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笔者4年以来研究和实践直拍横打的经验总结,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多包涵。这是本文在微信公众号的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BK3-Cx0p_CXJA-ovduHdg
首先要说的是,所谓“食指发力”和“拇指发力”,只是网络上常见的说法,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有形变就有力的存在,握拍时不存在只有食指或者拇指发力的情况,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食指发力为主还是拇指发力为主。
另外,直拍拍肩的打磨从而保证舒适的握拍是研究此问题的基础,不了解的请先阅读《厦说乒乓——直拍球友大难题!拍肩到底怎么磨?一次性教会!https://mp.weixin.qq.com/s/fozxJYc6s_gyBz6HB_i07Q
那么接下来,笔者将详细讲解这两种争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究竟哪种合理。
1. 横打不横
其实笔者一直觉得直拍横打这个名字特别误导人,好像“横打”就应该将球拍90度横过来才叫横打,或者像横拍一样打才叫横打。这种误读使得许多人一上手拨球就觉得拍子应该横着放然后像横拍把拍头往前送。但是只要大家尝试过就会知道,这样如果还保持着正手的握拍,是不可能打开拍面的,发力也十分别扭。于是为了打开拍面,许多球友就会选择把食指翘起、拇指用力下压的动作。这样的动作中小力量弹、拨、贴还可以,但是一旦退到中台拉,就会发觉很难发上力,打出的球质根本比不了横拍反手,而且总感觉拍子会飞出去,因为此时只有拇指和后面的中指无名指捏着拍子。
那么横打真的是这样横着拍子打吗?让我们先看看直拍横打宗师王皓的攻球。

细心的球友已经发现,王皓在横打击球的瞬间是拍柄朝斜前方,一般意义的拍头朝斜下。
没看清?我们换个视角再看一遍。

或者我们可以大胆的说,直拍横打的拍头并不在传统意义的位置,而是在右侧拍肩上方(左手为左侧上方)一点的位置。攻球动作完成时,才会出现一般意义的拍头朝前的情况。


(王皓在皓令天下教学片里的讲解)
有人可能会问,笔者啊,这看起来也只是原来横着的握拍斜了一点点,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下面笔者就来亲自演示一下。
首先来看横着置拍的时候,哪怕笔者已经将食指翘起,拇指用力压拍,也无法亮出很大的拍面,只有将肘往前伸,才可以亮出拍面

然而,只要将手腕略微一勾,诶,拍面是不是就亮出来了?而且这样保持正手食指扣着拍柄的握拍也是可以的。
(其实笔者这里手腕勾得有点太多了😥,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好)
这样一来,所谓横打时用食指扣住拍柄无法亮开拍面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徐海东、马琳还有欧洲新秀菲利克斯勒布伦横打击球时的板型,可以发现同样也都是这种略微斜着的板型。

2.撕拉流VS弹击流
大家都知道,横拍选手有擅长撕拉的选手,例如樊振东、林高远等,也有擅长弹击的选手例如佩尔森、莫雷加德等。直拍同样也有,擅长撕拉的有王皓、薛飞、菲利克斯等,擅长弹击的有赵子豪、高云娇等。
但是笔者要说的是,直拍横打的动作结构并不适合大量使用弹击,撕拉才是横打的优势所在。受限于手腕的角度,横打在弹击时无法像横拍一样直直地往前怼,力量会受限;即使加上手腕,拍面也很容易因为手腕角度限制而迅速下压导致失误,也很难完成变线的动作。
(可以对比弹击流的高云娇和撕拉流王皓击球完成后的拍面打开的程度,很明显高云娇要压得多,一旦击球时机不对比如击球晚了,就可能因为拍面太过下压而失误)
相反,在进行撕、拉等动作时,横打很容易用手腕在球的切线方向运动,从而加上强烈的旋转,还可以通过手腕旋转方向的改变完成隐蔽的变线。
有人要说,笔者,我的手腕力量不足,手指力量也不好,感觉捏不住拍子,这些用手腕鞭打的动作我做不到啊。别急,接下来就是本文的重点所在——食指勾拍。
首先要说的是,所谓“食指发力”和“拇指发力”,只是网络上常见的说法,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有形变就有力的存在,握拍时不存在只有食指或者拇指发力的情况,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食指发力为主还是拇指发力为主。
另外,直拍拍肩的打磨从而保证舒适的握拍是研究此问题的基础,不了解的请先阅读《厦说乒乓——直拍球友大难题!拍肩到底怎么磨?一次性教会!https://mp.weixin.qq.com/s/fozxJYc6s_gyBz6HB_i07Q
那么接下来,笔者将详细讲解这两种争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究竟哪种合理。
1. 横打不横
其实笔者一直觉得直拍横打这个名字特别误导人,好像“横打”就应该将球拍90度横过来才叫横打,或者像横拍一样打才叫横打。这种误读使得许多人一上手拨球就觉得拍子应该横着放然后像横拍把拍头往前送。但是只要大家尝试过就会知道,这样如果还保持着正手的握拍,是不可能打开拍面的,发力也十分别扭。于是为了打开拍面,许多球友就会选择把食指翘起、拇指用力下压的动作。这样的动作中小力量弹、拨、贴还可以,但是一旦退到中台拉,就会发觉很难发上力,打出的球质根本比不了横拍反手,而且总感觉拍子会飞出去,因为此时只有拇指和后面的中指无名指捏着拍子。
那么横打真的是这样横着拍子打吗?让我们先看看直拍横打宗师王皓的攻球。

细心的球友已经发现,王皓在横打击球的瞬间是拍柄朝斜前方,一般意义的拍头朝斜下。
没看清?我们换个视角再看一遍。

或者我们可以大胆的说,直拍横打的拍头并不在传统意义的位置,而是在右侧拍肩上方(左手为左侧上方)一点的位置。攻球动作完成时,才会出现一般意义的拍头朝前的情况。


(王皓在皓令天下教学片里的讲解)
有人可能会问,笔者啊,这看起来也只是原来横着的握拍斜了一点点,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下面笔者就来亲自演示一下。
首先来看横着置拍的时候,哪怕笔者已经将食指翘起,拇指用力压拍,也无法亮出很大的拍面,只有将肘往前伸,才可以亮出拍面

然而,只要将手腕略微一勾,诶,拍面是不是就亮出来了?而且这样保持正手食指扣着拍柄的握拍也是可以的。

(其实笔者这里手腕勾得有点太多了😥,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好)
这样一来,所谓横打时用食指扣住拍柄无法亮开拍面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徐海东、马琳还有欧洲新秀菲利克斯勒布伦横打击球时的板型,可以发现同样也都是这种略微斜着的板型。

2.撕拉流VS弹击流
大家都知道,横拍选手有擅长撕拉的选手,例如樊振东、林高远等,也有擅长弹击的选手例如佩尔森、莫雷加德等。直拍同样也有,擅长撕拉的有王皓、薛飞、菲利克斯等,擅长弹击的有赵子豪、高云娇等。
但是笔者要说的是,直拍横打的动作结构并不适合大量使用弹击,撕拉才是横打的优势所在。受限于手腕的角度,横打在弹击时无法像横拍一样直直地往前怼,力量会受限;即使加上手腕,拍面也很容易因为手腕角度限制而迅速下压导致失误,也很难完成变线的动作。
(可以对比弹击流的高云娇和撕拉流王皓击球完成后的拍面打开的程度,很明显高云娇要压得多,一旦击球时机不对比如击球晚了,就可能因为拍面太过下压而失误)
相反,在进行撕、拉等动作时,横打很容易用手腕在球的切线方向运动,从而加上强烈的旋转,还可以通过手腕旋转方向的改变完成隐蔽的变线。
有人要说,笔者,我的手腕力量不足,手指力量也不好,感觉捏不住拍子,这些用手腕鞭打的动作我做不到啊。别急,接下来就是本文的重点所在——食指勾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