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名立希吧 关注:3,510贴子:30,759

未熟美人——为什么吧友喜欢立希却不满立希塑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转载自我在MyGO吧发布的同名帖子 https://tieba.baidu.com/p/9308158930 。当初“私の銀河”联系我说希望做一个搬运,我当初承诺在3月8日搬过来,但是并没有做到,延迟到了现在,说起来也真是不好意思。
这篇贴子将讨论立希在MyGO中的塑造状况,说明我为什么喜欢立希的塑造,以及立希在二创和续集中应有的塑造方向。
原贴发布于24年12月初,正是大家关心Mujica剧透的时候。当时剧透的某些部分导致吧友们很担心Mujica中立希的角色塑造,并且很快滑坡到了质疑MyGO中立希塑造的问题上。立希是一个工具人角色吗?她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她对灯的感情是否极端?这些问题一度非常重要,人们担心立希在Mujica动画中的表现。当然随着Mujica的播出,这些问题不那么重要了。立希的形象,在我看来,没有明显的改变,这既是一件幸事,也很让人遗憾。但是不管怎么说,二创的空间是无限的。


IP属地:山东1楼2025-03-21 21:55回复
    2L备用。
    我应该会稍微就原文做一些修改。另外我应该会谈谈Mujica中立希的表现。


    IP属地:山东2楼2025-03-21 21:5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首先,立希已经是Mygo中塑造最好的静态角色。具体来说,立希远远比其他mygo们要复杂。
      从印象上,吧内讨论立希的帖子最多,对立希的争议最大。立希的每一个决策都被人们仔细审视,吧友们发明了一系列模型、理论、方法,来解释立希的行为,试着描述她扭曲(?)的个性。一个没有被好好塑造的角色可不是这样的。
      之所以立希问题总是这么麻烦,是因为立希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其他mygo们有着比较简单的动机:抓住一个核心动机,顺着这些角色的习惯,就可以理解她们的行为和决策。爱音有些虚荣,渴望被接受被重视,前期想偷懒;素世满脑子都是Crychic;灯一方面渴望从阴影中走出来,一方面恐惧再次失去乐队……立希没这么简单。
      当然很多吧友会说,“立希最喜欢灯了!”但是这不管用。立希喜欢灯不能解释她在5集的崩溃,不能解释她为什么在9集逼迫灯二选一。她偶尔做出一些短期上和长期上都不照顾灯的决定。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立希的动机很复杂。


      IP属地:山东3楼2025-03-21 22:00
      回复
        这里给出一张动机分析图。结构上类似于“冰山理论”(由冰川姐妹发明?),经过大规模的简化。
        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双向箭头表示相互促进关系;虚线表示存疑。

        我知道这种图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画法。但我相信不管怎么画,立希那边一定都更像蜘蛛网。


        IP属地:山东4楼2025-03-21 22:01
        回复
          我额外提醒一下,立希的动机网是可延展的。一个新的动机很容易被植入到立希的动机体系里去,只要不与现有的冲突。
          Mujica中,立希为了睦,对海铃打抱不平。这其中的动机是什么?它和劣感扯不上关系,和灯无关,又没有证据表明立希和睦是亲密的朋友——这俩在Crychic回忆片段里一句话也没说过吧?但是我们感觉,多多少少,这个剧情是合理的。一个新的动机介入了,我认为这是“正义感”。
          立希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一个“骑士”。立希看重勤奋、诚实和忠诚,自己做到了这几点。她反对偷懒、欺骗和隐瞒。她总是承担责任,去做乐队管理工作,哪怕有些麻烦。她保护乐队中弱小的人(灯),不被那些善于社交的人(爱音、祥子)利用或伤害。她克制自己,不去表达对灯的感情,因为她的表达可能伤害到灯。在Mujica解散后,立希理所当然地想,乐队成员应该相互帮助,而不是做事不管。这些是立希的美德。
          在Mujica播出前我就有这样的主张:立希有正义感,倾向保护弱小,这是她对灯感情的一部分。当时这个观点很少有人认同,大家更多把立希的“保护”看成是“缺点”而不是“优点”。现在或许大家更容易接受立希的正义感了。


          IP属地:山东5楼2025-03-21 22:10
          收起回复
            立希的动机多,而且还很容易扩展。所以我们说,很难找到一个比立希更立体的角色。一个立体的角色总应该赢得观众的喜爱。
            立希的内心像一座迷宫,真诚的感情在其中碰撞,以一种和原来完全不同的方式释放出来,多多少少受到她个性的扭曲;或许在音乐里,在送灯回家的夜路上,在和海铃互相打趣的话语里,她能够暂时摆脱内心的束缚,稍稍把她美丽的心灵展露出来,然后再快速地把刚刚打开的窗关上……跟海铃的君子之交,和灯之间的空气墙,学编曲却不主动重组乐队,躲在后台打工,拼命写歌,鼓点的疾走感,对什么人都凶巴巴的,遇到事就破防,破防了就生气,冷静下来又开始低落,无奈地买抹茶巴菲,清楚地知道靠近祥子可能会受伤却一直不对灯明说,为破坏过Crychic的吉他手打抱不平,这就是立希的魅力。她不缺什么塑造,也不是“Mygo指定起爆器”“追着灯的小丑”。我几乎要说立希是活生生存在着的。


            IP属地:山东6楼2025-03-21 22:14
            回复
              但是,但是,为什么我们觉得不够?立希身上是不是缺了点什么?
              的确缺了。
              立希身上没有人物弧光;她在Mygo故事中几乎没有成长。她的缺点没有被克服、和解或规避。
              Mygo很大程度上是王道成长故事。一个王道成长故事,是去剥开角色的伪装,发现她的缺点,然后再部分地克服或者接纳它:灯从怯懦的、被动的状态变得主动,用《诗超绊》拯救了mygo;爱音向灯坦白,克服了逃避心理;素世被祥子骂醒,发现“心里只有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然后在《诗超绊》中放下包袱。
              立希独立在这个主旋律之外:她的表达能力没有提升;她的情绪管理能力,或许变好了,但是更可能是因为《诗超绊》之后没有让立希破防的事发生;她的劣等感未被触及。这让观众们有一个明确的感觉:立希的塑造还没有结束。立希是未完状态。


              IP属地:山东7楼2025-03-21 22:17
              收起回复
                下一个问题:在MyGO中,立希为什么是未完状态?为什么不能塑造完整?
                (Mujica的情况我们放在后面讨论)
                我个人不想去说“立希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垫别人的”“制作组根本不在乎立希”的丧气话。我会说,立希的成长困局与其形象特征有内在联系。
                立希的成长并不容易。


                IP属地:山东8楼2025-03-21 22: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王道成长动画有一条潜在的规则:成长总是发生在浅层动因层面,角色的行为习惯、行事风格、底层逻辑保持不变。
                  爱音得到了成长。她不再逃避,不再纠结C位。她真正融入了乐队,愿意一辈子mygo下去。但是,爱音和第4集一样,致力于乐队事务中的“虚名”。她甚至没放弃Anon Tokyo。
                  灯得到了成长。她的主动换来了乐队的重生。但是,灯并没有变成话痨,情商也未见变化。她仍然没有完全理解立希对她的感情,似乎还是木木的。
                  乐奈找到了归宿。但是,乐奈没有变得可靠。她还是懒散地要着抹茶巴菲,而且不愿意付钱。
                  (我们发现在Mujica里她们的作风也未曾改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
                  角色表面上的行为风格,是角色真正的身份证,使这个角色区别于其他角色。因此行为风格必须保持稳定。擅自把孤僻的角色变得开朗、把随性的角色变得认真,会破坏观众对角色的认识。
                  角色的底层逻辑更像是角色的基因,是角色不应该否定、也不可能改变的过去。素世在乐队中有所成长,但这不可能让她的母亲回归家庭——毕竟不是童话故事。有些东西只能接受,和解。
                  夹在中间的浅层动因,是角色成长的主战场。爱音的虚荣心被弱化了,转化为对乐队的忠诚和喜欢热闹的个性,这些动因更讨喜、更成熟;素世不再想着重建Crychic,她转而在Mygo中寻找家的感觉。
                  那么,让我们回到立希——


                  IP属地:山东9楼2025-03-21 22:22
                  回复
                    立希的浅层动因恰好不适合成长。她最需要改善的,恰恰是动画不会碰的行事风格和底层逻辑。
                    立希的浅层动因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灯希关系。立希喜欢灯:她希望灯幸福,希望灯能够实现灯的愿望。这恰恰是Mygo最大的正确,没有成长的空间。其他乐队成员都支持;观众也很认可。
                    其他立希的浅层动因,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可能包括对音乐的喜爱、急于证明自己、有正义感等等。几乎都是好词。我们可以说,立希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都让她执行坏了——然而修改立希的“执行”很困难。
                    立希在执行这些“好想法”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两种力量的歪曲:其一是劣等感,其二是心理防御机制。前者长期影响立希的观念,尤其破坏她的表达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导致立希“一点就炸”;后者在立希破防之后发动,具体情况在我的 https://tieba.baidu.com/p/9186094009 中有介绍。劣等感是立希多数问题的根源。
                    可惜的是,Mygo很难触及劣等感问题。因为Mygo不涉及劣等感的根源。
                    主流解读认为,立希的劣等感来自于她的姐姐真希和白月光乐队立德祥子。另外有可能受海铃的影响。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劣等感问题,大约需要立希在精神上“弑姐”,至少也需要一个契机来正视对这些厉害角色的心理。可惜,这些角色都不是Mygo的主角,而Mygo中不存在一个地位完全高于立希的角色。


                    IP属地:山东10楼2025-03-21 22:23
                    回复
                      作为展望,如果我们希望立希成长,就不得不处理行事风格和底层逻辑问题。
                      行事风格可以缓慢改变。通过一些小故事、小遭遇,立希可以在不改变底色的前提下,把很多事做得稍微好一些。灯希的距离可以一厘米一厘米地接近,我的同人 https://tieba.baidu.com/p/9181574502 就采取这一思路;或者,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立希的行为。Mygo动画后期,让立希破防的事都消失了,立希唯一的压力是写歌,于是勤勉可靠的立希立刻可爱了起来(但是没能打消大家对立希情绪控制能力的忧虑);《鼓手余命十日谭》将时间线放在7年后,大家不再是高中生,相互的距离自然拉远,立希的距离感问题随之消失。
                      底层逻辑的改变,也就是劣等感的处理,则不得不寄希望于Ave Mujica,或者说涉及mujica乐队的二创。我们希望看到立希以比较可靠的姿态介入mujica的危机之中……并期待她有所成长。


                      IP属地:山东11楼2025-03-21 22:24
                      回复
                        原文大概就到这里了。关于Mujica动画中的立希……
                        首先明确,Mujica是没有对立希的有效塑造的。要想塑造一个角色,我们需要把她放在某种冲突之中,给她一个难题,或者制造一种威胁,或者让她适应一种新环境。然后,我们需要一定的描写资源,来刻画角色的成长过程:她怎么受到打击,她如何试着处理,如何失败,如何得到帮助,如何成功。这都是必须的。
                        Mujica动画明显处于描写资源不足的状态。编剧在立希(和其他MyGO们)的问题上保持了理智,让她们远离风暴中心,不要介入最复杂的矛盾,这就固定了角色的形象。
                        不过这么说似乎不完全对。立希还是参与了一些关键剧情的——Crychic不能说不关键吧。那么具体发生了什么?


                        IP属地:山东12楼2025-03-21 22:31
                        回复
                          对同一个事件来说,不同的叙述方式,给人的感觉有很大不同。立希演奏《春日影》这件事,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把MyGO全忘了去幻想过去”,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是“放下过去的包袱,和过去和解”。这是叙述角度带来的不同。在具体的作品中,编剧往往会用剪辑、镜头语言或者更直接的独白来把叙述固定下来。
                          立希演奏《春日影》时,说“只是普普通通的我们,普普通通地演奏着,Crychic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乐队,但它在当时被我需要着”。“普通”这个词,似乎暗示我们把Crychic跟劣感做连接:Crychic似乎不像白月光,不是完美的,或者用立希的词,“无敌的”乐队。那么我们可以说,编剧似乎是希望用《春日影》解决立希的劣感问题。


                          IP属地:山东13楼2025-03-21 22:36
                          回复
                            但是只是“似乎”而已。
                            还记得吗?角色塑造,或者角色成长,不只需要一个事件。还需要描写资源。需要一些描写来构建逻辑链条。
                            我们需要一些情节,一些镜头,来告诉我们:立希是有劣感的,这种感情有一部分联系在Crychic上。劣感对立希来说不是好东西,阻碍着立希的成长。然后,编剧会给立希一个机会,她可以去演奏《春日影》,这个时候观众会欣然接受。
                            但是没有这样的情节,没有这样的镜头。所以立希只是在演奏《春日影》,自顾自地说了一些话罢了。逻辑链条断开了,观众的情绪链条断开了,塑造失败了。演奏《春日影》的时候,观众没能畅快地哭出来。
                            这一点,仅从理论上,是很容易避免的。保留“7集要演奏《春日影》来告别Crychic”作为大前提,要去塑造立希,并不麻烦。看看这个大纲:
                            MyGO虽然结成,但是对立希来说,烦恼还是在继续。她负责作曲,在电脑前熬夜到深夜,但是很难排除Crychic的旋律。读着灯的歌词,她能看到Crychic的影子。她知道Crychic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但是她不会主动谈这件事。MyGO很脆弱,灯也一样。咖啡会冲淡这些,但不稳固。
                            但是Mujica的事情开始摇晃立希的内心。爱音总在提这件事;Mujica解散了,乐队气氛有些沉重;灯开始缺练习,然后是素世。她们在干什么?做跟Crychic有关的事吗?立希作为队长有些忧虑。她努力催大家来练习,试着排除这些干扰,让MyGO安安稳稳地组一辈子。
                            下面我们把危机放在她脸上。睦的精神出问题,立希的正义感告诉她不能做事不管。祥子家里原来突发变故,立希心里的一部分决定原谅。这时候就不要回头了,到睦的家里去,让一切结束吧。
                            “……雲間くもまをぬって きらりきらり
                            心こころ満みたしては溢あふれ
                            いつしか頬ほほを きらりきらり
                            熱あつく熱あつく濡ぬらしてゆく……”


                            IP属地:山东14楼2025-03-21 22: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好吧,写大纲也没那么难。不过经常写东西的人知道,构思容易落笔难。Mujica毕竟是Mujica的故事,很难想象编剧会安排这么多的戏份给立希。不管怎么说,应该先塑造Mujica——而事实是,Mujica的塑造资源也不够。
                              所以只能留下遗憾。至少立希的形象未见崩坏,只好靠二创了。
                              ————
                              以上是现在能想出来的新增内容。如果还有什么话想说的话再更新吧。
                              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


                              IP属地:山东15楼2025-03-21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