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ECT-04-0976)的资助。
--------------------------------------------------------------------------------
[1] [日]仁井田升《唐代法律文书の研究》第一章《印章》,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唐代の古文书に见えたる官印》,载《书苑》第4卷第9号,1940年。[日]森安孝夫《河西帰义军节度使の朱印とその编年》,载《内陆アジア言语の研究》XV,朋友书店、东方书店,2000年。[法]Chen Tsu-lung(陈祚龙), Liste alphabétique des impressions de sceaux sur certains manuscrits retrouvés à Touen-houang et dans les régions avoisinantes, Mélanges publiés par 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TomeⅡ,Paris, 1960(此据费海玑译《瓜沙印录》,载《大陆雑志》第25卷第4期,1962年);Liste supplémentaire des impressions de sceaux officiels sous les T’ang et les Cinq Dynasties, Journal Asiatique 251-2, 1963;《古代敦煌及其他地区流行之公私印章图记文字录》,载《敦煌学要龠》,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法]Danielle Eliasberg, Les signatures en forme d’oiseau dans l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 Michel Soymié, Contributions aux Études surTouen-houang, Genève-Paris, 1979。[俄]丘古耶夫斯基著,魏迎春译《俄藏敦煌汉文写卷中的官印及寺院印章》,载《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1期。王永兴《敦煌吐鲁番出土唐官府文书缝背缝表记事押署钤印问题初探》,载《文史》第40辑,中华书局,1994年。钱墨君《敦煌遗书中的历代官印述论》,载《篆刻》2000年第2期。王艳明《瓜沙州大王印考》,载《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
[2]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沙知、李正宇所撰“印章”诸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89~294页。
[3]森安孝夫《河西帰义军节度使の朱印とその编年》,载《内陆アジア言语の研究》XV,第1~122页,前面还附有彩色及黑白图版。以下凡引森安先生此文,皆不再出注。梁晓鹏先生摘译了该文中所附的法文概要“Chronologie des sceaux officiels employés par les commissaires impériaux de l’Armée Revenue au Devior(Kouei-yi kiun归义军)”,载《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
[4]荣新江《沙州归义军历任节度使称号研究(修订稿)》,载《敦煌学》第19辑,1992年,第15~67页;《归义军史研究》第二章《归义军历任节度使的卒立世系与称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0~147页。
[5]《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宣宗大中五年(851)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8044~8045页。张议潮所遣使者到达长安的时间,《资治通鉴》原文作“正月”,但注文中又有作“二月”者,而且第8049页注引《实录》亦作“二月”,故取之。
[6]《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下《吐蕃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6107~6108页。
[7]《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宣宗大中五年(851)条,第8049页。
[8]《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9]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58页。
[10]森安孝夫《河西帰义军节度使の朱印とその编年》所附彩色图版Planche Ⅰ上图,《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第180页黑白图版不清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3页。录文又参[日]赤木崇敏《河西帰义军节度使张淮鼎——敦煌文献P.2555 pièce 1の検讨を通じて——》,载《内陆アジア言语の研究》X X,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