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板削球技术分析
2.1.直板削球握拍
大家都知道张燮林削球时的握拍:拇指放在正面,其余四指放在反面,用虎口夹住球拍拍肩(如镇楼图)。张燮林握拍的优点是手腕相对固定,削球稳定性好;劣势则是完全没有弧圈能力,无论正手还是横打都只能拍拍乐(具体可以在b站上搜小盐悠菜的视频,她的直板握法和张燮林一样,却是快攻拍拍乐打法)。
张燮林握拍极具时代性。小球的旋转很强,当年的削球手都蹲在台子下面削(如下图1);削球时动作也较小,基本只用小臂,不用大臂加转,很容易让对手判断不出来球旋转。极快的球速让拍拍乐在弧圈面前也有生存之地,配合一手削转不转,张燮林握拍完全可以做到冒高就上前一板拍死。张燮林握拍同时也富有实验性,当年乒乓技术不像现在一样先进完备,百花齐放之下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握拍也不足为奇(比如隔壁老美的西米勒握拍,极端正手利带来的横板单面推挡)。
现代乒乓球更注重弧圈和相持,一板过的概率低了很多。张燮林握拍已经不适合需要弧圈、反拉、相持的大球了。现在的直板削球应当是用推挡的握法,反拉则依靠横打,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兼顾横打和推挡的握法,同时食指扣住握柄斜面增加削球稳定性。这里我推荐两种,第一种是fefe的(如下图23),优点是横打推挡之间不需要手型改变,唯一的问题是横打的板面会有一点压,反手攻/封挡的时候翘腕多一点;第二种是类似柳承敏的日直握法(如下图45),后面三根手指叠起,相对自然伸直,需要注意横打时手型变化,拇指发力调节板面,中指无名指顶住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