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爱青吧 关注:37,969贴子:588,033

脑子不够的别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我写过的众多悬案分析里,刁爱青案是字数最多、思考最多的案件。
毫不夸张的说,我在刁爱青案里看到了众生万相。
因为这个案子,我曾经在公开的文章中指责过雷邢大见识浅薄、浮于表面;也骂过《他是谁》编剧沙雕脑残、依托答辩;还与网友唇枪舌战、攻伐对线。
《他是谁》这部电视剧,我完全没有看过,只知道是由张译主演。
但听别人说过,结尾把真相指向了器官买卖,听到这里我就忍不住发笑了。
有点基础常识的都知道器官买卖与人口贩卖这类型的犯罪涉及到了产业链,目标人群、参与人员、工艺流程和生产模式在长时间来说会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
就像在流水线上干活,不会前一个给你流下来一个华为手机,现在给你流下来一个苹果电脑,等会儿再给你流下来一个小米充电宝,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刁爱青是不是器官贩卖团伙的目标,我不想过多的去争论,不然显得自己太脑残。
但刁爱青并不具备特殊性,即使她真的是被器官买卖团伙杀害,这些人在过去有一套完整又熟练的尸体处理流程,这次为何要别出心裁玩点新花样?生怕自己不被抓?嫌花太香还是嫌命太长?
《他是谁》中的这个结局设定是明显违背基本常识的,故意误导大众,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还对受害者进行了恶意编排,这样的剧意义何在?
这还是能写书编剧的人,算是文化人,认知和见识就这点水平?
很多刁爱青案爱好者也是这样,拿着层出不穷的、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来当证据当真相。
我理解大家想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思路、出力,盼望案子早日真相大白的期待,但是请不要散播谣言。
我这本小说中,关于肋骨有内裂的说法也是从一位网友口中得知的,据说是一位法医说的,在这里特意指出来说明一下。
把这个说法加入到小说故事中,单纯是因为它符合我的推理结果。
但我不会因此就说它是真的。
还有一点是对于凶手屠夫身份的安排,我只是为了小说的过渡更自然一点,其实我心里是并不认可凶手是屠夫这个说法的。
关于刁案的小道消息,比较知名的有:
猪肉沫、木屑、水泥块、猫毛、棕毛、锡纸、肋骨轻微骨折、指纹、血掌印。
以上这些是物证层面的。
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会产生严重的撕裂感,导致以此为基础的推理者无法还原完整的案发经过,因为它们之中有很多是假消息,根本杂糅不到一块儿去。
还有各种出自于亲历者、身边人的说法。
尸块有说两千多片甚至精确到具体数字的,也有说一千多片的;有人说手法娴熟、厚薄均匀,也有人说勉勉强强、家庭主妇水准的。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逐渐失真,更何况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观察。
要判断信息的可信度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重要程度和传播宽度是成正比的。
一个消息具有很高的指向性,但传播范围却不大,那基本就是假消息无疑。
要说这个案子从官方渠道放出来的就只有认尸启事和死者身份。
当然这样的信息是完全无法推理的,起码被碎尸成很多片是真的;起码被抛在很多不同地方是真的。
消息有真有假,这个时候去入手做推理就要会筛选辨认信息的可信度。
刁爱青案还有很多种特别离谱的说法。
有说宗教的,我只能说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阳光吧。
有说军方的,我只能说军方出手刁爱青连渣都剩不下,更别提案发了。
有说特务的,我只能说特务把尸块丢公安局、市政大楼、法院等各种事业单位门口效果不是更炸裂吗?
关键是这些说法还追随者众,我也才理解为什么电信诈骗为什么泛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23 08:31回复
    还原刁爱青案最大的难题是物证和表象里没有明显的动机特征。
    案件的性质无法确定,就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入手角度,换一种说法就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去入手,但无法到达核心。
    我推荐大家从物证从现象上去入手,而不是从动机、从被害者入手做推理。
    动机是无法确定的,他人的描述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动机只能被推理出来,他人的描述只能当做参考。只有物证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直达凶手逻辑的路径。
    我目前的推理遇到瓶颈是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接触不到更多细节。曾经,我在网上表示过希望能看到卷宗和物证,因为那里面一定还存在直达凶手的内容没有被发现。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刁爱青案是一件极其简单的案件。
    刁爱青在我眼里不过是一个刚到南京不足百天的普通女生,她的背景简单空白,与当地的交往并不深。
    这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事情。
    总有人愿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愿意去相信猎奇的东西。
    在我眼中,刁爱青案的凶手不是变态,是一个人,一个很纯粹很冷静的人,他非但不是变态,而且比你我都更正常。
    有的网友认为凶手是变态,但相对于凶手,我觉得很多网友更加变态一点。
    自己不愿意深入去分析,别人深入去分析观点与自己不一样,就否定别人,关键是还说不出个所以然。
    在他们眼里deepseek有人去研发,航母有人去造,但是对于deepseek的原理、航母的构造不去做研究,大家都说好那就是好,他们认为想多了头痛。
    退一万步讲,即使刁爱青案的凶手是变态。
    咱们尊重事实,变态是有一个进化过程的,并不是一戳而就的,通过他残忍的分尸手法,你觉得他变态这是对的。
    但是没有变态杀手会在第一次虐杀了受害者后,就把尸体暴露出来的。
    变态之所以是变态,他体会的是杀人带给他的快感,他想要持续性的体会到这种快感,首先就要保证自己活下去,也就是要把尸体处理得更隐秘些。
    而不是去挑战警方,除非他已经杀过了很多人,每次都逃出生天,觉得无趣,才有可能会想去挑战警方。
    而一般网友是不会深入去想这些的。
    这里说点题外话:
    (小说里描写的变态往往是心理扭曲、高智商、放纵又不理智的人。然而,现实中的变态往往是高智商、心理扭曲、既能隐忍克制又沉着冷静的人。
    小说里写的变态在现实中叫疯子更为合适,往往在犯罪初期就被抓了,而一个合格的变态,是在劫财劫色、戏耍虐杀后,转头又以一副老好人好相处的模样示人。)
    我之所以要花费大量的篇幅来证明刁爱青案的凶手不是变态是为了佐证我的一些观点,最主要的一点是佐证『凶手住处离南大近而且没有运输能力』这点。
    很多人可能会看不懂其中的逻辑关系,没关系,我会尽量讲透一点。
    凶手既然不是变态,那他这样抛尸就不是出于满足变态欲望,那他这样抛尸就是存在逻辑的,是有现实考量的,而这个逻辑和考量就是基于他的环境,因为他住得离南大很近又没有运输能力。
    在我之前关于刁爱青案分析的文章和这本小说中都提到过这点,但是是通过其他方面来证明的。
    之前的证明路径是通过证明凶手无论何种情况下都知道刁爱青是南大学生。有三点因素:
    1.熟人关系。肯定知道刁爱青是南大学生。
    2.半熟人关系。凶手是周边店铺老板的情况下,通过日常交往、刁爱青的穿着打扮、年龄以及案发地是学校周围能猜测到刁爱青是南大学生。
    3.陌生人。凶手是陌生人有两种情况,一是南大周边遇害,通过刁爱青的穿着打扮、年龄、气质、案发地也是能猜出刁爱青是南大学生的。另一种是,刁爱青在远处遇害,但凶手把他抛回南大,这不可能是巧合。
    目前证明了凶手是无论如何也知道刁爱青是南大学生这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23 08:33
    收起回复
      2025-08-30 22:5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看凶手抛尸南大周边这个行为:
      他知道刁爱青是南大学生,那么南大周边对于他来说就是高风险区域。
      刁爱青当时失踪了10天,只要南大周边出现不明尸块,刁爱青肯定会很快进入警方的视野。
      既然凶手明知道刁爱青是南大学生,他也不是变态,南大周边又是高风险区域,那他为何还执意这么做?嫌花太香还是命太长?
      肯定就是基于现实考量、迫于无奈啊。
      这么做的原因无非就是他住得近,又没有运输能力。
      得到这点很重要,因为接下来的推理还需要大量用到它。
      那凶手究竟住得能有多近?
      我之前的推测是距离南大0-150米,实际上可能性最大的是南大外面那一圈马路,再说具体点就是广州路东段或者小粉桥路南段。
      基于我们刚刚得到的结果,再看凶手的抛尸行为和时间线。
      1月19日早晨,大涧银巷和华侨路工地发现尸块导致案发,再结合凶手案发后密集抛尸南大周边这个行为来看,他决定抛南大周边的时候应该已经知道案发了,所以急于脱手剩余尸块。
      他把头颅远抛水佐岗的行为就是为了让警方查不到受害者身份,但却把尸块抛在南大周边,这是矛盾的,合理的解释就是事态对他来说已经紧急到了需要不管不顾的地步。
      他知道刁爱青是南大学生,而且是十分着急的状态下还要抛尸南大,说明相对于大涧银巷和华侨路工地这两处抛尸地方来说,南大离他更近。
      我们可以发现大华的抛尸要比南大周边隐蔽一些,从他的行为来看,他抛大华是不想暴露的,而南大周边就随性多了,因为此时的目的是脱手就行。
      没案发时他有时间,肯定会抛得相对来说远一点,南大与大华距离他住处,毫无疑问南大更近,而他第一次抛尸去的大华是向南抛尸,那么他第二次抛尸肯定是出门往反方向走,也就是向北,案发现场极有可能位于小粉桥那条直路上,房屋是东西朝向。
      如果有天赋选手能看懂抛尸逻辑且看过南大周边地图应该能听明白我说的,我这里就不细说了,解释起来很绕很绕,不懂的人越听越懵,能懂的人已经响起了掌声。
      我以前也跟大家一样,认为水佐岗是最后一抛,倒不是因为发现顺序的问题,而是因为水佐岗那一抛的描述里提到用带血外套包裹肉块,但没有提到塑料袋,而大华和南大则使用了塑料袋。我之前认为是缺少包材,直接用外套包裹肉块可能会导致肉块滑出,而塑料袋不是贵重物品没有节省的必要。
      实际上从他急于抛尸南大的行为来看:
      一是时间上不允许水佐岗尾抛,他尸块都还没抛完,时间紧张,不会在抛南大的同时抛水佐岗那么远。
      二是环境上不允许水佐岗尾抛,已经案发,周边开始排查,拿在手上就是罪证,出门五十米扔了都没问题。
      三是他抛尸南大这个行为已经导致水佐岗尾抛这个事情变成了无意义行为。
      综上,我认为水佐岗有两种可能性。
      一、首抛。先于大华抛区。
      二、与大华同时抛出。(这样凶手有可能是多人或者有帮凶)
      水佐岗那一抛究竟是有塑料袋没描述,还是没有塑料袋没有一个可信的说法。
      即使没有塑料袋也是能解释得通的,那就是水佐岗抛得早,当时没有塑料袋,塑料袋可能是后买的。
      关于现场和住处的问题:
      凶手的住处是分尸现场这点没有问题,案发现场有可能也是住处,即使不是也不会距离太远,因为凶手不具备转移能力。
      分尸现场具备的条件:
      包材里有床单、包、塑料袋等生活场景物品。
      提到过煮烫尸体、刀之类的。
      起码有一间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厕所。
      大概率不是单间、地下室这种,这类型的地方通常用来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相对来说人员比较密集,刁爱青从进到出这个过程里的异常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在后续排查中,因为空间小,异常肯定会很密集,气味、不寻常的干净、拥有作案工具等都可能暴露。
      居民楼风险也很大,主要来自照明、噪音和进出运尸这三个方面的异常表现,但无法完全排除。
      我推测的工地主要是它的优势:
      1.空间。空间大、通风好、气味容易消散,方便藏匿尸体、容易躲过搜查。
      2.工具。工具多、种类全、取用方便、有合理性。
      3.噪音和照明。有合理性,可以解释为赶工加班。
      4.用水方便。
      5.建材。河沙可以用来清理痕迹,木板可以用来遮挡尸体或者掩盖异常。
      这个案子的分尸现场应该是一个进出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凶手运尸不是一次,有周边人注意到他,他就暴露了,工地恰好就具备这样的特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2-23 08:34
      收起回复
        水佐岗那一抛,一共是两样,床单包裹的头颅和血衣包裹的肉块,但是没有发现外包装,这个外包装被凶手回收了,看得出来凶手当时的状态应该比较从容,也从侧面提高了水佐岗不是尾抛的可能性。
        我的推测水佐岗用的是一个木工箱子,头颅是圆的,血衣包起来也是圆的,用软包会有比较显眼的轮廓,血衣拿出时也容易导致肉块滑落。
        凶手住处离南大近,又没有运输工具,身处闹市,杀了人,可以说是陷入了绝境,他既然外部条件十分差,那么内部条件肯定十分好。
        他选择分尸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1.具备分尸能力
        2.拥有分尸工具
        3.绝对安全的分尸环境
        显然他都有,第一条具备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是能做到的,第二条警方有可能排查过分尸工具的购买记录,我认为是他原有的可能性更大,第三条就是我前面说的工地那种,有围挡将内外隔离成两个世界,平常少有人来,或者来人能远远看到。
        凶手是住在闹市却没有邻居,又不引人注意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外地人,而且才来这里不久。
        凶手碎尸的原因,小说里写了是因为包材尺寸和包材数量的问题,这个不绝对但是可能性很大。
        我看到那几个包的图片第一眼就知道凶手把刁爱青的胸腔和脊椎盆骨给拆了,因为那些包装不下完整的躯干,那就只能开膛破肚,开膛破肚后内脏会更占用空间,包材不够就只能进一步细分和码放整齐。
        凶手也并未煮尸,他把尸体肢解成大块后装进盆里被冻硬了,无法分割,加上天寒地冻他手冷,所以烧水解冻。
        尸块的位置不同、厚薄不同、水位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导致碎肉的生熟程度不一,一个盆装不下,后续放进去的水温也是不同的。
        以下是个人对于凶手的感觉,并没有什么依据:
        1.多人
        2.穷
        3.外地人
        4.不熟悉南京,只熟悉周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反正这个凶手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穷”。
        总感觉他做的每一步都非常极限,包材不够就拆骨剔肉。但凡他能买一个行李箱和一个三轮车,他也会把尸体给扔到城郊去,不会这么费时费力冒这么大风险来处理尸体。
        当然也有可能如我所想那样,他是外地人来工地务工,买三轮车与他的工作不相符,太显眼,他不这么做,我感觉是综合因素,一穷,二是担心留下隐患。
        那几个包给我的感觉就是捡的,不过只有看过实物的才知道有没有功能性损坏、外观损伤、更换零件的痕迹。
        他用来抛尸的那些包材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环境并不好。
        这个案子还有一个十分bug的地方,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关于凶手在刁爱青死后抛尸策略和处理尸体手法的动态演变路径,我敢说这个世界上除了凶手没有一个能知道了,但是我知道凶手起码受了两个外因影响,一个是天气,另外一个我不知道什么,可能是环卫工人的一句话,也有可能是任何一个突发事件。
        能想到这层的人,全网不超过十个,能解释清楚的全世界没有一个。
        我上面的内容值得仔细思索,看完能完全理解消化并且不头痛的绝对是逻辑天才。
        有网友问我,写小说赚了多少钱,以为我吃人血馒头,我只能说一分没赚,我的推理都是经过深入思考,如果这也算吃人血馒头,那这馒头我还真就吃了,而且我吃得堂堂正正。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2-23 08:34
        回复
          这位睿智的楼主愿否去悬疑或朱令吧辩驳一下,在这个吧里我说多了会被封号。你提的一些案件观点我也部分如同,但不是打你脸的说,在这个案子上,你分析和推理的只能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23 08:54
          回复
            当年南大周边区域肯定是重点排查,怎么躲得过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23 11:00
            收起回复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连监控都没有,凶手在当时肯定是不知道什么dna技术的,只能说他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给现在的人这样的错误想象空间,加上一些无良自媒体用来博眼球,愿意宣传这种,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关于肉块的解释是生熟程度不一,而且不是所有的都有煮烫痕迹,只是部分有,骨骼内脏这些东西同样能提取到dna,如果是破坏dna只能说他做的远远不够。
              我的解释一是天气寒冷、尸块被冻僵了,二是他确实手冷,需要用到热水,从生熟不一、有生有熟的特征来看应该是这样没错。
              但是一个行为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多个,就像你骂你妈,你爸也会打你,他的这种用开水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dna,他碎尸的行为有可能大件出不去,但同时会导致死因无法判断,凶手做一个事可能本身就是多因素考虑,也有可能是无心之举造成多种影响。
              老是有人问我,凶手是如何躲过排查的。
              证明没有仔细看过我说的,这里面存在多种可能性,排查人员的职业素质问题、分尸现场的清理程度、空间大小或者凶手本人身份和样貌的迷惑性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有可能让凶手躲过排查。
              且在当时南京警方第一时间是认为自己能通过痕迹线索、还原经过、抓现行等多种方式抓住凶手的,因为凶手在整个过程中留下证物和痕迹并不少,在南京警方眼中抓住他并没有那么难,通过排查现场来抓住凶手只是整个侦破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在当时的首位度并没有那么高,不是非他不可。这点之所以在后续成为悬案后凸显出来,是因为大家觉得这种方式是最简单有效的,当年警方居然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没有想到。
              另外,在呼兰大侠案的解析中我也提过,警方其实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和主观的陷阱。因为当局者迷,案件在侦破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调查工作需要做,比如你是凶手,在未进入警方的重点视野时,对你只是例循询问,当你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明时,便不会深究,而你会因为已经接受过排查减轻嫌疑。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会不断的有新证据冒头,打破之前的推理,影响警方判断,加重警方的自我怀疑,打击自信心,认为之前的推理是不是错了,那这次就一定对吗?等下会不会有新线索冒出来,所以警方在案件发生初期,在面对一些有迷惑性的行为时,头脑是处于混沌状态的,思维有可能比普通人还混乱。
              根据刁案的特征,警方在接手以后,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就理清头绪,因为凶手的行为具有一定迷惑性,警方第一时间会从凶手是不是变态杀手、连环杀手的角度去考虑,他的行为也确实是有这方面指向性,这样往往就会忽略掉凶手有可能是因为穷,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理由,说出来你们不信,你们有刑警朋友的可以问问,他们办案过程中是不是很容易出现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的情况。
              警方还会通过凶手展现出来的特征去判断其职业,就分尸这块,主要的压力其实是心理素质,与职业挂钩的程度并不那么高,但在当时警方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入手的角度,把重点人群调查放在医生、屠夫、食杂店等人群,从而忽略掉一些看似普通的人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部分案件警方都能绕出来,但案件多了总有那么几个会失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比如呼兰大侠案,那么多顶级专家出场却看不到第一案中明显的线索,因为在他们接手时,会默认选择同事之前的调查,从而漏过关键线索,排除掉目标人群,然后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越陷越深,越走越远。
              你都排除了凶手的嫌疑,自然就是抓不到凶手的,一个不存在的目标找不到不是十分正常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23 15:56
              收起回复
                对于叽叽歪歪的人我会删帖,不想去争论没有意义,有想法的我会留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2-23 15:58
                收起回复
                  2025-08-30 22:4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记得你以前好像发过这个帖子呀,你怎么又重发了一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23 20:30
                  收起回复
                    那你解释一下世上怎么会有破不了的案子呢?而且这么厉害。普通人就在学校周边的就可以弄2000多块。这样跑的经常排查这么久,到现在都多少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一点信息线索都没有吗?这已经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了,再聪明的杀手也会被查出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23 22:32
                    收起回复
                      这个真不太清楚 因为 文章 兑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23 22:46
                      回复
                        南大碎尸案案发后38天,在全城紧急戒严的情况下,两个农村到南京打工的人,凌晨三四点消失了。从此杳无音信。官方给我的答复是:两个男人带一个女人私奔了。30年过去了,南大碎尸案未破,该案已成积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24 09:05
                        回复
                          很多之前的所谓的悬案到被破获的那一天,当人们听到凶手的自述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就这么简单,只是运气好而已。这个案子也是一样,一个尽人事听天命的凶手赶上了天时(恶劣天气)地利(做案的环境)人和(不管多么缜密的抛尸地点和路线路上万一被人看到了呢)就构成了这么一个破不了的案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24 14:58
                          收起回复
                            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意义。没有了解案情,任何判断都没有意义。这个案子很可能没有希望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2-24 18:05
                            回复
                              2025-08-30 22:3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佩服楼主,关注此案也算深水了;看此案,设身处地的想,假如是一男子一人做的,最后残忍害和抛,那人如此折腾,在志杰时,差不多人就疯了吧??楼主看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2-24 23: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