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分布甚广。隋唐以至北宋以种植观赏花木为主的园苑和御苑、宫苑、公卿园、寺庙(观)、民间园圃等,大都有牡丹的种植。特别是北宋时期的富郑公园、天王院花园、归仁园、李氏仁丰园、独乐园、姚家花园等牡丹种植最盛。明清至民国时期,洛阳牡丹广泛种植于各私家花圃和花园、公园等。明清时期有毕中丞园、小沧浪、怡园、南关花园、清泉寺牡丹沟等,民国时期有图书馆花园、吴佩孚花园、天主堂花园、中山公园,郊区有新村花圃、李家楼梁家花圃、冀家花圃、白碛花圃、茹凹花圃、聂湾花圃等。建国后,洛阳牡丹的种植分布主要集中在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等。另外,郊区、辖县中的国营、集体、个体的生产园圃和园林、牡丹科学研究的试验园圃等也成为牡丹种植分布地。同时城市区街道、机关、庭院,亦遍植牡丹,使洛阳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牡丹城”。
一、古代洛阳牡丹园
1.隋代洛阳西苑牡丹园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在都城洛阳辟地建西苑。据《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赪红、鞓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凤娇等名。”这是中国最早的牡丹园。
2.唐代平泉山庄 唐李德裕的平泉山庄,位于洛阳城南15公里的伊川县梁村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名园,周围10公里,构筑台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无不毕致其间。 “平泉朝游”为洛阳古八大景之一。李德裕不但喜好花木,更喜好牡丹,其园林中广植牡丹、芍药,有专著《平泉山居草木记》,李德裕的《牡丹赋》是最早的牡丹赋作之一,是研究牡丹文化的重要文献。
3.唐代洛阳归仁园 唐牛僧儒的私宅园林。据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归仁,其坊名也。园尽此一坊,广轮皆里余,北有牡丹、芍药千株。”
4.唐代洛阳午桥庄 唐裴度的私宅园林,位于洛阳城南15公里,洛阳古八小景之一称“午桥碧草”。裴度一生酷爱牡丹。唐文宗开成四年三月,裴度病势垂危,弥留之际,因不见牡丹开花而迟迟不肯瞑目,直到一丛牡丹发花目睹之后才安然逝去,爱重牡丹如此,真可谓之花痴。
5.后唐洛阳临芳殿牡丹园 五代时后唐庄宗期间建造。宋·陶谷《清异录》记载:洛阳大内临芳殿庄宗所建,牡丹千余本,其名品亦有在人口者,见于后:“百叶仙人”浅红、“月宫花”白、 “小黄娇”深黄、“雪夫人”白、“粉奴香”白、“蓬莱相公”紫花、“卵心黄”“御衣红”“紫龙杯”“三云紫”“盘紫酥”浅红、“天王子”“出样黄”“火焰奴”正红、“太平楼阁”千叶黄。
6.后周魏氏牡丹园 五代后周时期,宰相魏仁溥在洛阳有一处私家园林,人称魏氏池馆,位于今邙山脚下魏坡村。魏宰相一生酷爱牡丹,在池馆中栽植许多牡丹,但可贵的是该牡丹园利用洛阳寿安山(即今宜阳县锦屏山)的野生牡丹培育出一代牡丹花后“魏花”。魏家有名花的消息不胫而走,花开时节,洛阳人争赏“魏花”,看牡丹要“登舟渡池”。据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
7.北宋洛阳白马寺牡丹园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寺院内的牡丹始于唐,北宋时更加繁盛。寺院各殿前后、两侧皆有用砖石砌起的花台,内植牡丹,枝干高大如树,春日花开似锦。可谓“鲜花与古寺共辉”。
8.北宋洛阳天王院花园子 据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凡园皆植牡丹,而独名此院曰花园子,盖无他池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至花时,张惟幄,列市肆,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过花时则复为丘墟,破垣遗灶相望矣。”
9.北宋李侍郎归仁园 原主人是唐牛僧儒,北宋时主人是李焘,以竹子、桃李、牡丹、水景名甲一时。
10.北宋洛阳李氏仁丰园 原是唐李德裕的平泉山庄的一部分,宋代园主人是李格非。有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牡丹、芍药至百余种。
11.梁家花圃 位于洛阳市郊区的李楼乡李楼村,由梁作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花圃内多植牡丹,牡丹品种达100多个。解放后,部分牡丹移入王城公园。
12.冀家花圃 位于洛阳市郊区李楼乡李楼村,面积3亩,由冀能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花圃内多植牡丹,牡丹品种数10个。解放后,部分牡丹移入王城公园。
13.新村牡丹园 新村原名仁义寨,位于洛河南岸,其前身是西场花圃,清代以来,西场的村民家家有花圃,户户种牡丹,一直是洛阳地区有影响的花木专业村。后来,洛河泛滥成灾,西场居民搬迁至“老吴桥”西约2公里重建家园,故名新村,新村人也重建牡丹园。解放后,新村牡丹园一直是洛阳较有影响的牡丹名园。
古代牡丹园圃已经无迹可寻了,只流下记忆。
二、现代洛阳牡丹园
(一)王城公园牡丹园
因建于古代东周王城的遗址上,故名王城公园。是洛阳观赏牡丹最重要的场所。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37.07hm2。栽植牡丹13340m2,共19800株,有320个牡丹品种。并从日本引进20多个日本牡丹品种。建有牡丹阁、牡丹仙子花坛群等观赏佳景,每年4月15日至25日牡丹花会期间,游人如织。最多的一天,游人达25万人次,盛况空前。
(二)牡丹公园牡丹园
是洛阳以牡丹著称的公园。位于涧西区西苑路中段,建于1956年,总面积5.87hm2。牡丹为该园的主要花木,有牡丹花坛10个,总面积5660m2,种植牡丹3960株,200多个品种。园中牡丹以花大色艳而为游人称道。
(三)西苑公园牡丹园
位于洛阳市南昌路和九都路的交接处,原名植物园,因建于隋代西苑遗址上,故更名西苑公园。该园建于1958年,总面积13.14hm2,种植牡丹10000m2以上,近200个品种,共6000余株。该园风景秀丽,植物配置优美,是观赏牡丹的好地方。
(四)国色牡丹园
位于洛阳市区北部邙山310国道旁。建于1985年,栽植牡丹10hm2,近400个品种,共20万株。199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牡丹基因库。因该园地处邙山,花期晚于市区,使迟来洛阳的游人,也能欣赏到洛阳牡丹的天姿国色。
(五)洛阳牡丹园
位于市区北部邙山310国道与机场路交叉路口附近。建于1992年,总面积10hm2,栽植牡丹近6.7hm2,380个品种,约10万株。1994年从日本引进'金帝'、'太阳'等著名国外品种11个,200余株。
四、其他地区牡丹园
(一)曹州牡丹园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牡丹乡,由赵楼、李集和何楼3个牡丹园组成,总面积73hm2,有牡丹品种400多个。是国内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集中的牡丹园。采用生产与观赏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园中建有亭台楼阁,以石铺的道路相连,便于游人游赏和憩息。牡丹是菏泽的市花。每年4月22日至28日被定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常有上百万的国内外游人慕名前来赏花。
1.李赵楼牡丹园
进入古朴典雅、上书"曹州牡丹园"的彩色牌坊,就是赵楼牡丹园。该园总面积24hm2,有牡丹品种400多个,芍药品种200多个。园内建有新颖别致的古典式建筑"观花楼",楼前有溥杰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园中还塑有牡丹仙子的塑像。每当花开季节,连阡接陌,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每年有上百万的游人前来观花。该园多年从事牡丹新品种选育工作,曾育出'粉中冠'、'冠世墨玉'、'紫瑶台'等著名品种。
2.李集牡丹园
位于赵楼牡丹园的北面,大门也是彩色牌坊,同样标有"曹州牡丹园"5个大字。该园面积20hm2,广植牡丹。并植有芍药和多种花灌木。园中建有楼高4层、古色古香的"天香阁",登楼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还有一株枝干虬曲的大木香树,花开时节馨香扑鼻,凭添雅趣。
3.何楼牡丹园
位于赵楼牡丹园的东北部,面积约26.7hm2。以种植牡丹传统品种为主,兼种芍药及多种花灌木。
(二)曹州百花园
位于菏泽牡丹乡洪庙村北部。1958年正式建园,定名"洪庙花园"。1982年政府拨款重建,命名"百花园"。修建了新颖别致的大门和接待楼,铺设了水泥嵌卵石的游览路线。面积约为6.7hm2,有牡丹品种400多个,6万余株。园内优良品种荟萃,既有传统名品,又有许多自育的性状优异的新品种。其中有著名的新品种'春红娇艳'、'景玉'、'银红球'和'百园粉'等;还有从日本引进的一些品种。该园品种众多;由于面积相对较小,展示较为集中;又有自己的品种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
(三)北京植物园牡丹园
北京植物园牡丹园是北京植物园若干个专类园之一。始建于1981年,1983年4月开放。牡丹园占地6.7hm2,栽植来自菏泽、洛阳和天水地区的牡丹品种230多个,共5500多株。还种植芍药200多个品种,2500多株。牡丹园布置在一个山丘上,采用自然式布局,93种乔木和灌木,巧妙配置,给牡丹创造了幽静秀丽的生长环境和一个个优美的欣赏空间,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园中建有方亭、双亭和群芳阁。还有一大型烧瓷照壁,描绘葛巾、玉板的神话故事。中门的一组山石上刻有吴作人先生手书"粉雪千堆"4个大字,是对花开时节,牡丹园景色的形象描绘。在园中心部位,塑有一尊卧姿的"牡丹仙子"像,是牡丹园画龙点睛之景。
(四)景山公园牡丹园
位于北京景山公园的东门儿内,牡丹园占地1200个平方,栽植了各色牡丹的著名品种。130个,近700株。牡丹皆引自山东省菏泽市。是北京市内观赏牡丹花的最佳去处。该园牡丹多系几十年生的植株,老干虬枝,花朵硕大,尽现各类品种的典型株态。在规则式的花池间是游览小路。分东西两园,东园多为几十年生的牡丹;西园牡丹则树龄较小。园外围以黄杨绿篱,既起防范作用,又是欣赏牡丹的极佳背景。管理精细,对栽培大株牡丹积累有丰富经验。园中各色牡丹集中展现,群英荟萃,姹紫嫣红,叹为观止。
(五)中山公园牡丹园
位于北京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的前部。牡丹栽植在古柏树旁,约有100多个著名品种,上千株。该园管理精细,多为几十年生的植株,花朵硕大,生长健旺。栽在疏林下,生长得特别鲜丽动人,深受游人赞赏。
(六)双塔寺牡丹园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郊双塔寺内。有明代品种'紫霞仙'10余株。树龄已有300多年,枝干苍老,生机勃勃,高达2m,花朵繁多。并有从洛阳、菏泽引进的近百个牡丹品种。花开时节,幽静的古寺和繁丽的牡丹花相辉映,别具雅趣。是太原市观赏牡丹的重要场所。
此外,尚有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牡丹园、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安徽省宁国县南极牡丹园、甘肃省临夏市红园牡丹园和大拱北清真寺牡丹园、云南省昭通市丹园和武定县狮子山牡丹园、四川省峨眉山万年寺牡丹园、湖北省武汉市磨山牡丹园、陕西省西安市兴庆公园牡丹园、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牡丹园、江西省景德镇市花圃牡丹园、贵州省毕节市牡丹园、台湾省阿里山牡丹园等等牡丹名园,恕不一一赘述。
参考资料:《中国牡丹图志》和花友暖阳蝶恋的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