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盟政策“画饼术”:虚假福利与隐形收割
低门槛陷阱
品牌方宣称“加盟费低至1万元”“限时免加盟费”,但实际总成本远超宣传。根据多方数据,总投资需过百万,包括品牌使用费(1万-4万)、装修费(10万-20万)、设备费(10万-25万)、首批进货费(20万-30万)、广告牌(2万-5万)、仓库租赁费、消防整改费、门窗改装费、拆除费、各种人工费等,且部分费用通过指定供应商强制收取,无法议价。
区域保护名存实亡
合同未明确区域保护范围,导致同一商圈内多家门店恶性竞争。例如,某加盟商签约后发现周边1公里内新增2家同品牌门店,总部仅以“市场自由”搪塞。
利润承诺虚高
品牌方以“年利润50-100万”“月入过万”吸引加盟,但实际毛利率不足20%,扣除租金、人工、水电后净利率仅5%-10%,甚至亏损。品牌方声称“优秀者月利润可达1万”,但未提及亏损风险。
二、运营管理“甩锅术”:支持缩水与强制收割
选址与培训敷衍
承诺“专业选址指导”,实际仅提供模板化建议,忽视当地消费力与竞争环境。培训内容空洞,缺乏实操性运营技巧,导致开业后客流低迷。
强制采购与高价进货
加盟商需从总部统一采购,进货价高于市场批发价30%-50%。滞销产品不退换,库存积压严重。例如,某加盟商反映“一款膨化食品进货价15元,市场批发仅9元”。
设备与装修暴利
指定装修公司报价虚高,设备采购价翻倍。总部预收设备费后发货三无产品,且“多退少补”实为“只补不退”。
三、售后“踢皮球”:维权无门与法律风险
售后响应迟缓
设备故障、客诉处理需自行解决,总部客服推诿拖延。案例显示,某门店因冷柜故障导致商品变质,总部拖延一周未处理。
合同霸王条款
模糊责任:协议未明确总部支持义务,却对加盟商设定高额违约金(如未完成进货指标扣保证金)。
解约陷阱:退出需支付总投资的20%-30%作为违约金,且剩余设备难折现。
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
曝光某门店通过“折扣虚标”欺诈消费者,品牌方事后撤换广告牌逃避责任。类似问题在加盟商进货价中也存在,例如宣称“供应链直供低价”,实则加价销售。
四、选址欺诈:好位置被内部截胡,加盟商沦为炮灰
资源垄断:公司宣称提供“专业选址”,实则将黄金地段(如社区入口、商圈核心)分配给内部人员开店,而加盟商被强制安排至偏僻、低客流区域,甚至同一商圈密集开店,引发恶性竞争。
数据造假:招商时提供的“日均客流200-500人”“年利润50-100万”等数据,实为伪造。实际大部分店日均客流不足50人,月亏损超万元。
五、加盟陷阱:从合同欺诈到利益输送
租金与转让费欺诈
公司拓展与房东勾结,虚增合同租金,并凭空捏造“转让费”(实际无转让需求),通过抬高成本压榨加盟商资。
设备与物流暴利
设备采购:强制从指定供应商购买货架、冷柜等设备,价格是市场价的2倍以上(如某冷藏柜市场价1000元,公司报价5700元)。
物流吸血:物流公司实际由品牌商控制,运费比市场高出40%,且强制捆绑“加急费”。若拒绝合作,总部以“断供”威胁,导致库存积压。
补贴黑幕与内部腐败
招商部人员、以及公司其他高管亲戚公然索贿:
招商人员要求2万元“好处费”才审批10万元开店补贴;
高管亲戚更狮子大开口,索要4万元“疏通费”。
证据显示,补贴实为公司虚设的“诱饵”,用于榨取加盟商最后一滴血。
结语
零食有鸣的加盟模式本质是“割韭菜”,利用创业者信息差与焦虑心理层层收割。请转发本文,让更多人看清真相!若已受骗,立即行动维权,沉默只会助长黑心企业气焰!
低门槛陷阱
品牌方宣称“加盟费低至1万元”“限时免加盟费”,但实际总成本远超宣传。根据多方数据,总投资需过百万,包括品牌使用费(1万-4万)、装修费(10万-20万)、设备费(10万-25万)、首批进货费(20万-30万)、广告牌(2万-5万)、仓库租赁费、消防整改费、门窗改装费、拆除费、各种人工费等,且部分费用通过指定供应商强制收取,无法议价。
区域保护名存实亡
合同未明确区域保护范围,导致同一商圈内多家门店恶性竞争。例如,某加盟商签约后发现周边1公里内新增2家同品牌门店,总部仅以“市场自由”搪塞。
利润承诺虚高
品牌方以“年利润50-100万”“月入过万”吸引加盟,但实际毛利率不足20%,扣除租金、人工、水电后净利率仅5%-10%,甚至亏损。品牌方声称“优秀者月利润可达1万”,但未提及亏损风险。
二、运营管理“甩锅术”:支持缩水与强制收割
选址与培训敷衍
承诺“专业选址指导”,实际仅提供模板化建议,忽视当地消费力与竞争环境。培训内容空洞,缺乏实操性运营技巧,导致开业后客流低迷。
强制采购与高价进货
加盟商需从总部统一采购,进货价高于市场批发价30%-50%。滞销产品不退换,库存积压严重。例如,某加盟商反映“一款膨化食品进货价15元,市场批发仅9元”。
设备与装修暴利
指定装修公司报价虚高,设备采购价翻倍。总部预收设备费后发货三无产品,且“多退少补”实为“只补不退”。
三、售后“踢皮球”:维权无门与法律风险
售后响应迟缓
设备故障、客诉处理需自行解决,总部客服推诿拖延。案例显示,某门店因冷柜故障导致商品变质,总部拖延一周未处理。
合同霸王条款
模糊责任:协议未明确总部支持义务,却对加盟商设定高额违约金(如未完成进货指标扣保证金)。
解约陷阱:退出需支付总投资的20%-30%作为违约金,且剩余设备难折现。
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
曝光某门店通过“折扣虚标”欺诈消费者,品牌方事后撤换广告牌逃避责任。类似问题在加盟商进货价中也存在,例如宣称“供应链直供低价”,实则加价销售。
四、选址欺诈:好位置被内部截胡,加盟商沦为炮灰
资源垄断:公司宣称提供“专业选址”,实则将黄金地段(如社区入口、商圈核心)分配给内部人员开店,而加盟商被强制安排至偏僻、低客流区域,甚至同一商圈密集开店,引发恶性竞争。
数据造假:招商时提供的“日均客流200-500人”“年利润50-100万”等数据,实为伪造。实际大部分店日均客流不足50人,月亏损超万元。
五、加盟陷阱:从合同欺诈到利益输送
租金与转让费欺诈
公司拓展与房东勾结,虚增合同租金,并凭空捏造“转让费”(实际无转让需求),通过抬高成本压榨加盟商资。
设备与物流暴利
设备采购:强制从指定供应商购买货架、冷柜等设备,价格是市场价的2倍以上(如某冷藏柜市场价1000元,公司报价5700元)。
物流吸血:物流公司实际由品牌商控制,运费比市场高出40%,且强制捆绑“加急费”。若拒绝合作,总部以“断供”威胁,导致库存积压。
补贴黑幕与内部腐败
招商部人员、以及公司其他高管亲戚公然索贿:
招商人员要求2万元“好处费”才审批10万元开店补贴;
高管亲戚更狮子大开口,索要4万元“疏通费”。
证据显示,补贴实为公司虚设的“诱饵”,用于榨取加盟商最后一滴血。
结语
零食有鸣的加盟模式本质是“割韭菜”,利用创业者信息差与焦虑心理层层收割。请转发本文,让更多人看清真相!若已受骗,立即行动维权,沉默只会助长黑心企业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