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说他的充值活动和氪金的坑了,今天来说说他们这个游戏的内容本身。
本人是玩SG的,所以是从SG视角来看的。当然,本人尽量秉持着客观的精神,尝试分析和解构游戏的机制。
首先要从S1时期SG无脑顶投和肉挡开始,后面这个游戏的大部分改动基本上也都是围绕这两个东西展开的。但是,和很多游戏无能的策划一样,遇到问题不是想着去解决和优化,而是接连出一些更变态的东西来抵消它。这就好比,物价太高,他不想着平抑物价,寻找替代品或者增加进口,而是简单粗暴的印钞和滥发货币。结果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是矛盾却越来越多,从而进入失控的局面。
几个版本迭代之后,防守SG开始变得无脑,致使游戏本身核心的“骗跳”玩法丧失。一个PG点上全防守天赋,全场啥都不用做,利用速度优势和80+外防数值始终保持在你面前,眼神防守,你就只能框框打铁。这还不够,举手干扰、F前扑干扰、外防觉醒、亚米特的360度侧身干扰、蒂娜之流的补防盖帽,360度无死角全是针对外线SG的,后来AA怪太强,又加强了抗A倒天赋,暗改了突破觉醒,使得SG冷门打法也被禁止,然后SG的20左右的外防,又成为了对面在进攻端无脑针对的对象,于是SG彻底成为废物。
此消彼长,SG成为废物,攻框便强势崛起,于是游戏进攻端也开始变得无脑,觉醒之后的枭,近投无敌的肯特,只要不被盖,得分如探囊取物。毕竟内线防守没有举手干扰,没有内防觉醒,没有侧身干扰,接球扣就完事了,没事再结合个DD,无脑假D,被冒了还有PG给你捡地板,帮你补救,而大多数情况下对面只要打铁两次,你就稳赢。
于是这个游戏,就变成了,传球-扣篮-传球-扣篮的二进制循环。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单排还会遇到人机局,SG遇到人机局基本必输,相反,这些攻框的角色遇到人机局,嘴都能笑歪,从S1就存在的BUG——人机没办法帽DD和普通上篮——至今未修复。
好,你SG没法玩了是吧,那就加强!
于是,出了个米娜还有安友情之类,给他们一个横移急停投篮,打一些没快补,没F的,基本不吃干扰,随便进。对,这游戏就是这么无脑,米娜刚出前一个月只能充钱买,必须让他爽。说实话,你这种营销策略都是别人玩剩下来的。
于是整个游戏彻底成为无脑游戏。不充钱,而且角色不是T1就等着被吊打,很多人说这个游戏没有竞品,确实,这游戏颠覆了我对篮球游戏的认知,他甚至都不是“篮球游戏”,一个纯纯的充钱虐人和被虐的游戏,你玩的不是篮球,是版本,是策划的律令,是数值,这个游戏只是披着篮球的皮而已。就像很多烂片,你都不能称其为电影,导演就是借助他敛财,投资人只是借助它洗钱,至于电影本身内容,没关系,收获大于成本就好了。如果你说这样的烂片和烂游戏没竞品,只能说你确实该提升一下自己的审美趣味了,他这数值卖的比谁都欢,这种游戏体验没竞品?你别自己PUA自己了,出去看看吧,手机游戏都做的比这个好。把时间浪费在看烂片上,浪费在玩这种烂游戏身上,不如玩点别的,或者做点其它的你自己更喜欢的事。什么?你没有其他喜欢的东西?你宝贵的闲暇时间只喜欢玩这烂游戏?那你也太失败和可怜了吧?
本人是玩SG的,所以是从SG视角来看的。当然,本人尽量秉持着客观的精神,尝试分析和解构游戏的机制。
首先要从S1时期SG无脑顶投和肉挡开始,后面这个游戏的大部分改动基本上也都是围绕这两个东西展开的。但是,和很多游戏无能的策划一样,遇到问题不是想着去解决和优化,而是接连出一些更变态的东西来抵消它。这就好比,物价太高,他不想着平抑物价,寻找替代品或者增加进口,而是简单粗暴的印钞和滥发货币。结果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是矛盾却越来越多,从而进入失控的局面。
几个版本迭代之后,防守SG开始变得无脑,致使游戏本身核心的“骗跳”玩法丧失。一个PG点上全防守天赋,全场啥都不用做,利用速度优势和80+外防数值始终保持在你面前,眼神防守,你就只能框框打铁。这还不够,举手干扰、F前扑干扰、外防觉醒、亚米特的360度侧身干扰、蒂娜之流的补防盖帽,360度无死角全是针对外线SG的,后来AA怪太强,又加强了抗A倒天赋,暗改了突破觉醒,使得SG冷门打法也被禁止,然后SG的20左右的外防,又成为了对面在进攻端无脑针对的对象,于是SG彻底成为废物。
此消彼长,SG成为废物,攻框便强势崛起,于是游戏进攻端也开始变得无脑,觉醒之后的枭,近投无敌的肯特,只要不被盖,得分如探囊取物。毕竟内线防守没有举手干扰,没有内防觉醒,没有侧身干扰,接球扣就完事了,没事再结合个DD,无脑假D,被冒了还有PG给你捡地板,帮你补救,而大多数情况下对面只要打铁两次,你就稳赢。
于是这个游戏,就变成了,传球-扣篮-传球-扣篮的二进制循环。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单排还会遇到人机局,SG遇到人机局基本必输,相反,这些攻框的角色遇到人机局,嘴都能笑歪,从S1就存在的BUG——人机没办法帽DD和普通上篮——至今未修复。
好,你SG没法玩了是吧,那就加强!
于是,出了个米娜还有安友情之类,给他们一个横移急停投篮,打一些没快补,没F的,基本不吃干扰,随便进。对,这游戏就是这么无脑,米娜刚出前一个月只能充钱买,必须让他爽。说实话,你这种营销策略都是别人玩剩下来的。
于是整个游戏彻底成为无脑游戏。不充钱,而且角色不是T1就等着被吊打,很多人说这个游戏没有竞品,确实,这游戏颠覆了我对篮球游戏的认知,他甚至都不是“篮球游戏”,一个纯纯的充钱虐人和被虐的游戏,你玩的不是篮球,是版本,是策划的律令,是数值,这个游戏只是披着篮球的皮而已。就像很多烂片,你都不能称其为电影,导演就是借助他敛财,投资人只是借助它洗钱,至于电影本身内容,没关系,收获大于成本就好了。如果你说这样的烂片和烂游戏没竞品,只能说你确实该提升一下自己的审美趣味了,他这数值卖的比谁都欢,这种游戏体验没竞品?你别自己PUA自己了,出去看看吧,手机游戏都做的比这个好。把时间浪费在看烂片上,浪费在玩这种烂游戏身上,不如玩点别的,或者做点其它的你自己更喜欢的事。什么?你没有其他喜欢的东西?你宝贵的闲暇时间只喜欢玩这烂游戏?那你也太失败和可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