(5.23亿)、神农架(1.71亿)四地财政收入均在十亿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