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神话吧 关注:144,716贴子:437,304

【论文笔记】《克苏鲁神话》中的恐怖元素——兼谈洛氏恐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25-03-11 09:42回复
    一、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的三大恐怖主题
    (一)科学禁域
    洛氏认为,宇宙古老神秘、宽广无垠,它和其间古老的造物,不仅比人类古老得多,也曾是宇宙真正的主人。它们是反伦理、反常识甚至反逻辑的,它们真实的一面是无法为人类理解的。由于人类对某些超自然现象中的“未知”无法理解及合理而正确地解读,所以,当人们面对浩渺宇宙中超自然的科学禁域时,不安和恐惧油然而生。
    人类在旧时代支配者面前渺小如蝼蚁,连思考是无意义的,真正的知识、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是有害的。洛氏笔下的角色们,常常因为过于接近宇宙的真相和无可名状的存在而落得悲惨的下场。
    作者认为,“在那个人类伟大发现和创造的时代,他可能是第一个想到科技和知识或许是有害的,尽管这些想法带有唯心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的确是一个警醒。”


    IP属地:广东3楼2025-03-11 09:50
    回复
      2025-08-27 20:4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原罪
      洛氏所强调的原罪,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缺点,是必须背负的祖先和家族所犯下的罪孽。他甚至觉得人类曾经毁灭过一次,人因贪婪生而有罪,必须为之付出代价,而赎罪的唯一方法就是等待惩罚降临,人类的主动显得毫不重要。就像他在The Dunwich Horror(《敦威治恐怖事件》中使用“psychopompos(引魂使者)”,即夜鹰,描述的Wilbur(威尔伯)一样,背负着家族的阴霾与母亲的不洁,最终成为骇人的怪物。而敦威治当地的人们也成为这份罪孽的牺牲品。


      IP属地:广东4楼2025-03-11 09:51
      回复
        (三)天命难违
        洛氏在作品中展现了一种天命观:一切就像一场梦境,当灾难凭空降临在无知的人们身上,他们也无法违背自己的命运;他们在灾难开始时可能还有机会保住性命,却因为自己的好奇和命运的束缚,无法自拔。
        就像The Call of Cthulhu(《克苏鲁的呼唤》)中的四个部分:①遭袭击的教授;②年轻人的梦境;③恐怖的宗教仪式;④老水手的死亡。小说中人物的抗争显得毫无意义,他们不断随着时间的发展深入真相,却最终在真相中无法自拔,陷入奇怪的疯狂中。仿佛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可他们并不能躲避最终灭亡的结果。
        作者认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死亡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种挑战。面对死亡的挑战,人类需要具有死亡的生命意识,应该尽可能地发挥人类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去创造人生的价值;而不是像洛氏一样: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一切降临。”


        IP属地:广东6楼2025-03-11 09:55
        回复
          二、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基本特色
          (四)打破传统
          洛氏的小说创作,其特质表现为“荒诞”“惊悚”和超自然的“灵异”。尽管洛氏也有一部分作品是哥特式恐怖小说,但与传统哥特小说相去甚远,具体体现在它的反逻辑、反常识和反伦理上。
          1、反逻辑
          洛氏小说的主人公,每每或是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是受到药物的影响而叙述不清,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太符合逻辑性。他们的所见所闻也超出了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范畴。如The Rats in the Walls(《墙中之 鼠》)中,当事人并不知道他自己就是这一切灾难的起因,由于视角限制了一些信息,显得与逻辑不符。
          2、反常识
          模糊化、不确定化和陌生化是洛夫克拉夫特最常见的恐怖描述。《克苏鲁的呼唤》船长日记中描写的违背一切物理法则和常识的几何体及神秘生物;《来自群星的色彩》中神秘陨石的色彩和特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甚至于“Cthulhu”这个词也没法用人类的语言准确拼读出来,等等,这些要素不能为人类所接受,也无法用语言描述。
          3、反伦理
          反伦理普遍存在于《克苏鲁神话》的神话体系中,这些邪恶的旧日支配者(GreatOld Gods)满怀恶意,毫无怜悯,同生于伟大外神(Outer Gods)Azathoth(阿撒托斯)的愚梦之中, 却有着互相吞噬互相寄生的关系。具体到洛氏的小说中,体现出的就是多个器官和畸形、异形,另外还有弑杀的情节出现。


          IP属地:广东7楼2025-03-11 10:06
          回复
            (五)形式多样
            洛氏一直在努力尝试不同的文体创作,文本形式如同他的故事一样诡谲多变。在The Whisperer in Darkness (《暗夜呢喃》)和一些其他作品中,他尝试创作书信体故事,而书信体是哥特式故事常用的形式。
            科幻体是他最擅长的形式之一,他也是第一个将科幻与恐怖结合在一起的作家,这些作品不同于后世的一些科幻预言表现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担忧,而是直接对科学本身产生质疑。
            神话体是受他童年阅读的《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和他祖父给他讲的神鬼故事的影响,也曾有一个时期受噩梦的影响。
            (六) 自成体系
            洛夫克拉夫特因他的人造神话被人铭记,上古之神(Elder Gods),旧日支配者,它们有着人类语言所不能言说的名字,是《克苏鲁神话》最为核心的内容;虽然都是在小说中的咒语、祷词和献祭中偶然出现的名字,但它们就像一条贯穿所有作品的线,尽管不是有意而为之。
            总体而言,“克苏鲁神话”严格意义上不属于神话,而是一种反神话,泯灭神的人性的产物。这种神话体系并不是有意而为的,而是无意间形成的。


            IP属地:广东8楼2025-03-11 10:10
            回复
              三、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作为美国恐怖小说的先驱,洛夫克拉夫特达到了一个开拓性的高度,他的恐怖总是充满宇宙和神秘色彩。他的恐怖美基于一种崇高与优美的关系原理,带有一种巴洛克式的畸形和扭曲,故事的片段性更是带有一种未完成的美感。对于很多人而言,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在挑战和冲击自己的世界观,冲破常理的桎梏。他打开了恐怖小说创作的大门,将他人工神话中的怪物们放到恐怖小说的整个宇宙之中。
              (七)崇高感与被压迫的恐慌
              洛氏钟情于崇高(高于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存在)的描写,并擅长于将崇高与渺小之间的差距拉得非常大,模糊化的语言和非常识的修饰,让审美客体(也就是故事中的主角与现实中的读者)无法理解,只能承受深深的压迫感。他的恐怖更像是一种深海和深空恐怖,一种未知和孤独的恐怖。正是这种未知的不可预测性,导致了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和对源自神秘且超乎想象的大自然即将降临到人类身上的恩赐或灾祸的极度恐慌。人永远无法理解宇宙,就像他在The Outsider(《异乡人》)中描绘的那种永恒孤独的状态:当他走出城堡,身体因发生了非人化的改变而成为了人类的“异乡人”,他已经永远回不去(社会)了。


              IP属地:广东9楼2025-03-11 10:16
              回复
                (八)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源于葡萄牙语 Barocco,本指“不整齐的珍珠”,后来喻指“奇特、变形、古怪”等反常之像。巴洛克风格是一种新奇、创新的艺术,其美学魅力在于对不和谐的分解,当不和谐的因素被削弱时,所有事物之间的关系都会变得和谐而融洽,从而带给读者一种更富于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崇高感。
                洛氏的克苏鲁风格恐怖作品,某种意义上就表现为巴洛克风格,它总是尝试着颠覆传统与思维定式,这种大胆的创新使现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很多洛氏作品中的故事描述是零散的,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会使读者感到迷茫,因为叙述者自己也是不明白的,叙述对象是无法理解、不可描述的。
                神秘的宗教狂热、悲观和颓废,以及幻想和极端怪异的描述在克苏鲁体系中均有体现,涉及到古老神明的描述内容,洛氏经常用古英语甚至拉丁文来描写,而《克苏鲁的呼唤》中原始、愚昧的信徒们为邪神举行活祭,跳着舞为祂祝祷,丑陋、畸形、崇高、荒诞同时发挥着作用,将故事带入高潮,这就是典型的巴洛克式描写。


                IP属地:广东10楼2025-03-11 10:22
                回复
                  2025-08-27 20:40: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九)恐怖美
                  恐怖能使人愉悦。人本应该遵从理性而限制感性,受制于道德伦理,然而在恐怖小说中,一切限制和枯燥的日常生活都被打破了,人类受压制的情感得到释放,在道德和法律的允许下得到了本能的发泄,使他们协调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享受自由的美感。恐怖文学作品中的“怪奇”元素,恰恰顺应了读者内心世界“寻奇求异”的审美需求。
                  洛氏的陌生化描写,让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保持了一个适当的距离,从而把痛苦和折磨变成了一种美学享受。在《来自群星的色彩》中,加德纳一家人陷入疯狂,让人感觉到一种悲剧美;疯长的五颜六色的神秘植物,让人感觉到一种荒诞美;巨大而诡异的加德纳家的农场,陨石以人们没见过的颜色再次聚集空中,让人感觉到一种崇高美;那些老阿米不愿说出口的物质,让人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丑陋美,还有深深的恐怖。


                  IP属地:广东11楼2025-03-11 10:41
                  回复
                    对未知世界的无尽遐想,对惊悚刺激的“大快”体验,对诡异悬疑的强烈期待,是人类与生俱来且永不泯灭的审美需求。洛夫克拉夫特堪称20世纪恐怖科幻小说巨匠,他定义了恐怖,后世的名家如Stephen Edwin King(史蒂芬·金),Junji Itou(伊 藤润二)和Gen Urobuchi(虚渊玄)等,都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过对洛夫克拉夫特的崇敬和模仿。
                    洛氏作品的很多优点同时被人诟病为缺点,这都无关紧要,洛夫克拉夫特对恐怖文学创作的冲击是巨大的。至今,仍然有无数《克苏鲁神话》体系追随者继续着洛夫克拉夫特未完成的创作,这一潮流也形成了当今最大的文学创作体系之一。


                    IP属地:广东12楼2025-03-11 10:42
                    回复
                      IP属地:广东13楼2025-03-11 10:44
                      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11 11:47
                        回复
                          先收藏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11 11:53
                          回复
                            好贴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11 13:06
                            回复
                              2025-08-27 20:3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帖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3-11 14: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