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con吧 关注:412,791贴子:39,192,823

【长户的大PUA之术】ZARD35周年精选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音质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5-02-13 15:28回复
    ZARD 35周年纪念点播精选为何音质空前绝后?从出道起一路参与的制作工程师揭秘最新重制与音效制作的幕后故事
    ZARD《ZARD Best Request ~35th Anniversary~》


    IP属地:北京2楼2025-02-13 15:29
    回复
      2025-08-24 20:1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出道纪念日发行的,三碟装精选集《ZARD Best Request ~35th Anniversary~》。该精选集收录了网络粉丝投票排名前35位的歌曲,并按照排名顺序排列,同时经过最新设备的精心重制,音质焕然一新。这样一张带来新发现与感动的《终极精选集》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我们拜访了全程参与ZARD录音工作的录音工程师、此次重制的操刀者岛田胜弘先生(BIRDMAN MASTERING株式会社代表),在他实际进行工作的录音室中聆听了他的讲述。


      IP属地:北京3楼2025-02-13 15:30
      回复
        通过高压电与最新设备实现音质最大化提升
        ——去年年底,我看到岛田先生在X上发文说:“对于这次的精选集,我自信已经几乎发挥了CD媒介的全部潜力。”具体来说,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在开始这次重制之前,我已经设想了一些能最大程度发挥CD潜力的要素。详细来说,上次的四碟装精选集(2016年的《ZARD Forever Best ~25th Anniversary~》)只是换了些线缆,但这次,我把录有母带音源的Pro Tools,通常接的是100伏电源,我试着换成200伏电压,看看会有哪些变化,程度如何。线缆也是一条条换,比较A和B的音质差异。”
        ——竟然如此。没想到您做到了这种程度。
        “其实,我就是想把设备调整到英国规格。英国的电压是240伏,一比较就会发现低音的厚度确实不同。
        除此之外,这次音质变化最大的是AD转换器(模拟/数字转换器),因为最终它决定了录音时的音质,所以我厚着脸皮跟一直关照我的宫地乐器公司借来了最新的AD转换器。它的效果非常明显,要说效果最显著的是什么,那就是声音的起始部分。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瞬态,以ZARD的人声为例,就连嘴部的动作都能听出来,感觉就像揭掉了一层薄膜。从音质上来说,AD转换器的效果是最大的。”
        ——那这种设备十年前还不存在吗?
        “不存在。现在我手里的是第二代,借来的是第五代。光听一下可能听不出来,但我是同时听着,一边切换一边录,比较声音的宽度和起始部分的差异。
        以前的精选集,我会用均衡器(EQ)稍微削减或增强一些高频,或者调整低频,但这次几乎没怎么做这些调整,主要就是因为设备方面的电压和AD转换器的不同。”


        IP属地:北京4楼2025-02-13 15:32
        回复
          充分发挥CD潜力的重制
          ——回顾ZARD的重制历史,最初是在2006年出道15周年时的精选集(《Golden Best ~15th Anniversary~》)中,由Chris Bellman(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进行重制。
          “那个重制的低音很扎实,基础部分处理得很好,感觉相当不错。”
          ——5年后的20周年时,岛田先生重制了所有单曲和专辑(《ZARD ALBUM COLLECTION ~20th ANNIVERSARY~》),25周年就是刚才提到的四碟装精选集,采用了高品质的Blu-spec CD2规格。然后在30周年时,您又再次重制了所有专辑。
          “《ZARD Forever Best ~25th Anniversary~》时的CD和作为CD母带的已重制音源的音质,对比听的话会有点不同。但这次对比CD和已重制音源,我自己都听不出差别。我觉得音质好到这种程度,应该是充分发挥了当下CD的潜力。
          不过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听的人不同,过去的回忆也不同,所以有人说之前的更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重制的理念上,有没有考虑到时代性,或者说“当下时代所追求的音质”这样的意识?
          “有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借了最新的好设备,多亏了它,感觉揭掉了一层薄膜。”
          ——就像您说的,音乐的听感,好的方面在于既有个体差异,也有时代的不同。90年代实时听ZARD的音乐时,感觉非常华丽绚烂,但这次听感觉稍微沉稳了一些。当然,这可能是个体差异。
          “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90年代所追求的音质和当下时代所追求的音质不同。现在的音乐制作以贝斯、鼓的底鼓等低音为中心。高频的沙沙声部分不太受重视,或者说不会弄得太华丽。所以这次的重制,也没有像以前的音源那样沙沙作响。
          不过ZARD的情况特殊,首先还是她本人的音质,如何兼顾这一点很重要。”


          IP属地:北京5楼2025-02-13 15:35
          回复
            运用AI等尖端技术进行降噪处理
            ——除此之外,这次还尝试了什么新技术吗?
            “不是说哪一首特定曲子,而是把原始音频通过现在的设备播放时,唇噪(嘴唇动作时产生的噪音)非常明显。这次,我把听着觉得碍耳的部分全部处理了。
            还有,比如《难忘那微笑》这首歌开头很安静,(播放着无伴奏合唱)这里是原生音,但当时的技术下,合唱一叠加,房间的空调声之类的就会很突出。这次全部用AI压制了这些声音。这花了不少时间呢。”
            ——看波形图就一目了然了。原来如此。
            “这和改变音质不同,但数字化后噪音难免会让人在意,特别是声音起始部分的噪音,我一个一个全部处理了。其实可以一次性处理完,但那样整体音质就会变,所以我自己有个执念,就是只抓取噪音部分进行替换。
            上次的精选集也多少做了一些这样的处理,但水平不同,现在AI不断发展,这次精选集就是最大限度运用了AI的成果。”


            IP属地:北京6楼2025-02-13 15:37
            回复
              充满摇滚感的音乐制作秘密
              ——关于选曲,粉丝投票请求的第一名是《敞开心扉》。您对这首歌有什么回忆吗?
              “《敞开心扉》的混音师是安迪·琼斯,如果是日本的工程师混音,我觉得鼓的动感不会这么强烈。虽然是编程打击乐,但真的有种鼓手在演奏的动感。这首歌因为他混音,质量感觉提升了一大截。
              很有摇滚感。ZARD嘛,她本人的唱腔其实不那么摇滚,但整体很有摇滚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制作人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声音吧。”
              ——也就是说,岛田先生您也会把自己的音乐喜好融入其中吗?
              “会的。比如‘Good-bye My Loneliness’这首歌,制作人跟我说〈想要有警察乐队‘我想凝视你’那样的感觉〉。不过在我心里,这个我之前从没说过,我其实是想着汤普森双胞胎乐队的‘Hold Me Now’这首歌,副歌部分就是那种感觉。”


              IP属地:北京7楼2025-02-13 15:38
              回复
                既然会越来越好,那我等40周年再买


                IP属地:广东8楼2025-02-13 15:39
                收起回复
                  2025-08-24 20:09: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么说来确实如此。那这方面的音乐算是岛田先生的根源吗?
                  “我心中的根源其实是老鹰乐队(Eagles)啊。老鹰乐队啊,斯蒂利·丹(Steely Dan)之类的,那才是我的根源。我并不是有意让ZARD接近那种风格,但感觉好的基本元素总会不自觉地反映在音乐制作中。”


                  IP属地:北京9楼2025-02-13 15:39
                  回复
                    除非低电平 不然没什么用


                    IP属地:广西10楼2025-02-13 15:40
                    回复
                      ZARD音乐中重要的歌声与鼓点的同步
                      ——顺便问一下,岛田先生也参与了粉丝投票的请求对吧?听说可以选三首歌,您选了“Good-bye My Loneliness”“Forever you”和“Season”。
                      “‘Good-bye My Loneliness’是我的出道曲,也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首歌。
                      ‘Forever you’呢,是当时ZARD被周刊杂志各种抨击,正处于低谷期,我跟制作人聊起这件事时,他提议说〈不如以此为基础写写歌词看看〉,然后就有了这首歌。了解了这个背景再听,会觉得歌词写得很好,让人感慨万千,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Season’啊,我其实是在‘远い日のNostalgia’(昔日遥远的怀旧)和这首歌之间犹豫的,但因为我觉得这首歌很好地体现了我心中年轻时的青春形象,所以就选了它。”
                      ——那么,除了这些,岛田先生最喜欢的曲子还有哪些呢?
                      “我最喜欢的曲子是‘敞开心扉’和‘被雨淋湿’。‘被雨淋湿’这首歌里鼓点和歌声的同步方式非常棒,希望大家能听听看。ZARD的音乐制作中,鼓点非常重要,这一点既是制作人的坚持,也是我自己的坚持。军鼓的时机有种稍微带点拖沓的后拍感。而且不是‘嗒’一声,而是‘呜嗒’这样的感觉。
                      说到房间环境音(房间内的回响和余音),其实在编程(制作电子音乐)的时候,为了再现这种效果,我们加入了某个录音室的房间环境音。如果没有这个环境音,ZARD的鼓点编程就没有那种氛围了。不是‘咚、嗒’,而是‘咚、呜哇’这样,没有余音延伸的部分,就营造不出那种氛围。”


                      IP属地:北京11楼2025-02-13 15:40
                      回复
                        ——这一点真是非常讲究啊。ZARD的音乐中,坂井泉水小姐的歌声和歌曲的魅力非常突出,但音乐制作和编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觉得编曲的力量非常大。因为同一首歌的编曲,我们会交给当时Being公司旗下的各种编曲家来做。然后,我们会把其中的好部分拼接在一起。比如‘这个编曲家的这个乐器部分很不错,那就拿到这边这个编曲家的版本里来用’之类的,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像‘Don’t you see!’这首歌就尤其如此。”
                        ——竟然如此。没想到做到了那种程度。
                        “关于混音,比如‘转动命运之轮’这首歌,录完歌之后,我们做了一个混音作为反馈,告诉她‘就是这样唱的哦’,她本人非常喜欢。所以最终版本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用的是我混的音,但前奏是另一个工程师混的,不一样。(边放歌边说)这里是我混的部分。到间奏时工程师换了,音质变化相当大。但我觉得听起来并不突兀。”
                        ——太有趣了。真希望能有这样的制作笔记(笑)。就像每首歌的工程师日记一样。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呢。就算是同一个工程师,不同歌曲的版本也可能不同,有的副歌部分歌声会更大。
                        有些歌曲,混音时和最终成品的速度也不一样。‘Good-bye My Loneliness’快了1/8拍,‘Oh my love’则慢了1/4拍。速度变慢音调也会变低,但听起来并不那样,而且也没有失去那种闪耀的感觉。”
                        ——确实。
                        “‘永远’这首歌也有个故事,工程师是迈克尔·布劳尔,他做过艾拉妮丝·莫莉塞特的歌,在纽约混的音,然后把确认版寄到日本。但当时网络环境不好,收到的是单声道版本。我们听了确认版,但最终成品是双声道的,结果就说‘感觉不一样’。最后怎么办呢,第一段和第二段用双声道,间奏开始变成单声道。(边放歌边说)听起来不突兀吧?大家可能都没太注意听。”
                        ——看波形就很清楚了。真惊讶。太厉害了。
                        “‘一定不会忘记’这首歌,最终版本前面有副歌部分,但最初是没有的,合成器进来的地方才是前奏。
                        对了,还有这个,也很厉害。‘如同等待夏日的风帆’。(边放歌边说)大家看波形就能发现,前奏是为了电影(剧场版《名侦探柯南:水平线上的阴谋》)宣传而做的部分,歌声一进来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部分。再细说的话,开头‘♪看吧~’那里的‘看’用的是电影版的唱法,从‘吧’开始换成了另一个歌声版本。大家可能都没太在意。这首歌这次也去掉了不少唇齿音。”


                        IP属地:北京12楼2025-02-13 15:41
                        回复
                          ZARD的音乐为何不过时
                          ——这么听下去感觉要把所有歌都听一遍了,所以就此打住吧(笑)。原本ZARD的音乐制作就非常注重细节,这次的最佳专辑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背后其实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呢。不过,因为我自己以前做过很多次,熟悉情况,所以进行得很顺利。要是换个人从头开始做,恐怕会很头疼吧(笑)。”
                          ——今天真是听到了很多宝贵的信息,谢谢。以后听ZARD的耳朵都要变得不一样了。而且,我相信ZARD的音乐以后也会继续进化。
                          “这次的重制,我自己心里是把它当作‘遗作’来做的。就想着自己不在的时候,希望把这张CD放进棺材里(笑),所以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听听。
                          我觉得ZARD的歌之所以不会过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定期这样做出改变,推出新版本。作为内部参与的一员,我认为我的使命就是不断让歌曲精益求精,让大家真的满意。”


                          IP属地:北京13楼2025-02-13 15:43
                          回复
                            我擦,空调声是什么,我怎么以前都没听到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3 15:45
                            收起回复
                              2025-08-24 20:03: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应该转到zard吧,o吧你的帖子搜不到,zard吧的泉亲应该很喜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3 15: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