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练(自由练习赛,FP1)
全称:第一次自由练习赛(Free Practice 1,简称FP1)。
目的:车手和车队在比赛周末初期熟悉赛道、测试赛车调校、收集数据,并适应天气和轮胎表现。
时间:通常在周五举行(部分特殊赛程可能调整)。
规则:车手可以自由跑圈,不限次数,不直接影响正赛成绩。
其他练习赛:FP2(第二次练习赛)和FP3(第三次练习赛)可能在不同日期进行,但“一练”通常指FP1。
2. 排位赛(Qualifying)
目的:决定车手在正赛中的发车顺序。
流程(传统模式):
Q1(第一节):所有车手在18分钟内跑圈,最慢的5名被淘汰(排16-20位)。
Q2(第二节):剩余15名车手在15分钟内跑圈,最慢的5名被淘汰(排11-15位)。
Q3(第三节):最后10名车手在12分钟内争夺杆位(第1名)和前十的发车位置。
关键点:排位赛成绩直接影响正赛的起步位置,是比赛周末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3. 冲刺赛(Sprint Race)
引入时间:2021年起部分分站采用,2023年后赛制调整。
目的:增加比赛周末的观赏性,并为车手提供额外积分机会。
流程(2023年后的冲刺赛周末):
一练(FP1):常规自由练习。
冲刺排位赛(Sprint Shootout):类似排位赛的缩短版(分SQ1/SQ2/SQ3),决定冲刺赛的发车顺序。
冲刺赛(Sprint Race):一场短距离比赛(约100公里,30分钟左右),前8名车手获得积分(第1名8分,第8名1分)。
正赛排位:冲刺赛的结果决定正赛的发车顺序(传统排位赛取消)。
积分:冲刺赛积分独立于正赛,但正赛仍是周末的核心。
适用分站:并非所有分站都有冲刺赛,2023年有6站采用此赛制。
全称:第一次自由练习赛(Free Practice 1,简称FP1)。
目的:车手和车队在比赛周末初期熟悉赛道、测试赛车调校、收集数据,并适应天气和轮胎表现。
时间:通常在周五举行(部分特殊赛程可能调整)。
规则:车手可以自由跑圈,不限次数,不直接影响正赛成绩。
其他练习赛:FP2(第二次练习赛)和FP3(第三次练习赛)可能在不同日期进行,但“一练”通常指FP1。
2. 排位赛(Qualifying)
目的:决定车手在正赛中的发车顺序。
流程(传统模式):
Q1(第一节):所有车手在18分钟内跑圈,最慢的5名被淘汰(排16-20位)。
Q2(第二节):剩余15名车手在15分钟内跑圈,最慢的5名被淘汰(排11-15位)。
Q3(第三节):最后10名车手在12分钟内争夺杆位(第1名)和前十的发车位置。
关键点:排位赛成绩直接影响正赛的起步位置,是比赛周末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3. 冲刺赛(Sprint Race)
引入时间:2021年起部分分站采用,2023年后赛制调整。
目的:增加比赛周末的观赏性,并为车手提供额外积分机会。
流程(2023年后的冲刺赛周末):
一练(FP1):常规自由练习。
冲刺排位赛(Sprint Shootout):类似排位赛的缩短版(分SQ1/SQ2/SQ3),决定冲刺赛的发车顺序。
冲刺赛(Sprint Race):一场短距离比赛(约100公里,30分钟左右),前8名车手获得积分(第1名8分,第8名1分)。
正赛排位:冲刺赛的结果决定正赛的发车顺序(传统排位赛取消)。
积分:冲刺赛积分独立于正赛,但正赛仍是周末的核心。
适用分站:并非所有分站都有冲刺赛,2023年有6站采用此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