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中的内容为本人做的注释和说明;
『……』中的内容为倒笔部分;
〖……〗中的内容为某人的表字。
引言
《铁伞怪侠》是由单田芳和杨清风合著,并由单田芳播讲的一部短打评书。以南宋一代名将岳飞的四子岳霆为书胆,讲述了岳飞在奸相秦桧等人的设计下被害风波亭,而岳飞之子岳霆在侠义之士的帮助下逃入武当山中学艺。岳霆长大成人之后,练得一身盖世武功,遂以铁伞怪侠的身份闯荡江湖,最终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铲除了武林中的邪恶势力并让父亲岳飞的冤屈得以昭雪。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铁伞怪侠》是《说岳全传》一个非常特别的续书。本书在风格上完全突破了传统短打评书四梁八柱和平山灭岛的窠臼,在人物设计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更接近于现代武侠小说。全书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刺激又充满了悬念,在八十年代后期就能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可以说是一次对当时传统短打评书的革新。由于本书版本较多,所以本文还将对这些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并详细列明其中的差异。
有关作者:
1.单田芳(1934.11.11-2018.9.11),原名单传忠,出生于辽宁营口,后随父母迁居沈阳。单田芳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本身也出生于一个曲艺世家,父亲单永魁(1911-1971.4)是一名西河大鼓弦师,母亲王香桂(1916-1976)是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红极一时。其外祖王福义是沈阳早期的竹板书老艺人,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也都是评书演员。1954年拜李庆海为师开始学习评书,1955年进入鞍山市曲艺团,1956年春节首次登台演说《明英烈》开始了自己的说书生涯,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单田芳一生讲演过的评书有上百部之多,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底本,其说书内容从商周跨越到现代,神魔、袍带、短打、近代风云、军史演绎、人物传记等等类型几乎无所不包。而《铁伞怪侠》就是其短打代表作之一。
2.杨清风,黑龙江绥化人,也是一位老评书艺人。杨清风在18岁时就在伪满当上了警长,后来进入评书行之后,自报“青”字辈,因此“理论”上与阔、荫平辈相论。杨清风自创了《梁山剑侠图》,20世纪80年代又与单田芳合作出版了《风尘三侠》和《铁伞怪》两书,此外还与黎成修合作出版了《冷月残星》。杨清风传徒刘印林、徐印江、关松严等人,并且在创作上对张少佐也多有启发,根据2020年3月26日发表的《我听过的说书人 第23位:杨清风》一文,杨清风将自己的醒木赠给了张少佐。从杨清风留下的相关底本来看,他更擅长说短打评书,而且也非常善于吸收近现代武侠小说中的元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书中。
有关本书的版本:
《铁伞怪侠》一书目前可见的一共有五个版本:
1.24回本《铁伞怪》,海天出版社在1988年10月出版发行的文字底本,也是本书最早的母本。作者署名单田芳和杨清风。本版共计24回491页。1999年1月,群众出版社以《说岳后传》之名进行了再版,但作者署名只剩下了单田芳。
2.100回本《铁伞怪侠》,1992年10月在鞍山电台录制并播讲,共计100回。
3.160回本《铁伞怪侠》,1995年在北京电视台录制并播讲,共计160回。
4.28集电视剧《说岳后传》,又名《山河泪》,1997年由中央电视台经济影视中心、河北顺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录制。本片由陈亚洲执导,黄国强、熊颖颖、李黎、张春仲等人主演。本剧虽然是从《铁伞怪侠》改编而来,但是限于当年的拍摄条件和资金等问题,导致电视剧里的剧情与各版评书完全不同,而且还是个BE结尾。另外提一句,电视剧中的动作导演是张春仲老爷子。
5.65回本《说岳后传》,2012年1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另一个文字底本,署名作者:单田芳和单瑞林,共计65回637页,还附有肖璞韬写的代后记《精忠大帅身后事》。2014年7月中国工人出版社进行了再版。实际上,本版就是完全对应160回本的文字底本,除了个别文字略有差异外,基本与160回本相一致,但65回本在个别人名用字上与24回本有差异。
本文为了行文方便,同时也为了便于区别,所以将以上1、2、3、4、5版分别称为24回本、100回本、160回本、电视剧版和65回本。由于电视剧版在剧情架构上进行了彻底的魔改,故此本人主要采用24回本《铁伞怪》、100回本、160回本和65回本《说岳后传》这四个版本进行整理。本人根据书中的内容将其分成了九个部分:1.逃亡篇;2.出世篇;3.阴阳教篇;4.开封篇;5.临安篇;6.太子篇;7.金芙蓉篇;8.萧家峪篇;9.地邪派篇。
对比之下可以发现,100回本和160回本都是由24回本衍生而来,所以这两个版本里留下来的坑可以利用24回本的线索进行填补。其中,100回本主要是一些细节和小情节上对24回本有所调整,到了160回本则进一步做了大幅压缩,不仅删掉了大量人物,还对一些情节进行了简化处理,某些部分也做了比较大的改动。不过100回本和160回本都删掉了24回本中的“开封篇”这个故事,这也导致这两版中的湛卢剑下落成了谜。总体而言,《铁伞怪侠》是一部上乘之作,故事曲折离奇,并且完全摒弃了传统短打评书中的“平山灭岛”和“打擂台”的模式,从人物和剧情创作上都大量借鉴了现代武侠小说的特点,可以说是一部少有的跳出窠臼的创新之作。当然要说缺点,那就是本书有些过于写实压抑,导致剧情缺乏爽点。主角岳霆作为一个逃犯到处遭受通缉,可以说每走一步都充满了诡计与陷阱,每一次的出场都要面对着人心的险恶,而岳霆为人正直又善良但缺乏江湖的阅历,必然会经常陷入到危机之中。这也是很多书迷对岳霆吐槽的原因,但我个人觉得这恰恰是让整部书显得更加真实的地方,人物也更加充满了血肉。岳霆既没有徐良的精细,也没有胜英的老练,更没有童林的境遇,但岳霆有的只是一颗赤子之心,面对着国仇家恨与民族大义,他要不断地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去寻求答案,只有历经了这些千难万险他才得以最终成长为新一代的“铁伞怪侠”。其实,单田芳先生在自己的《连环套》和《三侠剑》中就曾经创造过“铁伞仙·富华臣”和“铁伞先生·司马澄清”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也能看出来单田芳先生对铁伞这种奇门兵器也确实有着自己的偏爱,所以其最终能够创造出一个手持铁伞的主角也就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了。不过客观而论,铁伞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兵器,虽然有防御面积大的优势而且还能暗藏上百支“五毒夺命针(子午化血针)”,但其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昂、重量过大以及重心不合理,导致实战之中使用起来不仅极其费力而且还很容易造成损坏。另外铁伞本身的造型导致其无法向刀剑一样大力劈砍,只能采用像砸、扫、撩、抡、戳等类似棍术的技法,进一步限制了其实战威力,所以铁伞从古至今始终是一种冷门兵器。实际上在电视剧版《说岳后传》中,岳霆就一直没用过“铁伞”。不过若是伞柄之中暗藏一把细剑倒是适合拿来暗杀,对吧,执伞鬼苏暮雨?可惜岳霆的铁伞并没有设计此类构造,不然就会更加完美咯。
以上就是《铁伞怪侠》的的一些情况,以下是故事简介:

『……』中的内容为倒笔部分;
〖……〗中的内容为某人的表字。
引言
《铁伞怪侠》是由单田芳和杨清风合著,并由单田芳播讲的一部短打评书。以南宋一代名将岳飞的四子岳霆为书胆,讲述了岳飞在奸相秦桧等人的设计下被害风波亭,而岳飞之子岳霆在侠义之士的帮助下逃入武当山中学艺。岳霆长大成人之后,练得一身盖世武功,遂以铁伞怪侠的身份闯荡江湖,最终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铲除了武林中的邪恶势力并让父亲岳飞的冤屈得以昭雪。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铁伞怪侠》是《说岳全传》一个非常特别的续书。本书在风格上完全突破了传统短打评书四梁八柱和平山灭岛的窠臼,在人物设计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更接近于现代武侠小说。全书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刺激又充满了悬念,在八十年代后期就能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可以说是一次对当时传统短打评书的革新。由于本书版本较多,所以本文还将对这些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并详细列明其中的差异。
有关作者:
1.单田芳(1934.11.11-2018.9.11),原名单传忠,出生于辽宁营口,后随父母迁居沈阳。单田芳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本身也出生于一个曲艺世家,父亲单永魁(1911-1971.4)是一名西河大鼓弦师,母亲王香桂(1916-1976)是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红极一时。其外祖王福义是沈阳早期的竹板书老艺人,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也都是评书演员。1954年拜李庆海为师开始学习评书,1955年进入鞍山市曲艺团,1956年春节首次登台演说《明英烈》开始了自己的说书生涯,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单田芳一生讲演过的评书有上百部之多,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底本,其说书内容从商周跨越到现代,神魔、袍带、短打、近代风云、军史演绎、人物传记等等类型几乎无所不包。而《铁伞怪侠》就是其短打代表作之一。
2.杨清风,黑龙江绥化人,也是一位老评书艺人。杨清风在18岁时就在伪满当上了警长,后来进入评书行之后,自报“青”字辈,因此“理论”上与阔、荫平辈相论。杨清风自创了《梁山剑侠图》,20世纪80年代又与单田芳合作出版了《风尘三侠》和《铁伞怪》两书,此外还与黎成修合作出版了《冷月残星》。杨清风传徒刘印林、徐印江、关松严等人,并且在创作上对张少佐也多有启发,根据2020年3月26日发表的《我听过的说书人 第23位:杨清风》一文,杨清风将自己的醒木赠给了张少佐。从杨清风留下的相关底本来看,他更擅长说短打评书,而且也非常善于吸收近现代武侠小说中的元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书中。
有关本书的版本:
《铁伞怪侠》一书目前可见的一共有五个版本:
1.24回本《铁伞怪》,海天出版社在1988年10月出版发行的文字底本,也是本书最早的母本。作者署名单田芳和杨清风。本版共计24回491页。1999年1月,群众出版社以《说岳后传》之名进行了再版,但作者署名只剩下了单田芳。
2.100回本《铁伞怪侠》,1992年10月在鞍山电台录制并播讲,共计100回。
3.160回本《铁伞怪侠》,1995年在北京电视台录制并播讲,共计160回。
4.28集电视剧《说岳后传》,又名《山河泪》,1997年由中央电视台经济影视中心、河北顺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录制。本片由陈亚洲执导,黄国强、熊颖颖、李黎、张春仲等人主演。本剧虽然是从《铁伞怪侠》改编而来,但是限于当年的拍摄条件和资金等问题,导致电视剧里的剧情与各版评书完全不同,而且还是个BE结尾。另外提一句,电视剧中的动作导演是张春仲老爷子。
5.65回本《说岳后传》,2012年1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另一个文字底本,署名作者:单田芳和单瑞林,共计65回637页,还附有肖璞韬写的代后记《精忠大帅身后事》。2014年7月中国工人出版社进行了再版。实际上,本版就是完全对应160回本的文字底本,除了个别文字略有差异外,基本与160回本相一致,但65回本在个别人名用字上与24回本有差异。
本文为了行文方便,同时也为了便于区别,所以将以上1、2、3、4、5版分别称为24回本、100回本、160回本、电视剧版和65回本。由于电视剧版在剧情架构上进行了彻底的魔改,故此本人主要采用24回本《铁伞怪》、100回本、160回本和65回本《说岳后传》这四个版本进行整理。本人根据书中的内容将其分成了九个部分:1.逃亡篇;2.出世篇;3.阴阳教篇;4.开封篇;5.临安篇;6.太子篇;7.金芙蓉篇;8.萧家峪篇;9.地邪派篇。
对比之下可以发现,100回本和160回本都是由24回本衍生而来,所以这两个版本里留下来的坑可以利用24回本的线索进行填补。其中,100回本主要是一些细节和小情节上对24回本有所调整,到了160回本则进一步做了大幅压缩,不仅删掉了大量人物,还对一些情节进行了简化处理,某些部分也做了比较大的改动。不过100回本和160回本都删掉了24回本中的“开封篇”这个故事,这也导致这两版中的湛卢剑下落成了谜。总体而言,《铁伞怪侠》是一部上乘之作,故事曲折离奇,并且完全摒弃了传统短打评书中的“平山灭岛”和“打擂台”的模式,从人物和剧情创作上都大量借鉴了现代武侠小说的特点,可以说是一部少有的跳出窠臼的创新之作。当然要说缺点,那就是本书有些过于写实压抑,导致剧情缺乏爽点。主角岳霆作为一个逃犯到处遭受通缉,可以说每走一步都充满了诡计与陷阱,每一次的出场都要面对着人心的险恶,而岳霆为人正直又善良但缺乏江湖的阅历,必然会经常陷入到危机之中。这也是很多书迷对岳霆吐槽的原因,但我个人觉得这恰恰是让整部书显得更加真实的地方,人物也更加充满了血肉。岳霆既没有徐良的精细,也没有胜英的老练,更没有童林的境遇,但岳霆有的只是一颗赤子之心,面对着国仇家恨与民族大义,他要不断地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去寻求答案,只有历经了这些千难万险他才得以最终成长为新一代的“铁伞怪侠”。其实,单田芳先生在自己的《连环套》和《三侠剑》中就曾经创造过“铁伞仙·富华臣”和“铁伞先生·司马澄清”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也能看出来单田芳先生对铁伞这种奇门兵器也确实有着自己的偏爱,所以其最终能够创造出一个手持铁伞的主角也就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了。不过客观而论,铁伞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兵器,虽然有防御面积大的优势而且还能暗藏上百支“五毒夺命针(子午化血针)”,但其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昂、重量过大以及重心不合理,导致实战之中使用起来不仅极其费力而且还很容易造成损坏。另外铁伞本身的造型导致其无法向刀剑一样大力劈砍,只能采用像砸、扫、撩、抡、戳等类似棍术的技法,进一步限制了其实战威力,所以铁伞从古至今始终是一种冷门兵器。实际上在电视剧版《说岳后传》中,岳霆就一直没用过“铁伞”。不过若是伞柄之中暗藏一把细剑倒是适合拿来暗杀,对吧,执伞鬼苏暮雨?可惜岳霆的铁伞并没有设计此类构造,不然就会更加完美咯。
以上就是《铁伞怪侠》的的一些情况,以下是故事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