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直播,先省流总结:1.这不是4.0,是为了扩展销量做的子系列尝试,诞生是因为3.0变形复杂价格高,TT想降低门槛。2.还原动画的3.0风格仍是社内认定的动画造型最终答案,这个风格仍然会继续。3. Style gen没有特定原型,出发点就是制作“帅气的擎天柱”。4. 重把玩低定价入门级是这个OP的定位,同上,是针对于3.0时期难以入门MP的回应
接下来是个人的分析
其实之前cg个人对17比较无感,灰模感觉头雕还挺帅。

关于这款身上的各种擎天柱元素,个人不认为这是服务于所谓硬核粉丝的东西,反而是面向更年轻粉丝群体的【轻度内容】。
往常的MP身上的“老玩具元素”“动画元素”都是【内部自洽的设计语言】。你翻a一串过往的帖子,会发现他就是把一整套语言摘出来,而不是只抓单一细节。
而MPG17的元素满足:能一眼看出来,搜索成本低,附带一定社交讨论度,降低传播门槛。这些都是轻度内容的特征。使用不同系列的元素糅合成拼好柱,是在讨好年轻人:包括对G1动画/玩具这些四十年前物件无感的,和从来不玩MP的年轻人。
G1粉丝平均年龄应该在40左右,其中很多人其实也是不在乎动画的,无论你承不承认,很多人买官方第三方只是为了实现一个自己印象里的G1。相比之下,MPG17的面向受众,则是更进一步地 “对G1动画完全不在乎”的人群。
注意,用“深度”和“轻度”这两个词只是方便叙述,没有高低之分,楼主也不是老登,不要杠楼主。楼下继续
接下来是个人的分析
其实之前cg个人对17比较无感,灰模感觉头雕还挺帅。

关于这款身上的各种擎天柱元素,个人不认为这是服务于所谓硬核粉丝的东西,反而是面向更年轻粉丝群体的【轻度内容】。
往常的MP身上的“老玩具元素”“动画元素”都是【内部自洽的设计语言】。你翻a一串过往的帖子,会发现他就是把一整套语言摘出来,而不是只抓单一细节。
而MPG17的元素满足:能一眼看出来,搜索成本低,附带一定社交讨论度,降低传播门槛。这些都是轻度内容的特征。使用不同系列的元素糅合成拼好柱,是在讨好年轻人:包括对G1动画/玩具这些四十年前物件无感的,和从来不玩MP的年轻人。
G1粉丝平均年龄应该在40左右,其中很多人其实也是不在乎动画的,无论你承不承认,很多人买官方第三方只是为了实现一个自己印象里的G1。相比之下,MPG17的面向受众,则是更进一步地 “对G1动画完全不在乎”的人群。
注意,用“深度”和“轻度”这两个词只是方便叙述,没有高低之分,楼主也不是老登,不要杠楼主。楼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