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下我的个人理解吧,可能有误,说错轻喷

1 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要组建卡组,无非想打一个帅气的终场或者想让某个字段或者某张卡上场,所以你一定要有个基础的combo,由初动推到终场,哪张卡作为能作为初动,哪张卡作为补点,展开所需要的组件有哪些,这些卡就是卡组一个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部分。然后剩下的卡位就是取舍问题,你可以选择放手坑/解场牌/winmore组件(指不参与展开,但是对终场有额外的压制力的卡),这个部分就要视环境以及卡组来下,你能不能接受下了/不下这张卡的后果,或者复数上手的情况。例如羽毛扫作为泛用解场为什么很多卡组都不下,因为先攻无用,后攻难上手,即使上手也不一定有帮助,除了天杯这种后手卡组能稳定收益,其他卡组都会选择舍弃,毕竟不能帮展开。然后就是卡的数量问题。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取舍问题。一个共识就是希望第一回合上手,能接受复数上手的卡下三;希望上手,但是不希望复数上手的下二;展开件(展开过程能检索的)以及不得不带的废件下一。我个人理解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一些卡虽然不希望复数上手,但是出于某种重要的目的还是要下三,例如灰流丽以及一些卡组初动点,像灰流丽虽然不希望复数上手,但是为了杀虫所以还是得满三,部分卡组初动点虽然复数上手没用,但是为了第一回合启动率所以还是得满三。以我之前自己组的芳香卡组为例(原石没来之前),虽然种子可以一卡打完终场,但是复数上手没用,但是为了启动率还是要满三,蕾祸作为初动点和补点必须要满三,虽然复数上手作用有限,但作为植物族少有的吃坑后补点,比起复数上手的风险我更希望上手后的收益。孤火花作为初动点等同于种子,但是吃灰后很伤,但是展开必要件,所以下一,毕竟初动点数量已经够多了。播种作为一个展开能检索的卡,其实是不希望上手的,毕竟单卡无用,但是一旦上手后少了段骗康的作用,而且一旦圣天被泡/灰也能作为补点,所以可以下二。所以说卡的数量是一个取舍问题,你能不能接受选择带来的后果,当然这种纯脑测其实不太准,最好还是自己组好后多打几把,然后按对局情况动态调整。
2 卡组数量就看你玩的卡组来定。40卡主打一个希望核心卡上手,毕竟40抽三以及60抽三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卡组有些固有废件(例如老艾五废件)可以选择增加卡组数量来稀释上手问题,毕竟40抽5和60抽5,哪个能抽到更少的废件不言而喻。除此以外也有卡组轴大小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牌效均,塞了很多小轴,所以整体主轴就很庞大了,而且多轴也产生了多废件,所以可以把卡组稀释到60,而不强求40。除此之外也有个资源问题,可能40只能打一到两波,但是扩到60就可以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不过目前好像也有挺多人选择42卡或者45卡。不管哪个最重要的是自己玩起来舒不舒服,如果觉得废件老上手,就加厚卡组,如果觉得初动有问题,就增加初动或者减少卡片数量。
3 我觉得判定一个合格的卡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玩得舒不舒服。如果老是卡手,自己都动不了,那多半卡组有点问题。除此以外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想问的是一个卡组该下多少手坑,该下多少其他卡才算合格,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就是一个取舍问题,如果你觉得主卡下限太低,可以多加点其他winmore组件(例如白龙也有人下技能抽取),如果想保下限就不下。觉得卡手就适当增厚点卡组或者加动点,全看个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