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本来是想磕点爱希糖的,但途中对立希的塑造有点想法,遂有此文。
在聊爱希之间的关系前,我们先来看看立希的人物形象,在mygo正片里,立希的形象其实是做出了一定的牺牲的,她身上的问题被带过去了,她和爱音是唯二可以用正常人视角去看待的人,但不同于爱音的底层人格是完整无瑕的,立希的内心远没有她表面看起来这么正常——“劣等感”这是立希的第一个关键词,它必然是立希剧情展开的立足点,立希的成长一定是她打破这种劣等感,但这条线在go里被隐藏了,立希留在go团的理由理应是go团让她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而不是那个所谓的“有灯就可以”,这种敷衍的处理带来的结果就是立希的人物形象非常单薄,大部分看完mygo的观众对立希印象很可能就只有压力怪和灯卫兵,但立希为什么要上压力呢,她又是如何变成所谓的“灯卫兵”呢,这些细节通通没有细写,一个问题需要被看见,被理解然后被解决,而立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她的问题无法被看见,因为立希劣等感的来源是她的姐姐——一个未出场的角色,问题的源头没出场,那想让这个问题被看见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立希才是那个几乎没有成长的角色,她所谓的改变,不过是她底色在渐渐显露出来,也就是立希的第二个关键词——嘴硬心软,这是立希正面塑造的最主要来源,她会为了粉毛疏于练习而生气,但也会通宵改谱来迎合粉毛,立希平等的压力每一个人,也平等的关心着每一个人,本来这种塑造是很好的,但有一个没法绕过去的问题——立希对灯的态度,不知道是不是制作组的恶意,立希对灯的态度,说不好听点,和舔狗没什么两样,这让立希的塑造出现一个问题,原本立希是因为心中的劣等感去压力别人,但现在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会让人觉得立希双标——她喜欢的人她就啥都顺着,她不喜欢的人她就疯狂上压力。这种误解是致命的,所谓上压力,是立希表达自己在意的一种方式,立希是个敏感而又自卑的孩子啊,她总是在不停地向前奔跑,她害怕自己停下,她以为自己一旦停下就会被超越,被抛弃,世界对她而言是场赛跑,她拼命奔跑害怕被追上,但其实跑道上只有她一个人,是她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有人看的话评论区接着写
在聊爱希之间的关系前,我们先来看看立希的人物形象,在mygo正片里,立希的形象其实是做出了一定的牺牲的,她身上的问题被带过去了,她和爱音是唯二可以用正常人视角去看待的人,但不同于爱音的底层人格是完整无瑕的,立希的内心远没有她表面看起来这么正常——“劣等感”这是立希的第一个关键词,它必然是立希剧情展开的立足点,立希的成长一定是她打破这种劣等感,但这条线在go里被隐藏了,立希留在go团的理由理应是go团让她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而不是那个所谓的“有灯就可以”,这种敷衍的处理带来的结果就是立希的人物形象非常单薄,大部分看完mygo的观众对立希印象很可能就只有压力怪和灯卫兵,但立希为什么要上压力呢,她又是如何变成所谓的“灯卫兵”呢,这些细节通通没有细写,一个问题需要被看见,被理解然后被解决,而立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她的问题无法被看见,因为立希劣等感的来源是她的姐姐——一个未出场的角色,问题的源头没出场,那想让这个问题被看见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立希才是那个几乎没有成长的角色,她所谓的改变,不过是她底色在渐渐显露出来,也就是立希的第二个关键词——嘴硬心软,这是立希正面塑造的最主要来源,她会为了粉毛疏于练习而生气,但也会通宵改谱来迎合粉毛,立希平等的压力每一个人,也平等的关心着每一个人,本来这种塑造是很好的,但有一个没法绕过去的问题——立希对灯的态度,不知道是不是制作组的恶意,立希对灯的态度,说不好听点,和舔狗没什么两样,这让立希的塑造出现一个问题,原本立希是因为心中的劣等感去压力别人,但现在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会让人觉得立希双标——她喜欢的人她就啥都顺着,她不喜欢的人她就疯狂上压力。这种误解是致命的,所谓上压力,是立希表达自己在意的一种方式,立希是个敏感而又自卑的孩子啊,她总是在不停地向前奔跑,她害怕自己停下,她以为自己一旦停下就会被超越,被抛弃,世界对她而言是场赛跑,她拼命奔跑害怕被追上,但其实跑道上只有她一个人,是她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有人看的话评论区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