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受朋友推荐存在主义,故去读了加缪的《局外人》读完后一头雾水,故前来发帖请求指教
1、主人公对于母亲的死亡的态度是否可取?我们在面对亲人的离去时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哭一小时也好,哭一星期也好,不哭也好。我认为主角第二天出去正常娱乐没有太大的问题。可lz这辈子还未曾遇到过亲人的离去,未免有点纸上谈兵,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2、主人公到底该不该死?
我首先不是很明白主人公为啥要杀人。其次网上说这部小说主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审判主角死刑的理由大多是检察官等人的自我推断,而并非仔细询问了主人公动机后提出。主人公是因为与社会规则格格不入而死的。我觉得吧,主人公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淡与杀人案的确没啥关系,但主人公怎么说也是个杀人犯。我觉得应该是要死的。但这样想确实没考虑到主人公的感受。我没学过法,书里主人公感觉像是过失杀人或正当防卫了。这样的人该死吗?
3、这本书的存在主义在哪?
网上说是主人公死前感受到的世界的美妙以及他平时对于生活的享受,表现了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我感觉主人公在平时生活里是属于摆烂的那种。沉浸于欲望与享乐。这样是热爱生活吗?文中玛丽多次问他爱不爱自己。主人公说可以结婚,但肯定不爱她。这不纯渣男吗?就光从他对于玛丽的态度来看,我认为玛丽在他生命中就是个提供生理和心理娱乐的工具一般。换任何一个其他女人甚至机器人都有同样效果。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能体会他人感受的人,是热爱生活吗?是存在主义吗?
4、最后一段主人公与神甫的对话lz完全没看懂在讲啥。还有就是为何主角最后要求看他死刑的观众向他投来憎恨的吼叫?
每个人都是要死的,那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是像神甫一样找个信仰,还是和主人公一样这一切都无所谓?说实话我也没太清楚主人公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求大家解答


1、主人公对于母亲的死亡的态度是否可取?我们在面对亲人的离去时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哭一小时也好,哭一星期也好,不哭也好。我认为主角第二天出去正常娱乐没有太大的问题。可lz这辈子还未曾遇到过亲人的离去,未免有点纸上谈兵,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2、主人公到底该不该死?
我首先不是很明白主人公为啥要杀人。其次网上说这部小说主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审判主角死刑的理由大多是检察官等人的自我推断,而并非仔细询问了主人公动机后提出。主人公是因为与社会规则格格不入而死的。我觉得吧,主人公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淡与杀人案的确没啥关系,但主人公怎么说也是个杀人犯。我觉得应该是要死的。但这样想确实没考虑到主人公的感受。我没学过法,书里主人公感觉像是过失杀人或正当防卫了。这样的人该死吗?
3、这本书的存在主义在哪?
网上说是主人公死前感受到的世界的美妙以及他平时对于生活的享受,表现了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我感觉主人公在平时生活里是属于摆烂的那种。沉浸于欲望与享乐。这样是热爱生活吗?文中玛丽多次问他爱不爱自己。主人公说可以结婚,但肯定不爱她。这不纯渣男吗?就光从他对于玛丽的态度来看,我认为玛丽在他生命中就是个提供生理和心理娱乐的工具一般。换任何一个其他女人甚至机器人都有同样效果。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能体会他人感受的人,是热爱生活吗?是存在主义吗?
4、最后一段主人公与神甫的对话lz完全没看懂在讲啥。还有就是为何主角最后要求看他死刑的观众向他投来憎恨的吼叫?
每个人都是要死的,那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是像神甫一样找个信仰,还是和主人公一样这一切都无所谓?说实话我也没太清楚主人公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求大家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