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腾伯勒猪笼草(Nepenthes attenboroughii)是菲律宾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体型较大,笼子可高达30厘米,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合有经验的食虫植物爱好者养殖。
---
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指南
---
一、环境条件
1. 光照
- 需明亮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易灼伤叶片)。
- 建议使用遮阳网(遮光率50%-70%)或在东向、南向窗边养护。
- 人工补光可用LED植物灯(每日12-14小时)。
2. 温度
- 适宜日间温度:20-28℃,夜间15-20℃(需昼夜温差)。
- 避免低于10℃或长期高于35℃,冬季需保温(加热垫或温室)。
3. 湿度
- 维持空气湿度70%-90%,高湿度利于笼子发育。
- 使用加湿器、定期喷雾(避免喷到笼子内部)或置于水盘上方(注意通风)。
- 可搭建小型温室或闷养箱(需定期通风防霉)。
---
二、栽培基质基础配方(推荐)
1. 泥炭土(无肥型)30%
- 提供弱酸性环境(pH 4.5-6),保水但不积水。
2. 水苔(活或干水苔均可)30%
- 高保水性,增加透气性,需提前浸泡并挤干水分。
3. 珍珠岩/粗砂20%
- 增强排水性,防止根部腐烂。
4. 松树皮/椰壳块(直径0.5-1cm)20%
- 提供长期透气结构,缓慢分解补充腐殖酸。
---
-简化版:水苔(50%)+ 珍珠岩(30%)+ 松树皮(20%)
- 进阶版:泥炭土(40%)+ 赤玉土(20%)+ 火山岩(20%)+ 水苔(20%)
- 赤玉土和火山岩可稳定pH,适合长期栽培。
---
注意事项
1. 严格避免肥料
- 猪笼草根系敏感,普通园土或含肥料的基质会导致烧根死亡。
2. 酸碱度控制
- 基质pH应保持在4.5-6,可用pH试纸检测,必要时用硫磺粉调酸。
3. 消毒处理
- 松树皮、椰壳块需煮沸或浸泡高锰酸钾溶液杀菌(避免真菌感染)。
4. 定期更换
- 每年至少更换一次基质,防止酸化过度或盐分积累(尤其是使用珍珠岩时)。
---
基质调配步骤
1. 将泥炭土、水苔充分浸泡后挤干水分。
2. 松树皮/椰壳块提前煮沸10分钟杀菌,晾至半干。
3. 按比例混合所有材料,保持松散状态(切勿压实)。
4. 上盆前在盆底垫1-2cm碎泡沫或粗陶粒,增强排水。
---
三、浇水与水质
- 浇水频率
-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表层微干后浇水。
- 水质要求
- 使用雨水、蒸馏水、RO纯水或低矿物质水(TDS<50ppm)。
- 避免自来水(氯和矿物质会沉积,导致根部损伤)。
- 浇水方式:浸盆法(盆底浸水10分钟后沥干)或缓慢浇透。
---
四、养分管理
- 自然捕食:允许植株自行捕捉昆虫(如苍蝇、蚂蚁),无需额外喂食。
- 人工补充(非必需)
- 每月1次稀释至1/4浓度的兰花液肥(喷洒叶面或基质)。
- 或放入少量碎昆虫(如干果蝇)至笼内(每个笼子1-2只/月)。
- 禁忌:切勿施用普通植物肥料,避免高浓度氮肥。
---
五、繁殖方法
1. 扦插繁殖
- 选取健康茎段(含2-3个节点),保留顶部1-2片叶。
- 切口涂抹杀菌剂,插入湿润水苔中,保持高湿和25℃环境,约4-8周生根。
2. 分株繁殖
- 成株基部若长出侧芽,待其长至5cm以上时,小心分离并单独种植。
3. 种子繁殖
- 难度极高,需新鲜种子(保存期仅几周)、无菌环境及耐心(发芽需数月)。
---
六、病虫害防治
- 常见虫害
- 红蜘蛛/介壳虫:人工清除或用印楝油、肥皂水喷洒。
- 真菌蚊幼虫:保持基质表层干燥,悬挂黄色粘虫板。
- 常见病害
- 根腐病:因积水或低温引发,及时切除腐烂部分,换新基质。
- 叶斑病:改善通风,减少叶片积水,喷施多菌灵。
---
七、注意事项
1. 避免触碰笼子:人工干预易导致笼口分泌物流失,缩短笼子寿命。
2. 提供支撑:大型植株需用竹竿或支架固定茎部,防止倒伏。
3. 观察生长状态:若长期不结笼,可能是湿度不足、光照不当或缺乏营养。
---
八、进阶技巧
- 季节性调整:夏季加强通风降温,冬季减少浇水并保温。
- 诱导结笼:对新叶喷水雾,或在笼子形成期提高湿度至90%以上。
- 记录日志:跟踪温湿度、浇水和结笼情况,优化养护方案。
---
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指南
---
一、环境条件
1. 光照
- 需明亮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易灼伤叶片)。
- 建议使用遮阳网(遮光率50%-70%)或在东向、南向窗边养护。
- 人工补光可用LED植物灯(每日12-14小时)。
2. 温度
- 适宜日间温度:20-28℃,夜间15-20℃(需昼夜温差)。
- 避免低于10℃或长期高于35℃,冬季需保温(加热垫或温室)。
3. 湿度
- 维持空气湿度70%-90%,高湿度利于笼子发育。
- 使用加湿器、定期喷雾(避免喷到笼子内部)或置于水盘上方(注意通风)。
- 可搭建小型温室或闷养箱(需定期通风防霉)。
---
二、栽培基质基础配方(推荐)
1. 泥炭土(无肥型)30%
- 提供弱酸性环境(pH 4.5-6),保水但不积水。
2. 水苔(活或干水苔均可)30%
- 高保水性,增加透气性,需提前浸泡并挤干水分。
3. 珍珠岩/粗砂20%
- 增强排水性,防止根部腐烂。
4. 松树皮/椰壳块(直径0.5-1cm)20%
- 提供长期透气结构,缓慢分解补充腐殖酸。
---
-简化版:水苔(50%)+ 珍珠岩(30%)+ 松树皮(20%)
- 进阶版:泥炭土(40%)+ 赤玉土(20%)+ 火山岩(20%)+ 水苔(20%)
- 赤玉土和火山岩可稳定pH,适合长期栽培。
---
注意事项
1. 严格避免肥料
- 猪笼草根系敏感,普通园土或含肥料的基质会导致烧根死亡。
2. 酸碱度控制
- 基质pH应保持在4.5-6,可用pH试纸检测,必要时用硫磺粉调酸。
3. 消毒处理
- 松树皮、椰壳块需煮沸或浸泡高锰酸钾溶液杀菌(避免真菌感染)。
4. 定期更换
- 每年至少更换一次基质,防止酸化过度或盐分积累(尤其是使用珍珠岩时)。
---
基质调配步骤
1. 将泥炭土、水苔充分浸泡后挤干水分。
2. 松树皮/椰壳块提前煮沸10分钟杀菌,晾至半干。
3. 按比例混合所有材料,保持松散状态(切勿压实)。
4. 上盆前在盆底垫1-2cm碎泡沫或粗陶粒,增强排水。
---
三、浇水与水质
- 浇水频率
-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表层微干后浇水。
- 水质要求
- 使用雨水、蒸馏水、RO纯水或低矿物质水(TDS<50ppm)。
- 避免自来水(氯和矿物质会沉积,导致根部损伤)。
- 浇水方式:浸盆法(盆底浸水10分钟后沥干)或缓慢浇透。
---
四、养分管理
- 自然捕食:允许植株自行捕捉昆虫(如苍蝇、蚂蚁),无需额外喂食。
- 人工补充(非必需)
- 每月1次稀释至1/4浓度的兰花液肥(喷洒叶面或基质)。
- 或放入少量碎昆虫(如干果蝇)至笼内(每个笼子1-2只/月)。
- 禁忌:切勿施用普通植物肥料,避免高浓度氮肥。
---
五、繁殖方法
1. 扦插繁殖
- 选取健康茎段(含2-3个节点),保留顶部1-2片叶。
- 切口涂抹杀菌剂,插入湿润水苔中,保持高湿和25℃环境,约4-8周生根。
2. 分株繁殖
- 成株基部若长出侧芽,待其长至5cm以上时,小心分离并单独种植。
3. 种子繁殖
- 难度极高,需新鲜种子(保存期仅几周)、无菌环境及耐心(发芽需数月)。
---
六、病虫害防治
- 常见虫害
- 红蜘蛛/介壳虫:人工清除或用印楝油、肥皂水喷洒。
- 真菌蚊幼虫:保持基质表层干燥,悬挂黄色粘虫板。
- 常见病害
- 根腐病:因积水或低温引发,及时切除腐烂部分,换新基质。
- 叶斑病:改善通风,减少叶片积水,喷施多菌灵。
---
七、注意事项
1. 避免触碰笼子:人工干预易导致笼口分泌物流失,缩短笼子寿命。
2. 提供支撑:大型植株需用竹竿或支架固定茎部,防止倒伏。
3. 观察生长状态:若长期不结笼,可能是湿度不足、光照不当或缺乏营养。
---
八、进阶技巧
- 季节性调整:夏季加强通风降温,冬季减少浇水并保温。
- 诱导结笼:对新叶喷水雾,或在笼子形成期提高湿度至90%以上。
- 记录日志:跟踪温湿度、浇水和结笼情况,优化养护方案。