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吧 关注:14,940贴子:16,601
  • 4回复贴,共1

【感懷】大家好 大家吉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典文學作品往往包含諸多古今相通之理
從(从)先秦時期的《詩經.衛(卫)風.氓(音同“萌”)》到明朝馮夢龍先生的世情佳作 都具備(备)穿越時光洪流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美貌、才學、功名利祿 在感情的世界裡 往往作用都很有限
清貧人士王定源初中時就挺喜歡中國古典文化 真正開始迷上中國古典文化 是在高中時代 高中三年的語文課文中 清貧人士王定源最喜歡的四篇是——作者已不可考的漢代樂府詩裡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很遺憾的是 這首經典敘事詩有一小部分內容已佚 清貧人士王定源高中時私下裡把此詩謄抄在一本很精美的筆記本裡 個人認為 這首詩藝術成就與感染力遠超“樂府雙璧”裡的另一首《木蘭詩》 杜牧先生的《阿房宮賦》 清貧人士王定源現在還能背誦其中大概三分之二的內容 馮夢龍先生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再來是清貧人士王定源接下來要詳談的白居易先生的《琵琶行》 很巧的是 這四篇課文全都是悲劇
白居易先生兩大千古名篇《長恨歌》和《琵琶行》都傳達出這樣的道理——感情一事 可謂是千古難(难)題 靠美貌不夠 靠才華不夠 靠功名利祿 依然不夠
這兩篇佳作裡的悲情 因詩人妙筆(笔) 而具備(备)足以穿越古今的雋(隽)永之美 達到了很高很高的藝術境界 似乎 也不那麼悲情了
相形之下 清貧人士王定源更喜歡《琵琶行》 這首詩裡琵琶女自述的部分 清貧人士王定源至今還能全部背誦 真的是太精彩了 作者真的是筆力深厚 在並不長的篇幅裡 把她從少年得志到中年落魄 以詩的語言 滿含深情地敘述得很好 《琵琶行》的一大可貴之處在於其“真” 寫實 卻足以動人、迷人 引人入勝 《長恨歌》裡 無論是故事情節 還是人物情感 很大程度上只是作者的虛構而已 體現了作者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 但 也正因此 所以 並不很引人共情、動人心弦
清貧人士王定源初讀《琵琶行》 尚是青春正盛之時 那時 清貧人士王定源關於青春的一點想法是——怎麼會沒有青春呢? 深感青春漫漫無期 那時 這首詩帶給貧苦人王定源的觸動 是很有限的 但 那時清貧人士王定源已能通過別的語文課文遙想到老去之後 在夕陽下的樹林 看年輕人玩樂 追憶自己的青春年華 那是怎樣的感慨萬千 所以 自然而然背下了《琵琶行》裡敘述琵琶女生平經歷的文段 許多年以後 依然不曾淡忘 近年想起 更是動容 清貧人士王定源收了兩本《琵琶行》繪本 之前一本是多年前收的 裡面從頭到尾用的文字是白居易先生原詩 昨晚清貧人士王定源看完的那本 裡面配圖文字是經高人意譯的現代風格文字 也別有一番風味 但 終究遠不及原詩的藝術感染力 清貧人士王定源品讀過程中 會聯想起相關詩句 編輯部門很貼心地在卷末附上了《琵琶行》全詩(含序言) 白居易先生簡介 和畫(画)手創作簡介
以清貧人士王定源自身和一些才子才女來看 有些文化藝術才能的人 往往都希望自己容貌出眾 所幸 清貧人士王定源從青春年少時起至今都經常被現實中人稱讚長得不錯 自己上年紀了 也算是駐顏有術 但 王國維先生早就有言:“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清貧人士王定源很喜歡《美人心計》裡竇漪房女士的一句台詞:“代王喜歡的是美色。” 那年 清貧人士王定源年僅二十三 已能深感女主角此言有理 如今 自己活了半輩子 自我感覺 在感情上並沒有遇上真心待我之人 之前那許多示好之人 很大程度上只是覺得清貧人士王定源長得還不錯而已 只是喜歡我的臉 並不是喜歡我的人 而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待我年歲漸長 年華老去 可不想親自體驗 色衰愛弛 愛弛恩絕之悲涼情境 《琵琶行》裡這位琵琶女的人生閱歷與體驗 對古今美人 都具有警示意義 這位曾經美麗的琵琶女 青春正盛時有多暢快恣意 人到中年後 就有多落寞淒涼 但 至少 她好歹 曾經擁有過 有“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資本 她曾擁有過的那般璀璨奪目的花樣年華 清貧人士王定源 可是從沒有經歷過呢 自己的青春歲月 很大程度上 都付與讀讀寫寫畫畫了 及至老了 可供回憶品味的現充精彩生活 一定少得可憐吧 想想就很有些悲哀
提及白居易先生的這兩部佳作 清貧人士王定源會想起德珍姐姐2003年的圖文繪本《千年唐姬》(附帶音樂作品) 在安史之亂的悲情之後 男女主角依然得以長相廝守 值得一品再品
德珍姐姐曾有言:“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31 13:00回复
    白居易先生的《長恨歌》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寫(写)的是楊貴妃女士的美貌 算是經典之句 但 仍不足以動(动)人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寫的是戀人美好的期許 也算是經典之句 但 仍顯(显)平淡 感染力不足 末尾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看似平鋪直敘 實則達到高潮 既凸顯“長恨”主題 又總(总)結全詩 還留給後(后)世千餘(余)年讀(读)者 無窮盡(无穷尽)的漫長回味 有如警世鐘(钟)
    白居易先生的《琵琶行》裡的金句有“此時無聲勝(胜)有聲(声)” 還有那句經典過(过)渡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引起了古今多少人的共鳴! 此詩最後(后)點(点)明白居易先生自己哭得最厲(厉)害 然而 在清貧人士王定源看來 白居易先生有才如此 足以欣慰 若他泉下有知 得觀(观)自己佳作流傳千古 還跨越了國境 一定更感欣慰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31 13:25
    回复
      2025-08-18 11:1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千秋之思
      王定源 2025.1.30夜
      相思望斷空庭涼,
      空庭靜夢寒月光。
      寒月照遍千秋事,
      千秋誰寄相思長。
      “斷”就是“断” “夢”就是“梦”
      清貧人士王定源這首詩的一大妙處(处)在於(于) “相思”“空庭”“寒月”“千秋”這四個(个)詞分別出現了兩次
      明天是正月初四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31 13:26
      回复
        清貧人士王定源想和白居易先生做摯友的心是真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31 13:27
        回复
          白居易先生的《長恨歌》 直接就是寫本朝帝妃悲戀 得以流傳下來 得益於大唐氣度 換做是大興文字獄的清朝 那 白居易先生一定不得善終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31 15: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