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小野篁一样,现存真实史料很少,但是相关传说很多。
“小町”并非本名,“町”是宫中工作的女性常用的称号。
故有一种推测认为,“小野小町”的来源可能是由于她的姐姐也在宫中工作,称为“小野町”,故她则是“小野小町”。
因而“小町”这名字,也成为美女代名词,日本所有冠上地名的“某某小町”,都代表当地公认的美女。
有人认为她出身于奈良时代的名门小野家
族,是小野篁的孙女。还有人认为小野小町是出羽国郡司小野良真的女儿,但在历史上根本找不到关于小野良真的相关资料。
也有一种说法她本名为小野吉子,是仁明天皇身边的女官,同时在文德天皇和清和天皇时代出仕宫廷。她的生卒地也散现在全国各地,大概有14个左右。
她常作为主角出现在谣曲和御伽草子的剧本里,她的名字和美貌超越身份和阶层,在全国家喻户晓。
《古今和歌集》的编纂者纪贯之评价“小野小町之歌,古衣通姬之流也,然艳而无气力,如病妇之著花粉。”
祈雨小町
日本全国各地久旱不雨,耕田焦枯,民不聊生。祈雨的重大国务便落在小野小町肩上。当天,在皇上、皇后及众多殿上人的注视之下,小町文静地走向祭坛。
她仰天吟咏祈雨和歌,不久,但见乌云蔽
日,黑浪掀天,顷刻之间,大雨倾盆而下。
深草少将(通小町)
小野小町退出宫廷后,住在山科,慕名来求爱的男性源源不绝。其中,出身高贵门第的深草少将遇见小野小町后便一见钟情,真挚地向她求爱。小野小町终于被他的爱情所感动,向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你能够连续一百个夜晚来相会,我一定接受你的爱。”深草少将恪守诺言,风雨无阻每夜都来到小野小町的住处看她。九十九个夜晚过去了,在最后一个晚上,深草少将筋疲力尽,倒在小野小町的门前气绝身亡。据说,深草少将的原型是六歌仙中的僧正遍昭。
历史上的僧正遍昭的确和小野小町有过和歌赠答,所以有这种说法也不为过。
鹦鹉小町
阳成天皇即位后,派遣新大纳言探访幽居近江国关寺附近的小野小町。
此时,小町已成为老眼昏花、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往昔的美貌尽失。大纳言带来一首皇上御歌:
云の上はありしむかしに変わらねど见し玉だれの内やゆかしき(宫廷仍如往昔,一成不变,你不怀念曾经供职的九重玉帘内吗?)大纳言请小町吟一首返歌,小町却说「我的返歌只有一个字,ぞ。」大纳言暗忖,和歌是五七五七七句型,三十一个文字都不见得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了,何况只有一个字?
小町接道:「只要把『内やゆかしき』改为『内ぞゆかしき』,便是我的返歌。」
大纳言才恍然大悟,不愧是当年的六歌仙之一,这的确是一首无懈可击的鹦鹉返歌。只改一个字,内容就变成:「宫廷仍如往昔,一成不变,我很怀念曾经供职的九重玉帘内。」
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有错误,阳成天皇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首和歌,被藤原定家收入百人一首。所以这首和歌并非阳成天皇亲笔所写,也能是找人代写。同时阳成天皇即位时只是一个不到10岁的孩童,根本不会去寻找前朝的小町。可惜鹦鹉小町没有相关的日文资料支持。
卒塔婆小町
有位高野山僧侣,上京途中,在鸟羽附近休息。接着,来了一位拄着拐杖、脚步蹒跚的老妇乞丐,坐在腐朽倒塌的卒塔婆上休息。卒塔婆代表佛陀,僧侣立即告诫老妇,老妇却充耳不闻。甚至以精奥佛法还击僧侣的告诫。还吟了一首即兴和歌,说:「在极乐世界内的人,的确不能对佛陀无礼,但在极乐世界外的人,坐在卒塔婆上也无妨。」僧侣觉得眼前这老妇极为了悟人生,已看破红尘,问她名字。老妇回说是小野小町。然后,老妇陷于沉思,看似在回想如今已无痕的春梦。不久,老妇突然痛苦挣扎,再以男声道出「啊,我很想念小町,很想念小町呀。求爱了九十九夜,只剩一夜而已。。 . . . 只剩一夜而
已。。 . . . . 」
原来是深草少将的灵魂附在老妇身上。
清水小町
某天,平安时代歌人在原业平造访住在草庵的老小町。他劝告小町皈依佛陀,语毕便消失了。小町领悟这是观音菩萨的教诲,离开草庵,四处流浪,最后在陆奥(东北地方)玉造小野之里撒手尘寰。日后,业平到陆奥小野之里的芒草原寻访小町尸骨,不知何处传来一首和歌的上半句,业平马上接龙吟出下半句。于是,当场出现了小町灵魂,恳求业平为她祭祀。说完,灵魂消失,原地留下一具尸骨与一丛芒草。
在原业平是平安时期有名的美男子,是六歌仙之一。所以当时的民众非常希望在原业平能和小野小町在一起。历史上两人也有过和歌赠答,所以现在流传着业平追求过小町的说法。有一次五十日村的村长求助小町,希望她想出方法能够解决村中经常发生的火灾。小野小町建议村名改成五十河村来减少火灾。在日语中,日和火同音。改名之后村中的火灾真的减少了。在现代普遍认为,小野小町是一名慈祥的老妇人,成为了神明。保佑儿童健康成长,妇女平安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