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lz 直板全横打比赛 1500 练球 1600 缓慢涨球中。目前主拍 86g 樊 sa 正手省狂三 40 2.1 灌油反手省狂 820 37 2.1 灌油。
结论:91g sa >86g sa >86g sz。
三块板子中,91g 的 sa 最好打,底劲充足。86g 的 sa 和 sz 都能感觉到重量不够导致的不够实。86g 的 sa 会稍微比 91g 的柔和一丁点,但是任远硬于樊 a。86g 的 sz 非常喷弹,球停留时间过短,十分要求放松发力。
同一块结构的板子,重量越重越实,越轻形变量越大,不同重量下打起来差异还是蛮大的。
下面详细讲一下各个底板的感受:
我第一块打的是 91g 樊 sa,给我的感觉非常好。反手质量搭配 rkxx 特别高,但是稳定性存在问题。正手弧线很低,而且因为前期搭配的是 rkz、t05、v15s 等外套,也很难造出来弧线(而且那个时候我还不太会拉球,撞击太多)。正反手搭配下来球拍有 196g,真的太重了
反手 rkxx 52g,正手也是 52g 左右。
第二块板是 86g 的樊 sz,不太行。最大的问题就是球在拍子上停留的时间太短!sa 已经非常硬了,但是保留一定的 alc 的球在拍上的滞留感。sz 给你的第一感受是弹,非常的弹,而且还是具有一定形变量的那种弹。像是一把能拉开,但是只能拉开一丁点儿的硬弓,每次都会在你瞄准前就很快把箭射出去。防守也压不住球很难吸力,会很吃对面的旋转。搭配参考第一块 sa,因为这段时间两块板是交换着胶皮打的。
第三块板是 86g 的樊 sa,目前保留为主板。在折腾板子的这段时间里,我也在烧教练,水平在稳步提升。如果要我现在反过来说,我会说 91g 的 sa 是最好打的,但是为什么保留 86g 的 sa 作为主板,是因为真的太重了打不动😮💨。本质上两块 sa 是一个结构的板子,但是重量差异使得二者存在比较显著的打感区别。已知手柄和纤维的重量不变,那么存在差异的就是木材的密度导致的重量差异。其实 91g 的 sa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它的桐木大芯给的支撑会更足一点,而 86g 的明显弱一些。练球时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 91g 的 sa 给你信心会更足一些,球质也高很多,但是我的水平还远没有到需要我出球质的程度,所以为了 5g 的重量,我还是选择 86g 的樊 sa。另外,目前正手狂三反手狂 820 搭配下来也有 193g。
樊 sa 反手搭配狂 820 灌油还真是不错的,我建议大家尝试一下,旋转跟 rkxx 是一个水平的,但是允许你挂一板,没那么强调撞磨。

结论:91g sa >86g sa >86g sz。
三块板子中,91g 的 sa 最好打,底劲充足。86g 的 sa 和 sz 都能感觉到重量不够导致的不够实。86g 的 sa 会稍微比 91g 的柔和一丁点,但是任远硬于樊 a。86g 的 sz 非常喷弹,球停留时间过短,十分要求放松发力。
同一块结构的板子,重量越重越实,越轻形变量越大,不同重量下打起来差异还是蛮大的。
下面详细讲一下各个底板的感受:
我第一块打的是 91g 樊 sa,给我的感觉非常好。反手质量搭配 rkxx 特别高,但是稳定性存在问题。正手弧线很低,而且因为前期搭配的是 rkz、t05、v15s 等外套,也很难造出来弧线(而且那个时候我还不太会拉球,撞击太多)。正反手搭配下来球拍有 196g,真的太重了

第二块板是 86g 的樊 sz,不太行。最大的问题就是球在拍子上停留的时间太短!sa 已经非常硬了,但是保留一定的 alc 的球在拍上的滞留感。sz 给你的第一感受是弹,非常的弹,而且还是具有一定形变量的那种弹。像是一把能拉开,但是只能拉开一丁点儿的硬弓,每次都会在你瞄准前就很快把箭射出去。防守也压不住球很难吸力,会很吃对面的旋转。搭配参考第一块 sa,因为这段时间两块板是交换着胶皮打的。
第三块板是 86g 的樊 sa,目前保留为主板。在折腾板子的这段时间里,我也在烧教练,水平在稳步提升。如果要我现在反过来说,我会说 91g 的 sa 是最好打的,但是为什么保留 86g 的 sa 作为主板,是因为真的太重了打不动😮💨。本质上两块 sa 是一个结构的板子,但是重量差异使得二者存在比较显著的打感区别。已知手柄和纤维的重量不变,那么存在差异的就是木材的密度导致的重量差异。其实 91g 的 sa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它的桐木大芯给的支撑会更足一点,而 86g 的明显弱一些。练球时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 91g 的 sa 给你信心会更足一些,球质也高很多,但是我的水平还远没有到需要我出球质的程度,所以为了 5g 的重量,我还是选择 86g 的樊 sa。另外,目前正手狂三反手狂 820 搭配下来也有 193g。

樊 sa 反手搭配狂 820 灌油还真是不错的,我建议大家尝试一下,旋转跟 rkxx 是一个水平的,但是允许你挂一板,没那么强调撞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