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吧 关注:660,732贴子:18,037,606

最近小町有热度,我就讲一讲小野小町的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小野篁一样,现存真实史料很少,但是相关传说很多。
“小町”并非本名,“町”是宫中工作的女性常用的称号。
故有一种推测认为,“小野小町”的来源可能是由于她的姐姐也在宫中工作,称为“小野町”,故她则是“小野小町”。
因而“小町”这名字,也成为美女代名词,日本所有冠上地名的“某某小町”,都代表当地公认的美女。
有人认为她出身于奈良时代的名门小野家
族,是小野篁的孙女。还有人认为小野小町是出羽国郡司小野良真的女儿,但在历史上根本找不到关于小野良真的相关资料。
也有一种说法她本名为小野吉子,是仁明天皇身边的女官,同时在文德天皇和清和天皇时代出仕宫廷。她的生卒地也散现在全国各地,大概有14个左右。
她常作为主角出现在谣曲和御伽草子的剧本里,她的名字和美貌超越身份和阶层,在全国家喻户晓。
《古今和歌集》的编纂者纪贯之评价“小野小町之歌,古衣通姬之流也,然艳而无气力,如病妇之著花粉。”
祈雨小町
日本全国各地久旱不雨,耕田焦枯,民不聊生。祈雨的重大国务便落在小野小町肩上。当天,在皇上、皇后及众多殿上人的注视之下,小町文静地走向祭坛。
她仰天吟咏祈雨和歌,不久,但见乌云蔽
日,黑浪掀天,顷刻之间,大雨倾盆而下。
深草少将(通小町)
小野小町退出宫廷后,住在山科,慕名来求爱的男性源源不绝。其中,出身高贵门第的深草少将遇见小野小町后便一见钟情,真挚地向她求爱。小野小町终于被他的爱情所感动,向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你能够连续一百个夜晚来相会,我一定接受你的爱。”深草少将恪守诺言,风雨无阻每夜都来到小野小町的住处看她。九十九个夜晚过去了,在最后一个晚上,深草少将筋疲力尽,倒在小野小町的门前气绝身亡。据说,深草少将的原型是六歌仙中的僧正遍昭。
历史上的僧正遍昭的确和小野小町有过和歌赠答,所以有这种说法也不为过。
鹦鹉小町
阳成天皇即位后,派遣新大纳言探访幽居近江国关寺附近的小野小町。
此时,小町已成为老眼昏花、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往昔的美貌尽失。大纳言带来一首皇上御歌:
云の上はありしむかしに変わらねど见し玉だれの内やゆかしき(宫廷仍如往昔,一成不变,你不怀念曾经供职的九重玉帘内吗?)大纳言请小町吟一首返歌,小町却说「我的返歌只有一个字,ぞ。」大纳言暗忖,和歌是五七五七七句型,三十一个文字都不见得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了,何况只有一个字?
小町接道:「只要把『内やゆかしき』改为『内ぞゆかしき』,便是我的返歌。」
大纳言才恍然大悟,不愧是当年的六歌仙之一,这的确是一首无懈可击的鹦鹉返歌。只改一个字,内容就变成:「宫廷仍如往昔,一成不变,我很怀念曾经供职的九重玉帘内。」
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有错误,阳成天皇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首和歌,被藤原定家收入百人一首。所以这首和歌并非阳成天皇亲笔所写,也能是找人代写。同时阳成天皇即位时只是一个不到10岁的孩童,根本不会去寻找前朝的小町。可惜鹦鹉小町没有相关的日文资料支持。
卒塔婆小町
有位高野山僧侣,上京途中,在鸟羽附近休息。接着,来了一位拄着拐杖、脚步蹒跚的老妇乞丐,坐在腐朽倒塌的卒塔婆上休息。卒塔婆代表佛陀,僧侣立即告诫老妇,老妇却充耳不闻。甚至以精奥佛法还击僧侣的告诫。还吟了一首即兴和歌,说:「在极乐世界内的人,的确不能对佛陀无礼,但在极乐世界外的人,坐在卒塔婆上也无妨。」僧侣觉得眼前这老妇极为了悟人生,已看破红尘,问她名字。老妇回说是小野小町。然后,老妇陷于沉思,看似在回想如今已无痕的春梦。不久,老妇突然痛苦挣扎,再以男声道出「啊,我很想念小町,很想念小町呀。求爱了九十九夜,只剩一夜而已。。 . . . 只剩一夜而
已。。 . . . . 」
原来是深草少将的灵魂附在老妇身上。
清水小町
某天,平安时代歌人在原业平造访住在草庵的老小町。他劝告小町皈依佛陀,语毕便消失了。小町领悟这是观音菩萨的教诲,离开草庵,四处流浪,最后在陆奥(东北地方)玉造小野之里撒手尘寰。日后,业平到陆奥小野之里的芒草原寻访小町尸骨,不知何处传来一首和歌的上半句,业平马上接龙吟出下半句。于是,当场出现了小町灵魂,恳求业平为她祭祀。说完,灵魂消失,原地留下一具尸骨与一丛芒草。
在原业平是平安时期有名的美男子,是六歌仙之一。所以当时的民众非常希望在原业平能和小野小町在一起。历史上两人也有过和歌赠答,所以现在流传着业平追求过小町的说法。有一次五十日村的村长求助小町,希望她想出方法能够解决村中经常发生的火灾。小野小町建议村名改成五十河村来减少火灾。在日语中,日和火同音。改名之后村中的火灾真的减少了。在现代普遍认为,小野小町是一名慈祥的老妇人,成为了神明。保佑儿童健康成长,妇女平安分娩。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18 16:22回复
    这是它的出处,大家不要忘记挖井人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8 16:22
    回复
      2025-08-21 12:41: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野小町,不詳審其所出本末。或曰參議篁孫也。父曰良真,出羽守。【小野系圖、作者部類。○拾芥鈔守作郡司。】小町有絕世之姿,長和歌。【世稱曰歌仙,未詳。說見歌人傳。】紀貫之撰古今和歌集,多收其歌,序而論之曰:「小町之歌,衣通姬之流也。詞意悽婉,終乏氣力。譬諸美人之有憂思。婦人歌詠,自當如是矣。」【古今和歌集。○世有玉造小町壯衰書,未知何人著。或曰僧空海,或曰三善清行。載小町年老,乞食道路。世以為小野小町。十訓抄、著聞集皆載其事,以玉造小町、小野小町為一人。長明無名鈔亦引在原業平所聞骷髏歌為一人。徒然草以空海、小町年代相隔,疑為非其所著。今案,小野、玉造,各自一姓,故不取。】
      小野小町的出身和生平没有详细的记载。有人说她是参议小野篁的孙女,父亲名叫良真,曾担任出羽守(出羽国的地方长官)。【注:根据《小野系图》和《作者部类》记载,另《拾芥钞》中将“出羽守”写作“郡司”】。小町拥有绝世美貌,擅长创作和歌(日本传统短诗)。【世人称她为“歌仙”,但具体缘由不明,相关说法可参考《歌人传》】。
      《古今和歌集》的编纂者纪贯之收录了她许多作品,并在序言中评价道:“小町的和歌风格,继承了衣通姬(传说中因美貌令衣物透光的古代才女)的流派。她的词句凄美哀婉,但整体缺乏力量感,就像一位忧思深重的美人。不过,这种风格正是女性诗歌该有的样子。”【注:此评价出自《古今和歌集》。另有一本《玉造小町壮衰书》流传于世,作者不详,有人说是空海和尚,也有人认为是三善清行。书中描写小町晚年沦为乞丐、流落街头的情节,被后人误认为是小野小町的经历。《十训抄》《著闻集》等文献也将玉造小町和小野小町当作同一人,甚至《无名钞》引用了在原业平听骷髅吟诗的传说来佐证。但《徒然草》指出空海与小町年代相差甚远,质疑这种说法。最终结论是:小野氏和玉造氏属于不同家族,因此不应将两人混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18 16:23
      回复
        被fgo气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18 16:41
        回复
          是fgo观音小町的事情吗?那张图看到了多次,原来确实很有热度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18 21:11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8 23:10
            回复
              基本和鱼玄机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活得更长。
              摸鱼摸成搞笑角色了,导致几乎从来没有人提起小野塚小町可能是东方角色中T1级别的美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9 02:33
              收起回复
                FGO的三破明明可以往小野塚小町这种方向塑造的,死神,粉红骷髅,甚至只要愿意,变老婆婆都OK,结果硬是要成为盖过本体的观音化身,感觉三破就是为了抬逼格和咖位而刻意塞入的产物,好不容易有个演绎的机会还变成这样了。


                IP属地:广东8楼2025-02-19 02:43
                收起回复
                  2025-08-21 12:35: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9 03:10
                  回复
                    如果不是车万,谁会知道这么个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19 06:42
                    回复
                      昔在清和天皇时代,宫中有一名好色的游女,名曰小町。春日,她为百花倾心;秋夜,厌烦月前浮云;清晨,凝望破晓之景,以此作歌咏之材;黄昏,闻哀愁钟声,细思人世,唯觉一切如梦幻泡影。草叶上的露珠如薄衣,转瞬即逝的正是生命。她深感世间唯有和歌之道最堪玩味。万般言语皆成歌,歌之德用无穷。无论人世忧苦,抑或神佛偈语,皆可咏叹;不费力气便能撼动天地,使无形鬼神动容,柔化男女情愫,抚慰刚烈武士之心——此皆歌之妙用。小町咏歌之才卓绝,人称其承袭古衣通姬之风,亦是观音化身。她哀叹众生沉迷于无谓爱恨,不知礼佛敬神,虚度光阴,故化身游女,以“飞花落叶”之世示人——盛衰无常,妙花终将凋零,化为腐土。纵使明月无云之夜、阵雨迷蒙之空,她亦以歌寄情,正如人丸之歌:
                      朦朦明石浦,朝雾隐舟行。
                      此诗暗喻众生迷惘之心如明石之浦,三界流转如岛隐之舟,而大慈大悲之心则如思舟之人。神代之时,素戋呜尊生于金土,世无文字,人心混沌。及至人世,文字既定。出云国八重云起,遂咏:
                      八云立出云,八重垣围妻。
                      自此,和歌定为三十一字。莺啼花间、蛙栖水中,尚且知歌,何况人乎?三十一字看似简朴,实含如来妙相。善咏歌者如造佛供养,恶咏歌者则似毁佛。
                      小町曾立誓逢千男,然相逢亦如未逢。其容姿绝美,堪比李夫人与衣通姬,慕者如筑波山草木不计其数。然今已衰如安积山老妪,昔日如难波津盛花,终化秋野虫鸣。她叹命如草露,独宿草庵,追忆往昔,提笔写下八十卷歌集,却知世事无常,身难久存。
                      她自嘲道:
                      积罪贱女身,浑噩度晨昏。
                      身渐衰朽,心仍恋花。虽知老波摧袖、旧情难返,仍咏:
                      思君入梦来,若知是梦不愿醒。
                      又道:
                      人心如花易凋零。
                      念及业平之歌:
                      月非昔时月,春非昔时春。唯我仍如故。
                      不禁潸然。再咏:
                      身若浮萍根已绝,若逢流水便随逝。
                      其言皆哀。
                      某日,业平途经荒野,闻风中传来一句:
                      暮暮秋风起,朝朝……
                      业平续道:
                      薄丛毋言我。
                      忽见一女子现身,自称小町亡灵,白骨埋于薄草之下。业平拨草见骨,方悟人世无常。
                      闻此物语者,当造三十三观音像供养。小町乃如意轮观音化身,业平为十一面观音化身。切莫轻忽,当念“南无大慈观世音菩萨”以回向功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9 07:56
                      回复
                        《小町物语译文》
                        在清和天皇时代,宫中曾有一位生性风流、喜好声色的游女,名叫小町。春日里,她沉醉于百花的娇艳,仿佛自己的灵魂也被这绚烂的色彩所俘获;秋夜中,面对高悬的明月,哪怕只有一丝浮云掠过,都会惹得她心生厌烦,嫌那浮云扰了这皎洁月色的纯粹。清晨破晓之际,她凝神伫立,凝视天边那一抹鱼肚白,将这晨光初现的绝美之景化作和歌的灵感源泉;黄昏时分,哀伤的钟声悠悠传来,她沉浸其中,思绪飘远,蓦然觉得人世间的一切不过如梦幻泡影般虚幻无常。那草叶上的露珠,好似微薄的衣衫,短暂地停留后便消失不见,这不正如同脆弱易逝的生命吗?在她看来,世间唯有和歌之道最值得玩味与探究。
                        和歌的魅力,在于它有着无尽的功用。世间万般言语,皆能化为优美的和歌。无论是人世间的忧愁苦难,还是神佛的精妙偈语,都能通过和歌咏唱出来。它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撼动天地,让那无形无影的鬼神为之动容;它可以柔化男女之间的情思,让炽热的爱意更加细腻;也能抚慰刚烈武士的内心,使他们的豪情壮志中多一份温柔的诗意。小町的咏歌之才堪称卓绝,人们称赞她继承了古衣通姬的风范,甚至说她是观音菩萨的化身降临人间。
                        她悲悯众生,看到人们沉迷于无谓的爱恨情仇之中,不懂得礼佛敬神,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光阴,于是便化身游女,以这“飞花落叶”般的世间景象警醒众人——世间的兴盛与衰败无常,那娇艳美丽的花朵终究会凋零,回归到腐土之中,一切繁华皆如过眼云烟。即便在明月无云的良夜,或是阵雨迷蒙的上空,她也总是借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就像人丸的那首歌:“朦朦明石浦,朝雾隐舟行。”这句诗暗含深意,将众生迷惘的内心比作明石之浦,三界中的轮回流转好似那在雾中时隐时现的行舟,而菩萨大慈大悲的情怀则如同思念行舟之人的那份牵挂。
                        在神代时期,素戋呜尊诞生于金土之中,那时世间还没有文字,人们的心智混沌未开。直到后来,文字得以确定。在出云国,天空中涌起层层叠叠的云朵,便有了这样的咏歌:“八云立出云,八重垣围妻。”从那时起,和歌便固定为三十一字的格式。即便是黄莺在花丛中啼鸣、青蛙在水中栖息,尚且懂得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更何况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这三十一字的和歌看似简单质朴,实则蕴含着如来的妙相。善于咏唱和歌的人,就如同虔诚造佛供养一般,积累着福报;而恶意糟蹋、亵渎和歌的人,则好似毁佛一般,会遭受业报。
                        小町曾经立下誓言,要与一千个男人相逢交往。然而,即便真的与众多男子有过交集,她的内心却依旧感到孤独寂寞,仿佛这些相逢都如过眼云烟,未曾留下真正深刻的痕迹。她容貌绝美,风姿绰约,堪比传说中的李夫人与衣通姬,爱慕她的人如同筑波山上的草木一般,数也数不清。但岁月无情,如今的她早已容颜衰老,好似安积山上的老妪。曾经的她,就像难波津盛开的繁花般绚烂夺目,如今却如秋野中的虫鸣声,渐渐走向衰落。她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草叶上的露珠,转瞬即逝。独自一人居住在草庵之中,她追忆往昔的繁华与欢乐,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写下了八十卷歌集,然而她深知世事无常,生命也难以长久留存。
                        她时常自嘲地唱道:“积罪贱女身,浑噩度晨昏。”虽然身体逐渐衰老腐朽,但她的内心依然眷恋着美好的事物,就像依旧眷恋着鲜花一样。虽然她明白岁月的波浪早已冲刷掉了往日的激情,旧日的情感也难以再挽回,但她还是忍不住咏唱:“思君入梦来,若知是梦不愿醒。”又说:“人心如花易凋零。”当她念及业平的歌“月非昔时月,春非昔时春。唯我仍如故”时,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随后她又咏唱道:“身若浮萍根已绝,若逢流水便随逝。”她的言语中满是哀伤之意。
                        有一天,业平路过一片荒野,忽然听到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句:“暮暮秋风起,朝朝……”业平顺口接道:“薄丛毋言我。”这时,只见一位女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自称是小町的亡灵,说自己的白骨就掩埋在这薄薄的草丛之下。业平听后,连忙拨开草丛,果然看到了白骨,这才真正领悟到人世的无常变幻。
                        听闻这个物语的人,应当制作三十三尊观音像来进行供养。因为小町是如意轮观音的化身,业平是十一面观音的化身。千万不要轻视这件事,应当念诵“南无大慈观世音菩萨”来将诵经礼佛的功德回向给众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9 07:56
                        回复
                          小什么?町什么?咕哒将军请你了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9 08:15
                          回复
                            来点小町美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9 09:12
                            回复
                              2025-08-21 12:29: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以为进错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2-19 0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