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填报志愿的深夜,光标在重庆大学「工科试验班(电气信息类)」上悬了许久。父亲指着手机里的新闻:「特高压,西电东送,国家战略需要人。」录取短信弹窗时,同桌问你怎么去个末九,你熄了屏,听见窗外蝉鸣混着变电站的嗡鸣,像某种隐秘的共鸣。
19岁,你遇上了《高等数学》,《电路理论》课上的日光灯管总在闪。实验室里,示波器的绿波纹爬上你熬红的眼。凌晨两点,室友的鼾声里,你咬着笔帽抄实验报告,面包板上散落的电阻像被拆解的蚂蚁军团。朋友圈划过高中班长在哈工大做机器人的视频,你截了张仿真波形图,又默默删掉。
还是19岁,重庆6月的天气炎热似火,看着你这不高不低的绩点排名,寝室有同学说“不如去光电、自动化保研啊”,你还是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放到了顺序志愿第一位,心里回荡着进校时的想法,“来重大电气信息谁不是为了去电气?”......只不过,你也知道,这或许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走向......
20岁,你的大好青春本该在山城重庆中留下注脚,可是......模电实验的波形让你烦恼,数电vivado连ip核都难以封装,看着同学都上板验证成功,你低下了18岁那个意气风发,志在四方的脑袋。《电磁场》《信号与系统》,看着身边同学乐此不疲地为了保研参加各种科研竞赛,而你连队友都找不到,或许......你是不是选错了。
21岁,考研自习室的窗棂结满冰花。《电力电子技术》摊在暖气片上,书页间夹着三张不同方向的草稿纸:国网考试大纲、西门子实习邮件、导师推荐的电力物联网论文。手机震 了一下, 复读的高中同学晒出南方电网的入职合影,你呵开玻璃上的白雾,继续推导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导通角。
23岁,收到西安交通大学复试通知那晚,母亲在电话里问: 去了西安,以后能进市局不? 你没说话,看窗外高压电塔的轮廓融进暮色,像一座座被焊在天空的钢铁矩阵。图书馆顶楼的霓虹灯牌准时亮起,红光照在《智能电网导论》扉页的折痕上,那里抄着特斯拉传记里的一句话:「电流的尽头,是尚未抵达的黎明。」
30岁,考进省电科院那天,主任递来泛黄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研究》课题书。母亲电话里混着炒菜声:“你三姨问能不能把外甥弄进供电所..”你摸到扉页的借阅卡,1998届某位前辈的签名褪成褐斑,像接触不良的焊点。
40岁,在成都某储能峰会,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谈论“虚拟电厂”,你保温杯里的日照绿已凉透。徒弟发来消息:“师父,柔性直流输电仿真总报错。”酒店落地窗外,江潮扑向堤岸,像一场迟到了二十年的涌浪。
50岁,退休返聘座谈会的茶歇,年轻博士们讨论碳化硅器件,你偷藏了块桃酥带给住院的老班长。ICU心电监护仪的曲线让你恍惚,仿佛回到示波器绿光摇曳的夜。走廊尽头, 护士站电子钟显示: 00:00,归零重启。
55岁,孙子的太阳能小车在阳台打转,你摘下老花镜修改《中国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路径分析》评审意见。社区通知更换智能电表,对门老太太攥着存折找你确认:“这新表不偷电吧?”黄昏的光爬上变电站纪念模型,镀铜母线亮如初雪。

19岁,你遇上了《高等数学》,《电路理论》课上的日光灯管总在闪。实验室里,示波器的绿波纹爬上你熬红的眼。凌晨两点,室友的鼾声里,你咬着笔帽抄实验报告,面包板上散落的电阻像被拆解的蚂蚁军团。朋友圈划过高中班长在哈工大做机器人的视频,你截了张仿真波形图,又默默删掉。
还是19岁,重庆6月的天气炎热似火,看着你这不高不低的绩点排名,寝室有同学说“不如去光电、自动化保研啊”,你还是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放到了顺序志愿第一位,心里回荡着进校时的想法,“来重大电气信息谁不是为了去电气?”......只不过,你也知道,这或许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走向......
20岁,你的大好青春本该在山城重庆中留下注脚,可是......模电实验的波形让你烦恼,数电vivado连ip核都难以封装,看着同学都上板验证成功,你低下了18岁那个意气风发,志在四方的脑袋。《电磁场》《信号与系统》,看着身边同学乐此不疲地为了保研参加各种科研竞赛,而你连队友都找不到,或许......你是不是选错了。
21岁,考研自习室的窗棂结满冰花。《电力电子技术》摊在暖气片上,书页间夹着三张不同方向的草稿纸:国网考试大纲、西门子实习邮件、导师推荐的电力物联网论文。手机震 了一下, 复读的高中同学晒出南方电网的入职合影,你呵开玻璃上的白雾,继续推导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导通角。
23岁,收到西安交通大学复试通知那晚,母亲在电话里问: 去了西安,以后能进市局不? 你没说话,看窗外高压电塔的轮廓融进暮色,像一座座被焊在天空的钢铁矩阵。图书馆顶楼的霓虹灯牌准时亮起,红光照在《智能电网导论》扉页的折痕上,那里抄着特斯拉传记里的一句话:「电流的尽头,是尚未抵达的黎明。」
30岁,考进省电科院那天,主任递来泛黄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研究》课题书。母亲电话里混着炒菜声:“你三姨问能不能把外甥弄进供电所..”你摸到扉页的借阅卡,1998届某位前辈的签名褪成褐斑,像接触不良的焊点。
40岁,在成都某储能峰会,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谈论“虚拟电厂”,你保温杯里的日照绿已凉透。徒弟发来消息:“师父,柔性直流输电仿真总报错。”酒店落地窗外,江潮扑向堤岸,像一场迟到了二十年的涌浪。
50岁,退休返聘座谈会的茶歇,年轻博士们讨论碳化硅器件,你偷藏了块桃酥带给住院的老班长。ICU心电监护仪的曲线让你恍惚,仿佛回到示波器绿光摇曳的夜。走廊尽头, 护士站电子钟显示: 00:00,归零重启。
55岁,孙子的太阳能小车在阳台打转,你摘下老花镜修改《中国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路径分析》评审意见。社区通知更换智能电表,对门老太太攥着存折找你确认:“这新表不偷电吧?”黄昏的光爬上变电站纪念模型,镀铜母线亮如初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