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88贴子:95,651
  • 6回复贴,共1

各位道友,我已经功成圆满了,下面我就把阳明心学的大体说清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
这是在定义心是什么,心的本体就是整个世界,没错,心不仅是内心,包括整个外部世界在内都是心的本体。
所以才说心外无物,世界外确实无物了,没有比世界比心之本体更大的东西了,理是描述世界的同时也在世界之内,所以心外无理。理是世界的运行法则,所以人心就是天理。
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谓知的对象是物质的运动方式而不是物质,只有运动变化才会引发知,静止的知是没意义的周,除了运动方式之外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行是运动和变化以及通过运动影响其他物质的运动。
所以说知道了运动方式以及运动之间的影响是自我运动的开始。因为不知道运动影响自己的运动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是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这个行不一定是自己的行。自己亲身的运动以及亲身影响到其他的物质的运动可以完成对运动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其他运动的影响,并且可以归纳出造成影响的关系。这种认知是从客观的运动的直接反映。所以说是知之成。
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是得到的意思,因为格物致知嘛。心之体是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所以说是无善无恶的。
什么是善恶,这个比较复杂,善恶是主体发出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善恶,主体的意思是控制权,权力,这种主体性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性,都有主要控制自己的部分,即便他人或意念扭曲意志,归根结底还是通过主体性间接扭曲意志的,之所以被可以被控制的基础是因为有着客观的自我主体性,没有主体性也无所谓控制,其他主体也无法控制。
有了主体性就有了善恶,因为在世界中的变化和运动有些对主体有利,也就是对个人有利,有些有害,有利就是善,有害就是恶。世界就是这样,只不你有你的主体性,他有他的主体性各有各的利害,各有各的善恶。他为了他的利益要扭曲你的意志,自然要标榜善恶,也不全是为了忽悠和虚伪,因为从他的主体性看来确实是这样,问题是这是他的主体性跟你的主体性关系实在不大。
主体分清,对于个人就有了善恶,对多个主体来讲就有了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意思。
但是这么说矛盾和主体都还不全面,主体是可以扩大和缩小的,主体的扩大并不是主体性的扩大或者说主体性的扩大不是主体的扩大。我们并不能代替别人行使主体性,这是客观物质决定的,但是可以主体性不变将主体扩大,主体的扩大是要将客观世界的部分纳入到主体中,超越自己的利害,或者是说扩大自己的利害,扩大自己的善恶,这影响着主体性的发挥。相反,主体性则是客观的,以客观矛盾为基础的。并不是我们想扩大就扩大的。有扩大就有缩小,主体的缩小就是只关注自身某方面的利害或只关注某一种欲望的实现,这会限制主体性的发挥。
所谓致良知就是看清客观矛盾和客观的主体性。这需要把主体性发挥到极致,把自己这个主体扩展到整个世界,因为世界本就是心之本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6 00:56回复
    吧友太牛了。佩服你的努力刻苦的行为。其实致良知就是把仁义礼智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是致良知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6 16:21
    回复
      2025-08-11 20:5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友从沪出发去登泰山,往南行至武夷山,大呼曰:吾登上泰山矣。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4-06 17:48
      收起回复
        吧友太牛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4-07 07:16
        回复
          玩弄语言游戏罢了,一下说"心之本体即为世界",一下又说"仁者心动","心"这个概念时大时小,怎么说都可以。那么"心"到底是什么?意识?知觉?思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07 11:12
          回复
            不容易啊,王阳明说求圣之路就像远行走路,当时不知道怎么走,到了路口分叉处,仔细分析揣摩辨别方向才知道怎么走,师兄已经走了不少了吧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4-07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