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换胎如换车,甚至有的大佬认为轮胎的提升幅度大于轮组。所以在更换RS300后,我就开始考虑外胎的升级,网上提到最多的应该就是马牌GP5000,且目前是开口胎中滚阻最低的存在,基本属于标杆级别的产品,所以升级了28C的GP5000,个人感觉升级幅度也许不及轮组,但也非常接近了。原厂用的是玛吉斯入门训练胎,本身也不差,但是和GP5000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个人有几点体会。
1.路感。之前对路感没有概念,在新外胎上有了直观的体会。如果说原厂胎像是一层泡棉包裹着塑料,那GP5000就像是一层硬橡胶包裹着弹力橡胶的感觉,既有清晰的路感又有Q弹的避震。
2.滚阻。这个萌新体验不出来,可能需要上功率计才能量化,但GP5000胎冠部分比较硬,理论上讲胎冠的形变应该比较小。也因为这个硬度,骑起来会有嗡嗡的声音,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胎噪,配合rs300静音花鼓,停脚之后几乎只有轮胎的嗡嗡声还是很有感觉的。
3.抓地。个人对这个非常满意。尽管在很多评测中GP5000的抓地属于短板,但实际用下来无论是沥青、光滑水泥还是地下停车场那种的橡胶,压弯和前轮刹车都没有出现滑动,湿地还没有试过,但之前的玛吉斯在湿地上还是很滑的。
4.胎宽。28C装在内宽17的轮组上,实测27.2,基本算合理范围之内。
总结下来,GP5000确实属于六边形战士,如果不讨厌胎噪和路感清晰的风格,应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1.路感。之前对路感没有概念,在新外胎上有了直观的体会。如果说原厂胎像是一层泡棉包裹着塑料,那GP5000就像是一层硬橡胶包裹着弹力橡胶的感觉,既有清晰的路感又有Q弹的避震。
2.滚阻。这个萌新体验不出来,可能需要上功率计才能量化,但GP5000胎冠部分比较硬,理论上讲胎冠的形变应该比较小。也因为这个硬度,骑起来会有嗡嗡的声音,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胎噪,配合rs300静音花鼓,停脚之后几乎只有轮胎的嗡嗡声还是很有感觉的。
3.抓地。个人对这个非常满意。尽管在很多评测中GP5000的抓地属于短板,但实际用下来无论是沥青、光滑水泥还是地下停车场那种的橡胶,压弯和前轮刹车都没有出现滑动,湿地还没有试过,但之前的玛吉斯在湿地上还是很滑的。
4.胎宽。28C装在内宽17的轮组上,实测27.2,基本算合理范围之内。
总结下来,GP5000确实属于六边形战士,如果不讨厌胎噪和路感清晰的风格,应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