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台吧 关注:729贴子:21,916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老师主讲《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1 11:49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 第1集《四时节气轮回处》 3月2日播出
    提到四时节气,我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春日繁花似锦、夏日荷叶田田、秋日硕果累累、冬日雪花纷飞的绝美画面。世间万物依时而动,冬去夏来,四季更替,岁月流转间,见证着自然的兴衰与生命的轮回。从山林的枯荣到人间的生死,从溪流的融凝到世间的冷暖,都在这四季的律动中悄然演绎。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与自然的联系似乎变得愈发稀薄。但自然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依旧是生命延续的不变法则。先辈们深入探究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奥秘,依据世代积累的经验,划分出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事。
    这份智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这些节气背后,蕴含着中医学深邃的养生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与领悟。
    那么,在这四季的轮回与节气的变换中,中医究竟有哪些独特的养生秘诀,能帮助我们顺应自然、延年益寿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一集《四时节气轮回处》,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1 11:55
    回复
      2025-08-30 10:39: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范仲淹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1 15:06
      收起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 第2集《昼夜子午奔逝时》 3月3日播出
        健康长寿一直都是人们长久以来的美好愿望。但最好的养生方法并不是大把大把地吃营养补品,而是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保持好一个个健康的小习惯,顺应节律、调养身心,这样自然就能健康长寿。
        在中医看来,每一天的昼夜交替、时辰变化,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必然要按照日出日落、阴阳盛衰的变化来调整生活作息、安排日常活动。而在一天之中,子时即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和午时即上午11点至下午1点,这两个时间段是每一天养生活动的关键节点。
        中医有“子午流注”的理论,就是说人体气血在十二经脉中循环运行,每两个小时流注一条经脉,与十二时辰对应,子时和午时就是每一天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我们养生就要顺应这一节律。
        那么,我们在子时和午时都应如何注意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顺应每一天的昼夜节律来养生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2集《昼夜子午奔逝时》。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3 21:08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3集《生于南北山河畔》 3月4日播出
          在这浩瀚的天地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独特的养生智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塑造了人们各异的体质与生活习惯。
          从衣着的变换到饮食的差异,从居住的智慧到出行的讲究,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人与自然的微妙联系。而古人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愈显珍贵。
          在古人眼里,因地制宜的养生之道,深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理、病理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养生、治疗时需要灵活调整,采用不同方式;此外,随着四季的更迭,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养生需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养生之道。
          那么,在面对不同地域及气候变化时,我们在养生方式上如何做出正确调整?在中医看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又蕴藏着怎样的养生奥秘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3集《生于南北山河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3 21:13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4集《配于三五药食间》 3月5日播出
            大自然中的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不论是草木花果,还是飞禽走兽,甚至是金石,但凡能够用来治疗疾病的,都可以称之为药材。这些药材不仅各自具备独特的功能属性,在搭配使用后,更是能够组合成药效极佳的配方。这种多元化的药材搭配方式,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在中医的配方中,可不仅仅只有药材,各类食材也十分常见。中医自古就有“药膳同源”的说法,药材与食材搭配,不仅保留了本身的药用功效,还能起到滋补养生的作用,风味也独具一格。中医的药膳配方讲究,做法也十分精细,在药材与食材融合碰撞的背后,是中华医药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与经验。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里,都有哪些搭配的智慧?中医药食要如何组合食用,才能够发挥出它们的最大功效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四集《配于三五药食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5 09:48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5集《有序隐于常形外》 3月6日播出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之中,形成了中医思维特有的有序性原理。而由于人体是高度复杂、时刻变化的生物系统,所以机体的平衡、有序对人体健康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无论是阴阳之间的有序流转、人与外界的和谐有序还是身体与情志的有序统一,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机体的健康与否,不仅要看整体特性和状态是否稳定,还要看其稳定的性质和水平,即“有序”还是“无序”。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判断身体是否处于有序的状态之下?在日常养生中,我们又该如何去维持和塑造一个有序的机体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五集《有序隐于常形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5 09:50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6集《有机藏在关联中》 3月7日播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8 12:14
                回复
                  2025-08-30 10:3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7集《形神相得本一体》 3月8日播出
                  《黄帝内经》提出,智者养生“和喜怒而安居处”,这样方能“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智慧的人养生会调和喜怒而安定起居,如此则邪气不侵,延年益寿。这句话向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日常养生的重要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的情绪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感就像我们生活的调味剂,缺一不可,但决不可过度。过度的情感波动会对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在调节人们情绪方面,中医有哪些重要理念与独特方法?我们该如何运用中医学强调的“整体观念”来呵护身心、护佑健康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七集《形神相得本一体》,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08 12:15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8集《阴阳互根源自和》 3月9日播出
                    阴阳之道,玄妙而深远,它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更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到古老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再到中医经典中的精辟论述,“阴阳自和”的理念贯穿始终,维系着大自然与人体运作的微妙平衡。
                    阴阳互根,源自和合,这是生命得以自愈、机体保持健康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饮食调养与生活起居中,阴阳平衡的艺术无处不在。寒与热的巧妙搭配,昼与夜的规律作息,都是“阴阳自和”之理的生动写照。甚至,人们通过太极拳等养生方式,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也是阴阳相济、互根互用的完美体现。
                    那么,阴阳学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具体应用?在饮食调养中,我们又该如何巧妙搭配食物的阴阳属性,以达到阴阳并济的效果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八集《阴阳互根源自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8 12:16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9集《脾胃互因燥湿济》 3月10日播出
                      “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饮食,是世间所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解决了“吃”这个大前提,人们才有能力去进行其他的活动。俗话说,“胃口好,身体好”。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我们的身体里,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是胃。其实,我们的胃在“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帮手,是它们二者的合力运作,才让我们能够拥有好胃口和好身体,这个好帮手,就是脾。
                      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之中,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表里关系,因此,在中医学上,脾和胃的功能和属性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胃负责接收食物,脾则负责运输营养,它们掌控着我们的消化和吸收,维持着我们日常饮食与排泄的代谢循环。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辨别脾和胃的功能是否健康?在日常养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去保养脾胃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九集《脾胃互因燥湿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8 12:17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10集《肝胆相照表里连》 3月11日播出
                        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之中,许多人体的器官和医学的术语也在悄然间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肝和胆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之一。从形容二人情深义重的“肝胆相照”,到体现品格高尚的“侠肝义胆”,肝和胆在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的同时,也暗藏着人们对于它们的认知与了解。
                        在中医思维中,肝和胆这两个重要的器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谋略和决断,更是对身体健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这两个重要的器官?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十集《肝胆相照表里连》。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11 10:42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11集《肝肾藏精母育子》 3月12日播出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气、血、精、津等宝贵精华物质,故又名“五神脏”。五脏虽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其中,肝、肾两个脏腑在人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肝是人体的主要代谢脏器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肾则是人体的主要排泄脏器之一,具有过滤和清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水分的功能。肝、肾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脏腑,保持肝、肾健康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养护好肝、肾?肝、肾之间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关联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十一集《肝肾藏精母育子》,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11 18:46
                          回复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12集《心肺行血相助君》 3月13日播出
                            《黄帝内经》有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重要动力。气血充沛的人各脏腑功能良好,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气血亏虚的人则身体机能失调,面色不佳,疲倦乏力。谈到气血,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心与肺的关键作用。
                            在中医看来,主导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脏腑就是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良好的心肺功能使气血输布人体全身,运行通畅,从而保证了身体各脏腑、经络的调和与健康。
                            那么,既然人体的心肺功能如此重要,我们到底该如何养护心肺,确保气血运行畅通无阻?中医又提出了哪些调养心肺的深刻思想与日常养生的小妙招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十二集《心肺行血相助君》,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11 18:47
                            回复
                              2025-08-30 10:2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延年益寿话养生》(第一部)第13集《朱雀玄武得交泰》 3月14日播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说法,而“四象”就是指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这四大神兽。它们最初来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在时间上,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在空间上,则分别镇守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四象”不仅具备时空意义,更和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五色以及人的五脏相对应,比如朱雀为阳,属火,红色,对应心脏;玄武为阴,属水,黑色,对应肾脏,因此在养生方面,朱雀、玄武得交泰便是指心、肾的互通,反映了阴阳交感、水火既济的哲学理念。那么,从古代的中医典籍中,我们能看到古人怎样的养生之道?这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何启示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延年益寿话养生》第十三集《朱雀玄武得交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12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