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吧 关注:21,604贴子:1,280,560
  • 28回复贴,共1

2025年物理竞赛国家队名单出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5年1月13日,2025年IPhO(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队员名单。


IP属地:上海1楼2025-02-08 17:51回复
    2025年 APhO(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队员名单出炉!


    IP属地:上海2楼2025-02-08 17:52
    收起回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2024年10月份结束,国家集训队50人来自15个省份,分别是:上海8人,湖南、广东、北京各5人,重庆、浙江各4人,江苏、河北、湖北、四川各3人,山西、江西各2人,福建、黑龙江、天津各1人。
      入选国家集训队的50名同学同时获得保送清北的资格,现在通过集训选拔,又进入国家队,2025年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以中国队员的实力,是有很大机会再拿到国际金牌,再次恭喜入选的同学,继续加油!


      IP属地:上海4楼2025-02-08 17:56
      回复
        2025年五大学科竞赛之一的化学竞赛(IChO2025)国家队名单公布,共4人入选,
        分别来自4个省份,4位入选同学分别是:


        IP属地:上海5楼2025-02-08 17:58
        收起回复
          2025年五大学科竞赛之一的信息学竞赛(IOI2025)国家队名单公布,共4人入选。


          IP属地:上海6楼2025-02-08 18:01
          收起回复
            这些都直接提前保送清华北大,不用高考了。其实比高考裸分进清华北大的更具实力。


            IP属地:浙江7楼2025-02-08 18:25
            收起回复

              2025年生物学国家集训队50人中湖南省11人占据榜首,成最大赢家,重庆市10人紧随其后,浙江省5人争得榜三!


              IP属地:上海9楼2025-02-08 22:19
              收起回复

                2025年数学国家集训队60人名单中上海12人,湖北9人,浙江8人,重庆、四川、广东各6人,北京4人,湖南3人,江苏2人,安徽、江西、吉林各1人。


                IP属地:上海10楼2025-02-08 22:26
                回复
                  物理是湖北的强项,没有一人入选,可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1 15:29
                  收起回复
                    上海那么厉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3 17:12
                    回复
                      竞赛其实和高考差不多的,都是限定时间考试,一般都不能超纲,也就是说事先是可以“学习”、“模仿”前人的工作的,不会的东西不用自己想出来,可以简单的学习模仿,然后考试时候加以应用。
                      竞赛生为什么在大学表现,仍然较好?因为大学里也是允许“学习”、“模仿”的,不努力,你个人能独立发明历史上多少代大师用了多年苦心搭建的知识体系?竞赛生一般都学很多东西的,可能比高考更努力,所以竞赛生在大学表现依然很好。
                      为什么说竞赛生,名气远大于实力?因为真正做工作,特别是原创性的工作,很多时候,不是“学习”、“模仿”,或者贬低地说“抄袭”。而是要靠真实实力,自己做出来的,竞赛生有的也有这方面的实力,但是竞赛是难以考察原创真实实力的,所以竞赛生和高考生其实成分一致,多是努力型复述者,而非真的天赋型高手。
                      真正困难得是,你第一次面对困难时,是自己坚持思考出来的,还是看了题解,跟随老师学习了什么什么知识,才会的?当然,天赋再高也不可能永远不学习,都是自己发明,但是,这里有个比例问题,经常性的原创,和经常性的模仿学习,是有质的差别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竞赛生得了金牌,世界前几,但多年以后,少有世界前几的成就的原因。(但在学校,表现依然强劲,看似比高考生更强)


                      IP属地:江苏16楼2025-02-13 17:30
                      回复
                        原创性高手,才是真正的天赋型选手,才是真正有可能成为大师的。
                        原创性的要求,远比简单使用成熟的工具要困难,比如二十世纪,唯一的数学大师,格罗腾迪克。年轻时,他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长期原创性思考,重新发明了勒贝格积分。他初次到数学中心时,远不如侃侃而谈的复述者高手们,但最后的成就却远超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时不得已是要这样,但一直站,就会看起来很强,远超一个初学者,但最后却远远不如他。


                        IP属地:江苏17楼2025-02-13 17:57
                        回复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是在“无工具”的环境下进行思考、工作,一个是把工具收集好,教你使用。
                          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稍微有点意识的,都能明白。
                          你不可能永远都有现成的工具、现成的理论、现成的模型、现成的方法,只要复刻一下就行了。这就是复述者,不如原创者的地方,原创者所经历的磨炼,远远超过复述者的想象。(当然,说句实话,复述者复述那么多理论,也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特别努力,所以很多时候表现并不差,但在原创性成果上表现就会一落千丈。)


                          IP属地:江苏18楼2025-02-13 18:03
                          回复
                            几男几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2-13 18:19
                            回复
                              有没有历届奥赛男女队员比例数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2-13 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