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比滨结衣吧 关注:20,485贴子:341,070

通俗真物讲试写part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0 22:07回复
      第七章讲述了一个八幡因为珍视侍奉部而导致侍奉部濒临破碎的故事。
      八幡是个敏感的人,而这就让一些事情在他身上有趣起来:
      我们都知道,八幡是极自尊的,仅是几句话就能让他破防;同时,我们却看到,他能毫不顾忌地自爆。这在书中并不难理解,我们可以说八幡很长时间内都是一个“不作表面功夫”的人,他不在乎外在的评价,在乎的是自身行为的一致,在乎的是行为与观念的一致。通过前六章的简单回顾,这一事实可以被看出来:八幡的一致性逐渐瓦解了。我们也可以说这本质上是八幡的自卑,正是他无法获得表面的光鲜转而求内,不过仍是一种不彻底的转向;并且在前六卷的故事的推进下,八幡的处境有所该变,而他原先处事的方式也必迎来碰撞。我将继续刚刚提到的“逃避”为线索来揭露八幡。
      让我们把视角回到第七卷的故事上来。
      开篇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雪乃给八幡倒了此茶,八幡下意识认为茶不是给自己倒的。这与第二卷雪团相约去学习的情景形成了一个反差,那时的八幡会下意识认为这是邀请了自己的。*(理应注意,这组反差在形式上对应,但情景上却有区别。两个年轻女孩相约出行和三人环境内相处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这里只是用来引出后文)
      这个反差,不仅是八幡处境的变化,也有他自身感情的变化。间接体现了一系列故事之后,雪团二人对八幡的接纳;至于八幡自身,在日渐融洽的相处中也与二人划开一定距离——这与三卷后八团相处类似,不同的是所逃避的不同。后者正如前六卷回顾所说,前者是整个七八九卷的缩影。
      在倒茶之后,雪团闲聊。在团子叫上雪乃修学旅行自由活动同行后,再叫上八幡,这是八幡没有预料到的。而后户部进来委托,因为八幡的存在使其困扰,口出怨言,这一行为又招致雪团的不满。雪团请客,不过没有主语,八幡又误以为是让自己出去。
      在第六点五卷,体育祭后,八幡和八妹闲聊的过程中提到了侍奉部的消失,八幡的反应是:
    ->
      雪之下雪乃、比企谷八幡、由比滨结衣。三人的社团活动,总有一天会划上句点。不论立场、环境或是性格,我们都没有共同之处。总有一天,我们之间的联系将会消失。
      其实不仅限于我们三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来就是如此脆弱。而且,程度也许还超出我的想像。
      回神过来,我发现自己正直盯着咖啡瞧。黑色液体的表面掀起不安定的涟漪,其中映照着自己一双昏暗的眼神。
    <-
      不难看出,至少八幡还是在意侍奉部和这段关系的,不过就七卷而言,他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侍奉部上而不是直面关系。


    IP属地:贵州2楼2025-02-20 22:10
    回复
      2025-08-21 20:45: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续,侍奉部忙活了很多的无用功。八团在姬菜和户部身上做的凑合,无非是增加了二人之间的小互动。这种互动,在将成型的关系中是调味剂,但若要是指望它来促成那种关系就是妄想,事实情况是适得其反,就像拔掉让原本还能喘几口气的老头的氧气管,这样的互动无非是让原本各自体面的来往变得尴尬,这也是八雪最开始不想接下这份委托的一大理由。于是乎三浦告诉八幡别管闲事,而后就是八叶对话桥段。当叶山把问题抛给八幡时,他的心理活动中有这么一段:
      真正重要的事物,是找不到替代品的;一旦失去无可取代的事物,再也没有办法挽回。
        这句话与六点五卷的一段对应上了:
      人际关系只要一度恶化,就不可能恢复原状了。
        而八幡又是认为:
      「……如果你们的关系会因此被破坏,代表原本也就不过是那种程度。」
        但实际上八幡在六点五卷,谈到侍奉部的去存时,表现出的明显是在意的。
        那么我们现在整理一下八幡自爆之前的信息:
        首先,八幡在乎侍奉部,这一点除了之前提到话语作为佐证外,整个前六卷的回顾也足以说明;
        其次,八幡自认为自己在三人关系中的不中要,但我们都知道,对雪团来说他是重要的;
        再次,八幡认为人际关系恶化后就不可能复原了,而且八幡害怕三人关系恶化。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上文引用的原文文段中能够看出八幡认识到将毫无联系的三人间维系是侍奉部。而侍奉部的目的不就是它的委托吗?
        这些都是促成八幡自爆的子弹本身,而最后雪团的委托也就无非是扣动了扳机而已。


      IP属地:贵州3楼2025-02-20 22:10
      回复
          现在来到自爆场景。雪乃不满八幡的做法,团子心疼八幡的自我伤害,而八幡在故事的最后承认撒下弥天大谎的人是自己:
        ->
          我们无法赞美,也无法责备对自己撒的小谎。
          因为我们懂得「珍惜」,懂得「不愿失去」。
          于是,我们学会隐瞒、学会欺骗。
          然而也因为如此,我们终将失去什么。
          失去之后便是悲叹。悲叹早知道会失去的话,不如一开始便不要拥有;悲叹早知道放开手会后悔莫及的话,不如一开始便死了这条心。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有些关系势必得跟着改变;还有一些事物,一定会毁坏得永远无法复原。
          所以,每个人都会说谎。
          ——然而,最大的说谎者,其实是我自己。
        <-
          八幡在自白中承认了自己的说谎。间接承认了自己是由于「珍惜」、「不愿失去」而隐瞒。这种别扭的好意与直白的表达区别开来,如同后来三人间的关系与八幡所提出的“本物”(也就是真物)区别开来那样。但是八幡所不知道的是,这种别扭才是他们的“本物”(日语中的本物意思可以是“原本的”“本来”),而他所提出的“真物”也无非是其中的一环,无法直接成为关系本身。
          第七卷的最后也揭示了后续的故事:
          雪乃不满八幡的做法,其实是二者的共同理念的冲突,而且不是通过外在的对象冲突的,而是它自身就有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七八九卷。
          团子对八幡的纯粹关心让八幡一定程度上领会到了直接情感的重要性和它克服外在困难的必然,并最终促使八幡设计保留侍奉部。
          由此可见,整个七八九卷的内容:团子影响八幡的旧观念,进而八幡与雪乃矛盾,最后八团与雪的矛盾被克服。这么一个三人克服相处的问题的故事是整个这三章的走向。


        IP属地:贵州4楼2025-02-20 22:10
        回复
          第八卷


          IP属地:贵州6楼2025-02-20 22:11
          回复
              八幡在第八卷开篇的独白表达了自己在可能到来(实际已到来)的与雪团的尴尬关系的无所谓态度。这是需要几点作为支持。第一,八幡在乎侍奉部;第二,八幡认为自己在三人关系中不重要;第三,基于第二点,八幡认为侍奉部可以脱离自己而平稳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初的几卷故事中积极想要退出侍奉部的八幡,在这里的故事中,即使关系临近冰点,但是仍没有推出侍奉部。可是呆在侍奉部也并不在团体协作上显得多么积极。简而言之,八幡此刻的状态实在摆烂。并且在第一章后续的故事中,八幡因为其无所谓的态度与妹妹发生了矛盾,而他也是带着这种沉闷的心情去上学的。有意思的一点是,八幡在与妹妹起争执的时候,他在心里是承认了自己是故作镇定,文本中有这个描写:“我有如被迫正视自己刻意想表现得跟平常一样的事实,心中冒起一把火。”放学后八幡来到侍奉部,企图和团子一伙打马虎眼糊弄过去,雪乃咬着不放质问八幡:「……你的意思是不要改变,对吧。」团子圆场失败,气氛剑拔弩张之时,老师带来了一色的委托。在策略上八幡依然举着“效率”的棋子,干那些搓事,而团子对此表示担忧,雪乃则表示不满,不过三人并未达成共识。
              于是在这么个氛围下,故事进行了大半本书。
              关于八幡的心理,通过上一小节就足以洞见,这里暂没什么值得展开来讲的。当下应该说的有两部分,其一是八幡对雪团二人的重视,其二是真正帮到人的方法。
              在老师叫停了侍奉部对于委托的策略的讨论拉八幡出去时,面对老师的肯定,八幡在心里作出这么个活动:他不认为老师肯定他自己的善良与拯救都不出自他的手,并且认为“拯救”这一行为是在自我慰借。换言之,否定自己,否定“拯救”,进一步可以看出八幡讨厌可怜自己。这是即否定自己又肯定自己,就像老妈叫孩子去做点什么,可孩子真去做了又去叫停。这段的真正重点在最后一句老师说的话:「当你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时,你的方法将发挥不了作用。」
              至此,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至今八幡和雪乃二人解决问题策略的差异,不过先要明确一个事实,这在小说中并没有以最直白的文本指出。侍奉部是辅助或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烦恼的,而雪乃一贯(并不总是,比如沙希)的策略、措施导向的是自我成长,要求求助者以能力的渐强把难题变得不是问题。这与雪乃的成长轨迹一定程度相吻,小问题上如此,在较大问题上,比如面对她成长期间同性的敌意时也是正面回击,同时注重自身各素养的增强,并籍此脱离旧环境。除了八幡诟病其效率和“不根本”外,我认为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无法彻底进行下去——哪怕是雪乃本人也无法通过个人能力的见长解决很多问题;像是在家庭里,她不总是能处理好和姐姐的交往,也经常于母亲的要求无策,而后续的故事里,雪乃在三人关系的矛盾,还有她个人成长于侍奉部的矛盾尤将这个方面凸显出来。诚然身体上的锻炼让我们更快更强,思维上的锻炼也成长了我们对问题的分析,但思想上的见长,缺往往只能通过被动地创伤来拓展。而肢体和思维除了能解决问题外,也能让仅凭它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更快暴露出来。至于八幡,他则注重于抓住求助者是如何遭遇问题的,并通过拆解它来得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就留美为例,留美困于与小团体的相处,而八幡就消灭小团体——八幡经常这样,把问题之为问题的要素消除了,问题就不存在了。正如一般推理那样,若没有大前提,又何来结论?再讲一个例子来说明我所总结的八幡对待问题的共性。在户部委托中,八幡要完成两份委托,一是帮户部,尽力凑合他与老海名;二是帮老海名,维持原来的关系。进而引申出两种措施,帮助户部告白即使必然失败,或阻止户部告白。这里,问题就明现了,如何处理户部的告白?那么户部不去告白问题不就不存在了?于是八幡选择自爆,抢在户部前面告白,虽然在户部委托的完成上模棱两可,但好在让他以最接近直接被拒绝的现实明白了情侣关系的不可能。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到,八幡在处理问题上,倾向于消灭问题,而非解决。——我这里没有把话说绝是由于一个非常大的,也是可以看做贯穿了春物的一个委托——第一卷团子的委托,也是八幡的第一个委托,即使不可否认这是有点让人唏嘘的,不过正如团子让八幡有了这个例外一样,她同样在这一卷的故事中让八幡走向了己见的对立。正因八幡的这种倾向,老师对他说:「当你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时,你的方法将发挥不了作用。」而八幡在第四章面对雪乃的指摘也承认“我的解决之道从来没有任何意义。我只会不断拖延事情,最后再通通搞砸。”


            IP属地:贵州7楼2025-02-20 22:14
            回复
                之后的故事,除了八幡与雪团的分歧,委托无关痛痒地推进,还有与初中倾慕对象的再会。在第三章中,八幡为了逃避尴尬的兄妹关系,瞎逛被阳乃抓单,恰巧被折本带到,于是乎铺垫了第五章的四人约会,叶山自爆,还有叶八对峙。如果取两个关键词来总结叶山自爆前的四人约会中的八幡,那么我选“折本”和“会错意”。在八幡和阳乃诡辩何为“喜欢”的片段中,他认为强加自己的愿望或者“会错意”不是“喜欢”,不是真实的感情,不要过是喜欢“对方喜欢自己”这一事实。也就是八幡把“喜欢”的动态行为中的虚荣与“喜欢本身”切割开来。在而后与折本互动的心理活动中,不停地提到会错意,有意思的有这一段:“初夏跟暑假的那两次外出,我不断劝戒自己「绝对不可会错意」,所以没有这个问题。然而,今天我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错意。”那么即满足初夏和暑假的时间段要求,又满足会错意要求的,无非是八雪的商场约会,还有八团的烟火大会。在与折本看电影桥段的最后,八幡除了为那段幼稚的经历画上了句号外也间接觊觎逃避雪团对自己的感情:“现在重新想想,我发现自己跟折本的距离从来没缩短过。折本佳织对不感兴趣的人也使用同样的态度应对。如此而已。”但是,八幡并不总是逃避自己对雪团的喜欢,在后续叶山调侃折本是八幡喜欢的类型时,八幡的反应如下:
              ->
                回顾几年前的自己,不会改变当时喜欢折本佳织,对她告白的事实。只不过,这不代表她在我的心中,是一个特别的人。
                「不是只对她一个人。我也喜……注意过跟她完全不同,个性内向或比她更吵吵闹闹的类型。」
                「喜欢」这个字眼来到嘴边,我瞬间感到一阵难为情,临时决定换一个字眼。
              <-
                但是叶山最后感慨「到头来,还是从来没真正喜欢上一个人过。」时八幡并没有反驳。而后叶山看不惯折本二人拿八幡当笑柄,正好如设计地一样,雪团二人到场,替八幡出了口气(当然这不是叶山的目的),由于没谈妥,雪团和一直在旁观的阳乃离场,八幡发火,原因是:“不愿被雪之下与由比滨看到自己跟其他女生在一起”并且在意识到这点后更加恼火。在八幡询问叶山用意时,他答道:「……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挽回被自己破坏的事物。」这一定程度上和八幡的画像重合了。接着叶山表达了在第七卷委托了八幡导致侍奉部受到伤害的愧疚,说想让八幡看清自己的价值,让八幡不要在自我牺牲了。“自我牺牲”是八幡哈气的关键词,直接让八幡破了防,回顾至今的故事,很容易看出八幡的“牺牲”只有贬义。


              IP属地:贵州8楼2025-02-20 22:14
              回复
                  整个第五章,既是八幡的自我探索,也是他当下困境的表达,我们慢慢剖析。
                  这里有一些很明确的事实:八幡对雪团是有好感的;八幡不敢承认雪团同样对自己有好感或者跟进一步的感情;八幡把强加到别人身上的那部分感情与喜欢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不认为因别人的喜欢而喜欢有正当性。还有一些反应:面对叶山的感慨,八幡没有反驳,却会感到不适;会因被雪团看到自己和别的女生在一起而恼怒;会因意识到前面的恼怒而恼火。
                  八幡对雪团有好感,这很好理解,不然我之前写的那么多东西都白写了。他不敢承认对方的好感则一定程度上与前六卷的“期待”照应上了,不过这次不是由于害怕她们的失望,而是另一种逃避——对自己破坏了的关系的逃避。八幡对雪团有好感,或者说八幡喜欢雪团,愿意与她们相处,这可以是一厢情愿,无论如何都只从八幡出发,但是若雪团报以类似的感情,却会让八幡陷入更深的罪恶——明明知道了她们对自己的在乎,却还敢做出伤害了自己所喜欢的她们这种事情。这种内疚会让八幡痛不欲生,于是无意识地逃避了这种可能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八幡的喜欢暂不是一种坚强的喜欢,就像他之前评价团子那样,认为她的温柔是克服了肤浅的同情的自身亲历那般坚强,不去承认喜欢之中可能参有“杂质”。这在一定情景下很好理解,比如本身就仅喜欢被人喜欢的感觉,是要借别人的喜欢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承认,换言之仅虚荣,这绝不会是喜欢;但喜欢却恰恰常常伴有虚荣,若结合前两个事实,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八幡的困惑,也可以说是他的担忧。首先是我真的喜欢她们,这是往往是无意识的,也是出发的地方;而后通过一些接触,会有“她们也可能喜欢我”这种意识,为此沾沾自喜,并且由此再意识到自己的喜欢,不过这时若自己真的喜欢便自然而然地怀疑起自己,若我只是虚荣,那是否糟蹋了她们的喜欢?与其糟蹋她们不如糟蹋自己,自己必须认识到不是真的喜欢。于是乎八幡陷入到一种两难的情景,一面是她们喜欢我,我却不是真的喜欢她们;一面是她们不喜欢我,我却喜欢她们;并在二者间来回横跳——不过这都说明一个事实,即八幡的喜欢。并且,据上述就不难理解八幡的种种混乱的表现了:
                  不反驳自己没有真正喜欢,却为此感到难受,这是“她们喜欢我,我却不是真的喜欢她们”。基于对雪团的肯定以及她们所经历之认同,产生了不坚定的自我怀疑。
                  被雪团看到自己和别的女生在一起会感到恼怒,这是从“她们喜欢我,我却不是真的喜欢她们”转换到“她们不喜欢我,我却喜欢她们”。对于雪团的基本态度不变的情况下,依照自身所作为对雪团可能的影响让八幡产生了这种转换。雪团未出现,对她们的在乎于八幡而言是低落心情的根源,据此怀疑自己;雪团出现了,于是视线由审视自己变为窥视她们,对自己无能为力避免的现状,八幡感到恼怒。
                  因意识到为何恼怒而更加恼火,这是明白了这种转换,而不得不直面缺失实现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喜欢”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指代喜欢,甚至恋心,而更多的是展示一种心理的运动,仅为了文本的对账而使用。还有一点很重要,八幡此时对雪团的在乎,仍然是以侍奉部为形式的,而以直接的人为对象则是真物宣言之后的事情了。


                IP属地:贵州9楼2025-02-20 22:14
                回复
                  2025-08-21 20:39: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次会面后,雪乃收到刺激,决定参选学生会长,并处于一些考虑和逃避,并未告知团子和八幡。于是理所当然地,当八团得知雪乃的动作和她隐瞒的事实后,他们会产生不满和危机感。团子在知道了雪乃的动作后做出自己的行动。
                    放学后,升降口,团子追上八幡,用坚定的眼神留住了他。放学路上,团子作出宣言:
                    「小雪乃,决定参选了呢。」
                    「……我决定了。我也想试试看。」
                    ……
                    「擅自做决定的,明明是你们。」
                    「我想过了。想得很清楚,觉得这是唯一的方法……」
                    「这一次,我们都会努力。因为我发现,之前每次都是倚赖你解决问题。」
                    ……
                    「小雪乃选上后,一定会为了这个学校,专心在学生会的工作,成为比过去每一届厉害的学生会长……然后,我们的社团大概会因此消失吧。」
                    ……
                    团子不满八雪的独断,但这种不满没有似第六卷结尾那般。在第六卷结尾处,八幡激将法让相模回去致闭幕辞,代价是成了众失之。面对友人对八幡的攻击,团子只能尴尬陪笑。到第七卷结尾时,团子真正开始反思这种“放任”,如今成为行动的前兆。团子所说的“依赖”,在安少版翻译中,是她个人的反思;只有在台版,才同原文一样揭示了她和雪乃同样面临的状况,据此二人的差别也在此刻显现(团子偏运动,雪乃偏商务((bushi)。同样由放任八幡到参选学生会长,在阳乃刺激后,雪乃为了脱离靠八幡的情况,想通过参选提升自己的独立性(八幡可能到了本卷才意识到这点);而团子,在见识到摇摇欲坠的侍奉部后,为了侍奉部的存续,准备一定程度切断彼此间的联系,并且她很可能也意识到这种有限的分离会变成斩断。
                    至于八幡,在面对团子静静燃烧的愠火时,即使感受到了如同雪乃决定参选时相当的离奇,也立刻退缩为反思。这里的八幡的形象与本卷开头雪乃不满八幡决定时的形象完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换。
                    对于团子对自己的认同,八幡则是回避,这种回避没有超出我们之前提到的种种情形。在面对团子对侍奉部消失的担忧是,他又反问“侍奉部怎么会随随便便消失?”甚至觉得自己是“我无意欺骗她。我真的认为侍奉社会继续存在。”可实际情况是,他在体育祭期间,和妹妹对话时调侃了侍奉部会消失,承认联系的脆弱,并陷入担忧。如果八幡的说法成立,那侍奉部仅能是一个名存实亡的东西。作为佐证,在后续剧情中,他和妹妹谈心时,心里明白虽然无法通过见面让关系变好,分别却能让感情变淡。换言之无论如何,八幡这里都不可能能承认好关系的继续,他只能逃避关系变好的事实。
                    接着:
                    「我呢——」
                    「——我很喜欢,这个社团。」
                    「真的,非常喜欢……」
                    一向心理活动频繁的八幡,此刻化成了无情的旁白机器——熟悉春物小说的朋友应该明白吧,这是八幡真正受到触动时可能会有的反应,小说中虽然有不少片段能只管看出八幡的触动,比如一些时候会将段落和上下文空一行,或者直抒心情或减少多余的打趣心理,但像这段第一人称参与的情况下心理活动少成这样的确实每几段,至少我没找出第二段。
                    接下来,团子化身后续故事八幡胸痛的罪魁祸首:“她踏近一步,把手放上我的胸口,轻轻摇头,示意我什么都别说。她的脸几乎贴着我的鼻尖,但因为面向地面,使我看不出脸上的表情。我无法跟她保持距离,就这么被钉在原处。这时,由比滨缓缓将头抬起。”
                    「……所以,我要赢过小雪乃。」
                    宣言过后,八幡胸痛开始——“刚才被她触碰的地方,发出难耐的绞痛。”反思紧随其后:“把这种工作交给其他人,还是让我很痛苦。看着她们为了守护自己珍惜的事物,最后选择放手,我的心便痛苦不已。我明明很清楚,没有牺牲,便没有青春——我明明大言不惭地说过,自己没有付出牺牲,所以不需要同情跟怜悯——为什么如此矛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八幡的“牺牲”和“怜悯”“同情”是相提并论的。八幡在这里被雪乃(他误解的)和团子的行动触动,她们的行为让他感到痛苦,也就开始明白第七卷末她们的心情。虽然八幡还没有办法仅凭心情去行动,不过在向妹妹妥协,二人和解后,妹妹给了八幡理由,那么八幡可以行动了。


                  IP属地:贵州10楼2025-02-21 10:43
                  回复
                      在直接讲卷末的分析前,先搞定“牺牲”“怜悯”“同情”对八幡而言为何。在小说中,关于这些,最明显的文本特征是它们都是“瞧不起”的表现——八幡恶心叶山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他认为叶山在“瞧不起”他,而这又与一些情境中八幡表现得毫无尊严的场景看似冲突。不过无论怎么说,八幡从没丢弃过自尊,这种“偏执”也是他自负的来源。不过,例外总会出现,当团子做出宣言后,八幡意识到了“其他的客观性”——“她纯粹不希望我再受伤——这种感情不同于怜悯或同情。”所以即使团子的行为在一般语境里可以成为牺牲,八幡“我绝对不会说她的做法是牺牲,也容不得任何人这么说。”八幡对于这这个例外的重视结合他在第六卷中明白的“不用语言道尽一切,似乎更有说服效果。”,是促成八幡在第九卷真物宣言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色委托解决后,团子止住追问八幡所使用的手段,而雪乃在明白了委托完成后也找不到纠结的理由,伤感起来——这也让八幡自责,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一情节里的团子想了什么,出于哪种考虑,文本没有直接给出,对此的分析或搁置,不过可以确定,她的担忧和思考在雪乃还钥匙时有展现。
                      雪乃归还钥匙的时候,八团独处,团子十分感激八幡所作的一切,也迁就了他暂时无法改变做法的事实。对此,八幡则是习惯性的回避,觉得事情就会这样过去——团子明白这点所以说:「但就算没人真的看到,也没人受到责难,你还是会放在心上吧。」「罪恶感是不会消失的。」「我啊……虽然什么也没做到……也忍不住怀疑这样做到底好不好。所以,你的这种心情一定更强烈。」这些话都像一面面照妖镜让八幡的本相无处可藏——他怀疑自己是否真正考虑过雪乃感受,若随便就过去,大概也就如留美事件一样被埋藏在角落里,不过正同故事已经要进入第九卷一样,情节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团子表达侍奉能否回到之前的样子的担心时,八幡无法回答,进入到心理活动中去。在其中,他表达了对于为实现“相互了解”的失落,否定了自己对“亲近的关系”的渴望,认为一种永恒完整的,直接而又无过程的相互了解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对此的批判我们留到最后。
                      之后雪乃进入到了一段时间的低气压状态——尽管参与到社团回应中且有所回应比某些小团体连自家成员的手机消息都懒得回的那种好得多,但总归是被动地,且八团都察觉到了这点。社团就这样变成了八幡所认为的,他和雪乃共同信念——“不从徒具表面的事物寻找意义”的反面,“徒具外表的交流方式”。
                      一套组合拳下来,八幡在本卷最后追问:“如果这个世界存在我真正想守护的事物,那个事物究竟是什么?”
                      从第七卷开始,在经历了第八卷后,八幡对于三人关系的重视,其形式由对侍奉部完整的守护开始转向对雪团二人的直接的在乎以及已经明白了这点而再进行的对侍奉部的守护。


                    IP属地:贵州11楼2025-02-21 10:44
                    回复
                      第九卷了


                      IP属地:贵州12楼2025-02-23 02:21
                      回复
                          在第九卷有第五第六两章中的三个片段比较重要:八雪对峙,八幡和老师交流,真物宣言。其他片段均用概括带过。
                          在一开始准备重构的这些文字写作的时候,计划是主要讲八幡,其他角色的分析简单带过或者放着不管,不过诸行无常。如果要让盲区尽可能地小,那不可能只讲八幡,这从前面的分析也能看出这点。所以,尽管对雪乃这个角色的认识相对不足,对她的分析也是这一小结不可避免的一环。
                          我是浙江绍兴的猹,正片开始了。
                          第九卷中,侍奉部沿袭了上一卷的氛围——三人都在地理意义上的侍奉部,不过雪乃不再向之前那样主动聊天,仅被动回复,为了至少维护侍奉部表面的完整,八团还在坚持找话。不过二人应该都能意识到这种表面功夫甚至连表面融洽都难以维系。雪乃这种脸色会持续到真物宣言,侍奉部的这种气氛只坚持到第一章——不是因为问题解决了,而是八幡觉得这种情况无可救药。于是面对僵持不下的侍奉部,八幡自己私下接下了一色的活。八幡的这一判断,他的这一行动还基于一点,“既然是为了守护而行动,便要坚持这个理念到底。”他认为贸然三人作战只会适得其反,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守护。
                          初接下活的八幡觉得交流会上至少大家还愿意说话,这要远远好过侍奉部,后来大家都知道他被打脸,落魄至极,被逼得折返回去求助侍奉部。不过再次之前,至少团子看穿了八幡在接私活,并且和八幡聊到这点。八幡让团子别在意,团子说她不可能不在意,这让八幡意识到自己可能搞错了什么。就观众视角来看,纠缠起来的关系就很难在解开了,八幡一旦不想让团子再受到伤害,一旦进如到这种在在意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状态,就和第八卷中的八幡划开距离,这里有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尽管八幡无法从团子口中套出雪乃是否知道他接私活这件事,不过到了第五章,疑惑会变为直面,是不得不直面。而团子在这时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在一色来委托之初有接下这份工作的想法,为了通过更大的挑战让雪乃恢复状态。八幡的做错的疑惑在这里坐实。
                          在每个人都自我高潮式的分享这观点的对校学生的影响下,会议进展困难,八幡开始察觉这颗山芋的烫手。回家路上,户冢对八幡独自做事这点表示“崇拜”,让八幡有困难时找自己。八幡顺着户部的话开始反思——需要注意,此时八幡面临两条线上的困难:一条是委托进展的不顺,而是对自己方法的怀疑。他在夜路上反省到:“然而,由比滨勉强挤出的笑容、一色不时露出的落寞神情、鹤见留美孤伶伶的身影,以及雪之下死了心似的平静笑容,再三对我提出质疑——那样真的是对的吗?”
                          次日,说到留美见到留美,顺利成章地又反思自己。回家路上遇到雪乃,对线开始。
                          八幡路上偶遇(可能?)雪乃,简单寒暄后,雪乃质问八幡:「……你在帮忙一色同学,对不对?」
                          八幡回避。雪乃对于八幡的“欺瞒”选择戳破:「你根本不用特地说那种谎。」
                          八幡诡辩巧妙回避,但是心里认识到了自己的虚伪,于是仍然坦诚(存疑)道歉。
                          雪乃:「没什么关系。毕竟,我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干涉你个人的行为。还是说——」「你需要得到我的同意?」
                          听到这番话的八幡“这句话的语气很柔和,不带责备我的意思,我却格外感到痛苦,胸口宛如被一把柔软的刀抵着。”
                          gouranga!面对自责的哈基蟆,竟然打出了和有一个蛤蟆桑类似效果的胸痛吗?哈基雪,你这家伙!
                          二人相互耍无赖,相互指责对方“独自解决问题”。
                          八幡辩解:没人帮。
                          雪乃辩解:高估自己,高估了解。
                          中场休息,雪乃决定社团暂时休息,让八幡不要在意,谁知踩雷八幡,二番战,开打!
                          「我才不是在意你们。」八幡说。
                          否!否!否!比奇谷之心,读者皆知!
                          「在那之后,你便一直很在意……所以……」「其实,你不需要继续勉强自己。要是这样就被破坏,代表程度也不过如此……难道不是?」雪乃同团子一样,早早看穿八幡心里的小九九,于是打出必杀!
                          八幡最总陷入自我怀疑:
                          “雪之下所说的,是我曾经相信过,却没有坚信到底的事物。毕业旅行之后,我便不再相信的事物,雪之下至今仍深信着。”
                          ……
                          “所以,我扭曲自己的信条,对自己撒谎。重要的事物无可取代,一旦失去,便无法再度拥有。所以,我欺骗自己「必须好好守护」。我所做的不是守护,而是紧紧抓着不放,以为这样就算守护到。”
                          “雪之下现在提出的问题,想必是对我的最后通牒。不从徒具表面的事物寻找意义——这是我们过去抱持的共通信念。现在的我,是否仍然抱持这个信念?”
                          “我回答不出来。现在的我已经发现,维持表面上的完整,并非完全没有意义。这确实是一种做法,所以我没办法否定。”
                          原来八雪的矛盾,竟有相当成分的雪团矛盾具象化吗?在团子的影响下,八幡发现了区别于先前观念——即和雪乃共同理念相区别的存在——将表面功夫作为中间环节的可靠关系。现实世界的党争已然渗透到小说的这个角落了吗?
                          八幡无法回应雪乃,雪乃:「你不必,再勉强自己来社团……」离去
                          对线终。
                          以上是我的自嗨表达,各位看官若要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移步第九卷第五章。


                        IP属地:贵州13楼2025-02-23 02:21
                        回复
                            后面老师拉八幡出去,一句话点醒八幡:
                          ->
                            「可是,你不了解人的感情。」
                            这句话直接点中核心,我差点忘记呼吸,嘴巴发不出任何声音,连喘口气都办不到。我,比企谷八幡终于明白,自己从来不去理解的东西为何物。
                            许久以前便有人提醒,要我多考虑别人的心情;也有人责备我,为什么明白那么多事情,就是不明白别人的心情。
                            我隔了半天说不出话,平冢老师用烟灰缸捻熄香烟,告诉我:
                            「心理跟感情不能时时画上等号。有时候得出看似完全不合理的结论,正是这个缘故……因此,包括雪之下跟由比滨,还有你,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
                            八幡心里承认,自己有一大堆丑恶感情的样本,却对相反的样本——“好感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永远只会产生误解”。
                            “即使……即使那是正确的,结果依然不会改变。”
                            “我没有把握自己能坚信到底。就算除却一切良好的判断要素,设下所有想得到的障碍,我还是不敢说那样的想法是「真物」。”这里可以看出八幡所说的“真物”在比较早的设想中,就是指存粹的良好感情,既要“存粹”又要“良好感情”,容不下自己的误解。
                            老师看出八幡的迷茫,则鼓励八幡思考,并给出了自己的提示,虽然八幡不大能认同前面的内容,不过
                            「不过以这个情况而言,应该思考的不是这个,而是『为什么不想伤害她们』。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因为珍惜,所以不想伤害。」老师这般说到。
                            “因为珍惜,所以不想伤害。”正中了八幡的下怀,他的反应正好说明这点:“她凝视我的双眼,道出最后那句话。我明白自己容不得反驳,也不能挪开视线半寸。”
                            老师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不可避免,又说「说正是因为珍惜对方,我们才意识到伤害了对方。」「珍惜一个人,意味着做好伤害对方的觉悟。」
                            最后,老师表达八幡和团子走入雪乃内心的期望。
                            老师和八幡这段对话,八幡得到的,或者老师所说的,相当多的东西,其实就是我写的这一系列分析在先前有所提到的,也终于是在这一刻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给出。


                          IP属地:贵州14楼2025-02-23 02:22
                          回复
                              在八幡回家后他开始复盘:一色、留美然后是侍奉部的两个女孩——不过她们俩直接让八幡脑子宕机,随即跳过,转去解决其他问题。但是束手无策,想到“现在该怎么办,寻求别人的协助吗?”接着转向对自己的否定,认为自己这是软弱,否认寻求协助的合法性,以及曾认同这个合法性的自己,认为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是伪物,它也会被轻而易举地夺走。不过看起来比较好的一点是,八幡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妹妹为理由行动而后明白“我应该为了自身的理由、自身得出的答案行动。”以此开始了对行动理由的追寻,最终止步“避免雪之下或由比滨参选会长”,没有继续向下深挖,或者可以说向下深挖——但是是转向“真物”。请注意这个过程,这回是理解真物宣言情节的关键,因为“真物”打提出开始就是为遮蔽八幡真正的欲望而最后搬出的底牌,是“无奈之举”——以纯粹好感情为蓝本的真物说到底并没有真正逃出八幡的欺瞒。为什么八幡会在开始思考时,逃避对于雪团的回忆,而最后折返回雪团时又不直面向她们?真物作为八幡兜底手段的真面貌此刻就已经暴露出来。
                              接下来就是真物宣言部分。
                              真物宣言中有一个桥段——八幡在讲自己想要真物时,团子被感动到,而雪乃表示不理解并逃了出去。考虑到对雪乃行为的解释会占到不少篇幅,故先进行前置工作。
                              我们都知道雪乃和八幡有一没有公开却默契认同的共通信念——“不从徒具表面的事物寻找意义”,“徒具表象的东西没有意义”,这是从第一卷起就开始的,那是雪乃不了解八幡并对这个能够勇敢去救狗的男生感到好奇的阶段。但是,八幡在团子还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观念开始发生了转变——先是前六卷中认可了团子在期望“表面上的功夫,也能在时间的催化下产生什么变化”方面的坚定,而后理会“不用语言道尽一切,似乎更有说服效果。”以自己对侍奉部另外二人的感情为基础,并通过在第七卷事件中和叶山等人的交流,第八卷见识到团子的“放弃”(也可使说是牺牲,只是八幡讨厌这种说法,故此用)和第九卷的种种努力之下,开始意识到“维持表面上的完整,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八幡理念上的转变,在我们读者的外在视角下,首先和他自己原先的理念作出区别,并在此之上和雪乃的理念相区别。这对雪乃来说如何呢?我们都知道雪乃是个“不会撒谎的人”,这是她自己口述的,且不止一次。即便她会有像八幡那样的“欺瞒”行为,即知道而不言述,也不会去说假话。而且,她是个及其重视约定的人。在六点五卷也就是文化祭后的体育祭部分,雪乃曾说「……说好的约定,便要做到。」从一般情况来理解,雪乃会对此不满甚至生气,实际也没大错。但笔者并不认为雪乃能真正依此和八幡起冲突,为了说明这点,需要简单回顾七卷以来雪乃的变化并加以分析。
                              第七卷大部分时候都相安无事,矛盾出在最后,就是八幡向老海名告白那一桥段,雪乃对八幡说话时,是带着怒气的。而到了第八卷,一色委托时,面对八幡有可能的复刻那种“只要任务完成,即使大家都讨厌我,我也无所谓”的做法,她是感到焦躁的,一向在对事方面精明的雪乃,也会为了找理由阻止八幡的计划而说错话。而在委托来到前,八雪争执的桥段中,雪乃“沉痛地看着由比滨,继续说:「即使是互相认识的人,也不见得能理解对方。」”这句话最大指认(可能不是唯一)的就是八幡,她是会为仍无法理解逐渐变得“亲近”的人而感到“沉痛”的。在第八卷,叶山设计让折本一行见识和八幡相处的女生们多优秀,并籍此挫败折本一行的桥段中,阳乃刺激雪乃:「什么事都推给别人做,这一点跟你的母亲真像。」「没关系,你可以继续这样下去。反正你从来不需自己动手,便有人主动代劳。没错吧?」在此情节后雪乃一改之前作为辅助者的姿态,转而直接介入到学生会长竞选中去。于是顺理成章地,当八幡当着雪团二人的面讲起雪乃参选这件事情时,雪乃会满脸愧疚地看向由比滨。这样的雪乃会不知道她参选后可能的后果吗?还是说如她所说的「……我正想跟你(团子)讨论这件事。」抑或是她正因愧疚而无法开口?而面对八幡的质疑,雪乃则滔滔不绝的阐释起理由,其中提到了“效率”。雪乃滔滔不绝的说说明的时候,除了由于她自己的逻辑清晰,能自然而然得进行说服别人这种情况,也有其它情况。比如遮羞的时候,具体片段我给忘了,不过也能说明她的逻辑同样可能用于说服自己,这时候也会滔滔不绝讲理由。而“效率”一词的提及或许也如八幡为了避免将自己的本相暴露那样,雪乃也隐瞒了自己的想法,毕竟隐瞒可不算说谎。在八幡解决了委托,雪乃行动理由不存在时,说「我还以为,应该能了解的……」以此为节点侍奉部气氛转至冰点。
                              说实话迷雾太多,只能将就着来。在雪乃对八幡行为感到愤怒时,可以确定她不满八幡的做法,并伴随着可能的对八幡的心痛。并且这种感情带到了第八卷。同时,第八卷中雪乃也感慨认识未必理解,并感到沉痛。后续情节,雪乃参选,团子蓄意阻止,在团子的宣言部分她认为她和雪乃都依赖八幡,所以这次两人都会尽自己努力。八卷情节证明,团子和八幡对于雪乃想法的估计都是错误的,这也难怪团子最后和八幡共情上,说:「我啊……虽然什么也没做到……也忍不住怀疑这样做到底好不好。所以,你的这种心情一定更强烈。」到了第九卷八雪对线时,雪乃又一次提到了“了解”。
                              到这里,我们至少有一个收获:关于雪乃在对待侍奉部方面有这么一个关键词——“理解”,或者说“了解”,雪乃将它贯穿到交往各处。回顾小说以往剧情,这是雪乃一直在做的事,第一卷的人心掌握术,对八幡动机的好奇,一直到后来的种种,到对无法理解的沉痛——她在尝试理解。事实上,在八幡提出真物时,她也在说“理解”,不过是“不能理解”。
                              若以“理解”为线索分析雪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心路历程:
                              雪乃在八幡自爆时,尝试将他此时的行为和自己所理解的八幡做比对,结果是无法理解八幡。原本只要倒翻结论,重新推理即可。可对八幡的在乎(虽然我从未对这方面做过可信分析,不过综合各种现实要素,应该没人会反驳这点吧)直接转化为了不满,进而是可能的无意识的愤怒。那么在第八卷,八幡要将自爆再进行时,她的焦躁也就无非是基于无意识地在乎八幡,却只能有意识地不满,并且据此而着急,作出不痛不痒却出格的反驳。理解的不可能导致了说服的不继续,期望得不到实现,沉痛便不难理解。后面阳乃的挑衅,则让雪乃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一个尴尬处境:明明有对于八幡的不满却仍依靠他的工作。不可靠,却靠着。这里雪乃是意识到这一点的。虽然这极大可能不是雪乃最终决定参选的原因,但不妨碍我们的后续分析。后续雪乃不得不直面八幡的拆穿,她期望另外二人能理解她,可是换来的却是团子的参战,甚至是八幡的停战通知——自己这么挣扎,最后什么也没做到。
                              雪乃一直在尝试理解,她想要理解相识的人,想要理解在乎的人,可这种理解的尝试却折返回去破坏了关系,甚至到了最后连理解本身都做不到。雪乃理解不了八团,八团也没有真正理解雪乃。一切关系似乎又重新回到八团第三卷和解的那个下午,雪乃视角下的三人又被分割为两个世界。雪乃视角下,原本可能的,能够渐进理解对方的相互关系,想开玩笑似的滑回原点。雪乃此刻必定是迷茫的——这不单是推论,更重要的是一种现实,因为她仍在侍奉部,不过是低气压,形式上像第八卷的八幡,仍在是在侍奉部,却单独行动。雪乃的低气压让侍奉部的活动流于形式,与自己原先的理念相悖,这点她或有意识或无意识。


                            IP属地:贵州15楼2025-02-23 02:22
                            回复
                              2025-08-21 20:33: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现在,对于真物宣言部分的分析,将以上述分析中的雪乃的心路历程作为理解她行为的蓝本进行。为了方便理解,会直接贴出小说片段,各位若方便,也可以自行阅读。
                                八幡走入侍奉部作出求助,团子感到高兴,而雪乃在了解八幡的理由后表示了拒绝——这里需要明确,此时的八幡是在上一章中无视了雪乃的最后通牒,或者没有给出雪乃想要的回应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里注意八幡虽然给出了委托的情况,却没有交代自己的情况。雪乃对此感到无奈所以咬嘴唇,发出叹息式的声音,她不想帮助无可救药的八幡。


                              IP属地:贵州16楼2025-02-23 0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