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皮吧 关注:147,065贴子:3,774,037
  • 15回复贴,共1

我不允许你还不知道皮筋配置如何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以来,在各个平台,总是会看到大量的新手在询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选择皮筋配置,主要是拉距多少应该选择多长的皮筋,包括我看到很多老手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一知半解,面对问题也是含糊其辞。
其实,在我最初玩弓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终于在2019年10月我攻克了这个难题,并且于优酷、快手等平台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即皮筋综合拉伸比概念、精确计算方法及如何应用(是真正精确到毫米级的精确算法),包括对于皮筋原始拉伸比的定义和测算方法,皮筋回弹极速精确计算等概念,也陆续问世,相信不管是在贴吧还是快手,知道这些东西的人不在少数。
今天我再次将皮筋综合拉伸比精确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告知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弓友!还有一个二维码不允许发在主贴内,请后续查看,或者到某手查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4 15:31回复
    还有一个二维码,因为限制,不能发出来,请自己移步观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4 15:33
    回复
      2025-05-14 03:12:22
      广告
      嗯,对,你说的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4 15:36
      收起回复
        我在贴吧你让我去快手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4 16:17
        收起回复
          新手往往还会忽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拉感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3-14 16:34
          回复
            锥度和厚度 都会影响拉伸比,自己拉着可以就行了,不用太看重比例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3-14 17:07
            收起回复
              啊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14 19:21
              回复
                原来是你,爱归来论坛上有人做好了计算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14 22:14
                收起回复
                  2025-05-14 03:06:22
                  广告
                  以这个值作为一个基准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做法,对模型变量的定义和求解也符合逻辑,但模型的构建这一块儿我保留意见,能否给出“小头拉至极限时某微元段拉伸比和原拉伸比之比等于该微元段与小头宽度的反比”的依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15 00:41
                  回复


                    IP属地:湖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25-03-15 09:37
                    回复
                      流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14 15:58
                      回复
                        不明觉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14 1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