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本人打这块龙五x近两年,中间尝试过很多次胶皮搭配,终于试出来接近完美的一个反手搭配,希望看到的吧友在选择时能有更好的思路。
分析:龙五系列都是内置底板,龙五x介于内置与外置之间,整个系列的反手对比蝴蝶alc系列套娃是非常难打的,反手的出球质量是硬伤,由于拍面距离纤维层较远,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打出正手的透板效果。而对于大部分普通水平球友来说,达不到透板力量,所以专业队的“两面狂”就不要考虑了。但是专业队的思路可以供业余球手参考:1-两面狂能使底板具有良好的一体性和支撑性 2-反手狂飙作为粘套可以增加上台率有更好的摩擦不会因为底板板面较软而掉球 3-龙五系列以控制著称,高密更能增加手上的控球感。
所以在反手位大众球友需要一块支撑性强,比狂飙更易打出质量的粘性或半粘套胶。
lz用过的的搭配有:
正手:国木3 反手:月球专业
neo橙省 neo37柔
neo蓝省 xiom红v (摩擦还好)
neo蓝国 白金dna m(容易掉球)
neo蓝国 雷鸣zgr
个人认为最好的搭配就是蓝国配zgr
很多业余球友会有疑问,zgr55度的海绵相当于狂飙39度左右,而且max+的海绵能不能打透?
答案是业余球手既然发力有缺陷,那就不要苛求自身,从器材上也能叠上buff,既然不能打透板,那就选一块能打出相同质量的胶皮,首先高硬的海绵不是死猪皮,速度主要看的是海绵的弹性,越硬代表大力量下速度越快,而在小力量下控制感也更好
自从反手换上zgr之后,拧拉的感觉一下就上来了,微粘的胶面和较硬的海绵打起来心里有数,发多大力出多大力,不想软海绵比如白金m一样,感觉是胶皮在打球而不是人在打球,而且软海绵配在龙五系列会有断层感,感觉球到底板就不走了,打不出速度和质量。zgr对于球友来说更易出速度和质量对发力要求不高。
当然zgr也不是完美的套胶:第一胶面吃球感非常深导致在接发球方面较易吃转,而如果判断出旋转打过去的球旋转也会更佳,对于手感有一定要求(粘套通病)第二就是胶皮较沉,虽然没量过具体克数,但上手比裁剪后46g的白金dna重了很多,估测大概裁剪后52g左右,如果手腕力量不是很足的话,时间长了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建议加练
)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龙五反手难题的解法,如果有关于配胶打法适配度的问题可以盖楼,我会一一解答
希望能帮助广大球友找到属于自己的搭配,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乒坛风云与器材讨论#




分析:龙五系列都是内置底板,龙五x介于内置与外置之间,整个系列的反手对比蝴蝶alc系列套娃是非常难打的,反手的出球质量是硬伤,由于拍面距离纤维层较远,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打出正手的透板效果。而对于大部分普通水平球友来说,达不到透板力量,所以专业队的“两面狂”就不要考虑了。但是专业队的思路可以供业余球手参考:1-两面狂能使底板具有良好的一体性和支撑性 2-反手狂飙作为粘套可以增加上台率有更好的摩擦不会因为底板板面较软而掉球 3-龙五系列以控制著称,高密更能增加手上的控球感。
所以在反手位大众球友需要一块支撑性强,比狂飙更易打出质量的粘性或半粘套胶。
lz用过的的搭配有:
正手:国木3 反手:月球专业
neo橙省 neo37柔
neo蓝省 xiom红v (摩擦还好)
neo蓝国 白金dna m(容易掉球)
neo蓝国 雷鸣zgr
个人认为最好的搭配就是蓝国配zgr
很多业余球友会有疑问,zgr55度的海绵相当于狂飙39度左右,而且max+的海绵能不能打透?
答案是业余球手既然发力有缺陷,那就不要苛求自身,从器材上也能叠上buff,既然不能打透板,那就选一块能打出相同质量的胶皮,首先高硬的海绵不是死猪皮,速度主要看的是海绵的弹性,越硬代表大力量下速度越快,而在小力量下控制感也更好
自从反手换上zgr之后,拧拉的感觉一下就上来了,微粘的胶面和较硬的海绵打起来心里有数,发多大力出多大力,不想软海绵比如白金m一样,感觉是胶皮在打球而不是人在打球,而且软海绵配在龙五系列会有断层感,感觉球到底板就不走了,打不出速度和质量。zgr对于球友来说更易出速度和质量对发力要求不高。
当然zgr也不是完美的套胶:第一胶面吃球感非常深导致在接发球方面较易吃转,而如果判断出旋转打过去的球旋转也会更佳,对于手感有一定要求(粘套通病)第二就是胶皮较沉,虽然没量过具体克数,但上手比裁剪后46g的白金dna重了很多,估测大概裁剪后52g左右,如果手腕力量不是很足的话,时间长了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建议加练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龙五反手难题的解法,如果有关于配胶打法适配度的问题可以盖楼,我会一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