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过程中因使用有机溶剂型油墨(如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需采用高效印刷废气处理方案确保达标排放。
一、废气成分分析
主要污染物:VOCs(非甲烷总烃)、少量颗粒物、油墨气味。
浓度范围:低浓度(<1g/m³)至高浓度(>3g/m³),需根据实测数据选择工艺。
二、处理工艺推荐
方案1: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适合中低浓度)
预处理
水雾过滤:去除油墨颗粒及水蒸气(避免堵塞活性炭)。
初效过滤:拦截大颗粒杂质。
核心处理
活性炭吸附:吸附VOCs,净化效率≥90%。
脱附催化燃烧:吸附饱和后,热风脱附VOCs,经催化燃烧室(300-400℃)分解为CO?和H?O,余热可回用。
优势:投资适中,运行成本低,适合风量<30,000m³/h的场景。

方案2:蓄热式燃烧(RTO)+余热回收(适合高浓度大风量)
预处理:同方案1。
核心处理
RTO装置:废气预热后进入燃烧室(750-850℃),氧化VOCs,利用蓄热陶瓷回收热量(热效率>95%)。
余热利用:加热车间或烘干工序,降低能耗。
优势:处理效率高(>99%),无二次污染,适合VOCs浓度>2g/m³、风量>50,000m³/h的场景。
方案3:生物过滤+光催化氧化(低浓度无组织排放)
生物滴滤塔:微生物降解VOCs,适合低浓度废气(<0.5g/m³)。
光催化氧化:紫外线激发催化剂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分解残留VOCs。
适用场景:无组织排放或低浓度尾气补充处理。
一、废气成分分析
主要污染物:VOCs(非甲烷总烃)、少量颗粒物、油墨气味。
浓度范围:低浓度(<1g/m³)至高浓度(>3g/m³),需根据实测数据选择工艺。
二、处理工艺推荐
方案1: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适合中低浓度)
预处理
水雾过滤:去除油墨颗粒及水蒸气(避免堵塞活性炭)。
初效过滤:拦截大颗粒杂质。
核心处理
活性炭吸附:吸附VOCs,净化效率≥90%。
脱附催化燃烧:吸附饱和后,热风脱附VOCs,经催化燃烧室(300-400℃)分解为CO?和H?O,余热可回用。
优势:投资适中,运行成本低,适合风量<30,000m³/h的场景。

方案2:蓄热式燃烧(RTO)+余热回收(适合高浓度大风量)
预处理:同方案1。
核心处理
RTO装置:废气预热后进入燃烧室(750-850℃),氧化VOCs,利用蓄热陶瓷回收热量(热效率>95%)。
余热利用:加热车间或烘干工序,降低能耗。
优势:处理效率高(>99%),无二次污染,适合VOCs浓度>2g/m³、风量>50,000m³/h的场景。
方案3:生物过滤+光催化氧化(低浓度无组织排放)
生物滴滤塔:微生物降解VOCs,适合低浓度废气(<0.5g/m³)。
光催化氧化:紫外线激发催化剂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分解残留VOCs。
适用场景:无组织排放或低浓度尾气补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