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键盘吧 关注:1,200,394贴子:22,973,210

2025磁轴展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磁轴作为24年绝对的主旋律产品,可预见到未来内,2025上半年必定会继续成为市场主流,但是作为迭代了一年半的新产品,量变引起质变。
故作此帖,总结下磁轴这一年半的发展,进行科普讲解,以及我对25年会推出的磁轴产品大致推断和生态变化的判断。


IP属地:广东1楼2025-02-14 12:07回复
    2023年底至2025年初磁轴总结:
    磁轴的崛起
    23年底随着无畏契约的海内外的空前热度,磁轴的特性无比契合该游戏,于是乎在csgo比赛中已有选手发现wooting60he的快速触发(RT)功能在游戏中可以起到让使用中键盘触发和断开更加跟手以及磁轴本身在原理上对于机械的无比论语的快,在游戏内容中的身位控制,急停上都有效果之后,从而磁轴键盘进入了无畏契约玩家的视野中,磁轴的热度开始爆发。


    IP属地:广东2楼2025-02-14 12:10
    回复
      2025-08-24 21:2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磁轴的真正优势
      快速触发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第一时间没有想出来为什么,其实是因为其名称和功能不匹配,快速触发只是其中的一个效果,甚至能做到延迟触发,该功能的更准确名称叫动态触点,即让触发不在是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是在按键使用中会随着行程变化而变化,简单理解就是,当你设置0.1mmRT行程的时候,效果不是简单的按到0.1mm触发,而是你按到2mm位置的时候,抬手0.1mm,键盘就判断你断开了,断开后再按下0.1mm。键盘此时又触发了,不再是传统机械键盘的触点闭合松开时触发判断。由此带来的体感差异是很大的,因为传统轴体的2mm触发,导致按下松开的总共8mm行程中,前2mm行程键盘是没有反应的,而触发后有4mm的行程中,键盘是触发的。
      具有RT功能的键盘,是可以做到在你按下0.1mm就触发后,在剩下的3.9mm中任意松开和按下0.1mm就能断开和触发,其中的体感差距有按下的1.9mm和松开的1.9mm的行程差距,总共近4mm,有足足一个轴体完整行程的区别,这部分才是机械和磁轴键盘真正的延迟区别,远超过人体视觉感知的30ms,而且我的计算方法是让机械具有优势的,实际使用的延迟差别更大,导致传统机械键盘在游戏这种需要应对对手随时可能出现的改变时带来的快速响应上远远不如磁轴键盘。
      正是该功能的出现才让磁轴键盘出现独有的优势,此前的磁轴只有触点可调功能,简单的让触点在设立的位置上而已,只是简单可以1/2/3mm触发点不一样的机械轴,这也是wooting当时爆火的原因,rt是他们原创的功能,当时也就他们有rt功能。


      IP属地:广东3楼2025-02-14 12:11
      回复
        磁轴性能
        磁轴经过现在一年半的发展,wooting作为一个东莞血统纯正的产品,自然会被东莞同行不可避免的超越,特别是wooting并没有对硬件更新,在原本硬件就不是特别领先的情况下,只是推出了简单更新算法的wooting80he,导致其性能是远远落后的。这时候就会有人说,放屁,wooting是最稳的,其实不然,性能越高才会越稳,wooting稳只是一种挽尊说法。
        什么叫稳,不是简单的所谓不断触,而是识别是否精准,越精准的识别才有当你每按到识别触发位置的时候,触发值越接近设置值,而多次触发值尽可能的接近,这才叫稳。所以性能提高会带来每次触发数值的更加精准,不会出现1mm触发,实际在1.5mm触发点情况,而机械的触发也是同样的,是一个范围值,不是准确值,比如1mm触发点轴体,可能是这一批机械里面有最高可以1mm触发的轴体,而该轴体实际的触发点,可能平均在1.3 1.4mm。
        wooting的死区和布进调节精度分别是0.3mm和0.15mm,和现在主流旗舰磁轴的0死区,0.005或者是0.001步进区别已经接近两个数量级了。况且在如此精度的情况下,wooting断触的情况也不少见,在视频网站上也不少见,国产旗舰磁轴也会有不少断触的情况,但是很多是极端参数的情况下使用,目前我测试下来,0.02不断触已经是普遍可靠方案中的常规精度。
        断触还有一种情况,即不正确校准,常见情况就是大力按压,轴体大力按压是会发生0.0*级别的形变的,正常使用是不可能发力到产生形变的大小,导致你以为按到了底,其实键盘识别你根本没触底,正常校准只需要轻压到触底,然后不用再大发力。
        0.005很唬人,但是这是个调节精度,不是你一定要用0.005就触发,这是目前存在的理解误区,导致会有精度无用论出现,你买车也不是朝着200迈开的啊,精度的提高是可控性的改变,,本质上是将键盘使用中的误差范围减小,这是一个数据集合的体现,不是点对点的单一数据,会一定程度的出现在体感上,所以追求性能是24年磁轴方案的主旋律。


        IP属地:广东4楼2025-02-14 12:12
        回复
          磁轴方案
          磁轴目前不能回避的一个绝对关键词就是方案,什么是方案,相当于手机中的操作系统,霍尔感应磁场产生的电流数据,如何处理,就是方案的区别,底层代码上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同厂家之间的处理就衍生出了方案。
          方案的区别不只是软件,硬件在其中的占比更大,硬件的更新才会带来新版本的方案出现,最开始的磁轴方案是用类似于机械的一遍遍扫描每个轴体来判断触发,然后更新到通过放模拟开关(ADC),让轴体连接ADC,主控只要扫描ADC就能判读触发来降低延迟,更有通过ADC在直接反馈数据到主控的方案。
          使用的霍尔则是由开始的单纯识别,更新到具有识别轴体功能的霍尔,使用的主控也是算力越来越高。
          说完硬件,软件方面上,方案商的作用就是用5块钱的芯片发挥出50块钱的效果,所以同硬件不同性能的sku或者是键盘,只是用软锁将键盘精度进行了分级。


          IP属地:广东5楼2025-02-14 12:13
          回复
            磁轴市场
            24年磁轴键盘市场就是一个单纯的增量市场,厂家刺激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低价,所以低价磁轴键盘几天就出来新的,而高端磁轴的新品量远远不如低价。
            在磁轴相关的互联网内容下,低价就是疯狂的精度内卷,而高价则是营销内卷,低价产品的内容无限同质化,高价产品的广告的无限同质化,低价清一色wooting,高价up主无敌牛逼666。


            IP属地:广东6楼2025-02-14 12:13
            回复
              磁轴轴体
              磁轴断触是因为当轴心产生摇晃的时候,轴心发生倾斜,同一水平线磁铁磁通量发生变化,变化值超过键盘设定的感应值时会认为已经运动到断开的行程,从而产生了触发断开。
              轴心稳定性,成为2024年轴体迭代的最关键指标,但是影响精度的还有磁铁,磁铁本身的触底高斯值也是轴体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还有一个伪命题,即机械手感的磁轴,一直在说磁轴什么时候能达到机械轴的手感,但什么是机械轴手感,触底?第一颗机械轴是樱桃黑,轴壁触底,一般不进行封底的磁轴都是轴壁触底,手感和机械差不多,最多就是底下油多了点,按着肉,顺滑度?磁轴没有弹片,顺滑度可以轻易达到机械到不了的水平。
              磁轴永远不可能做成机械轴的手感和声音,磁轴结构决定的,轴心内部的磁铁导致轴心重量和轴心柱直径远大于mx轴心,不封底的情况下,和轴壁触底轴有一点相似处,封底后则是由磁铁撞击底壳,铁撞塑料肯定是很难模仿出来塑料撞塑料的手感的,有一些厂家会在底壳上做一个小凸起来撞击磁铁,手感直接变成了打铁感。


              IP属地:广东7楼2025-02-14 12:14
              回复
                磁轴驱动
                早期的驱动确实都很抽象,能直观的使用都很少,但是经过一年半的迭代,主流磁轴方案的驱动可用性都没有问题(容园除外),基本都是优化到打开就能直观知道去哪里调整RT参数和其他功能,基本不是痛点,像nuphy甚至驱动算优点,美观又流畅。
                继续鞭尸wooting环节,wooting驱动好用算是三人成虎和历史遗留问题,在早期探索阶段他确实是好用的类型,但是迭代到现在,还有能稳定把键盘刷成砖的驱动就他家了,b站也能找到吐槽视频,以当前的标准看,wooting已经到不了好用这个标准了,属于常规级别,动效校准图标这些华丽花哨的外观功能,国产现在也不少,流畅度也都基本有保证。


                IP属地:广东8楼2025-02-14 12:15
                回复
                  2025-08-24 21:19: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5年磁轴发展判断
                  产品端:
                  轴体:随着轴体自适应功能的普及,各家轴厂的磁轴产品逐步推出和行业外工厂的参与,客制化磁轴轴体的市场规模扩大是一个必然结果,目前的磁轴手感受磁玉生态毒害,基本都是封底3.3mm,而自适应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键程和轴壁触底磁轴,应该也有工厂立项了。
                  同时可预见的就是目前键盘上的旗舰轴体将不会再值钱,因为会有大量的平替出现。
                  键盘:目前的磁轴性能以及到了边界效应,下一步就是发展新功能,得益于使用了其他行业在开发的霍尔元器件,新功能的出现应该不会少,三模磁轴也是下一波磁轴更新的主要方向。
                  键盘本身则是会进入多样化发展,结构不再是船壳为主,24年船壳为主流主要是降低成本,但是船壳带来的手感差,声音难听,都是被市场诟病的痛点,结构的改变和探索是必然结果。
                  结构之外就是外观和材料,类wooting不会再是主流,客制化外观引入,铝合金之外的材料也会跟进。
                  市场端:国内任然会有不小的增量,磁轴的合适用户,任然有不小的量没进行替换,网吧也没开始跟进大规模替换,但是潮流会转向存量竞争,让玩家不再是尝鲜换磁轴,而是替换成各方面更好的磁轴,需要发展出自己的独特竞争力,不能再99磁轴糊弄。海外则是因为落后国内整体两到三年的关系,依旧会是稳定的增量市场。
                  玩家层面则是真正的客制化磁轴玩法兴起,因为不用再因为性能而妥协,磁轴套件,声音优化方案,多样化搭配,都是会可预见的扩大。
                  购买建议:现在基本能闭着眼睛买了,想玩花的,可以再等半年。


                  IP属地:广东9楼2025-02-14 12:15
                  回复
                    补充一下为什么rt键盘的主流是磁轴,而不是光轴和静电容,这涉及到物理学问题,磁场终究是波,没有实体介质,而光是有的,同时还有波粒二象性这种特殊情况,目前的光轴有两种类型,遮断和模拟折射,他们的同一痛点就是,最底部,必须加上一定量的死区,因为光的衍射折射,以及光穿过小缝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干扰精度,而磁轴相应的问题就没有那么多。
                    静电容则是因为电容量问题,没有磁轴磁通量那么固定,是会随着使用改变的,导致精度远远不如光和磁。


                    IP属地:广东10楼2025-02-14 12:24
                    收起回复
                      高质量好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14 14:09
                      回复
                        我对磁轴没意见 只是单纯觉得飘带+等高线键帽丑出天际


                        IP属地:广东12楼2025-02-14 14:18
                        回复
                          机械轴永不为奴,我身边有磁轴需求的几乎没有,工作以后打游戏的也都是手游为主,现在厂家都在发磁轴真正有稳定销量的有几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4 14:24
                          收起回复
                            支持好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2-14 15:04
                            回复
                              2025-08-24 21:13: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希望迈从出一个白色等高线99配列的磁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4 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